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宁喊了月季上前,附耳吩咐了几句话。
“你们翻一翻这五年的册子,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最要紧的是,看一下这五年和冬竹名字登记时间差不多的人叫什么名字。”
冬竹就算性格再生僻,总不能在老宅里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吧。况且她的那些消息从哪里来,靠谁传了出去,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赵氏想帮忙,薛宁拦了一下:“明日的事情,娘不是还没有忙活好嘛,这里有我们几个便是了。有了结果就让人去通知母亲一声。”
至于丁老夫人,上了岁数了,看这些字容易伤眼睛,偶尔看一些还好。这册子可是一堆,还是算了。
丁老夫人躺靠在塌上。
薛宁知道祖母是不会走的,只是让人去找了毯子出来盖在身上,又让几个丫鬟轮流去打着扇子。
用的自然是蒲扇。
丁香敲了门进来,低声回道:“来皮嫂子说冬竹平日不爱说话,每日古古怪怪地,有时候会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地看向内院的方向。不过能说的上话的人也有几个,不过不是她院子里的人,是几个小丫鬟。对了……还是同一批进来的,分别是翠枝,翠香,冬寒和一个叫蜜桃的丫鬟。”
“名字倒挺别致的。”
“找到了。”
“我也找到了。”
青英和桂花一人拿着一本册子给薛宁看:“有个叫蜜桃的五年前是一起的,不过后来就没了。”
桂花同样指了一指页面上的名字:“翠枝和翠香就在分配在后园子里那边的。”
两个人说完后对视一眼,又重新找了起来。
半晌过后,青英皱着眉头说道:”那叫蜜桃的好像是七姑娘院子里的小丫鬟,后来跟着一起去了陶安了。”
“你见过蜜桃没有?”青英问桂花。
桂花摇头:“我这里没有交冬寒的,你那里呢。”桂花这一本是今年的,而青英是前几年的。
薛宁一怔,顺手拿起去年的册子翻找了起来。
“晚东……珍珠……有了。”薛宁低头看了看,往旁边的注解望去。
自赎。
冬寒在府里没有家人,是很小的时候被采买进来的,外头几乎是没有亲人了。但自赎……当然薛宁不是怀疑老宅的待遇,但是几年不吃不喝,冬寒又不是一个油水多的岗位,自赎也要看有没有这个银子。
但偏偏她是有了的。
又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怕是……要找也是一种难度。
薛宁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找一个一年前离开的人,想到这有些心烦地叹了一口气:“你们去把那叫翠枝和翠香的关了起来。记住……单独分开关。”
青英应是:“那蜜桃呢?”
“蜜桃?”薛宁皱眉:“丁香去看一看有没有这么一个人,若是……算了,她先放一放。”虽说是薛瑶的人。
但是凭她和薛婉之间的关系,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
就算此时薛瑶并不知情,但也不能直接说明和她有关系,这样直接上门要关了那丫鬟,怕是二伯母那边会闹了起来。
薛宁叹气,二房强大,长房的话语权并是不够了。
但也这因为如此,他们也不敢直接和四房叫板。
……
一个晚上过去了,出了被关起来的翠香和翠枝,老宅里一切照旧。薛和安是在太阳下山的时候,被顾文柏送回来的。
顾文柏还问了薛和安的事情。
薛宁看了一眼低头对手指的薛和安,忍笑道:“是他说的?”
顾文柏挑了挑眉头,算是承认了。
薛宁叹了一口气,小声地同顾文柏说了事情的经过,但隐瞒了自己对于薛婉和薛瑶的怀疑。倒是提了一提那个小时不见了的冬寒。
顾文柏嗯了一声,同薛和安告辞一声就离开了。
跟着薛和安一起出去的下人手里抱着一大堆的东西,就连枝负责照顾他的芍药手里也提了不少零嘴。
薛宁扶额:“你们两个这是把整条街都搬了吧。”
薛和安嘿嘿直笑。
薛宁见状一番揉摸,只把他的头发弄乱了,才高兴地罢手。
第二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
薛瑶正一人独坐着下棋,这一次二房也跟着一起回来,有父母再身旁,万事不用她去操心算计,连薛婉那边也渐渐发懒,往常去了五次,如今也不过是两三次去了一次。
采儿敲门进来,正看到白子把黑子围成一圈,又要一口气那下对方的气势。
薛瑶抬头:“刚才谁来过了。”
她的心思并没有全放在棋盘上,昨日府里发生的事情她也是知道了的。下棋不过是找个物事打发打发时间。方才采儿和一个人在外面说话,虽压低了声音,但还是听到了一二。
“是碧玉姐姐。”
薛瑶只哦了一声。
采儿道:“说是六姑娘那边想请姑娘你去一趟。”
“那你怎么回的?”薛瑶右掌向上盖在棋盘上,随后轻轻放下去,然后一点点地把棋子推到棋盘外面去。
霹雳扒拉的声音,让薛瑶扬了扬唇角。
“姑娘这几日身子不好,懒洋洋地睡着了。”采儿看了棋盘一眼回道:“还请了碧玉姐姐等一等,顺便问了是否要去把姑娘叫醒,不过碧玉姐姐说不用。”
薛瑶微微一笑:“母亲呢?”
“太太出去了,还没有回来。”
薛瑶听了倒是没有多问,今个儿薛文广带着薛和康出去了一直未归,从回来到现在基本上白天都不见他的人影。二太太倒是偶尔出去一下,但是今日也是神神秘秘地离开。
薛瑶甩了甩手腕:“收了吧。”
采儿拿了棋罐分了颜色装好棋子,回身去看的时候薛瑶已经穿戴完毕了。
“姑娘是要?”
薛瑶笑道:“这不是睡醒了嘛。”
所以当然要去看看薛婉,不知道她有何事情。从薛婉元宵节失利后,薛瑶对薛婉的态度自然和从前不一样,但也没有直接一杠子打死,只是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殷切了。
对此。薛婉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反而觉得她人还算是不错。
……
端午节那一日的祭祀,薛和安带着王天去了祠堂,早上再三嘱咐过。丁老夫人又同薛文绍说了话,这一日他只要跟在族长伯父身边便是了。
祭祀那一日,自然是最热闹不过。
只是同以往一样,薛宁是看不到的。
而同样如此的是老宅里的其他女眷,当然族长夫人除外。
祭祀这一日,唯一可以被应允过去的便是族长夫人。
这一特权就是胡老夫人这个塔尖上的人物都不能享有。
阳光从窗户透进来,都快到了床上了。刘氏还躺在上班没有起身。但是衣裳却是都穿着的,只是人整个瘫软在床上,时不时哼唧两下。
丫鬟从外头轻轻敲门。里面不见回应,叹了一口气见了屋子里去。
“太太”
刘氏微微侧头,却是没有说话也没有起身的想法。
丫鬟左手端着一只药汤,右手拿着的是一封信。
药汤是给刘氏喝的,而这信从薛倩不见了之后。刘氏几乎每一天都有收到,只是传来的消息都是空欢喜。
这一天同样也收到了信,是姚府送过来来的。
丫鬟扶起刘氏,等她喝完了药才把信递了过去。
刘氏实在不想再看,又怕自己白高兴一场,但又怕里面的消息会让自己心神憔悴。丫鬟抿着嘴。举着的手一动也不动。
刘氏深深叹了一口气,接过信,翻身躺会床上:“你出去吧。把门关上。”
丫鬟应是,出了房门,把碗放到外面的桌子上,刘氏现在身边离不了人,这碗等着别人过来收走。
“啊……”
屋子里传来一阵尖叫声。
丫鬟吓了一跳。忙往里面冲去,慌乱间椅子倒了也顾不上去扶。
……
陶安。姚府。
薛嘉板着脸皱着眉头。
对面坐着的姚霖同样木着一张脸。
两个人似乎在为某件事情僵持着。
姚霖开腔说道:“在府里已经住了好些天了,端午节总是要送回去吧。薛府在这里又不是没有宅子,枣子胡同不能去,难道牛犄角那边还不让薛家的姑娘住过去嘛。”
“可是……”
姚霖起身说道:“晚上之前,我会让人送回去的。”到底是退了一步,没有直接就让人把薛倩送走。
薛嘉咬了咬嘴唇,看着姚霖冷着脸离开,不由得红了眼眶。
在一旁看了许久的白冰说道:“姑娘,你可不能因这事情同姑爷置气啊,姑爷做得也是没错啊。”
薛嘉失笑摇头说道:“我自然不会生他的气,只是……嗨。”
薛嘉叹了一口气,只要姓氏上还带着薛字,就必须去背负薛家的一些责任。例如……照顾失踪许久,被人送回来的薛倩。
薛倩被送回到姚府,薛嘉很是惊讶,但比起把她送回来的人,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薛倩的离开,虽明面上没有大把人出去寻找,但若是被个别人发现端倪也不算什么。
只是……薛嘉摇头,竟然会是朱春来把人送了回来。
五日前,薛嘉同往常一样处理府中的中馈,又让人去看了看枣子胡同和牛犄角胡同那边的事情。
白雪从两边回来的时候,神神秘秘地把她拉到一旁:“姑娘……找到了。”
薛家目光一亮:“在哪里?”
这些天唯一在找的人就是薛倩。
白雪指了指门外:“在后门那呢,我不敢让他们在前门等着。”
“他们?”薛嘉虽奇怪白雪的用语,但更在乎的是薛倩的安慰,提着裙摆就往外面跑去。若是全须全首的回来,白雪肯定会悄悄把人带进府里。
但如今还在门外。
要嘛把她送来的人有关,要嘛和带走她的人有关系。
薛嘉到了后门,一下子就看到了那站在柳树下面,含笑望着远方的人。
“朱……朱春来。”
对于朱春来成为了今年的探花这件事情,薛嘉也是明白的。从前她从未想过会和朱春来有什么关系。同样这一次朱春来成为探花,对她来说不过只是一条单纯的消息而已。薛嘉只见过朱春来一次,还是因了姚霖的原因。
但没想到……众人苦寻不到的薛倩会被日他带回来。
难道……
薛嘉眯了眯眼睛,不得不把不好的心思安在了朱春来身上。
朱春来回首,抱拳道:“人送回来了……”
“等等。”薛嘉喊住了想要离去的朱春来。
……
姚霖从外头回来的时候,就听到下人讲太太正在见一个外男。姚霖不是不相信薛嘉,只是府中八辈子没看到什么人过来找她,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不得不让他感到怀疑。等到了偏厅,朱春来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茶盅品茗。
薛嘉正对门口,一看到姚霖就站起身。
“你可回来了。”薛嘉本不想这般兴师动众的,但偏朱春来果然读书读啥了。就算有白雪和白冰在场,也秉持着不说话不抬头的言行。
薛嘉无奈只好让人去找了姚霖回来。
“九妹妹找到了。”薛嘉小声说道。
姚霖目光闪了一闪,点了点头,走上前去:“朱大人。”
朱春来忙起身:“姚大人好。”
姚霖颔首:“我是匹夫出身,也就不和朱大人绕圈子了。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家太太的妹妹,不知道朱大人是从哪里找到的。”
“这……”
姚霖脸色一肃。
薛嘉更是瞪了一眼。
朱春来苦笑道:“若我说是在路上捡到的,不知道姚大人和姚太太信不信在下。”
捡到的。
这么容易。
薛嘉听到姚霖说道:“我信,只是……不知道是在何地,还有谁?朱大人熟读圣贤书。必然也知道这事情可大可小,我身为姐夫岂能不问个清楚明白。”
朱春来苦笑,早就知道逃不开这一桩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