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样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谜饫醋苹疤獾模降兹思一故堑胱庞兴怀苑拐饣厥虏皇莮

夏小满瞧着年谅那张苍白、枯瘦、满是病容的脸,不怎么就生出点亲切感来,刚才一直盘旋在脑子里的问题不禁脱口而出:“其实我很好奇,老太君不是进宫了么,那个谁,咋样了……?”

见年谅表情有些僵,她脑子也转过轴来了,咬牙暗骂自己“好奇害死猫”,然后开始绞尽脑汁想怎么圆场。却听年谅低低的声音道:“想必你也听她们讲了前因了。”

夏小满脑子飞速运转着,自然不敢答应,到底涉及了宅门秘辛,私下流传是一回事,传到主子耳朵里又是另外一回事,待拿到明面上来诘责,那就是大事了。她只要吱声,那就等于把茴香给卖了。谁知道后面跟着的是鞭子、板子还是人牙子?因此她保持缄默,甚至视线都不落在年谅脸上。

年谅倒没想那么多,在他看来,五奶奶闹了这么多次,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今儿又来闹了一出,夏小满问询了丫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这般喟叹只是因着这事着实让人头疼,道:“……老太君没提,但瞧着……没如愿吧。这也不是头回了。不过她说太后招了五嫂进宫,想必多少有些教诲吧。”

夏小满“唔”了一声,看来武家还是无比强大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其实在她心底,对五奶奶的同情要比厌恶多,虽然这同情在武家强大的圣眷前,显得十分的可笑。她唏嘘一回,武氏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的鲜明,当然,那独立自强等特点在她看来是优点,在这个社会标准下来看,也是缺点;而那贪婪敛财的缺点,却是哪个社会都不齿的缺点,因此,武氏怕真的很难在这个社会被人认可。

粥菜上来了,因夏小满强烈要求,才没有摆上那人参小米粥,而是换上了肉粥。虽然只是一点点肉沫、还是跟着粥一同煮的,却也让夏小满高兴起来,终于能吃肉了,真不容易,可是禁荤腥好几顿了,她实在没有做出家人的潜质。

伺候的丫鬟一个都没上来,青樱跟夏小满解释大概意思是他们还要商量玫州的事,而这件事老太君又说了不让声张,因此他们也必须谨慎点,像是把夏小满当自己人的样子,可说起来却又是隐晦而客气,末了又道她来伺候夏小满吃饭。

夏小满忙连连摆手,自己坐下吃了,哪里有那么奴隶主,真的要吃饭必须人伺候才行!她这边吃着,青樱和年谅那边开起了研讨会,她听了一会儿,听到说海边儿,忍不住在他们停顿下来的时候,插嘴问道:“玫州在哪里?靠海?”

青樱笑道:“在阜泽东南,是临着海的。咱们崖山庄也有渔场在那边,到时候主子想吃海鱼就便宜了,从海边儿到玫州府城只十几里路,那些个海货一捞上来当日就能送进城,正好吃个鲜。”

夏小满一听见离海近、有海鲜,就立时兴奋起来。她自小在海边儿长大的,对鱼还差些,但虾蟹是不断口的,她并不热衷大闸蟹一类的河蟹,就只爱海蟹,怎么吃也吃不够。直到她被调到总部,去了另一个城市,离海远了,买海货没那么方便,这一年里才很少吃了。现在听说很快又能过上时不时就能吃虾蟹的日子,她不由高兴,就觉得这嘴里的粥也变得越发香甜起来。

便是没挨着海,出京也是好的。夏小满暗暗想,最少,在外地跑路要比在京城容易的多。她原本还琢磨着是不是要熬上一年,甚至更久,以以往穿越教材女主经历来看,出逃的前期准备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熬上十年八年也不是没有。很多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看来,兴许就是天赐良机。

夏小满叼着筷子,瞄了一眼病怏怏的年谅,后者因为高兴的缘故吧,这会儿精神很好,很有活力的跟青樱讨论着。夏小满似乎头次强烈的感受到她和这厮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不死,他能出京,她跑路就八字有一撇了。现在首要的问题,就是赶紧让这小子的身体恢复到能出京去玫州的状态。她可不是学医的,虽然照顾过病号,但也只比非典型医盲强那么一点点,医学知识不知道,多少知道些医学常识。

比如,年谅现在腿断了,不能动弹,若长期不动肌肉就萎缩了,这么躺到明年二月,怕是没病也瘫了。所以,肌肉按摩是必要的。而这敲敲掐掐揉揉的,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个人就会做。若说有点技术含量的就是足疗了,她忽然想起《寻秦记》里项少龙给秦王邑人做的那“足底按摩”来了,不由哑然失笑,这个……这个技术活儿她还是甭挑战了。

通风也很重要,她始终觉得这个房间太闷,空气质量极差。如果能让年谅出屋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溜达溜达应该会好很多。拄拐……嗯,看样是不行了,要说整个轮椅么……也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轮椅,若是没有,她倒能鼓捣鼓捣看,因母亲住院时用过轮椅,她虽不是工科生对机械也没啥研究,但是要说搁椅子上安俩轮子的话……

试试看吧,什么不都有个开始么。为了美好的明天,那就开始吧。

(第一卷完)

卷二 今朝犹喜带霜开 1、奉帐①

开新卷。PK中,求票~~~^-^

————

大秦永宁十八年腊月初五。帝都阜泽。

天还没亮,城门刚开,十数辆载满粮食物产的大车便浩浩荡荡驶了进来,直奔常平街去了。

守城的官兵早就见怪不怪,京都之内官宦人家多在周边各地买田置地,每到年下,这些田庄就会赶来向主人家献物产,同时报上一年的总账让主人家核查,说起来就是佃户向地主交租,却有个雅致的名字,叫奉账。

车队最前面是十骑护着四辆蓝布小车,速度较后面大车快上许多,先行抵达常平街年府西侧门前。为首车上车夫勒了马,坐在一旁的小厮跳下来,恭敬的对着车内道:“主子,咱们到了,您少坐,小的去叫门。”

“混账东西!”车内传来苍老的声音,喝道,“混叫些什么?你想要我老头子的老命吗?”

那小厮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一向和颜悦色的大管事竟然用这样严厉的语气,唬了一跳,慌忙跪下磕头道:“小的该死……”

“爹息怒……”护车人中为首的一个褐衣魁壮男子正待下马,听了这话,忙迅速翻身下来,站到车边,躬身道:“这小子第一次跟着来阜泽,还不知道规矩,一时失口……”

“一时失口?”车内老翁冷笑道:“亏你还有脸说?!若非他平日就这样叫惯了,怎会现在脱口而出?我素日只当你办事妥当,才让你每年来跟主子奉账,你竟不知好歹,自以为是起来了!你当你做了管事就是主子了?!你大哥你侄子都是官身了,你去问问他们,敢在年府门前当自己是主子不?做奴才的就要守奴才的本分。你不要廉耻自己找死也就罢了,别陷老头子于不忠不义!”

那男子心下不以为然,脸上却挂上苦笑,听着老翁训罢,躬身道:“爹教训的是,儿子再不敢了,还请您老息怒,保重身子要紧。”说完狠狠瞪了犹在地上跪着瑟瑟发抖的小厮,踹了他一脚,道:“蠢东西,还不去放下凳子,请大管事下车!”

那小厮慌忙爬了起来,放下板凳,打起车帘,一个干干瘦瘦的老翁在两个侍仆的半架着半搀扶着下了车来。后面几辆车上,又有男女下来,围在老翁周围。

“爷爷!”一个十岁出头虎头虎脑的少年一打车上跳下来,就一阵风似的奔到那老翁身边,双手托住着老翁的胳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年府的朱漆门和墙内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惊叹道:“主子府上果然和爷爷说的一样,好生气派~~!”

老翁疼爱的拍了拍孙子的脑袋,但抬眼望向次子时又板起脸,道:“还不前去叫门?”

年府此时尚未启门,那男子忙应声走上石阶叩打门环。片刻一个青衣小厮从门内探出头来。那男子抱腕笑道:“这位小哥请了,烦你通报一声,玫州崖山庄大管事尹迅前来府里奉账。”

那小厮一听,忙大打开门,恭恭敬敬施了礼,道:“原来是崖山庄的管事老爷,小的这就去通禀。”他又瞧见后面还有老人、小童和女仆跟着,忙道:“天冷,大管事若不嫌弃,请移步门房暖和暖和。”

“有劳小哥。”那男子一笑,然后转身回来,向老翁道:“爹,咱们来的也是早了些,想来主子未必起了。天儿也冷,儿子扶您老到门房去小坐片刻如何?”

那老翁点了点头,道:“让江枰,王棂在外面守着咱们的车,等府里管事来接。”说罢扶着孙子的手,缓步上前。

越过门槛那一刻,他有些激动起来。细论起来,他已经有六年没来年府了。

这老翁就是玫州崖山庄大管事尹迅,是郡王府的家生子,年少时其家人被选中做郡主的陪房,他也跟着一同来到年家。年老夫人的嫁妆产业并没有按照年家的家规——用年家人经营分几成、不用又分几成的,而是一律用自己陪房家人经营,却把所有的收益都归年家。这尹迅就是一路从学徒做起,在年老夫人的嫁妆产业里帮衬打理,逐渐被提升为崖山庄的大管事。

如今尹迅已经六十有七,半生操劳,身子骨早就没有那般结实了,虽然玫州离阜泽只有小半个月的路程,但路上车马劳顿,也不是他能承得住的。因此,前些年,年老夫人特许他不必亲来年府奉账,提拔了他的次子尹槟全权代理管事奉帐。他便安心坐守崖山庄,六年不曾踏出玫州半步,直到半月前收到年老夫信,影影绰绰提及崖山庄易主,他便坐不住了,总觉得这大管事实没有不来的道理,便随了儿子一同进京。

门房里有两个呆过一年的仆从,虽不认识那老翁尹迅,却是认得年年都来府里的尹槟——崖山庄虽然不是年老夫人陪嫁中最大的庄子,却因地处富庶的玫州,是收益最多的庄子之一,因此每年尹槟来奉帐,都不少给门敬。到底是拿人家的手短,这些看门的仆人岂会不恭敬?刚刚听了尹槟自报家门,知道是崖山庄大管家也到了,忙都起身相迎,又让上座奉好茶,陪笑道:“尹大管事今儿来的早,怕要等上阵子了。咱们这儿没有什么好茶,还望您老见谅。”

尹迅和颜悦色的和他们聊了一会子,无非是主子康健,爷们官运亨通,小爷们学业有成之类的。就听门外匆匆脚步声起,毡帘一挑,进来四五个青衫男子。因年府尚青,男女仆从管事皆是一身青衣,尹迅细看那几个人衣上绣纹,知道为首那人是一等管家身份,便站起身,刚待说话,那人已经抢步上来,先行作揖问安道:“韦棣见过尹大管事,大管事福寿安康。”

“爹,这位是采买上的韦管家。”一旁的尹槟是认识他的,忙给父亲介绍,两下寒暄一句,他自己也见了礼,又引侄子尹英拜过。末了,他略有羡慕的打量着韦棣的衣裳,笑道:“一年不见,老哥你又高升了!可喜可贺。”

韦棣笑道:“同喜同喜。只是韦某已不在采买上,如今在东路北院当差。”

东路北院是年家大房居所。尹迅暗自点了点头,主子信里提及要将产业交移子孙,既然是这韦棣来接他们,看来产业怕是要交给大房了。只是听闻大老爷尚在西北,大房在京的只有个自小儿病病怏怏的六爷,还是三天好两天坏的,不知道这产业……莫非是十爷要从西北回来?算算十爷和十一爷也该到了科举的年纪,不知道今科中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