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是真正的筋疲力尽。”事实上没有那个士兵被她们特殊照顾过之后,还能有精力去想那些龌龊事,他们恨不得胯下的那玩意不存在。
白杨和方璇听了孔缺给她们的介绍后,望向林师长等人的眼中,满是星星。这都是些偶像级人物啊!这可比那些日韩港台的明星们耀眼多了,在他们的双手中,一个伟大的国度获得了新生。倒是克里斯蒂安略好一些,但是她对这些人也是非常的尊重,这些人,无论那个都是开国的功臣,她虽然对历史不喜欢,但是也明白,开创一个国家有多么艰难。更别说在这个时代,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知道这个国家多么的虚弱、多么的贫穷、多么的落后!
一顿宾主尽欢的丰盛筵席后,孔缺四人、黄邵竑、郝梦龄以及林、聂、罗、周等人坐进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在这里的桌子上,铺着一面巨大的华北形势图。上面国军、日军和土共各自的势力都标注的很清楚——其实孔缺觉得,国军的可能最详尽和没有误差,日军的驻扎可能就存在误差,但具体的范围应该误差不大。但是对于土共的势力,孔缺知道绝对不会是这地图上这么多人。土共撒下的种子之多,向心力之强,都远非国军那些废柴可以相提并论。事实上,有时候土共中央,也都不知道自己撒出去的种子,发展出了多少新成员。比如太行山根据地,如果不把所有的党员集合起来,那么就连林都可能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个自己人在活动。
“这次请各位前来,主要是商讨三件事,一是在新年后围攻日军,另外一件事就是恳请各位扩军,第三就是希望能让贵军派遣一些党员来我的先遣团。我知道这后两件事,都需要党中央毛主席批准,但是我想先请各位进行准备,所有需要的物资和军火,都有我们提供。而且这次扩军后,所有新打下来的地盘,我做主分给八路军一半以上。而且士兵的训练,我们也可以代劳一部分。最后,就是这些来我这里的党员,每个每月发10块银元补贴,并且所有需要的军需品,都有我们提供。”
林和聂对望一眼,接着又和罗荣桓点点头,然后林才说:“你们的要求,郝梦龄团长都已经和我们提过。第一点没有任何问题,杀鬼子本来就是我们的份内之事。这个配合,我们可以做到。至于派遣党员……这对我们也是很大的考验,这段时间我们也有招募许多新的士兵,这些士兵必须有人带着才能保证战斗力。在这里要感谢白小姐和安小姐留给我们的军火和物资,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发展增加的很快。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超出了一个师的编制,再扩军的话,不但容易引起非议,干部也不够用。要是再给你们派来一些,那干部会更加紧张。”孔缺问:“那延安的干部培训学校,可以加快速度啊!或者,提前毕业一批,以后再进修?”聂摇摇头:“不行,上次主席已经批评过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和日本人的战争肯定是持久战,即便有孔先生你帮忙,也不可能快速胜利,所以军队的素质和干部的素质非常重要。”
“这还真是困难……”孔缺想,看来要再给你们一些压力了,明天就通过人从国军那里放出风声,说你们的基地里大批的军火,看看日军对你们动手,国军不动如山那几乎是必须地!你们不扩军,我逼着你们扩。他正在这里想着,却听罗开口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这都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局面限制,只有这么大的地方,除非我们去东北,这才需要更多的军队,那我们就可以向党中央申请特别批准,然后再借助他们的物资,那么也可以快速扩军。只是如果搞不定日本的关东军,那么我们的形势依然严峻。”
“这个请你放心,我们的武器特性你们明白,敌人越多越能发挥威力。相信我,东北的日军不是威胁,在2年内,我要中国大陆上再也没有一个日本人存在。甚至,你们要是配合的话,这时间可以缩短到更短。”
孔缺这才明白,原来人家不是没能力扩军,人家只是在借此试探自己的态度。自己还是知道这八路军的名声,“鬼八路”,这可是日军对八路军的称呼;而国军的那句明言更是犀利无比,“不是兄弟无能,实在是八路太狡猾”,自己还是没能坚持住,居然无意中就答应了好几个条件。不过孔缺随即想,不过这也无所谓,反正在这个年代,早点让土共执掌政权,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如此,就谢谢孔先生的支持,我们在路上,曾听郝团长说,贵军正在进行拉练,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让我们也参观一下,你们的训练方式?”聂说着,然后笑着望了林一眼,他们的目的达成后,自然想借此看看先遣团的战斗力,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
对此孔缺自然不反对,“热烈欢迎各位指点,一定不吝赐教。走,我们去大营门前,我估计着快到那些小队的返回高峰期了。”罗荣桓和聂荣臻互相望望,这样的天气进行拉练,如果不走丢士兵,买有逃兵的话,那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算作强军了。
他们的会谈这样就算完成,大部分人都只是旁听,包括方璇她们三个。两方也不需要协议啊什么的,能保证对方遵守诺言的东西,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张纸。
第74章 寺内寿一的烦恼
北平城。1938年1月21日,农历37年腊月20日,节气大寒。
灰蒙蒙的天空中,细小的雪粒嗖嗖嗖的从空中掉落下来,扑打在街面和屋顶上。街面上行人很少,偶尔有人走过也是行色匆匆。在大街上随时可见巡逻的宪兵和警察,他们用警惕和凶狠的神色打量着所有的行人。这段时间就连普通老百姓中都有传言,据说救国英雄孔先生在年前就要带领国军打回来,赶走日本人。所以城内的气氛很是诡异的平静,普通百姓在望向军警的时候,眼睛中不自觉的多了一分别样的味道。
在临街的一间阁楼上,华北派遣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正隔着窗户望向外面的街道。这段时间,他过的也是非常的憋闷。原本气势汹汹准备直扑河南山西广东,但是却在太原遭受到巨大的失败,国军此战后士气飙升,并且拥有了很多的现代化武器,让日军在火力上无法产生压倒性的优势。紧接着南京一败,大本营立刻发来严厉的命令,要求他收缩防线,以保存兵力为主。甚至有消息称,大本营决定在研制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之后,将会放弃华北,以便和国民政府和谈,取得对东北的绝对支配权。
不过这并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他现在的精力都放在另外两件事上面。不多时,另外一个高级军官来到他的办公室,“阁下,事情一切顺利,和国军内部的联络也已经完成,帝国的武士也挑选得当,一共二十个枪手,将会在除夕晚上,对孔有缺进行刺杀。”说这话的是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副参谋长,河边正三,军衔上将。既然在战场上没有办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就采用迂回的手段来消灭敌人。
“你辛苦了,不过我认为,这个计划的最主要之处,并不是刺杀的环节。”寺内寿一看着河边正三,“我们在支那,肯定也有成千上万的人恨不得我们去死,刺杀也不是没有过,但是却都很难成功。一来帝国的武士对我们忠诚,对天皇忠诚,不可能被支那的刺客收买;二来我们的保卫很严密,他们很难有机会刺杀。孔有缺那边,虽然有人配合,但是你不要对结果太乐观,因为在帝国收集到的消息中,他们一群人,很特殊;所以,我们不能把重点放在刺杀行动上,而要放在如何引导支那内部的舆论,只要孔有缺因此震怒,那么支那内部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进而影响到敌人的整体实力。”
“哈伊!是我看的不够深远,我会继续关注刺杀进展,并且引导支那内部的势力,将孔有缺的注意力引到国军内部。无论刺杀成功失败,都要给支那造成巨大的分裂和实力上的减弱,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明天,为了天皇陛下的威严,我们大日本武士,一定会征服支那!”
河边正三神态严肃,自从南京战场结束,孔有缺返回河北,虽然他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进攻,但是河北的日军所面临的压力依然是非常大。就像前段时间传来的风声,年前进攻,就让整个司令部一阵紧张。但是还好下的这场大雪阻止了这长战役,再加上他收买的内奸不断反对,终于这场战斗被无限期的推迟。只是能延迟多久,他们谁都不能保证。
寺内寿一看见河边正三,于是说:“你不是好奇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去干什么了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他去支那南边,秘密前往。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在支那就有了最大的一个投诚者。那个时候,绝对会对支那造成巨大的打击,配合军事上的行动,我们完全能够巩固已有的阵地。大本营那边现在也在研制一项秘密武器,要是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和孔有缺在战略上达成平衡,威胁他,如果他再使用那种武器,那么我们就会对平民展开屠杀!如此以来,只凭借军队的力量,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队,绝对不是支那这些废物所能抵挡的住。”
“最大的投诚者?难道南京国民政府想要投降?”河边正三立刻就想到了大本营的计划,逼迫国民政府投降,但是蒋光头却拒绝投降。寺内寿一摇摇头,“不是这个,具体的事情你等着看,你会看到的。这次事件之大,足以比得上我们进军北平——不,比这更大,足以和我们建立的满洲国相提并论。”
“好,我相信帝国必定取得最终的胜利,阁下,中午时分,你不去用餐吗?”河边正三说着,寺内寿一摇摇头,“我不去,你先去吧!我要在这里,仔细的看看这个数朝故都。支那的三千里河山,只有让我们伟大的帝国人民居住在其中,这才有意义。就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哈伊!”河边正三行了个军礼,转身走出去。看着他的背影,寺内寿一叹口气。不论是即将到来的某人,还是帝国正在研制的秘密武器,在他看来,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征服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度和四万万人民,需要的代价之大简直超乎帝国的想象。
尤其是在前段时间,两场战役打下来,支那民族的抵抗力突然增加,就连他们招募的治安军,都士气大降。而且这其中还有好多人开小差偷偷跑掉,但是在他看来,这还不是帝国的最大障碍,政府支那的最大障碍,就是那个孔有缺。根据前线的描述,那样的武器真的是无法抵挡。但是,寺内寿一并不会沮丧和气馁,身为帝国的军人,他是绝对会为这个帝国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只是,如果战争失败呢?
第75章 汪精卫的执着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百多年的岁月足以让人忘记很多事情,但是这一首气势气势绝然的狱中短诗,本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做这首诗的时候,其人年轻气盛,豪气干云!满怀着“一腔热血撒神州”的热忱,愤而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却事泄被捕。在狱中某人便写出此诗以明志。
而在其后的岁月中,这首原本应该广为流传,原本应该和“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自横刀向天向”一样,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晚清名句,只因为其人随后的作为被国人不齿!甚至有人评价,如果当初一死,则必为中华千古颂扬的民族英雄之一!没有在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