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7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我马上处理。”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还有,记得调整空军的轰炸计划。”

“真的不用提前通知巴军总参谋部?”

“我有分寸。”裴承毅看了眼副手,说道,“先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巴军能够打成什么样子,还得看他们的表现。”

袁晨皓没再多说什么,起身离开了裴承毅的办公室。

虽然裴承毅表现得轻松自如,但是他一点都不轻松。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大规模地面战争在所难免。严格说来,这是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打的第一场由地面部队为主的战争。虽然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受半岛地理环境的限制,陆军的投入不是很大,也很少出现大兵团、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战役。与朝鲜半岛不同,印度的恒河平原非常适合装甲部队作战,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兵团作战。

随着印军发动反击,大兵团会战将在所难免。

哪怕裴承毅有十足的信心击败对手,在取得胜利之前,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第74章 开盘

高度发达的现代资讯,很大程度的除去了战争的神秘面纱。

随着印度正式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宣战,印军开始在西线与东线集结,全球新闻媒体立即把注意力转向了南亚次大陆。

不得不承认,现代商业遥感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随着第一张由欧洲资源遥感卫星拍摄的战区照片出现在网络上,那些与战争无关,又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人开始分析战场局势。各大新闻媒体为了抓住观众,提高收视率,也不遗余力的开始介绍战争情况。

在各大新闻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肯定是CNN与半岛电视台。

经过20年的发展,CNN巩固了在西方新闻媒体中的地位,半岛电视台也成为了唯一能够与CNN抗衡的国际性电视台。

按照CNN的分析,印度采取了西攻东守的战略。为了证明这一观点,CNN不但邀请了数位军事专家与美军退役将领进行现场评说,还列举了很多证据。按照一名美国陆军退役少将的分析,受总体战局与实力对比的影响,印军很难在东部战场上击败强大的中国军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西部战场上,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巴基斯坦,巩固以新德里为核心的西北地区,然后利用其广袤的战略纵深,在东部战场上与中国军队抗衡。虽然这番分析有一些道理,比如印军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新德里也非常重要,但是美军将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印军的主要对手不是巴军,而是中国军队,无法战胜中国军队,就算消灭了巴基斯坦,印度也赢不了战争。印军采取“西攻东守”的战略,无疑是避重就轻,从而使其东部国门洞开,给了中国军队长驱而入的机会。随着中国军队在东部战场上站稳脚跟,必然转移进攻方向,重点攻打新德里。以两军的实力对比,如果印军不能在东部战场上拖住中国军队,不可能在中国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打垮巴基斯坦。要想在东部战场上拖住中国军队,最理想的做法不是防御,而是积极主动的进攻。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印军被动防御只有死路一条!

半岛电视台的判断与CNN截然相反,认为印军在西部大举集结部队,不是为了打垮巴基斯坦,而是给中国制造压力,迫使中国分兵救助巴基斯坦,从而在东部战场上获得发动反击的机会,拖住中国军队的进攻步伐,为完成全国战争总动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同时,半岛电视台也认为,中国不会放弃巴基斯坦,肯定会向巴基斯坦派遣数个军的地面部队,替巴基斯坦守住本土防线,至少得阻止印军攻占拉合尔,以及向巴基斯坦腹地突击。

稳住西部战场之后,中国军队将在东部战场上发动全面进攻,不给印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如此一来,印军要想扭转败局,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动进攻,间隔不能超过24小时,而且发动进攻的时间越早越好。

在两家媒体打嘴仗的时候,一些“中立人士”也通过网络发表了评论。

根据公开与半公开的消息,绝大部分有一定军事素养的评论家都认为,印度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动反击,重点不在西线,而在东线。印度能否扭转败局,能否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关键不是印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巴军的防御能力,而是中国军队采取的行动。按照部分评论人员的分析,中国军队最有可能采取“西守东攻”的战略,利用已经到达巴基斯坦的3个军帮助巴军守住西部防线,然后出动主力部队,在东线发起全面进攻。部分评论家甚至认为,中国军队不会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重点攻占印度东部地区,而会扩大进攻范围,从吉申根杰出发,攻打恒河下游地区的印度城镇,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战线推进到孟加拉湾,夺取某座港口。

不管怎么说,在战局基本上透明的情况下,双方的行动都可以推测。

正是如此,几家超级博彩机构开出了盘口。与第四次印巴战争不同的是,没有多少人看好印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巴联军会大获全胜。因为开盘后,中巴联军的赔率猛蹿到20赔1以上,所以各家博彩机构都在2日夜间停止下注。

事实也确实如此,印度已经拼出全力,调动了上百万地面部队;而中国只动用了6个军,还有近10个军没有上战场;巴基斯坦也只出动了不到一半的地面部队,手里有足够的预备队。

大规模地面战斗打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谁的预备队多,谁获胜的希望大。

不管外界的情况如何,身处战场上的军人并没受到影响。

虽然裴承毅没有禁止各参战部队获取外界信息,也就没有封锁信息来源,但是66军军长蹇柄彪少将根本没有时间看新闻报道,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2日夜间,66军到达斯利那加北面的临时营地。

按照最初的计划,66军不会立即参战,只有在印军发动反击、巴军无法抵挡时,才会投入战斗。实际情况是,66军也无法立即参战,主要是克什米尔地区的交通条件太差,除了作战部队到达之外,包括军属炮兵旅、后勤旅在内的支援力量都没赶到,结果,部队刚刚落脚,蹇柄彪就收到了前线指挥部的命令,要求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务必在伊斯兰堡时间3日8点30分之前顶替巴军围攻斯利那加。虽然命中没有明确提到66军必须立即攻打斯利那加,但是按照蹇柄彪的理解,在围困斯利那加之后,66军很快就会投入战斗。

现在的问题是,蹇柄彪必须把其他部队调上来。

整个晚上,蹇柄彪都在处理这件事情。

为了让炮兵旅、后勤旅、航空旅在3日凌晨到达斯利那加,蹇柄彪不但把全军的工程部队都派了出去,还搭乘QZ…25C在前线与后方飞了几个来回。

现实困难总比预料的严峻。

摆在蹇柄彪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克什米尔地区绝大部分公路与桥粱的通行能力都在40吨以下,虽然大部分主战装备的战斗重量都在40吨以下,但是很多支援设备的重量都在40吨以上。以配属给各装甲营的电力供应装置来说,其主要部分,也就是聚变反应堆发电舱的总质量就超过了60吨。公路的问题还好解决,降低行使速度,派遣工程部队(包括巴基斯坦的工程部队)修缮公路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桥粱,虽然克什米尔西部地区没有多少河流,但是地形非常复杂,到处都是山谷,架设浮桥的方式肯定用不上,只能让工程兵加固桥粱,有的地方甚至要临时搭建工程桥粱。

掌握了实际情况之后,蹇柄彪没再白费力气。

回到军指挥部,蹇柄彪联系上前线指挥部,要求尽快为66军提供36套新型电力供应设备,解决前线部队的电力供应问题。

军长亲自求助,表明问题非常严峻。

袁晨皓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天晚上就派遣Y…14C机群,把36套原本只提供给空降兵与战略反应军的新型电力供应设备送往斯利那加。

所谓的“新型电力供应设备”,实际上就是通过降低输出功率与接口数量,降低了总体质量,使其能够用战术运输机进行空运,或者伴随快速突击部队进攻。与重装甲军的电力供应设备相比,新型电力供应设备的支援能力降低了七成以上,一套设备最多支持一个装甲营或者一个炮兵营。

万幸的是,因为空降兵的战损率高于一般部队,所以陆军储备了数十套。

得到了最重要的电力供应设备之后,蹇柄彪立即让炮兵旅与后勤旅丢下带不走的电力供应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前线。在前期到达的作战部队修建好临时起降场之后,66军的航空旅开始为前线作战部队运送作战物资。

不得不承认,军属航空旅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按照正常配制,如同66军这样的重装甲军没有独立航空旅,在有作战需求时,由陆航派遣航空兵。考虑到战场的实际情况,在部署作战部队的时候,裴承毅把原本属于61军与62军的航空部队集中起来,组建了66军的独立航空旅。事实证明,空运力量对山地作战部队的意义非常重大。

3日天亮前,66军开始与围困斯利那加的巴军换防。

因为弹药物资主要靠空运补充,而即将南下的巴军也不想带走剩余弹药,所以蹇柄彪在天亮前找到了巴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巴军最后撤走炮兵,并且在撤退之前用光剩下的所有炮弹。

大规模炮击从3日6点30分开始。

虽然坚守斯利那加的印军发现了外面的异常情况,但是在炮火压制下,印军放弃了趁中巴军队换防的机会发动反击的想法。

炮击结束的时候,66军已经进入巴军阵地。

直到这个时候,蹇柄彪才收到由袁晨皓发来的战斗命令,66军继续围困斯利那加,除非印军发动大规模反击,不然66军只能在接到命令之后发起进攻。

对蹇柄彪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好消息。

在仅能依靠航空旅的情况下,66军每天最多能够获得5000吨作战物资,对防御作战来说,5000吨作战物资足够了,可是对进攻作战来说,5000吨物资连前期火力准备都满足不了。换句话说,蹇柄彪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储备作战物资。

不用主动进攻,66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后方阵地。

在66军的工程兵忙着修建炮兵阵地、物资仓库、军营的时候,61军与62军在3日上午先后到达沃济拉巴德。

裴承毅亲自接见了蔡岁康中将与杜子岐少将。

61军与62军都是战略反应部队,也就是组成共和国陆军的主力部队。与重装甲部队相比,战略反应部队的最大特点就是出色的战役与战略机动能力。虽然战略反应部队也有大量主战装备,其装甲力量的质量不比重装甲部队差,只是数量偏少,但是战略反应部队的后勤保障体制更加细化,而且比重更大。如此一来,在同等情况下,战略反应部队的作战人员相对偏少,持续与独立作战能力更加突出。

与两位军长商讨了战场情况之后,裴承毅亲自下达了作战命令。

61军在沃济拉巴德仅停留了2个小时,等到部队完成补给之后,立即开往拉合尔。因为巴军暂时没有给61军安排驻扎地点,所以在2日夜间,裴承毅就派遣驻巴工程兵前往拉合尔,在拉合尔南郊修建临时营地。

让裴承毅有点头痛的是,巴军并不欢迎61军。

虽然按照中巴同盟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