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见赵琴笑得开心,轻声问道:“现在惊喜了吧?”
赵琴收敛笑容,嗔怪地瞪他一眼:“你怎么不早说,我什么都没有准备,有空手来喝喜酒的吗?”
“我可是从自己口袋里掏的五两聘银,怎么还是空手?”
“新媳妇进门,当家婆的总得送点礼物。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你呀,还好意思吹自己是婆家的人!”赵琴从头上拔下金簪,悄悄在衣服上擦几下,放进衣袋里,准备在新人拜见高堂时作为送给小翠的见面礼。
董乔继续大声吆喝:“今天是南关竣工的好日子,大帅已经为一对新人未来的孩子起好名字:不管男孩女孩,头一胎就叫‘镇南’。一品大员亲自起的名字呀,你看这孩子多有福气!大帅说了,以后娶了本地姑娘的各位弟兄有了孩子,只要你们愿意,都可以请他老人家为孩子起名字。现在婚礼开始,大帅有令,南关竣工、农家嫁女、李家娶媳三件喜事一并办理,三喜临门哪!现在请两家长辈入座。新人拜堂……”
三座炮台工地上摆满了酒席,苏元春夫妇举杯到各台巡了一圈,便向农大夫妇和新人告辞。提督署迁到龙州后,因离南关太远,他又在廪更村设了临时行署,整天在两地间奔忙。
第五十八章 父老乡亲(1)
第二天中午,莫寓道来到廪更村,苏元春知他又要提出回永安的事,却佯作糊涂,让下人泡了壶“勒俏茶”,老兄弟二人坐下喝茶聊天。
“子熙呀,你真有才,昨天那场戏,算是出尽风头了!”莫寓道一开口就咄咄逼人,听不出是贬是褒。
苏元春露出诧异的神情,平时莫寓道称呼他,不是“苏老二”就是“大帅”,极少称他的字:“什么风头?南关工程提前竣工,官兵和百姓功不可没,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谢,鼓励他们参加以后的防线建设。”
“我相信,这是你的心里话,但只是其一。其二,你想鼓励他们留在边境安家落户,继续为你的富民固边计划出力,这些人年轻力壮,又打过仗,修炮台建堡垒用得着,万一再发生战事,还可以随时招募重返军营。其三,还可以为自己赢得平易近人、爱兵亲民的好名声。对不对?”
苏元春道:“这些主意不都是大哥你出的吗?”
“正因为是我出的,我才后悔呀!你说天下还有比我更蠢的人吗?让人给卖了,还乐癫癫帮人家数钱!”
苏元春一头雾水:“大哥,这话从何说起?”
“都怪我吃饱了撑的,自己给自己找事。你说我吃错了什么药,跟你说那些边境地区人气不旺的糊涂话。现在想起来,那是点化你啊!”
莫寓道真的动了感情,噙着眼泪说道:“实话告诉你吧,前年我到南关,不是我自己要来,是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来的。他们说你苏大帅奉旨募兵出关打番鬼,是朝廷看得起我们永安人,你给永安父老挣脸,永安人能不为你争气?永安州不过六万人口,就给你送了七百多子弟兵,百里挑一呀!那些送儿子孙子当兵的老人都流着眼泪叮嘱我:老莫啊,你带去多少人,就给我们带回多少,一个也不能少啊!明知道上阵打仗肯定要死人,我还是答应了他们。虽然我无官无职一身布衣,可我是他们的头,哪次看到战报上有永安子弟阵亡,晚上我不蒙着被子偷偷流泪?我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家人啊!”
苏元春觉得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永安父老踊跃送自己的子弟投军不假,可是他从不知道莫寓道不要功名不要饷银,义务为他襄助军务,不只是源于热忱的爱国情怀和坦诚的兄弟情义,更因为肩负着家乡父老的谆谆嘱托。
莫寓道顿了一阵,让自己稍稍平静下来:“阵亡的不说了。连带受了伤的,从关外撤回来的永安子弟还剩下五百来人,这五百人你总得让我带回去吧?如果你荐他们当官,我没意见,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孩子们有出息,我高兴。你昨天来这么一手,他们都不想回家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有一品命官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操心,又是代下聘礼又是送房送地送粮米油盐,还帮孩子起名字,人生在世谁不想风光一场?可是你为我想过吗,我孤零零一个人回去,如何面对他们的父母家人?真看不出,你苏老二如此算计人!”
苏元春一直没有说话,让莫寓道尽情倾诉腹中的苦水。赴关以来,莫寓道一直默默地为抗法事业作出贡献,又为督修南关出力献策。尽管他一再声称不要功名,苏元春还是为他着想,向朝廷奏报了他的功绩。近日朝廷已经批复,授予他巡检的功名,虽然只是品级最低的从九品,而且还是虛职,但总算有了功名,以后不再是布衣白身了。
莫寓道发完牢骚,心情好了一些,苦笑道:“我知道说了没用,你苏大帅不会收回成命。可是心里有话,不说出来总不舒服,你也难啊!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五百个子弟兵,你想留谁就把谁留下,永安人多地少,不如边境容易找吃,留下来对他们也好。至于送房送地送银子送老婆,随你的便!”
“大哥放心,我会善待他们的。我已同边境一带的土司、乡绅商定,各州县捐出一些山林田地,不单永安人,各地留边的遣散兵勇,也尽可能自成村落,有事可以互相照应,”苏元春仍然沉湎在对家乡父老的深深感激中,“不知我能为家乡父老做些什么?不对他们有所报答,心里不安哪!”
“好好做你的官,做个清官、好官,守稳你的边防,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这就够了,”莫寓道取出一封信递给苏元春,“如果你真想出血,也不是没有机会。”
信是永安寄来的,说莫家、回龙一带十数村老人合议,打算集资修建长约十里的鳌山圳,使二万多亩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因为缺乏管理工程的人才,询问莫寓道何时回乡。
“十里长的水渠……估计花多少钱?”苏元春问。
莫寓道屈指算了一阵:“如果各村按人头出劳力,只买料石、石灰等材料的话,六、七千两差不多了。”
“我捐两千吧,让元瑞、马盛治和其他永安籍将士也凑一些。家乡父老主要出劳力,以工代赈就行了。”
“你哪来那么多银子?绿营提督是从一品,每年俸禄不过六百多两,三年不吃不喝也凑不齐二千两呀!除了华小榄、董乔这些有俸禄的,幕府里象我这样白吃白喝的门客有几十人吧?”
莫寓道知道,苏元春死要面子,不知何时被人戴了顶“当代孟尝”的高帽,便鬼使神差地养起门客来。穷途潦倒的旧部,远道投奔的亲友,慕名而来的穷儒,只要会诌几首歪诗、写一笔好字,能跑跑腿出出力,都可以混个三餐一宿。俗话说蛇大窿大,幕府里事情多,朝廷定额的文员编制远远不足,幕僚中有半数以上属于门客性质,象莫寓道这些没有军籍的编外人士,衣食零花费用都从他私人的帐上开销。
“我每年还有二千多两养廉银。虽然时常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将士,还是有些结余,”苏元春见莫寓道仍然不信,解释道,“你弟妹不乱花钱,贵州那边三千亩地每年还可以收些地租,虽说吃饭的人不少,手头却不算太紧,如果不是修南关垫了银子,我还可以多出一些。刚才听了你的话,心里难受啊,二十年了,没能为家乡做什么事情,我欠家乡父老的情太多了。办水利是好事,再说我姑、我姐都嫁在那一带,她们对我有恩。就算是我为家乡尽点力、报答父老乡亲吧!”
“那……我就代家乡父老先谢谢你了。”
苏元春又说:“你几次想回家我都不放,现在家乡修水利需要你,回去吧。有件私事也需要你帮忙,去年朝廷恩准我为生母黄氏建坊,我脱不开身,只好有劳大哥了。”
“能为一品命妇建牌坊,我是求之不得呀,这事你放心好了。你和元璋大哥两位实授的提督,还有元瑞这个记名提督,一门三提督啊,莫说在永安,全广西恐怕没有第二家。你家老屋风水不错,不能总是丢着,早就该修一修了。又不是没有钱,建一幢帅府怎么样?我来给你督工。”
第五十九章 父老乡亲(2)
一门三提督!苏元春无形中又戴上一顶高帽:“大哥说的是,为先母建好牌坊后,烦大哥为兄弟筹划——就依大哥的,叫‘帅府’吧。毕竟是家族的事情,大头由我来出,元璋大哥出一点,元瑞也出一点,改天我给他们写信。”
苏元春赴边以后,朝廷命苏元璋接防湖南永州,苏元瑞则于中法战争结束后擢为记名提督,调任贵州威宁镇总兵官。
莫寓道动情地看着苏元春:“好兄弟,我真想留下来帮你,近两千里边防,以后要修那么多炮台碉台。陈嘉伤成这样,马盛治、蓝本财他们又没有做工程的经验……”
苏元春每次去龙州都到药局探望陈嘉,见他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心情十分沉重。他沉默了一阵,拿过刚收到的朝廷电谕递给莫寓道,一面观察他的表情。
“好你个苏老二,”莫寓道淡淡一笑,把电谕放回茶几上,不以为然地说,“老太婆太小气,才给个从九品!你也不够兄弟,怎么不保举大哥我做正一品呢?”
凭莫寓道的才干,当个知府道台绰绰有余,可是他不想干,在乡间当个小财主,含饴弄孙衣食无忧,他已经知足了。古书上把这类澹泊明志的人物称为隐士,遇明君则出仕,逢乱世则隐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明知道莫寓道在开玩笑,苏元春还是想解释:“因为不是战功,所以品级……”
“不是还可以捐官报效吗?没钱跟我说呀!不用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也不用悬发锥股寒窗苦读,有钱就能买官当,出大钱当大官,出小钱当小官,多爽!”
苏元春不想听这些愤世之言,报效捐官都是朝廷惯例,他不敢妄加评论,换了个话题:“大哥打算何时动身?”
莫寓道淡淡一笑:“如果熙帅放人,我想过两天就走。”
“我怎么敢同家乡父老抢人呢?”苏元春也笑了,“不过那位能绘图的苏丕显得给我留下。南关设防图画好了吗?”
“画好了,”莫寓道拿出两卷画轴在书桌上摊开,“共画了两幅,一幅是刚修复的南关图,另一幅根据你的设想,加上了尚未修筑的四座炮台,以后到上面讨钱也好说话。”
第二幅彩图的右辅左弼两山四座炮台上,甚至连八字还没有一撇的开花洋炮都画上了,居高临下威镇八方。苏元春感激地说:“大哥,你想得真周到。”
莫寓道收起图纸,久久地看着苏元春。苏元春被他看得很不自在:“大哥你怎么了?怎么这样看人?”
“你高高在上,下面有些事可能不知道,作为兄弟,临走前我得提醒你。你下面的人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贪有的懒,有的只盯着你的钱袋,有的还会打着你的旗号为自己谋利;遣勇留边也是有利有弊,弄不好也会给你惹事。我知道你一心想修好边境防线,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跟你想的一样。”
莫寓道沉吟片刻,又问:“修南关花了三万多两,据我所知,张之洞许诺的十万两工程款迄今为止一两也没有拨到。再看看你办了多少事:修复了镇南关,镇关炮台、连城兵营和龙州城垣已经动工,一些卡隘还修了石垒,昨天又承诺为在边境安家的兵勇每人发五两聘礼,迁来边境的家庭由公家出钱送地送房送柴米油盐。实话告诉我,这些银子从哪里来?在哪个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