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印红了一地。
“记住了,谁敢辱了小爷的名声,这个贱妇就是最好的下场。”
第1卷 第十七章 沈大年是有眼力的
朱氏眼看快要不行了,花婆子眼皮子浅,还想着从小正太那里敲点竹杠,好在沈大年跟沈博明的脑袋没有被驴踢掉,还有那么点见识。
“都愣着干嘛,博明,博超,三媳妇,收拾一下,赶紧送人去县城医治。”朱氏有个表妹是县令得宠的莲姨娘,沈大年两边都不想得罪,他张罗着大房跟三房送朱氏去县城治伤是道理所在,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朱氏的造化了。
当晚沈家便借了隔壁张婶家的牛车,连夜送朱氏去了县城最有名望的医馆。
本来县城的名医刘大夫已经定了结论,说道朱氏已然救治无望,让大房跟三房将朱氏带回家中,可以安排后事了。
哪料到朱氏命不该绝,回途之中遇见了一位游医,沈博明本着死马当活医,就让那位游医医治朱氏试试。
没想到那位游医本事不小,竟然将一脚踏进棺材的朱氏硬生生地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了,这还真的就应了那一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由于朱氏的情况不大乐观,虽说是保住了性命,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要到明天才能回家,因而沈博明与沈博超两兄弟留在了县城医馆,徐氏坐着张婶家的牛车先行回来传了消息。
正房的沈大年跟花婆子听到朱氏捡回了一条命,心下大安。
不过花婆子一听到朱氏花出去的银子,难免就有些唠唠叨叨的。
沈大年见不得花婆子眼皮子浅薄,呵斥了一句。
“妇人之见,你懂什么,有朱氏在,还怕没有银子吗?只要朱氏有命留着就行。”至于朱氏这一伤,要躺大半年的状况,沈大年倒是压根没在意。
只要朱氏还留有一口气,他们沈家就照样能在这一带横着走。
这说起来呢,其实沈家就是靠着朱氏娘家的照拂,这十几年来才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自从沈博明娶了朱氏之后,别说是在沈家庄了,就是周围几个村的,对沈家都得礼让三分,谁叫朱氏娘家有能耐呢。
也正因为朱氏娘家有后台,相貌长得好的沈博明才会娶了长相磕碜的朱氏,还一直对朱氏奉着,捧着,说到底,也不过是对着朱氏身后的钱财权势奉承罢了。
至于沈大年跟花婆子呢,也是因为朱氏带来的好处,对于她的好吃懒做,尖酸刻薄,甚至跟沈博明互殴,他们二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更别论是对于这二老向来不放在心上的二房一家人了,朱氏怎么欺压二房,他们二老都是偏心到底的,就像上次沈文吉都要了沈立冬的命了,沈大年跟花婆子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说了大房几句,也就大事化了小事化无了。
这种极端的偏心,归根到底,不过是朱氏身后的光环罢了。
只是如今忽然来了一个颇有来头的六岁男童,看样子是站在二房那边的,这就打破了一直以来朱氏独霸的情形,想到以往对待二房的态度,这让沈大年着实不安。
“对了,老婆子,你明天到二房去一趟,探一探那边的口风,好好地招待那个孩子,不要再亏待了那边,懂吗?”
“老头子,你的胆子也太小了,一个孩子,就算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能有多大的能耐,这能大得过县官老爷吗?”花婆子扯扯嘴角,根本懒得去理会,她还是为了沈大年阻止她去向小正太要银子而惋惜着呢。
沈大年看花婆子一脸不满的样子,当下火了。
“你个没见识的,那孩子能是一般人家出来的孩子吗?你也不看看,哪家六岁的孩子出手能那么狠的,打杀了人还一点都不慌的,一点都没有顾忌,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孩子平日里是打杀惯了的,一条人命在那个孩子眼中什么都不是,这样子,你还看不出来吗?”沈大年真是痛恨老爹当年给他找了这么一个媳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不是靠着他自个的这点眼力劲,当年怂恿沈博明去勾搭朱氏,他们沈家到现在还指不定在哪里乞讨呢?
沈大年这十几年日子过得舒坦,他可不想再过当年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可能卖儿卖女的日子了。
“这次的事情可不比以往,你可千万不要跟着朱氏那个没脑子的一起瞎折腾。老婆子,你可要记住了,别的事情我沈大年都可以忍,但是你若是惹了那孩子,让我后辈子过得不舒坦的话,那么我也不介意老来丢一回脸。”沈大年的意思很明显,这次事情若是惹来祸根,花婆子就不用呆在沈家了。
花婆子见沈大年是认真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沈大年当然知道花婆子在想些什么,他也觉得他语气重了,毕竟是几十年的夫妻,他也没有绝情到那个地步。
“老婆子,也不是老头子我吓唬你,而是这件事情很严重,所以小心点总是没错的。你啊,趁现在,趁老二对我们二老还留有情分,你对二房的孩子都好些,别再弄出什么事来就可以了。若是……”沈大年看花婆子那一脸的不甘,哪里不清楚花婆子根本是做不到的,与其如此,倒不如——
“老婆子啊,如果你真的放不下身段对二房好,老头子我也不勉强,只是有一点你得做到,最起码不要去主动招惹了二房。”
“尽量吧。”花婆子显然没有将这件事情看得很严重,敷衍了事地应着沈大年。
沈大年见此,知道花婆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就不再多说了。
他吸着旱烟,想着这个家还是得靠他自个儿才行。
想想沈博远一家,沈大年这些年一直都看在眼里,明明心里明白是他们二老苛待了二房,可是比起养在身边的二个儿子,跟一个十年来没有见过的老二,哪个更亲,不用分说了。
不过终究是他们亏待了老二。
也不知晓如今开始弥补,还来不来得及?
沈大年这么想着,以至于一整个晚上翻来覆去的,不知道是不是愧疚了,还是后悔了,总之是睡得不踏实。
第1卷 第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
二房呢,这个晚上也没有歇着,都呆在房里等消息,听到徐氏传来消息,说是朱氏踩到狗屎运,捡了一条命回来,感慨之余安了心。
虽说朱氏可恨,出口恶毒,时常欺压二房,但好歹是一条人命,二房还没有心硬到非要朱氏去死的地步。
因而一个晚上,二房的心都提着,尤其是陈氏,为着她当时没去阻止小正太,很是愧疚。
倒是小正太,听到朱氏没死的消息,只冷哼了一句。
“算她命大。”大有不满的意思。
而沈文海则是被惊到了,一直躲在陈氏的怀里,被陈氏安慰着。
“海儿,没事了,没事了,不怕不怕,你大伯母没事了。”平常胆子不小的沈文海这次被朱氏那血人一样的模样给吓坏了。
当然,他更惊惧的是眼前那个小正太,那个现在就坐在沈立冬旁边的狠戾男童。
此时的他,脸色惨白惨白的,闭着眼睛,直往陈氏的怀里钻,不敢去正视小正太一眼。
小正太见沈文海如此胆小惊怕,不悦地挑高了左眉。
“小爷看你就是少见了,才会如此没用。下次小爷有空带你去京城,让你亲眼见识见识小爷家的猛虎是如何一口一口吞掉那些不听话的奴才的。”说着,小正太还走过来拍了拍沈文海的肩膀。
沈文海听着,又想到了朱氏那一身是血的狰狞模样,胃里一翻腾,呕——
一口就吐在了小正太的玄狐裘上。
二房的人惊了。
沈文海越发惧怕了。
“你——”小正太怒了,小手自然而然地去摸腰上的那根火鳞鞭,却被在旁的沈立冬握住了手。
“小哥哥,我四哥哪里能比得过小哥哥的胆量,自然是小哥哥最厉害了。小哥哥你看,你都吓坏我四哥了,他胆子本来就很小,小哥哥你就不要跟我四哥一般见识了。我带你去外面清洗清洗,很快就好了,小哥哥……”软软的嗓音,清亮的眼眸,丝毫不见惊怕到的甜美笑容,让小正太的怒火莫名地压了下去。
“嗯,你这个小丫头还挺有用的,胆子也挺大的,不愧是小爷看中的。走吧,都脏死了,你四哥太没用了,下次还得练练才行。”小正太边说着,边跟着沈立冬去了外面。
“娘,要不我也跟着去吧,冬儿毕竟还小,怎么能够收拾得干净,我去帮帮冬儿吧。”沈立夏担心沈立冬的安危,毕竟那个小正太可是性情阴晴不定的。
陈氏却阻止了沈立夏。
“不用了,你们都不行的,只有冬儿,只有冬儿才能压住那个孩子的戾气,你们难道还看得不够清楚吗,只有冬儿那里,那个孩子才不会出手的。”想来陈氏也看明白了,当初在市集面摊上,就算没有她去护着冬儿,那个孩子也决计不会伤到冬儿的,只是当时她急了,这才挨了一鞭子。
“可是,娘……”沈立夏还是很担心。
“去吧,如果冬儿都不行的话,我们就更不行了。夏儿,你去端盆清水进来,给海儿收拾一下,今晚海儿被吓得不清。”
“知道了,娘。”沈立夏听从了陈氏的吩咐,没有跟着沈立冬去帮忙清理小正太的衣物,但是身为姐姐,她还是很担心沈立冬的,便偷偷地去瞧了一眼,看到那小正太乖乖地蹲在小水桶旁边,静静地任由沈立冬拿着小帕子清理赃物,倒让沈立夏惊叹之余安了心。
娘果然说得没错,只有冬儿才能制得住那个孩子的一身戾气。
转身,沈立夏端着清水进房间去了。
沈立冬呢,小心翼翼地给小正太擦洗着玄狐裘。
“干净了没啊,小爷我肚子饿了,折腾到那么晚,都怪那个丑八怪的女人,下次再犯到小爷手里,定叫她没命。”小正太的耐性没那么好,蹲久了点就开始发脾气了。
当然,换成其他人的话,早被他一鞭子甩得远远的。
对着沈立冬,小正太也就抱怨抱怨了。
“你别再嚷嚷了,我等会请你吃桂花糖,可贵了,我娘特意给我买的,我现在谁都没给呢,留着请你吃,你可别再惹事了。”没有其他人在场,沈立冬换了口气,对着小正太也就没那么客气了。
“什么叫小爷惹事,是那个丑八怪自己招惹了小爷,哼——还有,你个小丫头片子应该高兴才对,小爷我教训那个丑八怪,你不是也出了一口气吗?”
“嘘——”沈立冬捂住了小正太的嘴,这话可是说不得的。
朱氏可是她的大伯母,她要看着朱氏被小正太打得快没命,还高兴的话,传出去,她沈立冬还能呆在沈家庄吗?
所以无论沈立冬高不高兴朱氏被小正太教训,她是绝对不能表露出来的。
虽说,沈立冬对于朱氏的生死,她看得很淡薄的。
以朱氏当时的状况,为了保住她的秘密,她没有出手去救朱氏,那心里可是一点儿也不内疚。
因为当时若是她出手,事后死的就是她了,她可没有那么慈悲的心肠,可以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当时情况,就算对方是个良善之辈,她也不会出手救治,更何况是对着朱氏那种恶毒的妇人了。
更何况,她沈立冬,不是一个奉行医者父母心,善人恶人都一视同仁的圣人医者,她就是一个俗人,靠着一技之长吃饭的俗人。
前世种种,成长的经历,工作的经历,在福利院那里,在养父母那里,在学校里,在医院里,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她也就看得越来越多,看到最后,看淡了,看麻了,看透了。
前世沈立冬看着病床上没有熬过去的病人多了去了,因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