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八十章 谁是真王
拉迪斯劳斯的目光落到了霍尔蒂的身上。
这位匈牙利公爵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他知道自己新老板的意思,要说撤退,拉迪斯劳斯当初还不如就呆在布拉迪斯拉发。
拉迪斯劳斯对玛丽的资助和之前的一系列行动,都表明了他的野心远远不是一个波西米亚选侯国能够满足的,沿着多瑙河的这支大军说明他不是要分苏莱曼的一点残羹冷炙。
这位新老板的胃口真是大啊,他需要一个支持他冒险计划的人。
这是投君主所好的大好机会!
虽然霍尔蒂心中对奥斯曼大军也是恐惧到了极点,可是作为一个能够深得路易二世宠信的臣子,他的节操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完全不存在的。
顺着君主的思路说话已经是他的本能了。
可是稍微兴奋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霍尔蒂的激情之火只是微微露头就被残酷的现实浇灭了。
拉迪斯劳斯的目光让他心里暗暗叫苦,和所有奥地利的大人物以及王后唱反调,他实在是不够资格啊。
最近几天琼斯的政治审查可不仅仅是针对那些来路不明的人物,即使是他这样根脚清晰的高层也被多次询问,唯一的不同待遇就是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询问他的工作由琼斯亲自执行,虽然这种所谓的尊重他实在是难以消受。
随行的财产都被清点了一番,有不少奥斯曼间谍就是因为和身份不符施法材料和来路不明的精良武器被捕的。
虽然以霍尔蒂家族的地位任何价值的武器和奇物都不能视为异常,但是琼斯的部下还是认认真真地寻找了一番。
毕竟也有特工是因为藏有异教徒的经典而被发现的,那个虔诚的星月教徒和他内侧绣着先知布道礼赞的衣服一起被烧成了灰。
家里的关系也都被记录在案,作为一个庞大家族的主干。以后如果分支有人投靠了奥斯曼帝国,就会成为政敌的武器。
而家里的女人们还在他耳边飞舞,抱怨这抱怨那,大嫂居然还对房子太小不满,没看到其他匈牙利人只能睡帐篷吗。
但是大哥刚死。那几场火刑也实在太折磨人,他实在不适宜对大嫂太过,只能尽力满足她。
而且大嫂毕竟也坚持去参加了公开火刑,家里的女人虽然被搞得精神衰弱,但是她们在霍尔蒂大人解释后也都明白了这个时候不参加的话,会受到更多怀疑。
这一切待遇已经清醒地提醒他。以后他就是二等公民了。
因此虽然奥地利的大臣都不想当无耻佞臣,但是这个时候根本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讨好君主的佞臣啊。
二等公民真是可悲啊。
拉迪斯劳斯看到霍尔蒂眼中火光闪过又熄灭,感到一阵可惜,他确实期待有人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
李迪所知的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因为这一场胜利立刻占领全匈牙利,只是获得了一个桥头堡。
尽管这就是他知道的全部。细节上并不清晰。
但是这说明一定有一个机会。
事实上在哈布斯堡家族和绍波绕依又混战了十五年之后,苏莱曼才卷土重来将精疲力尽的双方一次性打败,彻底控制了中匈牙利,并迫使绍波绕依和他的继承人臣服。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年近三十的绍波绕依还没有儿子。
匈牙利古老的绍波绕依家族如今也只剩他一根独苗了,他唯一的弟弟过去一直呆在布达,也参加了莫哈赤会战并死在了那里。
拉迪斯劳斯环顾了一番后。确信自己依然要再等一等。
虽然他的决心很大,但是如果一个支持的大臣都没有,他也就很犹豫是不是要乾纲独断了,毕竟苏莱曼的大军到底是十万人啊。
自己那模模糊糊的历史在这里起不起效可不能保证。
过了五分钟,他等的人终于到了。
“陛下,请让我看一看绍波绕依的信。”应召而来的弗伦兹贝格先是向玛丽王后要求看一看那封让奥地利宫廷延展气氛埋怨的信件。
不断汇合匈牙利人之后,奥地利军已经超过了四万人,再加上六万五千民夫,十多万人每天吃喝拉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维也纳的马基雅维里和霍亨索伦,这里的拉迪斯劳斯和萨扎斯坦统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是2忙得不可开交。
但是最忙的自然还是弗伦兹贝格。各种非直接涉及到军事行动的扩大会议如果不是邀请,他反而是基本不参加的。
信件的内容,去请他的人已经大概告诉了他,所以弗伦兹贝格看得很快。
“在艾格尔加冕后,立刻向阿尔巴尤利亚城撤退了啊。”绍波绕依的策略就和其他奥地利大臣建议拉迪斯劳斯的差不多。向着后方撤退,避开奥地利和奥斯曼的大军。
相比多瑙河流域和克罗地亚海岸线,特兰西瓦尼亚是一处穷乡僻壤,应该不会吸引奥斯曼帝国太多的注意力。
“嗯,普斯卡什、柯奇什、希代古蒂……”然后他把后面署名以示支持的几个匈牙利大贵族一个个念了出来。
“呵呵,都是些冢中枯骨,哈布斯堡殿下,我们是先顺流南下对付奥斯曼异教徒还是先渡过多瑙河去解决这个狂悖的野心家?”
“哈哈。”弗伦兹贝格的话,让拉迪斯劳斯开怀大笑。
果然啊,你不会让我失望。
“东边那个不过跳梁小丑而已,哪里值得我亲自去对付,解决了苏莱曼,我就要回维也纳的。”
“是臣失言了,如果他聪明。就应该早点来投降,如果他执迷不悟,那就由臣来解决他。”
拉迪斯劳斯和弗伦兹贝格一唱一和,一扫之前会议室里的颓唐气氛。
进退之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萨扎斯坦和琼斯看到弗伦兹贝格依然支持拉迪斯劳斯的进取之策只能不再说话以免惹君主厌恶。
在军事上弗伦兹贝格的分量太重了。拉迪斯劳斯有他支持就足以了。
谋国是一回事,不惜身又是一回事。
弗伦兹贝格确实自信满满,手下的这支部队是他一生中从来未见的强大武装力量,而且根据多年来对战史的研究,他认定一个大野战集群的最佳规模就是五万人。
一旦超过了五万人就会陷入后勤混乱,指挥不力的局面。
十几万战兵加上几十万民夫是气势胜过实质的纸老虎罢了。
就算莫哈赤战役的结果证明这只老虎确实也能咬死人。但绝对是咬不死奥地利大军的。
更何况战争如今开销实在是惊人,虽然奥斯曼的消耗必然更大,但是这样拖下去只会让其他竞争者得利。
威尼斯陷入混乱,同美第奇家族的关系又极其恶劣,奥地利如今只能通过利古里亚共和国来出售国债,这进一步提高了本来就已经很高的利率。
虽然因为准备的比较充分。提前借了很多低利率的款子。
所以奥地利暂时还有足够的流动性,但是账面上的赤字每天都在急剧扩大。
在国债市场上,奥地利一年期国债的利率已经越过了百分之十八,正在朝着两成利率逼近!
要知道这还是费迪南德买了一大笔国债的情况下。
可以想见,随着真选教皇派出的红衣大主教给绍波绕依加冕的消息扩散,冲破百分之二十也是很有可能的。
虽然获取波西米亚选侯国作为战争红利来说无论如何不算小了,但是仅限于此的话。很长一段时间里,奥地利也就只有勉强消化波西米亚的能力了。
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恢复能力显然在奥地利之上。
拉迪斯劳斯可不希望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一直生活在对奥斯曼随时会再来的大军的恐惧中,他的维也纳就因此修得有点过头了。
迎头邀击,就是奥地利如今最好的策略。
“不过南下进攻布达也没有必要。”南下进攻当然是开玩笑。
如果愿意接受在布达会战,他根本不必北撤,直接展开阵线就好。
“让奥斯曼人来埃斯泰尔戈姆送死就好了!”虽然不退,不过真的冲上去攻击奥斯曼人的预设阵地显然是勇猛过头了。
“不过游骑兵必须尽力前出,时刻与敌人保持接触。”拉迪斯劳斯对凯梭…维廷说道。
他的部队里最近加入了不少匈牙利骑兵。
虽然他们张开骑兵幕的工作还是可以胜任的,但是毕竟士气受损。所以必须有奥地利骑兵作为中坚。
“还有告诉耶维奇,是时候了。”
拉迪斯劳斯安排好之后,就准备宣布散会。
“哈布斯堡殿下。”一直没有说话的霍尔蒂却突然开口要求说话,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该说,能说的话。
“哦。霍尔蒂公爵有何见解?”霍尔蒂公爵激动地满脸通红,拉迪斯劳斯多少有点奇怪他能说出什么来。
这个时候再开口主战也落于下乘了啊,难道他这个老家伙还有主动要求当前锋的锐气?
这可不好办啊,他的履历拉迪斯劳斯已经看过了,上次带兵是十五世纪的事情了啊。
霍尔蒂公爵也不管拉迪斯劳斯和其他奥地利人想法,他猛然跪倒在地,向拉迪斯劳斯叩首。
不待拉迪斯劳斯制止他这超乎传统的礼节,他急促地说道:“哈布斯堡殿下的豪迈真是让我佩服,只有您是真正的匈牙利合法君主,我作为匈牙利最后的公爵,谨代表匈牙利所有人民,请求您能够保护我们,并在埃斯泰尔戈姆加冕为匈牙利国王!”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万民所望
霍尔蒂确实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说话的方面,其他老牌匈牙利贵族统统聚集到了绍波绕依周围,他现在是拉迪斯劳斯集团中地位最高的匈牙利贵族了。
匈牙利人民再次被代表,其他匈牙利贵族劝进绍波绕依的时候,他们已经“真心拥戴过绍波绕依陛下一次了。”
“拉迪斯劳斯五世是深受匈牙利人民和波西米亚人民爱戴的伟大君主,我们匈牙利人朝思暮想着他的后人能够重新成为匈牙利的君主啊!”对于拉迪斯劳斯和本国王室的渊源,身为高级贵族的霍尔蒂是很清楚的。“您的祖先中有许多为了匈牙利王国的利益而战死沙场,由您来继承王位是顺理成章的。”
任何大臣都必须深明自己国家的王室谱系。
“不错,请哈布斯堡殿下您一定不要推辞!”奥地利人中,琼斯是第一个抓住机会跳了出来。
“请您承担下拯救匈牙利人民与水火的重任吧。”萨扎斯坦虽然因为敏捷不足没有抢过琼斯,但是这不要紧,琼斯不是主要对手,至少马基雅维里和霍亨索伦这一次是抢不过他了。
虽然在军事问题上有分歧,不过这种涉及政治正确的问题,国务会议成员们的敏感性都是很够的。
“确实如此,殿下,名正言顺是很重要的。”弗伦兹贝格在这个问题上稍微让了自己同僚一步,他今天已经足够支持拉迪斯劳斯了。
拉迪斯劳斯做出相当惊诧的样子,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推辞,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两位还未说话的女士。
安娜其实多少想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可是萨扎斯坦已经劝进了。她也只好加入合唱:“火焰之主陛下的教会衷心希望您能够满足匈牙利人民的愿望,我个人也非常期待您能够力挽狂澜。”
拉迪斯劳斯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在场的人中,玛丽王后是少数看明白了拉迪斯劳斯为什么在安娜说话后连连发笑的人。
她和拉迪斯劳斯和安娜的接触都不多,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大概稍微知道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可正是因为如此。她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玛丽王后和不同君主相处的经验又最多,所以她看出了拉迪斯劳斯笑容的真实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