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燕有些尴尬,“那个,不好意思,我没有做过针线。”看着邻居大娘那飞针走线的样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算了,”大娘一边飞针走线一边还跟郭燕聊天,“你不嫌弃就好了,”老太太一语双关,她抬头看了郭燕一眼,扫到郭燕低头时候露出来的一截雪白的脖颈,忽然就换了语气,十分高兴的样子,“没有关系,谁也不是天生都会的,回头我教你,你这么聪明,早晚会学会的。”
“麻烦大娘了啊,”郭燕嘿嘿笑着,“我先谢谢您,您有什么事尽管说,我和相公能帮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大娘一点也不客气,“教你做衣裳什么的,这都是小事,这些年我们大家一直麻烦钱秀才,逢年过节写对联什么的都不说了,平时写个信,跑个腿什么的,钱秀才可从来没有推脱过,你要是还说这些,可就见外了啊。”
“秀才,”郭燕很意外,今天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相公姓钱,居然还是一个秀才:“秀才不都是读书的么,我怎么从来没有见到相公读书。”就是教小不点的功课也都是自己辅导,虽然他每天也会检查,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捧过书本。
大娘偏了下脑袋,目光特意在郭燕的脖颈处停留了一下,钱秀才早上去请她来教郭燕做衣服的时候她就吃惊了一回,两家离的近,她都不知道钱秀才娶妻了,老人十分好奇,吃晚饭就过来教郭燕裁衣。却没有料到钱秀才娶了个中看不中用的,连个衣服都不会做。好在看上去,这女人对钱秀才的儿子不错,老人心里唏嘘一番,也跟郭燕有一句无一句的瞎侃起来,却不料,几句下来,她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相公是个秀才,大娘一时也摸不清这钱秀才从那里坑蒙拐骗来的媳妇,一时也不敢多说,打着哈哈道:“小娘子竟然不知道,钱秀才家书香门第,光书都存了几屋子,卖房子卖地都没有卖过一本书,一个秀才算什么,要不是头几年他倒霉耽误了读书,他早就是状元郎了。”
“嘿嘿,”郭燕干笑两声,赶紧岔开话题,“我教小不点读书,还没有功夫问他。”也要敢问才行啊。
扫了一眼自己住了这么久的地方,这是一个常见的村舍大院,五间向阳的平房一字排开,光这个院子都比一个篮球场还大,运动锻炼健身什么的足够了,东厢房做了厨房,西厢房是柴房,茅草在西南角,虽然没有抽水马桶却还算是干净下得去脚。除了栽花种草附庸风雅以外,没有水井还要每天挑水,可以减少了潜在的危险灾害不是,再说厨房里的水缸里的水从来都是满满的,又不用自己挑,油盐酱醋茶都在厨房,量不多,可是也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几天的了。
虽然跟前世的物质条件不能够相比,跟那些有理想抱负的穿越大神们也不敢相提并论,可是,人要学会知足不是,饮食寡淡些,正好可以减肥,衣服少几套,却也够穿,也正好方便收拾――死过一次的人,只要不冻着饿着,好好的活在世上,别的还有什么祈求的呢?自己是小人物一个,过好自己小家的日子就行了,改变历史,种马后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的日子,引领世界风云之类的,是人家大神级的人才能够干的,那些对自己来说,都是浮云啊浮云。
郭燕很看得开,自己对现在过的生活也很满意,孩子他爹很少在家,出门的时候也会把大门从外面锁上,自己每天睡到自然醒,白天哄孩子读书,写字,自己顺便晒晒太阳,困困觉,晚上老公回来调,偶尔的也做做运动,这种日子过的不要太潇洒,虽说头顶只看见一片四角天空,可郭燕每天忙着哄孩子读书写字,本身也不是特别爱热闹的人,这与世无争的日子倒也算是自得其乐。
今天大娘能过来串门聊天,也是郭燕学着适应一下古代家庭妇女生活,学一点基本的生存技能,做衣服。
天越来越热,前身留下的那几件衣服明显不够换洗,孩子的学习也逐渐走上了轨道,郭燕闲极无聊,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才想找人教自己做衣服的,钱元脩也想让郭燕慢慢的融入这里的生活,听说郭燕想学着做衣服,就答应替她找隔壁大娘过来教她做衣服,要不然平时都大门紧锁,吃喝拉撒都不用出院子,更不会有人来串门的了。
郭燕的后娘身份已经明了,也决定跟孩子他爹好好的过日子,可是,如果连孩子他爹叫什么也不知道的话,那也太没有诚意了不是?郭燕不清楚原身知不知道小不点爹的名字,她又不敢直接问,小不点又善于学舌,还问不清楚,只好够找外人先旁敲侧击。
今天难得的有个邻居大娘过来说说话,郭燕还不殷勤的招待着?只是家里一直没有零食之类的东西,泡了碗茶水大娘说喝不惯,放在边上一直不动,郭燕没有办法,只好以笑脸迎人,由此,也博得了大娘额外的好感。
人都是视觉动物,何况像郭燕这样的美女对着大娘笑的见牙不见眼,虽说郭燕的容貌有些妩媚,可那是她的原身,自从郭燕自己打理自己起,即不擦脂抹粉,又不盘头挽发,直痛痛的两条大辫子垂在耳边,倒是把她身上原有的那股子媚意给压下去三分。再说,郭燕怎么说也是新新人类,举手抬足直接怎么也少了那些婉约,这行动举止间,没有了讨好,自然而然的又透着清纯,原本就漂亮的脸又挂着笑,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亲近。
大娘见郭燕并不十分探究,想了一想,也放下了,以他对钱秀才的了解,自然不会觉得他真会拐了人家的姑娘来的,再说,这姑娘要是拐来的,钱秀才不藏着掖着怕人知道,还会巴巴的请自己过来教她做衣服?想到郭燕衣襟处掩藏不住的吻痕,大娘了然的笑了笑,听到郭燕说起孩子,那语气倒真的透着关系,大娘也扭头看向那边老老实实握在木棍埋头练字的小不点:“你们怎么还没有给孩子取名字,他都这么大了,总没有个名字也不像是不是?”
郭燕一直不敢问,小不点的名字一直儿子,儿子的叫着,这么大的孩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却实不大好,听到大娘问,只好敷衍着回答。“他爹想了几个,总是拿不定主意,就搁下了,”
“会想就行了,慢慢挑着,倒是不急,”老太太倒是一脸的和气:“以前日子不好过,钱秀才也没有心思,如今你来了,看上去也是识文断字的,夫妻两个商量着来,给孩子取个名字,”老太太脸色黯了黯,语气也低沉起来:“这孩子命苦,娘走了,爹也?????不过现在好了,钱秀才忙着外面,你就在家里好好的教他,等将来他出息了,一定会好好的孝顺你的。”
郭燕“哦,”了一声,心里也松快了起来,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自己憋了这么久问题,只要略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郭燕对于钱秀才这几天黏糊自己的行为其实有些郁闷,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旷的久了,简直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自从那一次后,这家伙跟要不够似的,一有机会就缠磨着要做那种事。
为了方便,他甚至想给他儿子准备卧室,分出去睡,典型的有色忘子。
咳咳,可惜,那小家伙跟着他睡的久了,这几天也正兴奋于可以跟香香的娘亲一个被窝的待遇,自然是不肯,冒着他爹一道道吃人般的目光强行霸占了郭燕的被窝,一点都不屈服于他爹的淫威,小小年纪倒是极为有志气,令郭燕刮目相看。
他爹吃瘪,郭燕自然很是高兴,“孩子很听话,也很聪明,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是啊,是啊,”老太太很健谈,手上活不停,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住,不住嘴的夸奖着,比夸自己的孩子也不差。人都是有某种阴暗心理的,虽然不是成心挑拨,想到这孩子从小没有了亲娘,钱元脩又每天忙的不着家,老人难免同情心大起,忍不住来了一句:“你们就他一个,还不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就凭着你和钱秀才的聪明劲,这孩子比他爹只强不差。”钱元脩不可能把自己好了的事情见人就说一说,老人虽然看到郭燕脖上里的“证据,”却下意识的想起那些传闻,想到郭燕如果真没有孩子,自然会对小不点更好一些。
第十章
只他一个?郭燕有些迷糊,知道了自己是“新婚,”也敢放胆子说了,“我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孩子。”不管什么时候,女人都愿意生个自己的孩子,穿越的事情虽然有些突兀,可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回得去了,既然要在这里过一辈子,那么,亲生的孩子,所有穿越到古代的女主的黄金定律,“一手抓男人,一手抓儿子,两手都要硬,必要的话,男人可以放弃,儿子是必须的。”不是他嫌弃小不点,刚刚才知道自己是他的后妈,她的心就是一疼,那种飘零异世的感觉又升了起来,虽然这钱秀才待自己不错,两人也算得上是亲亲一家人,小不点黏糊自己的样子不亚于前世的自己跟父母之间的亲近,可是,无论他如何孝顺乖巧,那跟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又有不同,这父子两个加在一起,也无法抚平自己心里的空虚,那种孤单的感觉,是任何甜言蜜语也挥之不去的。
除非自己不能生,或者,他爹有隐疾?郭燕笑了笑,脸上也渐渐的爬上了红晕,那家伙这几天一直吃不饱的样子,怎么会有哪方面的毛病?要是前些日子说这话,郭燕可能还要再问一问,可是现在她一笑置之,虽然郭燕对钱元脩的求欢有所控制,可也不是拒绝他沾身,两人的频率节奏都很合拍,孩子,早晚的事儿。想到这里,脸上慢慢浮上了一股母爱般的光辉。“承大娘吉言,回头我们请您过来吃喜蛋。”
“来,一定来,”大娘在心疼小不点,也不可能插手人家的家事,忙打了个哈哈,也手忙脚乱起来,“是啊,你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孩子,那个,天色不早了,我还要回去做饭,你这衣服我就带回家帮你做吧,等做好了,我再给你送过来。”
郭燕急忙挽留,“大娘留下吃饭吧,相公早上走的时候都已经把饭做好了,我再炒点菜就行。”
大娘连忙推辞,郭燕挽留了一番,到底是没有留住,大娘到底是拦住了她,“你学做衣服的话直接用这么好的料子都糟蹋了,等钱秀才回来,你让他明天给你捎点粗布回来,先学着做里衣,等手熟了,在做外面的衣服吧。”
郭燕脸上通红,好在很听话,连忙答应:“等相公卖了料子回来,我再麻烦您。”
“那倒不用了,”大娘抿唇一笑,“钱秀才虽说不会绣花,但是裁剪衣服,做点针线什么的还难不倒他,村子里有要聘闺女的,还得麻烦他给描花样子呢。”大娘好像想到了好笑的事,推了郭燕一把,自己抱着郭燕那件“嫁妆”里的料子走了。
郭燕面红耳赤,自己嫁的男人到底是个什么人?虽说是个小秀才,却入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连针线活都不落下。听大娘说的意思,小不点长这么大,都是他爹一把死一把尿的亲手带大的,那这个人除了不会生孩子外,还有什么不会的?
只是,这个十佳五好男人的老婆为什么跑了?
钱元脩大概也有大娘一样的担忧,当天晚上回来就带回了白色的棉布,不等郭燕张口,吃完晚饭,就收拾桌子把料子在郭燕惊异羡慕又羞愧的目光中,裁剪了出来,一家三口一人一身。郭燕嘴角抽抽,“你也不怕我把它给缝糟蹋了。”
“不要紧,你拿我的练手,你跟孩子的我来做,”他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