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炭-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立时反驳道:“不是,这是一组波形!”

皮耀国又走近了些,仔细看:“看来好像是一组波形,但是……X光机没理由可以显示波形!”

我道:“X光机不能,但是萤光屏的显示结构,正和波形显示结构同一原理!这一组波形,是不是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记录下来?”

皮耀国摊著手:“据我所知,以前,没有这样的例子!”

我道:“整件事很怪,这块木炭也很怪。如果这块木炭会放出极强烈的一种波,是不是有这个可能,使波形出现而且被记录下来?请别以常理来回答我这个问题。”

皮耀国想了一想:“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但是一般的物质,显示在示波器屏上的波形,杂乱无章,这一组波形,却很有规律!”

我呆了一呆,在我看来,这组波形,正是杂乱无章的,但是皮耀国却说它“有规律”,我不知是甚么意思。皮耀国是科学家,他这样说,当然有他的道理的。我忙问道:“有规律?甚么意思?”

皮耀国道:“看起来,这组波形,像是一种声波,有点像乐器中的木箫在吹奏时所发出声音的声波。”

我的思绪十分混乱,不能在皮耀国的话中捕捉到甚么中心,甚至无法发出进一步的问题。

皮耀国看出我神色惘然,解释道:“每一种不同的声音,都有不同的波形,可以显示在示波器的萤光屏之上,女人的尖叫声是一种波形,男人的讲话声,又是另一种形状。小提琴的声音,可以形成正弦波;铜锣的声音,形成山形波。”

我点头,表示明白:“我知道了,这组波形,照你的看法,是木箫的声音?”

皮耀国道:“不是,我只是说像,而且,从它的伸展,波沟的高度来看,这种声音--如果它是一种声音形成的话,它的频率一定极高,超过三万赫兹。”

我又呆了一呆:“超过三万赫兹?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频率三十到两万赫兹之间,三万赫兹,那是人耳听不到的一种高频音波!”

皮耀国道:“是的,如果这组波形是音波,那么,人听不到!”

他讲到这里,停了一停:“我们刚才,可曾听到甚么声音没有?”

我道:“没有,除了你那一下尖叫声。”

皮耀国道:“我那一下尖叫声,大约频率是一万七千赫兹左右,如果展示出来,波形没有那么尖锐,要平坦得多,这一组,如果是波形,我想可能是由于X光机才开始操作的时候,机械的装置部分所发出来的。”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实在不知道如何说才好。过了好一会,我才道:“老皮,你刚才说,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波形?”

皮耀国道:“是的!”

我又道:“那么,在理论上来说,只要看到不同的波形,就可以还原,知道是甚么声音?”

皮耀国道:“理论上是这样,但是事实上却并没有还原波形的仪器。也没有甚么人,可以根据波形,辨认出那是甚么声音造成的,因为有许多声音,听起来大有分别,但是在波形的展示上,差别极小,尤其不是单音之际,更加难分。”

我盯著照片上的那组波形,欲语又止。皮耀国又道:“我熟朋友中有一个笑话,你听过了没有?”

在那样的情形下,我自然没有甚么心情去听笑话,我只是点了点头。皮耀国道:“有一个音乐爱好者,自夸可以不必用耳,只要看乐章展示的波形,就可以认出那是甚么乐曲。他和人打赌,凝视著萤光屏上变幻不定的波形,当他肯定地说那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之际,原来那是罗西尼‘威廉泰尔’序曲的第一乐章。”

皮耀国说是笑话,我却并不觉得好笑。

非但不觉得好笑,而且,我还觉得这位先生十分难得,“威廉泰尔”序曲第一乐章,正是写瑞士的田园风光,和田园交响曲,有相似的波形,当然不足为奇!

我叹了一声,指著照片道:“如果这组波形,是由声音造成的,你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说出这是甚么声音来?”

皮耀国道:“我想没有。而且,说出来也没有用,这是人耳所听不到的声音。”

我没有再说甚么,又去检查其他的照片,全都没有这样的线条。我接过了皮耀国给我一只纸袋,又放好了木炭:“老皮,对不起,打扰你了!我想你所谓看到了一个人,一定是眼花了!”我相信皮耀国真的在萤光屏上见过一个人,而我故意这样说,是安慰他。因为我隐隐觉得整件事,好像愈来愈是怪异,对他解释也解释不明白,只好含糊过去算了!皮耀国也没有再说甚么,送我出去。我回到家里,已经夜深,白素还没有睡,在等我,一见我,就现出询问的神色来。我将经过,详细对她说了,白素道:“你,那时在干甚么?为甚么不一直注视萤光屏?”

自从知道皮耀国“在萤光屏上看到一个人”起,我就一直为那一刹那间自己未曾注意萤光屏而懊丧不堪。这时给白素一问,我更增加了几分懊丧,忍不住在自己的头上,重重打了一下:“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干甚么!只不过一下未曾注意!”

白素皱著眉,看样子正在思索甚么,但是我却不知道她在想甚么。我道:“皮耀国说得很怪,照常理说,如果他真的在萤光屏中看到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应该在木炭里面?”

我一面说,一面用手轻拍著那只盛放木炭的盒子。

白素想了一想:“这也很难讲得通,萤光屏上显示的,是经过了X光透视之后,木炭内部的情形,对不对?”

我点头道:“是这样?”

白素挥了挥手:“所以我说,皮耀国说他‘看到了一个人’,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他看到的,不应该是一个人--就算是一个人的话,也应该是经过了X光透视之后的人,那应该是一具骸骨!”

我怔呆了半晌,我倒没有想到过这一点。的确,如果木炭内部有一个人,那么,在经过X光之后,这个人出现在萤光屏上的,应该是一副骸骨!

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说才好,望著白素:“那么,你有甚么解释?”

白素又想了片刻,她出言相当审慎,和我不一样。过了片刻,才道:“我想,那可能只是一个阴影!你看这些照片,显示木炭内部,看起来虽然是灰蒙蒙的,但是灰色也有深、浅之分。深浅不同的颜色,在视觉上容易造成一种阴影,如果这个阴影看起来像一个人,那么,结果就是皮耀国在萤光屏上看到了一个人。”

我“唔”地一声:“听起来,很合理,但为甚么一下子,这个阴影就消失了呢?”

白素道:“这很难说,或许是萤光屏显像阴极管那时还未曾调节好,也或许是X光机才开动,X光还不够强烈,所以造成一种短暂的现象。”

我没有说甚么,只是来回踱著步。

白素笑了起来:“总之,我们经历过的不可思议的事虽然多,但是一块木炭里面,会有一个人,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解释,都解释不通!”

我无法反驳白素的话,但是那并不等于说我同意了白素的话。

我喃喃地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释都解释不通,但确然有这样的事存在著!”

白素没有再和我争论下去:“睡吧,别再为这块木炭伤脑筋了,只要林伯骏的回音一来,我们不就可以知道来龙去脉了吗?”

我苦笑一下,现阶段,的确没有甚么别的事可做,我将木盒放在一个柜子里,在放进去之际,我又忍不住打开了那盒子,向那块木炭,瞪了一眼。

当晚,我睡得不好,做了一晚上的怪梦,梦见我自己在木炭里面。梦境很玄妙,在清醒的时候,由于理智,很多事情,无法继续想下去。例如:“一个人在木炭之中”这样的事,就无法想下去。因为理智告诉我,木炭是实心的固体,人无法在一个固体之中,如果硬要“住”,那等于是以一个固定的姿势,嵌在木炭的内部。

可是在梦境之中,我却真的“住”进了木炭中,整块木炭,像一间房间,我闯不出来,可是木炭内部的固体结构,却并未妨碍我的活动!

这样的梦境,当然荒谬,本来没有必要加以详细叙述,但是由于后来事情的发展,竟有一部分与之不谋而合,真是神奇而不可思议,所以先在这里,提上一笔。

第二天,我等著林伯骏的回电,可是一直等到夕阳西下,还是没有消息。我心中有点不耐烦,在晚饭的时候,对白素道:“汶莱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地区,会不会根本没有人送电报?”

白素瞪了我一眼:“不致于落后到这种程度!”

我有点食不知味,还好,晚饭才过,一支烟才抽到一半,门铃响了,我陡地跳了起来,听到了久已等待著的两个字:电报!

林伯骏的回电来了!

电报很简短,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全部电文如下:“卫斯理先生:来电收到,请恕俗务繁忙,不能来晤,但盼先生能来汶莱一叙,林伯骏。”

看到了这样的电文,我和白素,不禁互望著,呆了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因为,在我的想像之中,这块木炭如此怪异,牵涉到许多不可解的事,林伯骏又曾经要以黄金来换过这块木炭,他一知道木炭在我这里,应该表示得极其热切才是,但是,谁都可以从他这封电报中看出来,他的反应,十分冷淡,全然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我盯著那封电报,心中很不是味道,白素道:“你准备怎么样?”

我苦笑了一下:“他看来一点兴趣也没有!”

白素皱了一下眉:“也不见得,他请你去,不能说是全然没有兴趣!”

我有点光火:“这算是甚么兴趣?这块木炭,关系著他父亲当年的怪异行动,也关系著他父亲的死,他甚至没有在电报上提起那块木炭!”

白素摇著头,显然她也不能理解何以林伯骏反应冷淡。过了半晌,她才道:“据我推测,林伯骏对于整件事,根本不清楚。他第一次见祁三和边五,说他甚么也不知道,是他母亲叫他来的!”

我将电报重重摔在地上,并且踏了一脚:“去他妈的,我才不理他!”

等了两天,等到了这样的一封电报,自然令我极其失望,我不想再理会这件事,说不定等到天冷,我将这块木炭,放在炭盆里生火取暖,来享受一下世界上最豪华的暖意!

可是,不到两小时,事情又有了急剧的转变,白素已在替我收拾行装,我已经准备明天一早,就到汶莱去了!

使我改变主意的是林伯骏第二封电报,在第一封电报到达后的不到两小时之后到达,电文相当长:“卫斯理先生:关于木炭,我与家母谈起,她力促我立时陪她与你相会,但家母年老体弱,不便行动,请先生在最短期间内到汶莱,万不得已,敬请原谅。林伯骏。”

林伯骏的第二封电报,证明白素的推测是对的,林伯骏本身,对那块木炭,一点兴趣也没有,可能也不知道这块木炭的来龙去脉,知道的,是他的母亲,当年行动怪异的林子渊的妻子!

当他收到我的电报之际,一定只是随便回电,所以才表现得如此冷淡。大约在一小时后,他可能和他的母亲讲起了这件事,她母亲则焦急到立刻要赶来见我,那位林老太太,才是真正关键人物!

当晚,我兴奋得睡不著,一面和白素讨论著,何以林老太太反而会对那块木炭有兴趣,她究竟知道些甚么?但讨论也不得要领。同时,我找了一个原籍江苏句容县的朋友来,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