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球迷们对中国足球的兴趣降至冰点,说起中国足球,大家都觉得丢人。那个时候在网络上诞生了很多嘲笑中国足球的段子。
比如什么拉起窗帘在家看国足比赛,为了不被人笑话,谎称自己是在看A片——瞧瞧,中国足球已经轮流到了连A片都不如的地步了。
那个时候的国足真是人人喊打。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宏博成为了国家队的主教练。
从2009年五月分他成为国家队主帅开始,到2011年八月份他卸任。
他总共带领国家队打了四十二场各类比赛,成绩是二十四胜十三平五负。抛开商业比赛、热身赛和友谊赛这些被某些人认为“毫无含金量”的比赛,只算正式比赛,十二场正式比赛,高宏博的国家队只输了一场,八胜三平一负。
被很多媒体炮轰的亚洲杯小组未出线,实际上高宏博的中国队表现很不错了。一胜一平一负,如果不是第二场遇到了东道主开干爹模式的话,一切真不好说。
还有媒体炮轰高宏博未战先怯,抛出了什么“中国队是亚洲末流”这样的言论,影响士气。
但是以常胜当时的感觉是高宏博说的没错,中国足球本来就是亚洲末流了。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敢承认的话,中国足球何谈进步?
有些人还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以为中国队打不过日韩,打不过伊朗沙特,打一打约旦、卡塔尔、东南亚诸队应该没问题了吧?
可实际情况是,中国足球连以前可以随便欺负的东南亚诸队都打不过了!
这就是事实,是一个很多人闭着眼睛不承认的事实——中国足球真的就他妈是亚洲末流!不入流!
而且高宏博当时是得到了足协同意,带着一批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出征亚洲杯的,就是为了个世界杯预选赛练兵。因为高宏博当初和足协的合同是到世界杯预选赛结束截止的。要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足球未来技战术发展的道路,树立一种适合中国球员的风格,除了世预赛没有其他任何具体成绩要求。
考虑到这批年轻人打亚洲杯会有很大的压力,高宏博才抛出末流论,希望为国足减轻点压力。
结果中国的媒体们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一窝蜂炮轰高宏博。生生让中国队的年轻球员们压力陡增,升的比高血压都还高。
就这样,这支中国队依然在亚洲杯上打出了他们的风格。如果不是被东道主黑了的话,他们本应该更进一步的。
结果后来足协以高宏博亚洲杯成绩不好为由,将他解职。
但真实原因是因为国足要换帅,赞助足协的万达老总王健林认为中国足球要提升水平,就需要聘请高质量的名帅,本土教练能算名帅吗?
就这样,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二十强赛即将开始的时候,高宏博被解职了。临时换帅换了一个卡马乔上来。
当时中国足协有一个说法让常胜觉得他们特别业余和傻逼。
那就是卡马乔刚来,中国足协就已经帮这位“名帅”找好了退路。表示他们要给卡马乔足够的信心和时间来让他重建中国足球,哪怕2014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出局也无所谓,我们要着眼于2018世界杯……
当时常胜听到这个说法差点每一口水喷出来。
二十强赛还没开始,足协就这么说,这是打定主意放弃巴西世界杯了吧?
最终,卡马乔带领国家队踢了五场二十强赛,如足协所愿,毫无悬念地被淘汰出局。
当时有人在网上调侃“恭喜中国男子足球队成为全世界第一支备战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球队!”,真是让人想笑都笑不出来……
五场比赛,卡马乔换了三套首发阵容。
充分体现了卡马乔对中国足球的不了解,和仓促换帅的坏处。
但是在高宏博最后一场比赛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员还厚着脸皮说有些时候换帅如换刀,新帅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思路,新改变,说不定反而会收到奇效,给大家一个惊喜。
嗯,真是奇效,二十强打完就滚回家了的奇效。重新回归球队的李玮峰两场比赛助攻对手两个球的表现也让大家倍感惊喜……
常胜一直认为,如果给高宏博机会,让他继续带队打完世界杯预选赛,也许不至于连十强赛都进不去……
当高宏博接手中国队的时候,中国队亚洲排名第十一位,世界排名第一百零八位。两年时间,在没有多少比赛可以踢,只能四处参加热身赛的情况下,他把中国队带回到了亚洲第五,世界排名第六十八位,成了2014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二十强的种子球队。
有人说高宏博的国家队是友谊赛之王,只会打友谊赛,可如果不是在友谊赛中有出色发挥,中国队怎么可能获得那么多热身赛的机会?缺少正式比赛可打的高家军自然只能够用热身赛来保持状态,练兵了。也正因为在热身赛中表现出色,才能够赢得和法国、葡萄牙这样的强队交手的机会。
更何况,继任者卡马乔的中国队别说正比赛的表现了,他们就算想要做“友谊赛之王”都做不到呢……
常胜是一直都为高宏博鸣不平的。他认为高宏博是中国本土年轻教练中的佼佼者,足协临时换帅,换成一个卡马乔让他很不满。
就算你们觉得高宏博水平不够,你们丫好歹找一个真正的名帅嘛!
人恒大都能找到里皮做主教练,大连万达的资产可不少,王建林以前也是搞足球的,结果找了一圈,最后找了卡马乔这个欧洲二流……
在常胜重生之后,他对卡马乔的能力就更怀疑了。他是在西班牙起家的,西班牙足坛对卡马乔的评价也不是很高。难怪后来卡马乔去了国家队之后,有西班牙球迷在《马卡》报论坛上表示卡马乔又去祸害中国了,可怜的中国足球……
卡马乔跑到中国之后,完全抛弃了高宏博时代国足坚持地面配合的打法,玩起了长传冲吊……结果中国国家队连热身赛都赢不了了,而且场面更加难看。
这个时候的国家队,让常胜根本喜欢不上。他虽然每场比赛都看,但主要目的是为了骂卡马乔那个傻逼。
他认为先不管高宏博的国足成绩怎么样,最起码他认为高宏博的国家队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子的。坚持下去,必有收获。近邻日本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中国足球坚持走脚下技术的路子,再加上本来就比日本球员出色的身体素质,中国队日后超过日本足球,并非没有希望的。而亚洲足球,尤其是东亚足球,如果和欧美拼身体,那完全是拼不过的,拼速度也没戏,于是只有拼技术,充分发挥黄种人灵活的特点。
他只带队了两年,就嚷嚷着亚洲杯成绩不好。以中国足球当时的烂样,两年时间就想变好,那真是痴人说梦!日本足球都知道制定一个百年计划,准备用一百年来拿世界杯冠军。
中国的媒体们和足球人竟然就狂妄的以为两年时间可以让中国队脱胎换骨了……就算是YY小说,也他妈不敢这么写!
……
常胜了解高宏博的执教经历,他知道在长春亚泰才下课之后,他有一段时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了,他也没有再出任什么球队的主教练。直到2009年五月,他竞聘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才重新回到了公众眼前。
所以当他在自己俱乐部的训练场外看到高宏博的时候,显得非常意外。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第三十六章 我的目标和梦想
常胜觉得他对高宏博已经很了解了,但其实他对高宏博还不够了解。
否则他就不会惊讶本该在国内的高宏博为什么会出现在他这里了。
很简单,因为高宏博自己就是喜欢出过来接受先进足球理念的熏陶。
1999年高宏博就当上了主教练,那个时候他在广州松日俱乐部,由于俱乐部请的外籍主教练迟迟没到位,迫不得已,三十三岁的高宏博被推上了松日主教练的位置,他成为了甲A最年轻的主教练。不过九轮联赛只拿到了十二分,高宏博因此辞职。
失败让高宏博认识到自己需要充实的东西还很多,于是他成为了年轻教练中第一个自费出国留学的人——当然,现在他不是了,当时大家这么说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常胜的存在呢。现在年轻教练中第一个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是常胜了。
他到英国的南安普敦、阿森纳、水晶宫学习了三个月,又在施拉普纳的帮助下到德国的法兰克福、曼海姆跟队学习,并现场观摩学习勒沃库森、拜仁的训练。
他跟队学习世界著名教练的训练、指挥、管理等,还可以随时请教,收获很大。
这一段挺像当年贝尼特斯在欧洲大陆进行游学的经历。
所以成功者没有侥幸,不管是常胜还是贝尼特斯,或者是高宏博,都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有了日后他们各自的成功。
正因为有这么一段游学经历,所以高宏博对于到欧洲来学习充电并不陌生,他显得驾轻就熟。
到拉齐奥来学习也是因为他经过这些年的执教经历,自己摸索总结,认为中国足球还是应该回归脚下,应该有一个成熟的战术思路,有一套完善的体系。
他认为常胜在拉齐奥打的这一套战术非常适合中国足球,充分发挥小快灵的特点。
这或许和高宏博踢球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快灵的前锋有关。
他比较偏爱这种风格。
所以他选择来到了拉齐奥。
……
常胜看到高宏博之后,心头震惊和意外。
但他还是先给球迷们签名。在满足了几位球迷之后,他这才表示自己有事要先走一步。
随后他排开众人,走向了正准备离开的高宏博。
常胜在后面试探性地高叫道:“高宏博!”
他不敢确定会不是真的是高宏博,万一仅仅是长得像呢?毕竟他不知道高宏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万里之遥的意大利。
听到他的声音,前面的那个人果然停下了脚步,然后迟疑着扭头。
随后他看到了常胜的笑脸。
“真的是你?”常胜面露喜色地说。
高宏博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在这种情况下和常胜相遇。
他原本是打算在训练场外偷学的,毕竟媒体上说常胜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自己贸然去找他,也许会吃闭门羹。万一闹僵的话,那岂不是就糟糕了?
哪想到常胜竟然在人群中认出了他!
他来弗尔梅洛并没有刻意打扮,掩饰自己的身份。
在中国他或许还算是一个名人,但是在意大利,谁认识他啊……
……
十分钟之后,高宏博和常胜已经坐在了拉齐奥俱乐部的餐厅中了。
两人身前各放了一杯饮料。
“你怎么会在这里?”
面对日后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常胜还是想不通这个问题。
“我想来学习学习你的先进足球理念。”高宏博笑得很腼腆,坐在常胜面前,显得很安静。如果不是因为常胜做在这里,餐厅中走来走去进进出出的人们也许都不会朝这个地方投来一丝目光。
而现在大家则都在偷瞥这边,猜测着让老大专门邀请到这里来的那个中国人究竟是谁。
……
“你听说过常在中国有什么朋友吗,鲁迪?”体能教练埃利亚斯·多米尼克问道。
其他教练组的成员也都将目光转向了他,盼望着。
鲁迪却让他们失望了,他摇头耸肩摊手:“我怎么知道呢?他在中国的人际关系我可不清楚,他平时也不谈这些。”
“那这个人是谁?中国记者?我记得他在西班牙的时候不是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