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我们的厨子都可以试着代做!”
姜逢元笑道:“看不出你这小厮甚是伶俐,不过不用这么麻烦了,给我们上四样精致点的小菜,你说有四方菜色,那就两样北直隶的京菜,两份南直隶的苏菜!嗯,然后再来一壶山西汾酒吧!”
“好咧!”小厮应声去了。
鹿善继喝了一口茶,姜逢元却叹了口气道:“唉,伯顺兄可知道小弟为什么会冒昧登门造访吗?”
鹿善继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道:“这个。。。莫非是。。。。。。
仲讱老弟看到我正担忧三餐无油,所以特地来请客?”
姜逢元苦笑道:“哪啊,我是昨日你陛见后离开皇宫的时候看到你,当时你走的甚快,连声叫了几下你都听不见!”
“哦,是这样!”昨天鹿善继听闻自己任新职总参,激动之下确实没有注意到。看来自己养气的功夫还差了不少,远远未到那临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地步,当时是受宠若惊,连有人呼唤都没听见!
“不知仲讱老弟找愚兄何事?”
姜逢元摇摇头道:“没什么事,只是你刚进京,特地来找你聚一下!”
鹿善继有点纳闷了,难道姜逢元找他真是巧合?!
姜逢元继续道:“想当年,咱们那次科举共录了三百零六人,留在京师的有四十人之多,现在,唉,只怕是屈指可数了!”
“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不少同年要么就任外地,要么就告老还乡了,在京师的确实不多了!”
姜逢元抚掌道:“就是啊,如今想找几个谈得来的老友都不多了,所以我见伯顺兄进京甚是高兴,以后也多个去处了!对了,伯顺兄此番立功,皇上将委何重任?”
鹿善继知道这个姜逢元不善变通,为人勤谨有余,只怕不得皇上的欢喜,所以即使他是万历四十一年的一甲正牌进士,也还是担任太常卿的职位。之前的李国普、刘鸿训都是任过首辅的,如今朝堂上王应熊、周延儒都是他们的同年,只怕是姜逢元跟他们格格不入,所以才倍感寂寞来找自己谈心吧!他即将出任总参,跟太常卿一样为正三品,但差异却大不相同,一时间鹿善继不知怎么回答。
“嗯,这个还要等吏部的公文消息呢!”
“哦!”姜逢元叹了口气道:“啊,随着谈得来的老友们一个个离去,当年跟我们一起做主事的还有几个在,过得两年我也要告老了!”
“老弟年纪比我还小,怎可说这丧气话!”
姜逢元摇摇头道:“离我们来京师会试科考已经过了二十四年了,小弟才疏学浅的熬资历总算到了太常卿的位置,再往前只怕难了!我在南边还有几亩地,回家务务农,调教孙子,空出位置来以待后进!”
鹿善继当然听得出姜逢元说的是负气的话,但不知怎么说好,因为现在朝廷上不少资历比他们浅的人位居高官重臣,这个总是比较不过来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想当初自己落职在家何尝不是有这般想法。因为皇上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任命上就难免不再按班续辈了,只是他们做臣子的怎好说皇上的坏话,只得劝慰道:“方才老弟还说我回来后京师多一个老友,你要走了,那岂不是我又孤单了。在何处不是为大明效力,老弟不必太过执着,对了今年是科考之年,姜老弟门下又多了几位进士门生吧!”
“也没多几个,我现在就是还有这点用处了!”话是这般说,姜逢元还是颇显自得。
鹿善继自嘲道:“我就不成了,原来打算在家授徒解惑的,蒙孙老大人启用,出使朝鲜两年有余,原来的学生都介绍到孙奇峰那去了!唉,这科考不仅是靠学生,也是靠我们这些老师啊!每到科考之时不知多少人都巴望着进京任职,想当年啊!”
姜逢元却摇头笑道:“如今却不是这样了。。。。”
姜逢元正说着,突然门敲了两下,方才出去的小厮进来了,后头跟着两个跑堂子的伙计,他们手里端着四碟小炒。
第二百七十六章 争夺(下)
“两位官老爷,您点的菜上来了!”那香满楼的小厮笑着进来,将四个小炒一一端上台面,布上两个酒杯,然后又端起酒壶将酒满上。做好一切,才笑容可掬的道:“两位官老爷,菜已经上齐了,两位请慢用,我们就在门外伺候,有什么吩咐一声就可以了!”
姜逢元点点头,小厮就带着手下退了出去顺手关上了门。房内就剩下他二人,姜逢元端起酒杯道:
“来,伯顺兄我敬你一杯,贺喜伯顺兄使朝归来!”
“好!”鹿善继也端起酒杯,两人碰了杯后一饮而尽。
姜逢元放下酒杯道:“来尝尝家乡菜,去朝鲜这么久,只怕是近乡情更怯吧!”
“呵呵,老弟倒是公道,一半北地菜肴,一半南边菜肴,你我一南一北,倒也相称!对了,老弟方才要说什么?”
姜逢元却没有接着方前的话,而是笑着道:“伯顺兄,你觉得就咱们在这吃一顿四个菜,一壶酒要多少银子啊?”
鹿善继刚夹了口菜放到嘴里,见姜逢元这么发问不由笑道:“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来考较我这个问题?嗯,雅间布置不错,又有冰水享受,这几个小菜确实做的地道,这壶酒也够年份,我看也要五钱银子吧!”
姜逢元笑道:“伯顺兄果然在户部练就的好把式,说得甚是地道,待会他们要收多我一个钱子我就告到顺天府去!”
鹿善继笑道:“你老弟的身家我可是知道的,当初同僚们没少打你的秋风!”
姜逢元道:“我家底殷实那没得说,在江南谁不知我姜家是大户人家,这也是靠祖上的荫德。京中官员中能像我这样耐得住的并不多,我也不说假话,吃穿用度家中没少补贴。如果是靠朝廷的俸禄,即使我这个正三品,每天也不敢这般吃法!”
说到俸禄,鹿善继年轻的时候在户部知之甚详。但从开国到现在就是如此,当今皇上虽然有志于提高官员的俸禄,但是一来官员太多,登记在册的文武官员已经达八万之多,二来是大明各处都要钱,所以无法将官员的俸禄提到跟前朝宋代相比。但现在京官比之崇祯元年以前要好的很多,至少这俸禄不再有宝钞,纱布折色了,统一是一半银子一半粮食。以此来养一家老小倒也过得去,鹿善继道:
“本朝俸禄那是较低的,皇上登基之初也曾改革过,虽然不至于增加十倍,两三倍总是有的,较之我们当初可要好的多!”
姜逢元却指着外头的雅间道:“伯顺兄,不是我说,你听着这香满楼的伙计们往来多勤快,这酒楼的生意好的没得说,但真正来这的是些什么人?请客的又是些什么人?我看了下倒是贾人居多!”
鹿善继笑道:“这香满楼打开门做生意,自然是有钱人来的多!”
“我呸,士农工商,贾人排在了最末!凭什么他们这些低贱的贾人比我们堂堂朝廷官员活得还体面气派!天子重商且不说,但朝廷总要照顾到京官们生活威仪吧!京师物价腾贵,一家子老小在京师里头,还有官服啊,轿子啊,马匹啊,门人啊等等,哪个不是要靠银子养着。每年的人情往来,笔笔都是支出,我每年家中都补贴上千两银子过来,那些家境贫寒的官员更不消说了。伯顺兄,我这几年可是没少为京师的同僚们争俸禄,可户部死活不开口,皇上也说不好搞内外不一致。”
姜逢元这番话虽然说得有些意气,但也说出了实话。以前他们京官俸禄是少,但至少还有点油水可以捞,几乎每个衙门都会有,所谓的冰敬碳敬就是指这些东西。由地方的官员孝敬然后再部门依照品秩分发的。。。。。。
。这虽然不合朝廷的律法,但是想到一家老小,京官们没有不拿的。如今墨吏堂一出,谁人敢收东西,又有谁人敢送东西!比起以前而言,京官的生活并没有好多少!
鹿善继皱了皱眉头,他不知这是姜逢元找他来倾述发泄还是怎的,可户部俸禄的事情也不归他管啊!这些意气话,年轻的时候写奏本说还可以,他们都五六十岁了还扯这个,让聪明如斯的鹿善继没有想明白,只得含糊道:
“老弟为京官们着想也算是功德无量,何不再接再厉玉成此事!”
姜逢元叹息道:“我也不只是一次上书给皇上了,可皇上都没有答应,到底是人微言轻,说了没用啊!”
鹿善继这下有些明白了,说到底这位仲讱老弟心里有怨怼。他们的同僚无不已经位列部院大臣,而他还是一个正三品的太常卿,上一次提拔侍郎,又没有他的份,这多少让他心里有些不平衡。鹿善继似乎也明白他为什么来找自己,自己之前何尝不是一个正四品的副使,估计是把自己当作同是天涯沦落人了。但皇上有皇上的用人之道,老的一批官员何尝不是满腹学问,但终究跟皇上的治国理念不同,以前皇上登基不得不用老臣,但随着时间推移,崇祯朝第一批进士也为官十年了。如果可能,皇上更想用自己的门生来贯彻改制的意志。皇上需要的是一个效率的政府,这话是孙承宗阁老在鹿善继去朝鲜前对他说过的。就好像当年他们在军中大帐一样,说干就干绝不会拖延。
这些东西鹿善继不知道怎么跟姜逢元说,只好以事论事道:“老弟,你说这话可就有点偏差了,正三品的大员不知多少人眼热。增加京官的俸禄是一件好事,想必皇上也是清楚京中的物价,我听闻宫中有位娘娘来自民间,如今掌管宫中用度,皇上不可能不知道!”
姜逢元愕然道:“哦,那问题出在哪?”
“嗯,我觉得是如果以朝廷的名义给京官们增加俸禄,那么势必引起外地官员的不瞒,同为一品秩的官员如果俸禄不一那也不好,容易招惹口实,想必皇上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同意你的奏折。我看不如换一个说法或许可行?”
“那要怎么说?请伯顺兄指教!”
“我看就以皇上恩旨的名义发出为最好,如果是赏赐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赏赐?听得姜逢元一愣,继而想到这种提高俸禄的办法似乎可行,不由面露喜色道:“好,那小弟就再试试!要是小弟不成功,只怕离开京师的官员会更多!”
鹿善继刚要夹菜,听到姜逢元这么说不由停箸道:“离开京师?怎么有很多官员离开京师吗?”
姜逢元点点头道:“有,自然有,而且人数还不少!京师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让人热衷了,有机会的人都想着外调呢!除了部院的几个紧要位置,还有一些朝廷大员,就是翰林院的人都想到地方去做提学呢!”
“哦,这是为什么?”
“唉,在京师下头做事的低级官员生活贫苦,又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只能是苦苦的熬资历,升迁却未必有地方官员升得快。如果到了地方又不同,干的好就有升迁的政绩,即使升不了官职,在地方捞钱的办法总是比在京师多的。京师是天子脚下,又有墨吏堂压着,在京师已经不如在地方实在了,这也是最近做官的一个趋势。能够坚守的清若自励之士越来越少了,干才与德行还是要有德行才能守得住大明万年基业。”
关于德行跟干才这个题目说起来就大了,当年刘宗周跟皇上没有少辩驳,但最终怎样是不了了之。鹿善继本。。。。。。
身就是实用主义者,学儒而不迂,关于这个问题他就不想掺和了,在他看来帮助皇上将大明缓和过来再说长久之法。鹿善继没有在意姜逢元说的这个,反而问道:
“那在地方就好升迁好捞钱吗?”
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