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还是一个制度保障体系,以保障个人的利益、财产、安全、权力以及人们彼此间达成的契约。简言之,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指的是连同其制度化的法律保障在内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
黑格尔在这里谈的市民社会的特征并无特别新颖之处,他无非重复了自洛克以来已经流行的中产阶级的观点。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特殊性)最终导致某种全体的利益(普遍性)的观点似也在模仿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黑格尔大大得益于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他本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实际观察。正是这一背景使他不同于保守主义。因为对保守主义来说,任何建立在这种私利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黑格尔高于自由主义的地方在于他并不认为市民社会是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7页。
…… 199
291西方社会思想史
完美的社会关系形式。市民社会是放任的不加约束的经济力量的产物而非理性或自觉意识的产物,市民社会成员由于相互需要结成的统一“不是伦理性的同一,正因为如此,它不是作为自由,而是作为必然而存在的”。
①市民社会的第一个原则是特殊利益,“特殊性本身是没有节制的,没有尺度的,而这种无节制所采取的诸形式本身也是没有尺度的”
②;“另一方面,匮乏和贫困也是没有尺度的”
,因此市民社会必然要走向贫富的两极分化。黑格尔是现代产业制度的最早的激进的批评者之一。他看到工人已成为机器的奴隶,他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并认为这一过程势所难免。他在市民社会中并未看到真正的正义社会,而只是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一社会是在现代伴随着工业和贸易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
这样,市民社会的尖锐矛盾就不是任何时代政治上所固有的,而只是当时的时代所固有的,市民社会的特殊的关系形式,在黑格尔看来不是与人性(最高发展)联结着,而是与人类发展的特定阶级联结着。因此,市民社会只是一个中介的、否定的环节。个体与共同体的完全统一,融合为一,只有在最高的伦理实体中才能实现,这就是国家。
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二个场所,其基础是理性。他把国家定义为“伦理世界”和“伦理理念的现实。”
③这个定义表明,黑格尔与康德不同,他不仅把国家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01页。
②同上,第200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53页。
…… 200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391
看作是一个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机构,而且还从国家这一术语的广义出发视其为展现一个民族伦理生活的有机体。这种伦理生活表现在一个民族的习惯、习俗、共同信念、艺术、宗教和政治制度中,简言之,它表现在其社会价值模式之中。
这使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polis和孟德斯鸠的国家。
黑格尔的确直接追溯到孟德斯鸠,他说“孟德斯鸠曾经指出真正的历史观点和纯正的哲学立场,这就是说,整个立法和它的各种特别规定不应孤立地、抽象地来看,而应把它们看作在一个整体中依赖的环节,这个环节是与构成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特征的其他一切特点相联系的。”
①政治和法律只是总体中的一个环节,其它的环节对此总体同样作出了贡献:宗教、艺术、哲学,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道德等。由于个人是融合在其国家和时代的整体文化之中的,又由于他是其“国家的儿子”与“时代的儿子”
,所以他只能通过国家去占有他作为一个理性存在的价值和实在,“个人本身只有作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②民社会与国家都是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客观自由与主观自由的某种统一体,但决不能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这是因为,第一,市民社会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自身利益,普遍物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介和手段,并且市民社会的成员本身并不自觉地意识到普遍利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不是这样。在国家中,个人的单一性及其特殊利益“一方面通过自身过渡到普遍物的利益,他方面它们
①同上,第5页。
②同上,第254页。
…… 201
491西方社会思想史
认识和希求普遍物,甚至承认普遍物作为它们自己实体性的精神,并把普遍物作为它们的最终目的而进行活动。“
①“他们进一步的特殊满足、活动和行动方式,都是以这个实体性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为其出发点和结果。”
②第二,在市民社会中,单个人本身的利益是人们结合的最后目的,“这些单个人的结合成为国家就变成了一种契约,而契约乃是以单个人的任性、意见和随心表达的同意为基础的。”
③而由此任性达到的只是形式的自由和形式的普遍性。
④而国家是客观精神,个人在其中被规定着要过普遍生活,“结合本身是真实的内容和目的,”
⑤这样,“单个人的自我意识……在它自己活动的目的和成果中,获得了自己的实体性的自由,”
⑥并使自己“回复到实体性的统一。
⑦所谓“形式的普遍性”是指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仍处在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状态中,个人也因不自觉地按普遍物的目的而行动从而是不自由的(形式的自由)
;“现代国家的本质在于,普遍物是同特殊性的完全自由和私人福利相结合的,”
⑧“是客观自由(即普遍的实体性意志)
与主观自由(即个人知识和他追求特殊目的的意志)两者的统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0页。
②同上,第254页。
③同上,第255页。
④同上,第201页。
⑤同上,第254页。
⑥同上,253页。
⑦同上,第260页。
⑧同上,第261页。
…… 202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591
一“。
①一方面,“普遍物既不能没有特殊利益、知识和意志而发生效力并终于完成;”另一方面,“人也不仅作为私人和为了本身目的而生活,因为人没有不同时对普遍物和为普遍物而希求,没有不自觉地为达成这一普遍物的目的而活动”。
②
“只有这两个环节都保持着它们的力量时,国家才能被看作一个肢体健全的和真正有组织的国家。”
③
根据上面的讨论,说黑格尔是国家崇拜论者似并不过分。
但与其说他崇拜国家的现实,不如说是国家的理念。当他把国家称作“绝对的神物”
,“神自身在地上的行进”时,反复申言他所谈的是国家的理念,在谈论国家理念时,不应注意到特殊国家或特殊制度。
不应只注意国家的个别方面、缺陷,而忘掉国家本身的内在机体、本质环节。
他说最丑恶的人,如罪犯、病人、残废者,毕竟是个活人。尽管有缺陷,肯定的东西,即生命,依然绵延着。国家的理念就是他要谈的肯定的东西。
黑格尔的错误不在于谈论国家的理念,而在于把国家(理念)视为客观精神,“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和独立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在这里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不是用逻辑来论证国家,而是用国家来论证逻辑”。
④黑格尔怀疑自由放任
①同上,第260页。
②同上,第254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3页。
…… 203
691西方社会思想史
的经济过程可自发导致完备的社会秩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乐观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利益不可简化为特殊利益的加和,看到了国家所具有的社会整合、教化等复杂的功能,这比自由主义思想家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他把国家看作是决定性的因素,市民社会是被国家决定的因素,这是倒因为果的唯心主义。
“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来说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①
(2)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主义特点。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后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②“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这个观点看来,人类的历史已经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而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2页。
…… 204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791
性。“
①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是;世界是受理性支配的;世界历史是自由的展开,上升和实现的运动,以及世界精神选择历史的民族。而最具黑格尔主义色彩的是,历史的发展乃是一个辩证的历程。
黑格尔坚信,在表面上五光十色的个别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本质的秩序性和规律性。
“在世界历史上,由于人们的行动而得到的,除了他们所追求的和达到的结果以外,除了他们直接认识和要求的结果以外,还有某种别的东西”。
②黑格尔认定人的行为是受激情、自我的狭隘的利益支配的,抱怨人的自私或期望有一天人们都能成圣成德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问题是,人们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某些既非他们所意欲又非他们意识之所及的结果却产生了,黑格尔将这称之为“历史理性的机智”
,迫使人们将其盲目的激情及短视的知性行动为普遍性的历史目的服务。理性隐藏在背后,而让激情为自己行动,世界迈向进步,代价则由个人付出;“理念自己不受生灭无常的惩罚,而是由个人的情欲承受这种惩罚”。
③
由于“理性的机智”
,个人的任性最终转化为世界历史过程的必然性,而同一些个人的被强制性则转化为世界精神的自由的展开与上升。
历史是人的激情、希望和利益的巨大坟场,但理性和自由始终在历史上胜利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