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宫-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介,远山,听完再赶人不迟,我可不是来做说客的。”韩几道低语,这次绑架案,内情不简单,明面上是瑞王余孽要找顾照光报仇,实际是宫里有人借这事,引出五皇子。

这宫里头,谁最缺儿子,不言自明。

顾照光不露声色,韩几道笑道:“话我带到了,改天有空一起喝酒。”

再说皇长子、二皇子等人被送回宫中休养。皇后、贵妃如何惊怪暂且不表,数日后,景福宫召集众妃过问此事。

李太后询问皇子伤病,再斥责护卫的懒散怠职。众妃也纷纷出言指骂刘国舅无能。刘皇后默默忍受。

“启禀太后娘娘,奴婢听说了一件稀奇事,咱大魏皇室无缘无故地多了个皇子呢。”吴妃说了个趣话,转移了话题。

众妃故作惊讶状,纷纷道稀奇。

李太后问:“皇后,可有此事?”

“太后明鉴。”刘皇后跪下,坦承不察罪名;又说经她细细盘查,那异子果真是遗落在外的龙子王孙。

皇后认罪态度好,太后也就责骂了几句,让她放宽心怀,不要太嫉妒,容不下人;又翻老皇历,道她做先帝贵妃那会儿,对先帝所有子嗣那是一视同仁,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皇嗣无故遇害的事;要皇后贤惠大度好好效仿中宫的先辈们。

刘皇后虚心受教,跪不起身。众妃端坐其位,看中宫笑话。

李太后训够话,才免了皇后的跪礼。

刘皇后恭顺地请命:“太后圣安,太后容禀,那孩子因臣妾之过吃了许多苦,臣妾聆听太后教诲,深觉该把孩子接到身边弥补一二,望太后恩准。”

李太后笑了,道:“皇后有心,很好,不过这事儿,也得跟皇帝说说。怎么个安顿,总该是他这个父皇决定,哀家不好谮越的。”

“臣妾心切,操之过急,辜负太后教导,望太后恕罪。”

“知错就好了,跪安吧。”

刘皇后把这事儿承报景阳宫,过了两日,皇帝那边也弄清了事实。

景帝的确有个沦落冷宫七年的幼子。虽则母亲卑微,但实流有皇家血脉。皇帝认下这儿子,夜宿芳林殿时,兰妃软语一求,皇帝当场便同意把这异人子许于兰妃膝下。

这事儿刚传出风声,几个老臣就到西直苑劝谏皇帝,慎之。

皇帝独宠兰妃,以至后宫多年未有新的龙子凤孙临世。这已是朝野诟病之一,况且,兰妃膝下已有个淑良德事事孝顺的福嘉公主,再加一个皇子,这锋头怕是要盖过中宫皇后去了。

就算皇帝保证兰妃并无夺六宫凤位的心思,她身边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呢?

为免中宫谍血东宫不稳,坏了祖制,这皇子是断不能交给兰妃教养的。

这边朝臣施压,那边群妃闹翻天。李太后请皇帝顾全大局,不要任意妄为,乾纲独断。皇帝到景福宫,一屋子的宫妃见皇帝亲至,停下争吵,恭身行礼。

李太后见皇帝来了,笑呵呵地让他把妃子们都带回去,她老婆子还想清清静静地念经。

“儿臣不孝,劳累母后。”

景帝行礼后,坐下,问问众妃在闹什么,扰乱太后清修。

一个年轻的妃子,大概受过皇帝几次临幸,看到皇帝比较积极,她推开众妃,一马当先,控诉兰妃贪心不足,有福嘉那么一个伶俐聪慧的公主,还要再独霸一个皇子。她们不服,想请太后主持公道。

景帝心有怒意,喝问道:“那依你之见,这五皇子该交给谁教管?”

此嫔见皇帝动怒,不敢再放肆,慌里慌张地跪下。其他妃子也战战兢兢,景帝冷哼,扫过一排人头,宫里凡是排得上份位的嫔妃都来了,贵妃、甄妃没在其中,但她们的代表已经混在人群中。

这当中,只有采萱殿的静妃,因早前触怒皇帝在宫内反省,她那一派的人因待罪,没敢在这时候,兴风作浪。

景帝怒甩袖,下令把五皇子交给静妃教养。

这位大魏皇帝回到西直苑后,怒意依然不减,宦官袁振送上皇家玉碟,请皇帝给五皇子定名时,魏景帝瞅着那相貌异于众人的异子,写了个大大的“夷”,便打发了。

宦官袁振瞧出皇帝不喜此子,把人领到采萱殿后,不忘对静妃提点一二,别让这皇子出现在陛下前头,免得触怒圣上,让大家都不痛快。

静妃虽在闭殿自省中,但也听说了今日闹剧,这五皇子不是给她增光添色的胜利品,而是个祸端;指不定皇帝就此绝迹采萱殿,真正飞来横祸。

故而,甚不喜。

景帝失信兰妃,就把她抬回妃位补偿,定淑妃,除皇后、贵妃外,其妃位最高。

五皇子抚养权争夺事件刚刚落幕,朝堂上又掀起请立太子的浪潮。

这次请立百官态度异常坚决,不达目的就罢朝。

就算景帝避到大内,百官也追进去哭谏。

景帝偏爱虞贵妃的儿子,众人都是知道的。原本朝上老派官员与青壮官员分成立嫡长与立贤能两拨,双方各有争执,景帝有支持,可以把立太子的事一拖再拖。

但这回不行了,因为二皇子个杯具的,在紧要关头,得罪了吏部尚书!

事情要说到邱老尚书的孙子邱庭复,他不是倒霉地给瑞王府的独门暗器射中么,在鬼门关走一遭清醒后,非说是夏侯雍要害死他,要命时刻忘了拉他一把,因为夏侯雍记恨他的为难。

老尚书跑到二皇子前头说,给老夫赶走夏侯雍。

二皇子就说夏侯雍忠心护主,他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忠勇人才的。

老尚书忍着气劝说,这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非良才。

二皇子梗着脖子反驳道,怎么不说邱庭复无能又小心眼,还好嫉妒。

瞧瞧这话说的,差点没气昏了老尚书。

这还了得,吏部尚书夫妇振臂一呼,原来支持二皇子的全都改拥立皇长子去了。

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继任皇位,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而且皇长子仁厚忠孝,礼贤下士,善纳谏言,拥有一个储君所必备的优良品德,不立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皇子,难道要立那个荒淫无德的二皇子吗?!

也许二皇子没有百官说的那样差,只可惜,他今年比较背。

他一时意气,得罪重要谋臣仅仅是根导火索,关键是同批被绑架的人,皇长子那边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二皇子这边却是损失惨重,他没在第一时间慰问死难家属,他忙于关心夏侯雍,这让支持他的公侯伯家主很不痛快。

夏侯雍确实是一员猛将,据锦衣卫调查结果,夏侯雍砍死的人比所有人干掉的总和还要多。但那又怎么样,那些死掉的小公子都是各家金贵的嫡孙。

没人要二皇子痛哭流涕,但好歹表示下悲痛吧,他们的孩子可都是为了保护他而死的诶。

二皇子没空,他赶时间给夏侯雍撑腰,帮他找房子安顿据说被正房虐待得活不下去的庶母。

想要各家再支持二皇子上位,在这当口,很难。

就连后宫嫔妃都参一嘴,夏侯雍这人够狠够猛够拼命,但是人品太卑劣,宠幸这样的人的二皇子只怕德行也是有亏的。

大皇子就不同了,在那样危急的时刻,还能瞻显天家风范,宅心仁厚说的就是皇长子。

于是,在众志成城地请求下,魏景帝不得不同意,册立皇长子昊为储君,挑选太子师开斋教课授以帝王学识,设立东宫属官。

皇太子出阁。

卅三回 思量着,空错放 御姐威武(上)

前回说到瑞王余孽大闹京都皇城,目标直指当年背叛自己、支持景王为帝的宣同总督顾照光,绑架其女,并诸多皇嗣。此案情内幕重重,牵连甚广,朝中风云变幻,真凶难测。

顾照光认为此难因由在争东宫,为免爱女继续受累,顺势支持皇长子为储,以图一劳永逸。

皇太子确立后,皇宫办封赏宴,主要出席者为瑞王绑架案中荣立大功者。

魏景帝、李太后道洛江笙、夏侯氏兄弟等人不顾个人生死,勇救皇子,又为国除掉奸孽,必得大加奖赏。

夏侯俊的名字提前送入宗室,成为忠肃公府不二接班人;洛江笙也封得世袭爵位,两人弱冠未满,破格选入东宫,成为最年轻的正式太子属臣。

而夏侯雍因为一些谋害皇长子的风言风语,或者说,他的张狂得罪了大部分世家夫人,他的封赏大打折扣,只得一个千户加黄金百两。

事实上,像他这个年纪就拥有千户军衔的年轻人极少。

不过,与二皇子给他求的忠勇伯(侯)这样的爵位比起来,京畿卫千户这个职衔的分量就明显轻了;哪怕皇城禁军京畿卫这个位置其实很重要。

轮到顾总督家的闺女,这位小姑娘的功劳那是没得说的。

没有她,人质们保不齐全灭。现今城里最卖座的说书故事,就是顾家千金如何力挽狂澜大展神威救皇子的传奇,传得比她兄长那档段子还精彩厉害。

再搭上顾家那一门显赫的家世,赏什么都似乎配不上顾家小姑娘这份厚重的功劳。

景帝拟赐顾家女一块丹书铁券,以示皇恩浩荡。

可是,反对的人还蛮多的,理由无非是姑娘还小,要有歹人借她手里的免死铁券为非作歹怎么办。赞成一派就反问了,救皇嗣,除奸孽,这样的大功劳还不足以证明小姑娘的心性吗?

争来吵去,莫衷一是。

李太后道,既然免死铁券不成,那就封个公主,做皇帝义女,养在宫里管教。

这封赏也太微不足道了吧?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皇家的女儿,还不如郦山侯家的嫡孙小姐气派。老臣们没把这话说出来,那神情却是无比明确的。

李太后不高兴了,那依你们的意思该赏什么?

一个年轻官员跳出来,说道:“启禀太后,顾小姐功勋骄人,寻常赏赐不能昭示皇家浩荡恩典,幸而顾小姐身出名门,相貌明雅,又知书达礼,与太子殿下年龄正相宜,微臣以为堪为东宫良主。”

以顾家琪在宫中“不学无术”的名声,这人能睁着眼睛大掰小姑娘德才双馨,只能说此官员有前途,很有前途。

显然地,这是个托。

他之后不少人赞同顾家小姐备选为太子妃的建议,也有义正之士反驳,不能立个把功就选小姑娘为妃,做太子妃最要紧的是温良贤淑,没有舞刀弄枪的未来国母。

支持派也有话辩解,小姑娘还小,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反对派更有理,要是改成四不像怎么办?

支持派抓住敌手小辫子叫道:呔,太后娘娘亲自教养,怎么可能会改造失败?

反对派一时没话驳,马上又有另一拨人站起来争辩道:比之宁晓雪、李香凝、刘湘君、池文秋四大名门娇娇女,顾小姐还是差了一点的,如果选顾小姐做太子妃,倒不如在四娇中择选一名。

宁家、李家可没兴趣给刘皇后的儿子增光添色,马上有人站起来,把歪掉的话楼扳回正题,大家注意注意,今天讨论的是“该赏顾念慈什么?”

顾家琪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眉开眼笑,她脸上还缠着消肿的药带,她瓮声瓮气地问道:“可不可以赏给阿南的姥姥?”

一班老臣和皇帝、太后正互别苗头,冷不丁冒出来这么一个小要求,众人乐了,敢情这小娃娃自个儿有主意。

李太后把小姑娘叫到跟前,和蔼可亲地问:“为什么呀?”

“阿南能帮到大家,是因为大夫人把阿南生下来,阿南本该报答夫人,但是夫人现在还没有原谅阿南,阿南只好把这份功劳给姥姥,”顾家琪娇憨地论述自己的想法,问道,“太后娘娘,可以吗?”

“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哀家准了,准了。”李太后凤心大悦,当场拍板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