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老跟皇上回话了。”
可是,我就是准备造反的啊。楚剑功想。
应大家的要呼声,这两章写点生活。
82晚上
我如果不造反,安心在京师翻云覆雨。有这样一个懂事的管家,还和宫里有联系,倒也不错,可惜啊。
楚剑功说回原来的题目:“那你站在我的角度,觉得诚嘉毅勇公送来的琴师,我收还是不收?”
“那姑娘奴婢见了,模样俊秀,也有风情,老爷若是留在身边解解乏也是好的。”
“我不是为你这个。”
“老爷是怕,收了这琴师,就表明态度了吧。”
“对。你觉得,现在就表态支持六爷,合适吗?”
“老爷多虑了。皇上的意思呢,肯定希望老爷,还有其他的大臣们,不要掺和这些事情。皇上在派奴婢过来的时候,对奴婢说,老爷肯定是要大用的,老爷若是为了立储的事情,让皇上起了疑心,对前程不好。”
“那我应该把琴师退回去吧。”
“诚嘉毅勇公送琴师过来,只是说希望在神机军的事情上,请老爷多指点,老爷就这么把人给退了回去,太着痕迹,也显得不通人情世故,在京师官场上,不好看。而且,把人退回去,很可能被认作是拒绝了六爷,站到了四爷的一边。一动不如一静,人家把礼物送来了,老爷就收着,在神机军的事情上,找个机会,还了人情,也就是了。”
“老爷还有什么事要问么?”
“没有了。”
“那奴婢去给老爷放水。”
木桶很大,楚剑功全身都泡了进去,但他还是想洗淋浴,因为省事,快捷。
他叫了一声,那姐儿应声进来,楚剑功看了看她,说:“进来吧。”
那姐儿一愣,看了看身后的房门。脸上又是一红。
楚剑功说:“进来吧。”
那姐儿僵着脸:“在这里?奴婢还是……”
“进来。”
那姐儿缓慢的挪了过来,楚剑功靠在浴盆的壁上,看着她,烛光把那姐儿的影子投在墙壁上,轻轻地晃动着。
时间仿佛过了很长,那姐儿终于跨进了盆里。她用手护住自己,尖着脚站在浴盆的边上。
楚剑功伸出手,慢慢的在皮肤上探索者,那姐儿很小就是作为女眷的贴身丫鬟养大,一直没吃什么苦头,营养也很好,皮肤上没有当时人们常见的黑头。
“坐下来。”
“是!”声音细不可闻。
她往前挪了一点,碰到了楚剑功的腿,又往后一缩。
楚剑功也不催她,看着她窘迫的样子,心情很愉快。他轻轻地在那姐儿的腰上挠了一下,那姐儿一躲,脚下一绊,倒在了他怀里。溅起了一些水花。
楚剑功托住她的腋下,将她举了起来。轻轻地顶了她一下。
“老爷,洗好了回床上去吧,在这里……”
“又没有其他人。”
“老爷不用验白绫么?”
“不用。”
那姐儿不再说话,她伸手解开了自己的发髻,头发散开了。她垂着头,楚剑功闻到她的头发上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楚剑功手上慢慢的松了,那姐儿坐在他身上,小腹往前靠着。
楚剑功伸出手去,将烛台移近了些,细细的看着她露在水面上的部分。
楚剑功让她稍微往上蹲起一点,将胸口露出水面,他稍稍低了低头,慢慢品尝着。
那姐儿慢慢的吁出一口气。
“你叫什么名字?”楚剑功问。
“奴婢没有名字,大家都叫奴婢那姐儿。要不,老爷给奴婢起个名字吧。”
“就叫那姐儿吧。”
喔!口气里带着一点失望。
“你想叫什么名字啊?”楚剑功问。
“奴婢不知道。”
“你是汉人,还是满人,入旗了么?”
“奴婢是汉人,因为年纪小,旗籍上没有奴婢的名字,后来入宫了,也就谈不上入不入旗。”
“懂了。别说了。”楚剑功慢慢亲吻着她。“乖,身体抬高一点。”
楚剑功慢慢游弋着,探索者,他觉得找到了……“放松,慢慢坐下来。”
“老爷!”
那姐儿从嗓子里挤出一丝哀号,楚剑功往上一挺,顶了进去。
“老爷!”那姐儿浑身一僵。
“别怕,放松。”
那姐儿一只手搭在楚剑功的肩上。另一只手扶在盆壁上。楚剑功双手托住她的腰,不让她躺下去。
“疼吗?撑得住吗?”
“没事……”
楚剑功不再问,专心享受她的身体。
那姐儿轻轻地喘息着,小嘴张了开来。
楚剑功一把漏过他,让她的胸压在自己身上,双手环住她的腰部,紧紧地箍住,仅仅依靠自己腰部的力量活动。
那姐儿的喘息越来越急促,她的头完全垂了下来,无力的压在楚剑功的肩头上,轻轻地哼着。突然,她浑身一紧,牙齿咬住了楚剑功的肩头。
楚剑功没有管她,继续享受着她的身体。那姐儿松开了楚剑功,仿佛变得没有骨架,软绵绵的任楚剑功施为。过了好一会,楚剑功在她体内发射出来,慢慢的舒了一口气。
楚剑功靠在桶壁上,那姐儿伏在他身上,两人紧紧的搂着,感受着对方的体温。过了很久,才听见那姐儿幽幽的说:“水都凉了。奴婢来收拾。”
楚剑功把她抱起来:“明天再收拾吧。”用浴巾裹住她,把她抱到床上。
“头发湿的。”那姐儿说。
楚剑功让她把头发用另一块浴巾包起,然后在床上躺好。
楚剑功站在床边,擦拭着自己身上的水。
“老爷还想要么?”
“你今天受得了么?”
那姐儿双手保住自己的肩,沉默了一会:“奴婢是老爷的人,都听老爷的。”
“你先歇息一会儿。”楚剑功说着,也到床上来,抱住她:“喜欢吗?”
“喜欢。”
楚剑功又把她的浴巾褪掉,用手指慢慢感受着她的肌肤。轻轻地问她:“皇宫里会培训么?”
“什么叫培训。”
“就是教育啦,训练啦,培养啦什么的。”楚剑功大致解释了一番。
“琴棋书画,那是家伎才学的。我入宫时,年纪尚幼,勉强学得些字。”
“我不是问你琴棋书画。”楚剑功在她的双腿间轻轻挑动着。
“老爷真是羞人。”那姐儿把头埋进枕头里,好一会才说:“奴婢一直是在皇后宫里,从来没有晋嫔的打算,也就没有学过。”
“宫里还真的有教啊。那要是学的话,是和太监练习么?”
“老爷,你越说越荒唐了。”
楚剑功哈哈大笑起来,将她的身体放平,把头埋进她的胸口。
83使节
10月8日
总理万国事务衙门总算开张了,总办大臣是军机上行走隆文,会办大臣是军机上学习行走耆英,两人只是挂了个头衔,也没有设固定的衙门。
总理衙门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落实《辛丑和约》,在朝廷看了,和约中其实只有两条:一,购买一千六百万两的货物,二,五口通商。
于是,隆文和耆英便将楚剑功请了去。
“一千六百万两白银,买什么?”
“最重要的,便是枪炮。神机军编练在即,枪炮器械,总要办好了才行。”
“四万五千人,那便置办五万人的枪炮如何啊?”
“回中堂,英夷肯不肯卖枪炮给咱们,还是两说。国之重器,不可示人啊。而且神机军训练消耗,五万支枪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大炮就更不好说了。”
“楚院台有什么高见?”
“不敢,枪炮采购,还需拍个老练的人去,尽力为大清争取利益。”
“还要谈?”
“对,还要谈。而且合约中规定,双方互派公使,谁去英国呢?”
啊!连去广东担任两广总督,都人人推搪,不愿“事鬼”,何况是跑到蛮夷的低头上去常驻呢?隆文和耆英一下子僵住了。
闷了好一会,耆英才说道:“楚院台,你看何人出使英夷合适啊?”
“耆中堂,我在朝里,都不认识几个人,如何说得上来?”
隆文和耆英合计了一番,也没有什么主意。楚剑功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建议说:“不如公开张榜招募,各地也可以推荐。”
隆文和耆英都觉得可以一试,便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发出了张榜。这榜的最后署名,是耆英和楚剑功。中堂不能随便见,揭榜的人,直接到小红庙拜访楚剑功即可。
张榜以后,过了不两天,便有人来拜访。
“来得这么踊跃,不知道是什么人物。”楚剑功一边想着,一边去见他。
那人正等在书房。楚剑功的书房里空空如也,只有三把椅子,一张桌子,几卷白纸,一套文房四宝。
楚剑功进了门去,对方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施了一礼:“楚院台。”
楚剑功回了礼,双方落座。楚剑功问道“敢问尊姓大名?”
“不敢,晚生湖南举人郭嵩焘。”
“啊!”楚剑功轻轻低呼了一声,“原来是你。”
“院台听过晚生的名字。”
楚剑功差点漏了陷,赶紧掩饰:“我在宝庆练兵的时候,听曾国藩曾道台提过你。说你和他同出一门,他很是夸赞你的才学。”
“伯堔担不得曾伯涵的谬赞。”郭嵩焘却一把推脱了,“伯涵兄长我七岁,他在学馆时我尚在蒙学,等我入了岳麓书院,他已经中了举人,外出游学了。他与我并不熟络。”
有意思,这么明显让他攀关系,他却不接。楚剑功笑了笑,对外面喊道:“茶水好了没有?”
那姐儿应声而入,给两人上了茶。她退下后,郭嵩焘说道:“男儿大丈夫,自当顶天立地,我郭嵩焘,虽然去年进士不第,但也犯不着攀龙附凤。”
他才二十二岁,还带着一股才子的傲气。
楚剑功笑了起来:“你怎么看到榜单的?”
“我在京师游学,住在湖南会馆,会馆里也贴了一份。”
“为什么要出使英伦呢。你要知道,当朝人人皆以‘事鬼’为畏途,人人避之不及,你却主动揭榜,当真与众不同。”
“回禀院台,这一年多来,英夷入寇,我正在浙江学政罗文俊大人的幕府。我亲眼见到了海防之失。”
楚剑功轻轻吟道:“坚船利炮,弹落如雨,岂人力所能抗焉?呜呼,读圣贤书十七年,束手无策,真乃士人之耻。”
“不错,院台,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想我满腹经纶,却对英夷束手无策,无助于社稷黎民,乍浦失陷,英夷肆虐,可叹庶民之苦。院台,你念的这两句,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那当然了。楚剑功心想,这两句话就是你自己写的。
“所以,你希望能够出使英夷,甚至放弃明年的科举也在所不惜。”
“科举,也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等我出使回来,再考也是不迟。”
“嗯,你可能没有弄清楚,这次出使,要常驻英国,也许很久,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能回来。你不担心你的父母吗?”
“家严家慈自然有晚生的兄弟照顾。院台不必担心。”
不错,果然是郭嵩焘。楚剑功心里想着,这位另一时空的驻英法荷比四国公使,于1856年上《条陈海防事宜折》,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1874年出使英国,著《使西纪程》。是清代第一批切实考察西方的代表人物。
“西窗风雨,泥沙俱下,不避其污,必有珠贝。”楚剑功又说道。
“院台,您的意思是……”郭嵩焘有些疑惑:“西边的窗子打开,随着风雨进来的有泥沙,但要忍受这些污秽,就可以找到珍宝。是么。”
你自己的文章,也有疑惑么?思想,果然是发展的啊。楚剑功心想,这四句诗是郭嵩焘晚年,在官场上遭受了挫折,在家闲居时写下的。当时,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