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道-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堂,但或因久居西域一地未曾远行故而心思单纯不通世情。吾祖与之一见如故又因受其恩惠良多,故此相请同往浮梁而来。”

“有地火之力以为倚仗,有控火之术以为助力,青瓷焉能不一举成名声满天下?大喜之下吾祖与龙氏更是约为兄弟,誓为通家之好。”老人说至家中兴起之事,眼中满是向往之色,却迟迟不肯叙说后事。

小狐急性,见久无下文几欲脱口相问,幸有初阳从旁将其抱起佯作好奇状笑问道:“汪氏既与龙氏有通家之谊,何以窑火之源又远归西域致使青瓷难在?”

老人j□j黯然,轻叩桌面,迟疑着说道:“此事祖上皆是语焉不详,我只知大概。约莫是窑火之源与控火之术皆为秘术,龙氏不肯居功吾祖不愿泄密,故而族中皆以为龙氏孑然一身安居汪家而多有闲言。此时龙氏与族中一女两情绻绻私约终身,女子父兄嫌其身无长物抵死不从并欲另结婚姻之好,终至女子含愤投缳。”

“女子离世,龙氏震怒,非但将窑火之源收回并指天为誓永不再来。失却火源,纵有控火之术瓷土釉料又有何用?青瓷汪家犹如昙花一现,数年凋零。经此一事,汪氏一族四分五裂唯留我一房苦守祖上遗训不肯少离。”老人感伤已极,涕泪满怀。

虽已猜得其中必有儿女情怀,怎料却是死别之伤?生离犹有盼念,死别乃是绝望,初阳亲历情伤怎能不知其痛彻心扉?遥想火焰山中那江南小院烟雨柳色,伊人不再空自独守又如何不叫人怅然若失?情深一往不知何起,悄入心怀,挥之不去唤之不回,可以释然可以放下却独独不可忘却。堂中各人各怀心思各有感伤,一时间静默无音。

许久老者才强作欢颜道:“一时感怀倒是忘记相问贵客何姓?由何而来?也未曾相谢二位千里送归窑火之源,万勿责怪。未知龙氏一族后人近景何如?”

初阳也从低落的情怀中挣脱而出,与英娘一同上前执后辈之礼告知名姓。归座后初阳浅笑道:“初时惊叹于彩瓷之美,继而感怀于往事悠悠,非独老伯一人如此,在座诸人皆是,何以自责?”

“况且龙氏一族既已将窑火之源重归汪家,便已是将前尘旧事化作烟云恩怨尽数开释。缘起缘落终有时,老伯也不必再多介怀。”初阳见老人情绪依旧不甚安好,反倒有心宽慰,“亦不知控火之术汪家可有传承,青瓷釉料配制之法可曾典藏,若是俱可备下,我等倒有意叨扰一睹青瓷再现之盛况,不知老伯可能应允?”

“如何不可?初阳佳客非比一般,你等且安心小住几日,待我将一应事物备齐,祭拜先祖,叩谢窑神,便可开窑烧制青瓷。”老人听得初阳提及青瓷重生一事,方才真正转换心情,兴致勃勃地盘算起须要备下的事物人手。

许是长久以来的心愿指日可成,老人也不管初阳英娘能否听懂制瓷术语,喋喋不休地将瓷窑中的规矩礼仪和制瓷所用器具一一讲来。初阳英娘倒是极有兴趣,小狐却觉枯燥乏味故自睡去。

絮絮叨叨说了能有大半个时辰老人方才尽兴收声,歉然道:“近来年岁增长反倒多违礼节,远客未有歇息之处,反倒说些无用之事,真是失礼得很。我这便唤人将客房打扫一新,初阳英娘可不要嫌其简陋。”

初阳英娘早已惯于风餐露宿,自是不会介意这等小事,只能连连摆手道:“客随主便,岂有嫌弃之心?何况老伯过谦,身处如此庭院只觉处处宜人处处景,何来简陋之词?”

三人又闲谈些西域风情,原来老人也曾远游四方见识不凡,而彩瓷之术据说也曾融合西来用色之法方能这般生动活泼。想必这汪家一脉有变通创新之心世代相传,故而先有青瓷兼有汝州瓷与浮梁瓷之美,后有彩瓷集神州工笔与海外画技之长,就如薪火相传:火种不灭,火势不绝;形骸有尽时,魂灵无衰竭。即便中有反复,但终不灭其志。

不知何故,初阳又心念我神州屡经战祸,即便有人命贱如草之时也不能将神州能人志士之心火扑灭,当需其奋勇向前之时需其血洒神州之时,又有多少佳儿佳女以身许国?又有多少水之蛰伏是为神州长存,火之炙热也是为神州长存,若无这炙热之火若无这阴柔之水,神州怎能屡屡力挽狂澜而世世不绝?

水之滋养,木自欣然,若无火之炙热,又何以成就天地世界?紫府世界中骄阳冉冉而升,不似冬阳无力,不似春阳和煦,反倒好似号角声声指令万物奋发向上。当先而生的小荷此时依旧一马当先,此情此景岂不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其他生物也不甘其后,纷纷抽枝展叶想要追上夏日的步伐。

☆、第101章恕人恕己

韩秋霜此言已非只是质问指责;更是近乎于诅咒,落入耳中有说不尽的怨毒与杀意。初阳至此反倒心平气和,缓缓转身问道:“若是依韩师姐之言,梅师姐岂不是永坠寒潭;轮回不能转世不得?”

“如此恶毒之人;若是转世重生岂不是又要为恶于尘世间?永沉寒潭方才妥当。况且恶行不惩,天道何以昭昭?我等失却手足姐妹之人又何以平息怨愤?”韩秋霜振振有词;丝毫不肯退让,反而鼓动身边之人以助其势。

“正是;若不是梅之华贪欲无边;李师妹也不会恨然离世。”旁边一圆脸女子也鼓噪不定,以为支援。其余女子更是七嘴八舌,争相表述自己失却同门之痛。

“想来梅师姐沉入这寒潭已有些时日;为何诸位心绪依旧纷乱?为何众人怨恨越发高涨?我本愚笨,百思不解,却不知在场哪位师姐可能为我解惑?”初阳未曾高声,只是随意道来便已将聒噪之声尽数盖没。

一言既出,众皆无声,有人暗暗反省,有人欲辩无词。

“诸位此时只记得为恶之事,却不曾忆起梅师姐往日情谊,岂不是有失偏颇?”初阳乘势又追问了一句。

“当初梅师姐风华绝代,独秀清幽,其实待我们也是极好。”有人偷偷嘟囔了一句。

“梅师姐外冷内热,凡清幽门下得遇难事,必是有求必应。只是昔年因与圣剑之道失之交臂,性子才日渐古怪。”严之风也在一旁叹息道。

“即便我们能念及同门之谊,梅之华痛下毒手之时可曾念及同门之谊?方寸山中那贱人竟将我等尽皆视为血食,此等魔物又何必与其论及情谊?”韩秋霜痛失亲姊,心中执念较之他人更胜,非但无有自省反而百般挑唆,欲挟众成事。

“寒潭之中乃是梅师姐遗骸,其魂魄幽幽许是消散于方寸山中,又或是早入轮回煎熬,韩师姐又何必煎迫不休?执念不解,道途难进,而求道之途不进则退,于己于人皆是不利。何不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放梅师姐入土为安,还自家一片清净天地?”初阳循循善诱,居然又有些女先生的风范。

“住口,我之道途当由我定,岂是你一落寞碎丹无望大成之人可妄加置词?若是再要纠缠不清休要怪我手下无情。”韩秋霜见众人为初阳言辞所动渐有犹豫之色,不由得怒失神智,开始口不择言。

初阳也不动怒,似笑非笑地说道:“原来我在韩师姐心中已是这般不堪,落寞碎丹?无望大成?果然是言辞犀利,难不成韩师姐这些年岁只在辩词上多有长进?”

韩秋霜一时哑然,双目赤红显然已是气急,再回首四周见众人皆因自己一时失言而起疏远之意,怒极反笑,口中吟哦不定:“寒潭瑟瑟,其中悲凉 ,草木摇落,凝露为霜。寒霜现世,万物凋零,感于心间,忧伤终老。”

韩秋霜飞虹起剑,将心中怨恨心中伤苦尽数化作寒霜宣泄而出,转瞬间地上已是霜冻一片,寒意逼人。中者只觉五脏六腑俱化做冰石再无生机,而神智昏昏不知所在,唯留怨愤之情在心中咆哮不定。

初阳也不慌不忙,反身将小狐交于英娘后悠然前行,而雨随人起,霏霏不息。话音隔着细雨飘来,居然丝毫不乱:“水之善变,为严霜,为飞雪,为滴露,为清流,然溯本正源,皆为一体。霜雪或可一时将溪河冻结,却几曾见江海尽数为之掩盖?霜雪或可一时咄咄逼人,然春雨一至必是融霜化雪归为水流。”

旁人先得春雨之力神识顿时一清;再观初阳神情自若,好似春日闲庭信步一般,心神也为之一松顿有如释重负之感;低头却见秋霜随着春雨缓缓化水,终究是汇聚为一重归寒潭而去,心中恨意似乎亦随着水流一丝丝远去再无踪迹。

韩秋霜面容虽犹有挣扎,但心中积怨已随寒霜铺地尽情倾泻,愤恨之意又随水流潺潺而去,此时心中唯留怅然迷惘:死去原是万事空,便是耿耿于怀不肯舍去又能如何?伍子鞭墓,故友远去;衔恨良久,伤人伤己。罢罢罢,莫如尘归尘土归土,恩怨随风散,是非埋土冢,各自安息。

说来奇怪,韩秋霜本是对梅之华恨之入骨,此时反觉有些同病相怜,心中猛然一惊:两人俱是求之不得俱是偏执不舍,若无今日之事只怕他年执念成魔者便是自己,原来恕人便是恕己。

立意求道者谁无慧根,魔障已破,心境自明。韩秋霜居然向初阳恭恭敬敬执后辈之礼道:“道途艰难,心障最险,然达者为先,今日初阳百般提点正可为我之师长。”

初阳此时方才粲然一笑,摆手道:“韩师姐言重,何以至此,只不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年我落魄碎丹之时,只怕心结远胜于你,若不是他人点醒只怕真是大成无望。”

言毕,初阳转身望向英娘小狐,心中满是暖意:得良友为伴同行,实乃人生第一快事。英娘亦含笑回望,似乎在说:彼此彼此。

满场正是一团和气,突然有人于半空中赞道:“江初阳,果是名不虚传,心存凡尘而不染凡尘,深重情意而不偏私谊,当世英才你为翘楚。”

初阳正讶异此为何人,耳中又听得其人说道:“恩怨已结,怨气平息,而梅之华亦可入土安息。不须初阳你再多费气力,我自取出与你。”

话音刚落只见寒潭水面宛如刀切,一分为二,而有一具冰棺缓缓升起,其中梅之华再无争胜偏执之心,安静恬然风华绝世,想来蒯通初见时她便是这般模样。如此甚好,若得泉下相聚也当不会错认彼此。

初阳待要相谢,空中之人早已渺无声息,只得朝其去向深施一礼以致心意。

当下众人动手,择定一幽静之地以为梅蒯二人安息之所。待得祭扫完毕,却见有一红梅一劲松比邻而生,转眼已有数尺之高,风过枝叶频频点头似有致谢之意。

☆、第102章洪灾

由清幽山向北行不多远便是蓉城;行走其间初阳仿佛觉得时光倒转;是谁耐心教诲于我深?是谁指点山水共我行?是谁品酒论道与我同?那温煦言辞似乎犹在丞相祠前回荡不去,那温热手掌似乎仍在街巷间牵我前行。

霎那间;初阳珠泪扑簌,如雨翻飞,小狐知其感怀笨拙地捧着一块帕子送上前来;英娘亦轻扶其肩以为安抚。初阳接过帕子拭干眼泪;见路人多有诧异;脸上顿时一红;反倒有些难为情。

“一时情深难于自持,哭便哭了,笑便笑了,又何必介意他人眼光?”英娘笑着牵着初阳离去,也不忘再安慰几句。

初阳闻言,红晕渐消,心怀反倒更为释然,突然有些以己度人之思:我感师父恩深不肯轻违其意,而维城何尝不是身受家族深恩?人各有道,择定而行当不言悔,若然再见必不相避,唯坦然二字而已。

轻灵剑意有成,心结情伤尽去,初阳不由得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