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江扫了下半秃的地中海头发。
“事实上我认为它们曾灭亡过,也就只在那古墓里存活繁衍了好几个世纪,至今日。”
老江又凑过头去看铁笼里的小蛇,他真不知道这玩意是是不是这世界上的最后一条?
“但数量很少。”赵魏说了一句,蛇这种东西,繁衍很快,如果真的经过了千把年的时光,它不可能到今日那墓中只有稀寥几条。
“或许成活率很低,或是古墓的环境缺乏食物,不适合它们繁衍。”
老江补充。
“我觉得,搞不好它们只能适应古墓里的环境,根本无法外出觅食或生活。”
小韬指了指铁笼,原先还很活跃的蛇,此时已经不动弹,且嘴角似乎有血丝。
“唉,你们打伤了它了。”老江很惋惜,用圆珠笔轻轻碰触小蛇,可这蛇已经不大动弹。
“没有。”赵魏和小韬怕被咬,连碰过它身子都没有。
“这可能是这个类属的最后一条啊。”老江很伤心,要是这条蛇是个孩子,搞不好他都抱怀里轻拍了。
“能不能研究下它的毒腺?”赵魏问,即使要死了,也为科研做下贡献。
“恐怕不行,太小了。”老江回答。
“老江,你说有两头蛇,蛇馆里有吧?”
老江的工作单位是动物园。
“老江?”小韬见老江没回应,又催了句。
“有,我带你们去看。”老江已经放弃了铁笼里的三头蛇,因为这蛇已经死了。
于是老江在前头带路,赵魏与小韬跟在后头。
“你没见过?”赵魏大概觉得在云南知道云南有两头蛇是常识。
“没有。”小韬好奇。
“知道古代楚国人认为见到双头蛇会怎样吗?”
赵魏说得神秘。
“会死。”老江笑道。
“孙叔敖曾经在外头看到了条双头蛇,就以为他要死了,还回家跟他老妈哭诉,这事在古书上有记载。”
老江觉得这个古代故事很有趣,可见两头蛇在古代楚地也存在过。
“那我不看了。”小韬郁闷,这该死的赵魏居然拿这个吓他。
“古人都不信,你还真信了?”赵魏说。
“不是信不信的关系,这些天脑子里全是蛇,越关注越害怕,算了,不看了。”
小韬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想吃红烧蛇肉了。
“我们有个队员被咬伤了要去看下她,老江,我们就此话别。”
赵魏辞行。
“我送你们出去。”老江仍旧在前头带路。
“你们要是再发现这类三头蛇,记得跟我联系,我亲自去捕抓。”
老江热情洋溢。
“再伤个队员,我们工作都不用进行了。”小韬额头黑线三条。
“好说好说。”赵魏敷衍,他可不认为还能发现一条。
这蛇似乎并不能适应外头环境,古墓被打开后,古代空气与现代空气的替换已完成,或许这类蛇也因此无法存活了。
两人出了动物园,到外头马路想搭车去卫生所,也就在此时,李弘居然打了小韬手机,这让赵魏和小韬都有些吃惊。
“是翊棠给的电话号码。”李弘似乎知道小韬在想什么。
“呃,有什么事吗?”小韬问。
“你们方便去下派出所吗?”李弘问,他大概已经打过黄队长电话,知道赵魏与小韬在外头。
“还算方便。”小韬回答。
“那好,你们去找治安队吴队长,跟他问清楚,那件三头蛇铜鼓是否是‘爨王墓’的赃物。”
李弘可不客气。
“问这个做什么?”小韬仍旧搞不明白。
“你问便是,一定要问清楚,即使吴队长不清楚,也让他去找在押那位盗墓贼问清楚,我们怀疑那铜鼓根本不属于‘爨王墓’。”
李弘说。
“你们怀疑?喂?”小韬还想问明白,结果李弘竟将手机挂掉了。
“算了,我们去跑一趟。”小韬无奈道。
也是奇怪,小韬和赵魏都不清楚,李弘为什么会突然打这么个电话,做这么一个要求。但当他们抵达派出所,找到吴队长,并问清楚了铜鼓来历,果然很并非出自“爨王墓”。
在押的盗墓贼不耐烦的供认这是他们以前盗过的一座墓的文物,由于此件文物比较贵重,一直都还没谈妥脱手,而吴队长缴脏物时给一并缴了。
“哪座墓?什么时候盗的?”赵魏问,眼睛泛冷光。
“XX镇XX村东面的土包,一个月前。”盗墓贼抓了抓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你还有几个案子没招供。”吴队长也恼了。
“你又没问我那墓,就剩这墓没说。”盗墓贼很是无赖。
他是认栽了,盗了无数的古墓,盗至这该死的‘爨王墓’一死一疯了两兄弟不说,自己也蹲监了。
“那墓在吴胡子的普查范围里。”小韬说。
于是赵魏打了个电话去确认,果然已确认被盗,而且一点东西都没剩下,并且李弘打电话给他们,就是吴胡子的要求。吴胡子在普查过程中,从村民手里也得到了一面三头蛇纹饰的铜鼓。
“要追查这笔文物。”赵魏对吴队长说。
“估计不容易。”
吴队长抽烟,赃物搞不好现在都流落到境外了,一个月的时间,要追查谈何容易。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古墓。”小韬问盗墓贼,上次文物普查这两座墓都没普查到,这群盗墓贼好神通广大。
“爨岩知道,说他家祖传了本书,记载一些墓。”
盗墓贼回答。
“爨岩?”听到这姓氏,小韬竖长了耳朵。
“死在墓的那个盗墓贼。”吴队长做了解说。
“看来是挖自己祖坟的干活。”小韬补充了一句。
第十七章 爨氏与乌蛮
第十七章 爨氏与乌蛮
在普查过程里,发现了一座古代城遗址,由此普查小组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月的普查工作。之所以花费这么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进行普查工作,在于此遗址的面积很大,单是摸清遗址的范围,就花去了不少时间。
普查小组的任务是普查文物,他们和考古队职务所在并不同,因此发现了“爨王墓”后,此墓便由考古队接手,虽然普查小组全都对这古墓心存迷惑。
也是巧,一日下午,普查小队照旧在树阴下休息,彩华打电话跟吴胡子报告工作进程。聊着聊着,吴胡子谈起了他们小组近日的收获,从村民手里收购了一件铜鼓,铜鼓颇有特点,绘有三头蛇纹饰。彩华一听,就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便跟吴队长谈了他们也曾见过这么一件铜鼓,且与考古所发掘的“爨王墓”有关,除此外,三头蛇也确实存在,因为考古队有名女队员刚被咬伤了。
吴胡子这人,本来最不信这些不靠谱玩意,先前张铭跟他反映时,他觉得是无稽之谈。现在知道并非无稽之谈后,震惊下,又表达了他的迷惑。这个迷惑即是:他们是从一个彝族村子里收购了铜鼓,而吴胡子很确定他所在的少数民族乡古代属于乌蛮部落的居住地。由此,这个三头蛇纹饰很可能是乌蛮诸多部落之一的图腾。
这点是吴队长收购到此文物时便确定的事情,那么让他困惑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爨王墓”。
爨氏一族是汉族,这个家族由内地迁往云南,并在云南扎稳了根基,在云南兴盛了五百年,直至南诏国的建立。乌蛮族的头目皮逻阁覆灭了爨氏王朝的统治,也将爨氏一族送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所以,爨氏不可能以乌蛮某一部落的图腾为图腾,所以,很显然,那铜鼓不可能属于“爨王墓”的陪葬品。
“总之,就是这样,那面铜鼓是从别的墓里盗出。”
小韬回复李弘电话,此时他和赵魏正在返回的路上。
他们刚去派出所确认了,先前盗墓贼赃物里的那件铜鼓确实非“爨王墓”里摸出。
“不过,李弘,有件事很奇怪,我们在‘爨王墓’里发现了两条三头巨蛇遗骨,此墓绘有三头蛇壁画,而且最重要的是确实还有三头蛇生活在这墓里。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三头蛇要真是乌蛮某部落的图腾,那么怎么跑爨氏的墓里去了。”
小韬滔滔不绝,在打电话之前,他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是‘厌胜’。”坐在小韬一旁的赵魏说道。
他先前就猜测那两条庞大的三头蛇,在古墓里起到“厌胜”作用,而“厌胜”的对象正是墓主。
“应该就是‘厌胜’。”李弘听到了赵魏的声音,他赞同这观点。
“做为个古人,我要是想让我的死对头后代永世不得翻身,我会去刨他祖坟,甚至再过分点把骨头拿去凌虐。”
小韬说道,没有人吃饱撑着,最简单的办法不搞,而是费心思搞了两头怪蛇放进死对头墓里“厌胜”。
“这是汉人的观念,刨对方祖坟,让其子孙断根,后代遭殃。但乌蛮非汉人,可能也不清楚汉人有此忌讳,便用了自己的方式与习俗去处置。”
李弘做了推测。
“说起来,我前面所说的,这倒是杨琏真珈这变态干过的事情啊。”小韬觉得李弘的说法有道理。
杨琏真珈,元时吐蕃僧人,掘宋六皇陵,将宋理宗头骨制作成了酒器,而刨其它宋帝骨骸以厌胜之术压制。
在今日看来,这所谓的“厌胜”之术真是十分的荒诞,在古人脑中,却是深信不疑。
与李弘通过电话,小韬不觉得解了迷团感到轻松,而反倒有些烦恼,解开一个迷团还有另一个又一个迷团在等待。
一则,所谓的“爨王墓”里埋的是谁?二则,那三头蛇如此古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物。
当然,还有此时他最挂心的,同队队员晶晶被这怪蛇咬伤了,要不要紧。
“今天感觉发生了好些事情,脑子一时都快转不过来了。”小韬叹气。
“也不知道晶晶情况如何?”
见小韬露出倦意,赵魏便打了电话给黄队长,他们坐车正要前往卫生所,先询问下情况。
赵魏一向长话短说,跟黄队长交谈几句,便挂了电话。
“怎样?”小韬问。
“已转去了市医院,人还在昏迷。”赵魏说,他很沮丧。大概在于他先前压根不信什么三头蛇什么四类之外的蛇毒,因此在墓室里让一位队员落单了。
晶晶参加他们的队伍时间还很短,出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愿意看到。
“那我们要过去吗?”小韬问,要过去市医院得换车乘。
“队长叫我们先回去,说是他明早回来。”赵魏回答。
“小韬,很诡异的是,医生说那蛇并没有毒,晶晶不是被毒蛇咬。”赵魏拧了拧眉头。
“呃。”小韬愕然。
“不过昏迷不醒,医生也无法解释这现象。”
赵魏说至此,再次想起李弘所经历过的所谓“梦魇”。及所谓的从梦魇里抗挣赢了,才能醒来的古怪说法。
黄队长不在,资历较深的秀娟也不在,考古队群龙失首。晚上与普查小组的人凑一起吃饭,考古队的人都闷不吭声。
“发掘工作会停几天吧?”张铭问,他是觉得为了安全起见,或许这次考古发掘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大概吧,也不知道那墓里还有没有三头怪蛇。”吕夏回答,提起三头怪蛇,他都心有余悸。
“我和小韬带去见老江那条,没多久就死了,很可能这种在封闭古墓里存活的蛇类,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
赵魏说,他觉得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墓室的墓顶被揭开,湿度、空气,阳光等因素都被改变了,这类古怪的蛇类大概无法适应,这样它们只会死去,无法存活。
“很有可能,谷地附近的居民从不曾见过三头蛇,即使进入谷地也不曾见过,这蛇无法适应墓室外的环境。”
张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