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赋-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回来的?〃
西城照容看他笑吟吟的样子万般爱怜皆上心头,陪着他往回走,一边低声道:〃那日让你受委屈了,全是我不好。〃
洛远的神色有一瞬间僵硬,随即微笑道:〃一定是夫人在朝廷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远不在乎的。〃
〃哎,就算有不顺心的事我也不该拿你出气。〃
〃若是大哥在就好了,能替夫人分忧。〃
照容挣扎了一下,终于违心的说了这么句话:〃你也能替我分忧,来,我说给你听听。〃虽然一说完就开始后悔,她还是在洛远房中将凛霜边关的事说了一遍。洛远静静听完道:〃斩杀了劳军使,朝廷不能对那个军官问罪么?〃
〃苏台律令上,边关四镇都督在军营中都有生杀大权。虽然是朝廷派出的劳军使,却没有钦差名号,论位阶还在那杀人的将领之下。军中最重就是军威和士气。触犯军威,有伤士气本当杀无赦。劳军使若是真的践踏军旗,死不足惜。作为比她位阶更高的破寒军军官,将她立斩也不过分。〃
〃真的是践踏军旗?那个劳军使到我们家来过,我看是个老实人,走路说话都小心翼翼,最守规矩不过。〃
听到洛远这个形容,照容忍不住笑了笑,想到这人来一次到自己府邸赴宴,后花园里不小心和洛远撞在一起,洛远还没什么,此人拱手作揖赔礼半天,还跑到自己面前请罪,说〃冒犯了尊夫婿〃之类,被静选嘲笑为三百年前的古董。
〃朝廷上人人怀疑,可拿不出证据。可能在场的几个随员也被扣下了。且这个杀人的也不是平民子弟,而是黎安家的旁系,没有真凭实据一般的动不了。〃
〃那就再派人去啊……〃随口说完,看到照容脸色变了,脱口道:〃我随口说的,富人别当真。〃
〃不,的确要再派人,就是这个人选……〃
〃上次到正亲王府赴宴,听几个人闲话,好像少王傅一度有意出使。夫人觉得呢,少王傅好像是凛霜五城寒关县人,自己故乡总熟门熟路。〃说吧自己笑了起来,摆手道:〃我胡乱说的,我不懂朝廷上的事。〃

中篇 第十九章 边声 下
(更新时间:2005…12…15 21:49:00  本章字数:4502)

这一日西城照容自然陪在年轻侧室身边,有时候她自己想想哭笑不得,她自己的几个姊妹也说她有趣。别人家多是爱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悲,洛远这个小妾容貌性情都是上上之选,尤其容貌出色,但想他的侄儿能被人称作京城第一美少年,叔侄二人颇多相像,便可想他年轻时的光彩照人。当初京城贵族女子里贪慕洛远容貌的不少,他姐姐……就是洛西城的母亲……抛弃家名私奔后家道中落,有的是趁火打劫要一亲芳泽的,都被他一一拒绝。其中也有真心诚意地,据说有一个年轻的七位官对他一见钟情,数度上门提亲,甚至为见佳人一面寒夜立门前。最后洛远偏偏毫不犹豫地接了西城家的聘礼,甘心给比他大十岁的照容当侧室,真不知碎了多少京城女子的芳心。这么一个少年,到了别人家还不被宠爱有加,偏偏她的心一点都用不到洛远身上,知道他年轻漂亮性情好,作为一个夫婿,样样比卫方出色,可此心眷恋之人还是只有结发的卫方。但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想到卫方,二十多年夫妻依然缠绵入骨。
洛远倒一直清楚自己的在西城家的地位,不争不求,这日送照容上朝后整理一下书房,回到自己房中坐着喝茶看书,刚翻了两页忽然抬起头微笑道:〃探头探脑的,进来吧……〃随着话音洛西城笑吟吟掀帘而入,先给他行了个礼,然后坐一边只是笑。洛远狠狠白了他一眼,嘀咕了一两句,类似于〃越来越没有规矩〃之类。然后道:〃今天来做什么?给我这个叔叔请安问好?〃
〃叔叔安好?〃
他冷笑一声:〃罢了,少装模作样。你在想什么还能瞒过我,不就是来探听的么。行了,前些天你说的那件事我向夫人提了,成不成我可不管,你也别再来求我。〃
洛西城笑逐颜开,连声道谢,又道:〃一定能成,我不信还有更好的人选。〃
他又冷笑,脸色一沉:〃你这个孩子。。。。。。〃连连摇头,终究没有说下去。西城早习惯了,嬉皮笑脸的应付着,而洛远在经过他上一次远走边关三年后倒也真的不敢再逼。那次西城被他吓得远走扶风,他气得病了一场,还是卫方在床边劝解说:〃再怎么着,西城都是你的亲侄儿,你疼他自己孩子一样,难道为了这么件事就不要了这个孩子?西城聪明能干,在军前闯出一番事业岂不也是一条光大门楣的道路。再说,我看那个昭彤影,虽然是少有的漂亮人物,到底还是浪荡了些,不是一个好男儿的终身依靠,西城看不上或许就在此。〃洛远也想到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放弃众多追求者甘心给人做侧室,看重的也正是西城照容严谨认真的性格,足以托付终身。
洛西城从边关回来后性情变了不少,当年是如他这样的温婉贵公子,而今颇有几分像玉台筑,倜傥潇洒,谈笑生姿。在他面前也不避讳对水影的迷恋,回来后第三天来请安的时候忽然跪在他面前说:〃西城知道叔叔一直疼我,也知道叔叔一直为西城着想。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西城心里还是只有少王傅一个,盼叔叔别逼我了。〃他愣了半天没说出话,就这么默认了。然而心底里他还是反对,一来怎么看都是西城单恋,二来那个少王傅和正亲王纠缠不亲,洛西城又怎能和正亲王争宠。看一眼侄儿喜形于色的样子,忍不住又冷笑一声:〃西城啊,那个少王傅让你帮他做这做那,然后呢?〃
洛西城一愣,笑了起来:〃不,不,王傅不曾和我提过半句。是侄儿自己想帮忙。〃
〃你要她去边关做什么,你既喜欢她,那就天天守着缠着,一城住着都不见来提亲,千山万水反倒想起你了不成?〃
他低下头挣扎了一会,又偷眼看门的方向,确定门开着这才道:〃其实。。。。。。侄儿想跟着一起去……〃说完下意识的缩了下头,等着狂风骤雨的到来,可好半天没有动静。正惊疑间听到洛远清朗温柔的声音,缓缓道:〃你这个孩子。你是朝廷里有位阶的官员,说跟着就能跟着么?〃
他抬起头:〃只要王傅能成行,侄儿自然有法子让人推荐。〃
洛远皱起眉头看了他一阵,一字字道:〃是丹老将军还是丹少将军?〃
〃。。。。。。。。。。。。〃
洛远低下头喝了口茶,用不经意的口气道:〃你叔叔好歹跟了朝廷大司徒快二十年。朝廷里的人,没见过也听过人名。〃
〃不……丹将军一定肯帮忙,不过,提出的人是殿上书记。〃
〃昭彤影?〃
〃嗯。〃
〃我就是想不明白,殿上书记这个人有什么地方不好。论相貌、家世、位阶都胜少王傅许多,确实是个浪子,可你那少王傅也不是心如止水,一往情深的人,怎么你就偏偏只喜欢她一个。殿上书记,何等的漂亮人物啊,京城里怕有一半贵族子弟想嫁给她,不过。。。。。。〃他忽然摇了摇头,用低不可闻的声音道:〃这世上的事也就如此,不喜欢或许真是没法子的,再好也没用。。。。。。〃
洛西城心中一阵寒意,没敢开口,过了一会儿听到洛远的声音:〃你出去吧,我一个人静静。你和少王傅的事,我会向夫人提提,剩下的就看你的造化了。〃
永宁城的五月被破寒军斩杀朝廷劳军使的新闻弄得支离破碎,名门贵族的子弟也因此少了几分潋滟池上歌舞月夜的兴致。若只是一段边关风云,是很难让钟鸣鼎食人家的子弟动容的,边关动荡也好,四海纷争也罢,只要兵将未到永宁城下,照样歌舞升平、章台柳下。
触动贵族子弟心绪的只有他们自家的事,而叛乱恰恰是各种事情中最让贵族们害怕的,昨夜钟鸣鼎食,今朝血洒长街,这样的剧目在永宁城上演过无数,其中一大半和叛逆两个字有牵连。
凛霜的变故惊动京城,就在于有关于叛乱,且牵连在内都是钟鸣鼎食、王侯贵胄。凛霜都督四十七岁的紫筠乃是紫家大系的女婿,妻子是当家紫名彦堂妹,在苏郡立业,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名门。这样人家的千金本当出将入相,可这位千金小姐自幼体弱多病到根本无力进阶,于是家人为她迎娶了一名破落贵族出身,在军旅上初见成绩的年轻军官。军官进门后改名紫筠,以苏郡紫家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迅速攀升,三五年间从一个七位的下级军官一路成为四位将军,一方镇守。那体弱多病的当家小姐成亲后八年病逝,总算生下一子一女延续血脉。妻子故后,紫筠继承当家,军旅上继续一帆风顺,只在苏台历史两百一十七年凛霜都督叛逃一案后因本家受牵连降级远调三年,其后又获重用,偌娜登基第二年出任凛霜大都督。然而,紫家的男人只要进军旅的就像是被〃叛乱〃这个罪名诅咒了一样,前一任紫家公子于两百十七年因私卖军械事败后叛逃未遂而死。后一任紫筠又传出不稳迹象,更斩杀了劳军使。更糟糕的是,被杀的劳军使是平民,可杀人的那个将军乃是永宁五大名门中黎安家的旁系小姐。
永宁五大名门,也被称作苏台五大世家,分别是卫、西城、琴林、紫和黎安。其中三家都有将近百年历史,历经五代君王而屹立不倒,琴林、黎安年轻一些,立系六十余年,发迹则不满四十年。在十余年前人们说的是苏台七大名门,在此之上还有历史更为悠久的兰台,以及与卫家同时立系的恒楚。爱纹镜登基时这几家子弟遍布朝廷,上到朝堂下到地方,四位以上有一半出于七姓。宫变之后兰台、恒楚两家消亡大半,余下的纷纷改投他系或放弃家名,然而这并不是说世家对朝廷的影响有所下降,以五大名门为首,苏台大小官职,尤其是高位官员依然有一半以上出自那么十来个名门家系。这些家系彼此通婚,勾勒出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世家之间彼此勾心斗角在所难免,有时候闹得你死我活,甚至有家系老死不相往来,彼此诅咒对方断子绝孙的仇恨。然而,一旦遇到真正的大难,几大家系随即同心协力,其实力甚至连皇帝都不敢轻视。最著名的就是发生于苏台历一百九十二年的卫澄事件。
苏台历一百九十二年,卫家已经被称作永宁第一名门,家主册封侯爵准世代袭承,女配皇子,男为王妃。是时,家主迎娶兰台公子,其子许配西城世子。作为永宁第一名门,没有仇家是不可能的,且在前一轮争储之斗中卫家当家错站在失败的那一方。新主……也就是敬皇帝……从登基第一天起就将卫家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皇帝有所图,自有臣子服其劳。当时后宫司仪女官想要通过扳道卫家给自己建立远大前程,她聪明的将突破口放到卫家旁系之中,经过一番堪称经典的运作后,卫澄进入她的视线。卫澄于苏台历一百八十五年见习进阶,后在青州任司库。她这一支在卫家属小系,家境并不理想,为了让她见习进阶更卖掉了祖产。这样的卫澄在青州任上没能抵抗住金钱欲望,与上下官吏勾结私吞库银,倒卖官粮。苏台历一百九十二年,青州大水,朝廷下令开仓济民,青州官吏原以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能将亏空钱粮掩饰过去。然而,早有注意的司仪女官运作下,朝廷派出当时的秋官士师赫赫有名查案高手和铁面无情前往青州监督赈灾。
接下来的故事有短暂的错综复杂,万花筒般迷离炫目,总之,当卫澄的事引起卫家当家注意的时候,这个小小的贪污案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某一天晚上永宁城卫府在深夜被御林军团团围住,早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