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所最为顾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减少美军伤亡的前提下,尽早结束对日本的作战,最好他还能够来得及亲睹大胜利的历史光荣。由于英苏两国的强烈杯葛,同时中国遭到日军一号作战的猛烈打击而元气更为大伤,加上中国内部又有重庆与延安近乎公开分裂的局势,所以中国没有“资格“出席这个支配战后世局架构的会议。其实雅尔达会议的议题与结论,只是延续一九四三年十二月,英美苏的德黑兰会议方向的 “必然结果“。
既然允许英帝国延续其殖民主义的利益,就不能阻止苏联扩大在欧亚形成一个新的赤色法西斯帝国。而美国一直是希望能够不惜任何代价来早日结束战争。
37。1 斯大林开始谋划夺取大战利益
在雅尔达会议中,主要的议题分别为,如何处置欧洲与亚洲的法西斯战败国,以及如何划分盟国的利益。而在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特别是划分欧洲势力版图的决定。由于美国罗斯福政府不顾苏联共产党要赤化世界与建立一个新霸权的事实,而拼命地将无以计数的军火、物资、与设备源源不绝输送给斯大林,所以当可以看出纳粹德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时候,苏联的军力已由美国充实到足够独占与支配东欧国家的领土与命运而有余了。更近的原因,则是一九四三年英美苏三国领袖在德黑兰会议中,决定英美联军在法国开辟第二战线,让得到大量美援的苏联军队,单独席卷东线战场。到了一九四五年,英美两国在雅尔达会议中,只能追认这个已成必然的事实而已。
但是在讨论苏联对日本宣战的条件上,却是英美两国白白送给苏联的“礼物“,也给亚洲带来战乱的祸源。因为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之中,苏联不但没有以盟国的身份,直接的参加对日作战,甚至还不准美国借道西伯利亚,空袭日本与援助中国,这哪里有盟国的立场可言?更别提苏联还在一九四二年策划暴动、占领中国新疆,这根本就是在乘火打劫。事实上,一个新的赤色法西斯苏联,已经开始在盟国阵营之中,利用反轴心国的战争,建立他自己的新帝国主义势力。
在二次大战中,苏联纯粹是因为被德国进攻,才参加反纳粹作战的,否则苏联绝对会坐山观虎斗,等着接收二次世界大战的渔利。当全球反法西斯阵营开始凝聚起来以后,苏联却单独提升与日本的关系,苏、日进入准盟国关系的蜜月时间,两国签署中立条约,而相互承认彼此所掠夺到手的中国领土:外蒙古与满洲国。苏联不准盟国使用苏联领土攻击日本或是借道援助中国,它这种对日本友好的立场与关系,实在不知要把苏联算成同盟国的一员,还是算成与日本结盟的国家?
但是,等到日军连续在太平洋战线惨败,其主力作战部队又都深陷在中国战区,日本本土已经被美国空军炸成一片焦土,南洋的战略运输已经完全中断,日军作战力量与意志趋于崩溃,正在到处张罗着投降条件的时候,苏联却开始狮子大张口,要求盟国给它“代价“ 而参战。这本是完全不合理的交易安排,那有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还要先从盟国身上获取利益,好做为“参战“代价的做法。这等于是自比为强盗,受雇为参战的 “佣兵“ 一般,而非并肩作战的盟国。 但是英美两国的领袖,仍然任由斯大林予取予求,热烈要求苏联参战。斯大林一开始就露出 “佣兵“的面目,公开索取参战利益,一是向日本要求“归还“ 日俄战争的失地,这点还算勉强说得过去。二是索取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利益,这就完全成为 “赤色“的新法西斯主义的侵略了。中国是反法西斯的盟国,为苏联挡住了日本所有兵锋的力道,却竟然要丧失自己的领土与主权,沦为苏联参战勒索的代价,那还有什么国际正义可言?但是,不但苏联敢开口要中国付参战代价,连英美两国的领袖,竟然都为这个要求背书;罗斯福甚至还要担任对中国施压、强迫中国接受的角色。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真是历史上最为荒谬的一刻。其实丘吉尔早就了解斯大林的野心,但是因为罗斯福极力希望提早结束战争,要想借用苏联强大的军力。所以丘吉尔明白,既然西方国家不能压制苏联力量的兴起,那么英国就要采取浑水摸鱼的策略,乐于让苏联扩张势力以牵制美国,特别是同时可以打击到中国、压制东方民族力量的兴起,如此一来英国在战后,就有机会重头收拾殖民帝国的亚洲霸业。缺乏历史深度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始终受希望“越早能结束对日战争越好“的观点支配,一方面是高估了日军的残留战力,一方面又有着相当天真的想法,认为假如能西方国家停止孤立苏联,把它带入世界级的大国的俱乐部之内,那么苏俄会对于未来的国际事务,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因此英美两国的领袖就在雅尔达会议中,任由斯大林漫天要价,而完全忘记进行反法西斯作战的目的,就是实现大西洋宪章的精神,让全世界的各个民族与国家,都能拥有平等与正义的关系。
斯大林早就准备好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就是要染指中国的利益。事实上,在日本败相毕露的情形下,不管英美是否答应斯大林的勒索条件,苏联都绝对会参加对日本的战争的。原因非常简单,苏联在对德国作战之中,已经成为一个全面军事动员的国家,拥有一支战力极强的美援军队,而且控制了东欧国家所有的利益,斯大林哪里会放弃在亚洲掠夺利益的机会。因为苏联只有通过对日本的“作战“,才能名正言顺地在亚洲进行扩张。因此英美两国若是能够看穿着点,根本就不必对斯大林的勒索,做出全面的让步,或是在苏联无理而且破坏国际正义的勒索中,成为苏联的帮凶。但是英美两国还是主动屈服于斯大林的压力之下其究竟的原因,必然是藉机利用苏联打击中国,防止她复兴与强大。
一九四五年二月三日,在英美之间的参谋首长联合会议中,丘吉尔对罗斯福注射了最后出卖中国的 “毒素“,丘氏仍然一再 “提醒“罗斯福说,虽然美国一直 “大量“援助蒋介石'3',但是中国的作战表现是如此令盟国感到失望,因此在一九四五年年初的全球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只有中国战区处在败退的状况。这是刺激美国决定接受苏俄勒索的一个主要关键所在。罗斯福终于悲观地认为,中国对提早结束对日本作战上,没有办法提供重要的贡献,美国只有寄望苏联的参战了。因而答应苏联开出来的“条件“,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37。2 雅尔达密约决定出卖中国
二月四日,雅尔达会议正式开始,斯大林从头到尾主导了整个会议进行,英美两国领袖只是跟着 “红军的刺刀“划押而已,根本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出现。二月十一日,在斯大林的安排之下,英美苏三国领袖,除了同意战后对德国以及欧洲的瓜分处置之外,还签署了暂时不能对外公布的雅尔达密约。这一份盟国出卖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历史文件,代表了“强权即公理“ 的国际现实,也是世界强权继八国联军之后,再一次对中国的蹂躏与欺凌。这份密约规定,苏联将在对德国作战结束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的战争。苏联要求盟国接受它的参战条件,一、外蒙古维持现状,也就是承认苏联在一九二一年导演外蒙古独立,从中国领土中分裂的“事实“。二、恢复帝俄时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所有的利益,即是苏联控制旅顺、大连两国不冻港,与穿越中国东北的中东与南满铁路。三、日本归还千岛群岛与库页岛南部给苏联。罗斯福则承诺,将由美国来设法迫使中国接受苏联的参战条件。
这份密约的最为可怕之处,就是英美苏三国,根本的不顾反法西斯战争的基本立场:
一、出卖中国(同为作战盟友)的领土与主权,将它送给在对日战争中,根本毫无贡献的苏联。
二、身为反日本法西斯盟国的中国,不但为了这场战争尽了最大的贡献与努力,但在战胜之后,却要丧失领土、主权。
三、中国一直坚持东北是其不可分割的领土,才对日抗战到底(蒋介石多次拒绝日本企图保留 “满洲国“的和谈条件),中国人所争得就是国家的尊严与主权的完整。如今英、美又要强迫中国在对日作战十四年后,把帝俄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享有的一切特权再给苏俄。中国如果应该接受这样的屈辱,那她根本就不必牺牲一切来打抗日战争了。天底下哪有这种战胜国的下场?而中国之所以会遭到出卖,主要原因是,不但中国当时是一个弱国,也因为中国未来有可能成为强国。国际强权当然要设法利用中国因为抗战而拼得元气大伤、无力反抗的机会,赶快先把她压制下去再说。
中国在同盟国之中,得到援助的顺序永远是排在末尾,因此真正所得到的军援极少。但是中国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牺牲付出得太大,使得她成为一个被战火蹂躏、对外交通被封锁的弱国。而一个弱国是没有资格在国际强权的利益分配之中,有任何维护自己权益之机会的。不过矛盾的是,中国经过战争的洗礼,旧有的政治、军事、经济与社会结构,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假如中国从此同舟共济,团结复兴,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亚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这样会严重的危及到苏联与英国的帝国主义利益,所以英苏两国当然要设法的打压中国。
斯大林在雅尔达会议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苏联从战前被西方国家完全孤立的地位,到战后可以左右逢源,支配东欧与东亚的所有战略利益,成为战争最大的收益人。藉着反法西斯战争,苏联的国势的扩张,得到无法想象的大幅进展。英国为了维护自己残破的殖民帝国利益,而牺牲了国际正义;美国则是为了提早结束战争的眼前利益,而出卖了中国。但历史仍有公平的一面:英国只为其殖民帝国延长不到二十年的寿命;美国则为亚洲冷战的冲突,参加了韩战与越战,付出极高的生命与财产的代价;就连苏联也只是昌盛一时,在四十五年之后,整个赤色帝国土崩瓦解,人民现今过着乞讨国际社会援助的悲惨岁月。
37。3 美国铸成历史大错
雅尔达密约的签定,事实上,得助于美国国务院与军方单位里亲共势力的影响很大。国务院拒绝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参与其会,也未曾通知美军在太平洋的将领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与尼米兹(Chester Nimitz)。因此雅尔达密约邀请苏联参战,就等于是开出空白支票,做为给苏联在远东参战的代价(不过首先付帐的却是中国而非美国)。会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只通知国会,雅尔达对于欧洲部分的协议,而隐瞒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代价的密约。当在一九四五年三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听到这份密约相关的传闻之时,曾经亲自晋见罗斯福求证。当时滨临死亡的罗斯福总统,竟已经“记不清楚“ 这份密约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影响,于是罗斯福将密约的备忘录,交给赫尔利大使研究。当赫尔利提出报告,力陈这份密约的不当之时,才让罗斯福感到大惊失色,而发现这份密约已经犯下大错。美国如何能够背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