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中旬,由斯登堡导演的电影《全民公敌》开始首映。这部电影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评为好莱坞年中电影档期中最引人期待地一部电影,民众在苦苦盼望了几个月之后,终于能够一睹为快了。
这部电影,除了斯登堡和梦工厂地名声之外,出了参演演员的名声之外,本身就具备了成为一部焦点电影地一切元素。约翰。迪林杰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传奇,乃至于美国的媒体都把1933年称之为“迪林杰年”,在民众的心目中,不管联邦政府怎么宣称约翰。迪林杰是全名公敌,不管各州政府是如何围剿迪林杰,不管媒体是如何对迪林杰进行抨击,民众始终认为约翰。迪林杰是一个英雄,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
更重要的是,调查局发布的约翰。迪林杰被击毙的消息,让民众亲眼目睹了一场确确实实的悲剧(尽管真正的迪林杰现在在欧洲舒舒服服地喝茶聊天了。)因为这样的一个结果,民众反而更加认同迪林杰,反而对他更加的崇拜和赞扬。
很多人在叹惜约翰。迪林杰被击毙的时候,也同时认为约翰。迪林杰就应当这么轰轰烈烈的死去,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被抓住然后像一条狗一样被狼狈吊死的话,那就不是约翰。迪林杰了。
约翰。迪林杰像华盛顿一样,像林肯一样,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个传奇,存活在民众的心目当中,不可动摇。
而就在民众还沉浸在对迪林杰的深切的怀念中的时候,斯登堡导演的这部《全民公敌》隆重上映,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尽管之前卓别林等人地电影已经掀起了观影浪潮。但是和这部电影相比,之前电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然是不行的。
全美院线同时上映这部电影,首映的那一晚,整个美国变成了一个不眠的国度。电影院内外到处都是约翰。迪林杰的海报,很多民众在看完一遍之后出来就排队买票看第二遍,很多人一遍接着遍,到后来电影院的老板不得不把他赶出来以便于给更多地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提供座位。
而看完电影地民众。从电影愿出来之后根本就不愿意回家,而是举着各种各样的海报、条幅和标语在城市里面游行。人群越聚越多,最后成为了汹涌的人海,这样的状况,几乎存在于美国的每一个城市。
在《全民公敌》首映的日子里面,美国上空只回荡着一个名字,那就是:约翰。迪林杰。
这个名字,在民众的嘴里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地名字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正义和不屈的象征。
电影的火爆程度,甚至远远出乎我的意料,我从来没有想到美国人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先前我只是认为这样的一部电影,扣住了一个热点的事件,但是现在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除了这部电影经过斯登堡的辛勤拍摄质量上乘之外,更重要地是他卡住了观众的心态。
这一两年来,美国人虽然也有过快乐的时光,但是这样的时刻毕竟是太少了。这么长时间来,美国整体的环境是压抑的,是苦闷地。甚至是让人窒息的,民众需要发泄,但是正常情况之下他们又发现自己不可能真的冲到大街上和政府和警察对抗。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内心需要一个寄托,一个能够把他们的心态反映出来的人。
约翰。迪林杰的出现,完全扣住了这些苦闷、压抑的民众的心态,就如同饥渴的人看到了清冽地泉水一样。
民众把自己地内心渴求全都投射到了约翰。迪林杰的身上,并且为之神往。
《全民公敌》不光光扣住了民众地心态,电影本生的艺术性也得到了好莱坞电影人和理论研究者的一致认可。
斯登堡在这部电影里面,对于约翰。迪林杰的刻画。不管是在神态上还是从内心世界上。都入木三分,连我看了之后都大为满意。
斯登堡不仅仅表现出了约翰。迪林杰广为人知的一面。更表现出了迪林杰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男人,在民众的心目中是一个真正的汉子,是一个英雄,砾石一样的英雄,而在《全民公敌》里面,约翰。迪林杰是立体的,是鲜活的,他在第一次抢银行的时候,也会心惊胆战,他有着悲苦的童年,却对正义和自由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是个抢劫犯,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认识却可以让任何哲学家都感到羞愧。他细腻,可以风度翩翩的挑着华尔兹,他脆弱,一个人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对着墙壁喃喃自语,他纯粹,可以在抢完银行之后和孩子们做游戏,他悲情,在最后被警察击毙的时候轰然倒地死不瞑目。
可以说,银幕上的约翰。迪林杰,不仅仅是斯登堡所有电影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一个角色,也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性格最丰满人物形象最有血有肉的一个角色。面对这这样的一个角色,不管是资深的电影人还是一般的观众,没有一个不被征服的。
《全民公敌》受到的赞誉,甚至超过了之前刘别谦、卓别林等人的电影,形成了年中电影档期的高峰。
而如果说以上的这些电影,或者是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或者是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那么年中电影档期涌现出来的最后一部电影,那就彻彻底底在精神上刺激了所有人!
维斯康蒂导演的《午夜凶铃》,首映的当晚,让一个国家的民众坠入了恐怖的深渊之中!
“昨晚,所有看过《午夜凶铃》的人都在恐惧、战栗中度过了他们的时光,光在纽约市。因为恐惧过度而被送去医院地人使得纽约市全市的医院都几乎瘫痪。如果这个时候,你如果可以向上帝一样在高空注视这个国家的话,你会听到一个国家的民众齐声发出的惊恐的叫声!”
“有人说,美国恐怖电影自此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有人说,《午夜凶铃》将会成为恐怖电影当中地最高峰,有人说这部电影放映之后。会有很多电话公司破产,也有人说。很多人会连续做几个月的噩梦而且绝对不愿意一个人在深夜看电视。而我要说地是,我看到了世界电影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恐怖的一部电影!”
“当初梦工厂之所以要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希区柯克先生指责梦工厂根本就拍不出来恐怖电影。这部电影是梦工厂的赌气之作。维斯康蒂导演,柯里昂先生亲自撰写剧本,与此同时,罗纳德。里根和英格丽。褒曼这两个梦工厂的新生巨星挑起了大梁。这部电影在情绪的掌控上面,在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上面。尤其是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反映人物地精神世纪的高超手法,让人惊叹。可以说,在好莱坞,除了梦工厂,除了柯里昂先生,没有人会拍出这样的一部电影,更没有人会写出这样的一个剧本!”
“我不知道希区柯克先生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如何评价这部电影,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希区柯克拍摄不出来,他永远拍不出来如此让人惊叫的电影!”
《午夜凶铃》首映的第二天,《洛杉矶时报》地头版头条就刊登了格兰特亲自撰写的一篇评论,在文章里面,格兰特对于《午夜凶铃》推崇备至。大加赞赏。
“这样的一部电影,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评价了。我只知道,当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屡次惊叫着拉住旁边的一个人,而我的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脸色苍白地不敢盯着银幕!好莱坞几十年地历史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恐怖的电影!”
“安德烈。柯里昂又成为了恐怖大师,我从来没有想过恐怖电影可以这么拍摄,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在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竟然能够拍出如此恐怖的效果来!我想以后深夜电话想的时候。我绝对会吓得脸色苍白。如果夜里看着看着电视,电视突然雪花一片的时候。我绝对会屁滚尿流!《午夜凶铃》成就了好莱坞恐怖片的高峰,开创了一个潮流!”
亚当。伯恩斯坦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声称这部电影他连续看了5遍,每一次看都直冒冷汗,大后来嗓子都叫哑了。
《午夜凶铃》在这批电影当众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异数。其他的电影,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管讲述地是什么故事,也不管具体地拍摄方式是什么,基本上都是艺术片,在艺术性上都普遍高于好莱坞电影的平均艺术水平。这也是人们为之轰动地根本原因。
但是就在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些电影的艺术性的时候,《午夜凶铃》的出现让先前的那些电影给民众积累下来的印象荡然全无。
从这部电影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不管是梦工厂电影公司在宣传的时候,还是斯登堡等剧组的主创人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都直接宣称《午夜凶铃》完全是一部商业电影,里面可能会有一些艺术的展现,但是绝对不是电影的总体。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尝试恐怖电影,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它从一开始就是一部类型片,因此具备类型片的所有性质。
在好莱坞,提起类型片,观众和电影人的心里面都还是有些印象的。不把艺术性放在首位,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情节紧张,架构花哨,噱头十足,反正就是怎么吸引观众怎么来。
如果说其他电影公司其他电影人拍摄类型片观众相信的话,那么安德烈。柯里昂编剧的一部电影竟然是实实在在的类型片,这就让他们很是期待了,而且他们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
电影出来之后,虽然很多电影人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都挖掘了其中的艺术思考,比如什么人性的丑恶啦什么人性在社会挤压之下地变形了等等。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发现这部电影还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类型片,而且是极其成功的类型片!
这一点,是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他们没有想到安德烈。柯里昂编剧的电影,竟然真的会是一部彻头彻尾地类型片,而且开创了恐怖片的新时代,达到了恐怖片地巅峰。
但是结果就是这样。
在好莱坞年中电影档期这么多电影中算得上是一个异数的《午夜凶铃》,能够大放异彩。这本身就说明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而我更期待希区柯克会如何评价它。
《午夜凶铃》当初之所以诞生,就是因为希区柯克对于梦工厂拍不出恐怖片的指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梦工厂在一怒之下投拍了这部电影。
其实《午夜凶铃》之所以这么轰动,除了这部电影在恐怖方面真的不错之外,还要得益于好莱坞当前在恐怖片方面的水平。
好莱坞建立了这么多年,其他的各种类型地电影都发展得相当的不错,大部分的类型片已经牢牢占据了世界电影的头把交椅。但是恐怖片却十分的不发达,美国电影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在这种类型电影上面根本就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而在这方面诞生的大师也就寥寥无几了。
这方面,好莱坞根本无法和欧洲相比,在欧洲,恐怖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类型几乎从电影诞生地时候开始,就已经出现在银幕上了,发展到了30年代,欧洲恐怖电影不管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整体的水平上面。都远远超过了好莱坞的恐怖片。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绝大多数的电影人归结于文化。美国虽然在经济上很强盛,但是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国家。和欧洲相比,美国地那些所谓的文化传统,简直就少得可怜,他们所谓的文化。也就是那一批学者组成的这个学派那个学派,更搞笑的是,往往连这些学者本身都不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