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6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样,岳父大人请,今日之课程乃是由袁道长的徒儿闲云在教授。”我一面领路一面言道,李叔叔微微一愣:“这倒新鲜,袁道长虽是道学之大家,他的徒儿想来必也不差。”

“岳父大人,闲云所教授的并非是道学,而是医药之学识。”我只好解释道。

第844章 大唐缺的不是人材

“医药之学识?贤婿,你莫不是耍老夫吧?你的弟子去学医学做甚子?莫非你还真想让你的弟子们日后不入朝堂为国效命,却以治病救人为生不成?”李叔叔先是一愣,旋及不悦地道:“莫非是贤婿你觉得此次你立了大功之后,老夫至今尚未赏赐于你,便心中有气?”

“岳父大人,您这话可真是冤枉小婿了,小婿岂是那种是非不分,气量狭小之人?”听了李叔叔的责问,我不由得委屈地道。

瞅见李叔叔依旧一脸的怀疑之色,我解释道:“小婿在前年两时,便已经开始教授弟子们除了儒道等诸子百家经卷典籍之外,不论是算术、几何、又或者是格物致知,皆需学习,而医药之学识,便也是那个时候就开始学习的。”

边上,李治也替我说起了话来:“父皇,师尊之言绝无欺骗父皇之意,以前儿臣也听师尊言说过数次,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只懂诗书不明世间万物之理。”

李叔叔听了李治这话,表情方自软化了下来:“呵呵,看来是老夫错怪贤婿了,走走,听你们这么一说,老夫这兴趣更加的浓郁了。”李叔叔大步朝着白玉堂那边而去。

站在屋外的花池边上,便已经能听到室内的声音,这个时候,闲云正言说到一味中药,杜仲。

“大家想必都看到了,我手中的这片树皮看起来与普通的树皮没甚子区别,不过,当我这么掰开一小块之后,你们看到了没有,这树皮之间,有细丝相联,然后你们闻闻……来,刘越你细细嚼上一翻,告诉我它是什么味道。”透过窗口,能看到闲云正把手中的一块杜仲掰小,然后递给课堂内里我的大弟子。

刘越接过含在了嘴里,细细地品抿了一番之后言道:“苦中略甜。”

“嗯,正是这种味道,你们看,这就是杜仲树的叶子,还有它的枝干的长势。此药甘微辛,温。入肝、肾经,入手太阴肺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与其他药物配制之后,可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及高血压之症。不过,切记一点,阴虚火旺者慎服。”

……

闲云在里边唾沫横飞地讲解着,李叔叔倒是很悠哉地坐了下来,垂眸听着里边的说话之声,久久方自冲我笑道:“贤婿,我观这袁道长之徒倒也真是有些本事,一味药物,竟然也能说出一柱香的功夫,却又句句切中,着实难得。”

“医药之理,本就精深,小婿鲁钝,自知对于医药学识上难有寸进,故请闲云贤弟以为我弟子之师也。”我冲李叔叔笑道解释道。

当然不光如此,我还告诉李叔叔,每一节课,每一位弟子都需要把自己对师长的话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之后记下来,是为笔记,以便于自己以后所用。如果有什么不懂,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笔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期能获得解答。

“小婿以为,天下学生千万,可其所学之物,不过诸子百家,多数之人只闻其言,难解其理,何也?不外是师不解惑,只究其言也。”我有些愤然地道。虽然大唐初时,不光是儒家学说,其他诸子百家也皆尽列为读书之人所应阅读的经典,比如《道德经》、《周易》、《诗》、《书》、《春秋》等等。

但是很多为师者,都是半吊子出身的家伙,自己原本就是学生,考不上了科举之后,以教书授徒为业,很多人对于典籍的理解过份的狭隘,甚至有许多人读书不求甚解。照这么下去,读来读去,教育出来的只有一帮子死脑筋的读书人。

李叔叔倒是听得一脸的凝重之色,边上的李治一脸崇拜地听我在这儿忽悠他爹,而李明达也同样是一脸的仰慕之容,废话,论起讲大道理,大唐我还没碰见过对手。

“所以小婿以为,我大唐并不缺人材,缺的是教授人材,教育人材的师者。”我最后作出了总结。

李叔叔抚掌轻叹:“贤婿之言,令老夫着实是茅塞顿开啊,不说其他,以贤婿为例,老夫便可查知其优劣也。唔,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此言非虚也。”李叔叔感叹是感叹了,不过,里边的课程还在继续,李叔叔也起了吹牛的心思,继续朝我问道:“照贤婿看来,此事何解?”

“小婿就是正为此事而忧,小婿不敢说自己是伯乐,却也算得是一位良师,教授的学生虽然不多,不过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小婿以为,若是要改变当前我大唐的此种风貌,首先一点,就必须由小及大,由点而面,一步一步的来,故尔小婿才一力向岳父大人请建曲江书院,便是欲以此为契机……”我低下了嗓声,把我的想法全盘托出。

“师范?”李叔叔一愣,一双鹰目眨个不停:“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师范二字,出自《后汉书·赵壹传》。”

“岳父大人不愧是我大唐读书人之典范,正是出自后汉书,小婿以为,为师者,必有两点,一者,学高为师,二者,身正为范,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理也。”本公子先小拍了下李叔叔的马屁,旋及显摆了起来,嗯,本公子为了不负学术大家之名,每天都挨老爷子精心教育一两个时辰,诸子百家的典籍不敢说不会,至少,很多我所需要的知识总能及时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学生以为,如今我大唐并不缺读书人,也不缺人材,缺的是发掘人才,发现人材,提高人材素质和品德的师者。”我再次作出了总结。

李叔叔陷入了沉思之中,没有说话,不过边上的李治朝我咧开了嘴翘起了大拇指。就在这时候。教室里边的闲云终于宣布了下课,小家伙们一阵欢呼,就像是一群出笼放风的小野兽一般地从里边窜了出来。

这时候,把坐在椅子上考虑问题的李叔叔也给吓了一大跳:“乖乖,咋这么多人?”我家的就不用说了,本公子四个娃儿一个闺女,还有老三和二妹,这还没完,还有大姐碧娘的双胞胎,再有本公子的男女弟子十八人,这一共就有二十多个大小孩子一下子窜了出来。

老三一马当先冲在最前,窜出门时嘴里依旧在大吼:“不许抢我的车子!谁抢我跟谁急……啊,二哥您啥时候来了?”老三翻脸比翻书还快,刚才窜出门时还雄纠纠气昂昂,到见了蹲在门外的长椅上杀气腾腾的我之后,立即换了一副讨好的嘴脸。

……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早就蹲在墙边瞅热闹的晋阳公主突然跳将了出来:“小三!猜猜我是谁?!”一双白嫩嫩的小手瞬间就罩到了老三的双眼上。

我分明能瞅见老三的嘴巴子跟李叔叔一个样,两嘴角都朝下垮了下去。“兕子姐好。”老三有气无力地道,嗯,别说是他,晋阳公主那软软糯糯的声音我都能分辩得出来。

这时候,我的大弟子已然瞅见了坐在长椅上的我和李叔叔,率众前行,朝我跟李叔叔长躬为礼:“弟子拜见师尊,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老前辈。”没办法,这帮家伙里边,除了我那几个子女,弟子们都还没见过大唐不良皇帝的面容。

我点了点头起身来待要介绍,李叔叔笑着抬手阻止了我,仔细地打量起我这帮弟子来,男男女女都有,但是一个二个都透着一股子浓浓的自信。李叔叔微微一笑冲刘越点了点头道:“这位小兄弟姓甚名谁?何时为房俊的弟子的?”

“回前辈,刘越本是山东齐州人士,因遭灾祸,流落至长安,幸得师娘将我等救下,后拜于师尊座前,每日听师尊之教诲……”刘越回答得有礼有节,嗯,这小到咱家已经好些年了,如今,即将年满十八,十八之后,我准备到时候问问他自己,是想先去考取功名呢?还是继续随我先学习,再等上几年。

第845章 新《师说》

不过房斌等人也瞅见了我把手指放在嘴前的手势,示意他们不要胡乱说话暴露了李叔叔的身份,既然李叔叔想考教本公子的得意弟子,咱就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才叫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材。

李叔叔很是感兴趣,开始向刘越提出了问题,大多都是经学上的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医学上的问题,刘越丝毫不怯场,侃侃而谈,李叔叔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能答个满分,最后只有一个关于一篇很是生避的古文的解释难以作答,不过刘越十分坦然地向李叔叔表示自己不懂,李叔叔的表面是越来越慈祥,看我弟子的眼神渐渐地变得灼热了起来。

我抬头示意之下,我的娃儿和碧娘家的双胞胎都借机溜走了,老三、二妹和想瞅瞅自行车啥样的晋阳公主也早就从边上悄声地溜走。只剩下刘越等人,毕竟我的孩子他们年纪都还小,想要做事当官至少也等个十来年,至于我的学生嘛,一来让李叔叔见识一下本公子的治学手段,二来也让他见识一下这几位在我身边浸淫了数年之久的优秀知识少年的风采。

李叔叔的学识却也广博得很,提问题也是天南海北的提,不光问刘越,边上的几位弟子李叔叔也向他们提出了问题,答案嘛,大同小异不过都有自己的理解。

这一谈下来,半个多时辰过去了,眼见日头到了顶上,原本遮盖着这里的树荫早就移开,给晒的头昏脑涨的李叔叔方自意犹未尽地道:“果然都是年青俊杰,难得难得。”

“晚辈等原本不过是鲁钝之人罢了,幸得师尊之教诲,方能有今日之见识。”赵宏插言道,目光望向我,一脸的崇拜。这倒让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宏儿,尔等若不努力奋发,即使为师有通天之能,何异于对牛弹琴,人不能自傲,但是绝不可否认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弟子多谢师尊提点。”赵宏脸微微一红,冲我致意道。

李叔叔抚须笑道:“嗯,师父不错,这弟子也都不错,不过老夫倒有一疑惑想问问诸位,若非是你们的师尊来教授与你们,难道你们就达不到今日之成就不成?”

李叔叔话音刚落,刘越笑答道:“若是他人为我等之师,十年之学,或有小成,数十年之功,可能大悟。”

“这话也太过了吧?把你们的师尊可是夸过头了。”李叔叔看样子故意来挑刺的,翘起了二郎腿,优悠地瞅着刘越笑言道。

……

刘越也笑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直接答李叔叔的话,只是清了清嗓子:“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刘氏悟德,年及十七,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格物致知,皆能探究而不拘于师,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师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叔叔目瞪口呆,李治两眼发直,而本公子,既觉得兴奋,又有点脸红。高兴地是,嗯,咱的刘越总算是把本公子赠与他的这一篇宝贝玩意给流传出来了。本公子这回不是自吹自擂,而次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