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麝天下-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尚阿更是急不可耐,大声问道,口气里几乎掩饰不住的责怪,“皇上既然有此消息,为什么不早点公布出来?要是被洋人和太平军先行联合起来,那可如何是好?朝廷岂不是要被他们逼到绝路了吗?”

“赛尚阿,你这是干什么?责问圣上吗?”载垣见赛尚阿露出不恭之态,登时大怒,呵斥出来。

赛尚阿恨恨地瞪了载垣一眼,这才向奕欣躬身拱手道,“臣一时情急,请皇上降罪!”

奕欣见他不恭敬之态如此明显,心里冷笑着,也不理睬他,看着所有大臣,说道,“众位大臣不妨猜一猜,那匪首洪天王对于洋人的联合提议是个什么态度?”

大臣们一愣,登时都不说话了,个个儿都是人精,忖度着奕欣的态度,基本上也就猜出个七七八八。载垣刚才一直在一边旁听着,对于这个事情没有发表意见,也看清楚了奕欣的态度,这时候便站出来,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特别尊重的口吻,与赛尚阿刚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皇上,难道这匪首洪天王竟然拒绝了洋人?”

“哼哼……。”奕欣冷笑着,目光转向赛尚阿,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说道,“不仅匪首洪天王拒绝了洋人,洋人分别派去试探游说其它五个匪王的代表,统统都被拒绝,甚至还有被赶出去的。”

赛尚阿心虚地低着头,季芝昌的脸上一阵青白颜色,陈孚恩看在眼里,乘热打铁,环视一圈,轻蔑地笑着,大声说道,“匪首的天王和那些个伪王爷尚且知道廉耻,不屑于跟洋人结盟,倒是我们大清的朝堂之上,食君之禄的堂堂国之重臣,急不可耐地要去跟洋人结交!这样公开为洋人摇旗呐喊的卖国贼,其心可诛!”

赛尚阿浑身一震,脸色青黑,大喝道,“陈孚恩!你无凭无据,在那里胡乱说些什么?”

陈孚恩白眼一番,恨声冷笑道,“谁帮洋人说话,就说谁?怎么,你心虚了?”

赛尚阿正要反驳,载垣呵斥道,“好了,都别再说了!莫要殿前失仪!”言语中大佬气势十足,端华离去,载垣也有心要掌控军机处,正好借这个机会打压陈孚恩。

陈孚恩自然心知肚明,只管冷笑着,却不再说话,总不能真的在年轻的皇上面前争执吵嚷开来吧。

奕欣却盯着赛尚阿,两只眼睛里突然精光大湛,脸上渐渐浮现出怒气。赛尚阿不明就里,他参加了好几次“端党”聚会,端华在聚会上大放厥词,对年轻的普宁皇帝言语中十分不敬,他也跟着放肆过几次。今天殿上一时情急,竟然暴露出来,他着实有些心虚。

赛尚阿在奕欣迫人的目光下几乎难以遁形,赶紧躬身拱手,语气中带着谦卑,向奕欣问道,“皇上!臣也是担忧大清前途,今天一时情急,君前失仪,请皇上治罪!”

奕欣一阵冷笑,笑得赛尚阿背脊上一阵阵冷汗,“如果你真的是担忧大清前途,这样的君前失仪,朕倒也可以谅解。”说道这里,奕欣突然大喝一声,“赛尚阿,你偷偷摸摸地跟洋人勾搭,以为可以在朕面前瞒天过海吗?”

“啊?”赛尚阿浑身一震,双腿一软,顿时跪了下去,也忘记了新规矩,额头重重地在地上使劲磕着,大声喊道,“皇上!老臣冤枉!老臣绝不会干那些卖国求荣的事情!”

奕欣冷冷地看着赛尚阿磕头,并不阻拦,只轻轻又说了一句,“听说你府里的福晋交游广阔,连洋人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你们府里都已经用上不列颠出产的羊毛呢了吧?其实,并不是洋人的东西都好,我们大清自己刚刚研制出来的羊毛呢更加柔软暖和,你们眼界也着实太低了!”

赛尚阿脑子一阵轰鸣,脸上登时涨得通红。其他大臣听得有些没头没脑的,季芝昌却突然脸色煞白,心虚地抬眼去瞄了一眼奕欣,却正碰上奕欣看过来的锐利眼神,双眼如炬,直看到他心底深处,立刻浑身一震,低下头去。

第一卷九儿 第二百二十一章细雨润物

奕欣冷笑着把话说开了,“据报,洋人已经拜访了不少朝廷重臣,朕没有追究这些人瞒报的责任,是因为朕相信,在事关国本的大事上,身为国之栋梁的重臣是不会含糊的。可是,今日廷议,有些人真的很让朕失望!有些人确实做得很好,绝不与洋人同流合污;有些人收了礼不做事倒也罢了;最可恨的,便是那些为了些蝇头小利,居然真的去为洋人游说朝堂的人!这种人不是国贼是什么!”

奕欣说到可恨之处,猛地一拍御案,连茶盏都震翻了!

这次养心殿中召开的小型廷议就这样散了,当晚一道圣旨发了出来,“赛尚阿、季芝昌尸位素餐,见利忘义,甘为洋人驱使。着褫夺一切职务,贬为庶民,以儆效尤。”满朝震动。

让朝臣震动的不止两位前朝顾命大臣就这样被踢出了朝堂,更加震惊的是皇上消息居然如此快速准确!这是前两朝从未有过之事,这种办事的效率只有乾隆朝以前才有,普宁皇帝登基不久,似乎已经有一支看不见的队伍在位皇帝服务,这才朝臣胆寒不已,许多大臣顿时行至收敛了许多。

鉴于军机处一下子缺员两位大臣,不等朝臣们猜测何人增补,普宁皇帝很快颁布《国事机构改革令》,下令组建总理衙门,载垣出任总理大臣,除了户部、吏部、工部、兵部等原有部门,新增加农业部、外事部、商务部、科技部、民政部、海事部,压缩内务部、宗人府规模。

科举考试的科目取消八股文,只用策论为基础考目,同时增加可选的辅助专业科目,如新型竖式账务考试,以及西文、水利、算学、综合科技包括化学、物理、机械。工程和农务管理。

有关科举考试变革的消息一出,举世哗然,毁誉参半。像上海、江苏水泥厂镇这样早已推广新学的地方是首当其冲的获益之地,即使是京城,由于《洋务周报》、《新生活》长期的宣传,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新鲜事物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其实,现在大清只剩下半壁江山,北方各地捻军起义逐渐式微,卓青在北地消灭了几家割据地方的土皇帝之后。留在北方的李山魁的队伍已经逐渐扩充到一万人,由九儿的阿玛惠征指挥,主要搜集西北和北方的各种情报。有顽固的割据势力,经驿路快马暗中交由九儿和奕欣定夺,陆续又消灭了几处。因为民不聊生而被迫起义的人员来源基本上没有了,但凡升斗小民,只要能有口饭吃。都不愿意去落草为寇。有惠征在北方,宣传新思想的报刊传播一直很通畅,新学也陆续办了起来。

南方由于太平军战乱,交通阻隔,但是借着陆路卓青的线路,海上还有航路。《洋务周报》和《新生活》,以及《申报》等报刊仍然可以在南方发行。科举改革的消息传过去之后,士子、商人、新学学子都被吸引了。人心所向渐渐开始起了变化。太平天国一向最薄弱的便是缺乏士子归附,新科举制度一宣布,太平天国不仅吸引人才更难,已经归附的也开始离心离德。

在洋人眼里,腐朽僵化的大清朝不仅死而不僵。竟然渐渐露出新生气象,洋人沉不住气了。英国公使夫人进宫觐见皇后娘娘之后。由于与英国公使的期望相差太远,英国公使借故推迟了与普宁皇帝的拜见日期。羊毛呢事件让英国公使意识到,自己对大清的现状认识不够全面,他需要更多的见识。

这中间发生了一件趣事,上海领事夫人在那次进宫拜见以后立刻回到上海,没过多久,上海的领事先生以身体染病为由提出辞呈。京城的英国公使其实对于领事暗中的猫腻有些耳闻,评估再三,认为领事先生熟悉上海各界,两人打开天窗说亮话,私下协商之后,居然达成共识,领事收回了辞呈。

据驻守上海的姜涛提供的绝密情报,领事上供了一些利益,获得了公使的庇护。姜涛已经调动人手密切关注着,希望能够拿到确凿的证据。

在公使的督促下,公使夫人再次进宫觐见皇后娘娘,表达了公使夫妇希望能在非正式场合觐见皇帝与皇后的请求。

于是,京城的初雪飘落的时节,以商务部牵头主办,在圆明园开办了一次大清工业科技博览会,为期三天。不仅有从上海和江苏水泥厂镇的各种新型经济带来最新的产品展示,以及应邀的能够赶来的各地进京述职的官员,还邀请了部分已经在新型工业和学堂做出成就的归国留学生,还有农业部、工部、科技部、商务部、外事部这些新兴事务部门的新任主管,以及驻京的英、法、意、日、西、葡、美等国的公使和夫人。

九儿与奕欣决定加强各地向全国推广新型产业给这些国外驻京城的代表们,好好展示一下大清现在的实力

新成立的农业部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于规模化种植给出了一些建议。配合着建议,还同时推广一些改良的或者新发明的农机具;新式的蒸汽纺织机械,配合着大型工厂的示意图,旁边还摆放着生产出来的各种机制棉毛纺织品;上海那边各种新式小型家用电器产品也陈列了出来;尤其水泥厂镇那边如如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新发明,林林总总,琳琅满目。除了军火,基本上都有。

这次大清博览会的主要目标是国内推广,那些地方官员对于这种推广形式觉得十分新鲜,各人反应不一,有些地方官员如获至宝,大部分只是蜻蜓点水地浏览了一下。博览会针对这些地方官员分发了完备的推广资料请他们带回地方多做宣传,还有专人推荐介绍。让这些官员没有想到的是,每个人的反应,都被详细记录了下来。

奕欣本来想暗中做记录,将官员对于新型工业的关注度和引进程度作为第二年的考核标准,谁知第一天下来,才发现大部分回京述职的官员根本就无动于衷,要不是皇帝驾临,他们可以乘机见到许多高官,也许根本就不屑于来一趟。

这样的官员与来自上海和水泥厂镇的管理人员,在态度上和做事方式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坚定了奕欣改制的决心。

眼下还是暂时压住火气,专心对付一群居心叵测的西洋公使。

“英国公使先生,对于大清新兴产业可还看得入眼啊?”陈孚恩得意洋洋地发问了。

其实他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的新产品,对于新式工业,他最早最直观的印象便是养心殿和值房的新式冲水马桶和自来水。自从咸丰朝时期改造紫禁城之后,朝中大臣一窝蜂地开始了府邸中的改造,可是,这么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新鲜玩意儿,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不管看不看得懂,他却只管欣赏着洋人脸上错愕加上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尴尬表情,若没有这等陪衬,他对于新兴工业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关注度!

各国公使面面相觑,难以置信,相互之间窃窃私语,“清朝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新工业产品?”

“听说很快京沪铁路就要开通了?”

“他们哪里来的蒸汽机火车头?”

众多问题都指向英国公使,蒸汽机的关键技术以及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来自英国。英国公使尴尬地打着哈哈,掩饰道,“听说他们已经能够自行生产蒸汽机了,而且已经研制出小型蒸汽机了。”

又是一阵惊叹声,英国公使却黑着脸,开始思考如何向维多利亚女王写这份报告,尤其南中国的鸦片生意销量已经不足原来的一半了!而这些新型的小电器产品,却经由霍格的推荐,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