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纯粹之下,这样的感情亦是神圣的。所以就连仓央嘉措自己也相信,这样的感情美好得,不会让人堕入恶途。

事实上,在当时的西藏,那些当垆而沽的女子,大多有妓女的身份。她们卖醉亦卖笑,让人在温柔乡里,醉生梦死。那些秦淮岸边的莺歌燕舞们,亦是如此。她们中亦有为爱不惜一切的真女子,她们的心亦可如仙女一般地纯洁。

仓央嘉措的“破戒”,并不是为了成佛而刻意去经历磨难。他所执迷的,是现实自由的世界里的欢声笑语,而并非追求那些他不感兴趣的空灵境界。这个敢于对权贵、对礼教说“不”的小伙子,对于唾手可得的名利淡然弃之,毅然决然地追寻那最真实的幸福。但他的这一真性情,却将在未来,被认为是对世间最大的关怀。

我们很难说这样的褒词是如何生发的。至少我们可以理解,没有一副真性情,哪里会有大的成就。当年释迦牟尼还是王子时,如果没有一副关爱世间的真性情,如何会去寻找为世人破除一切苦难的方法?如果他成道之后,没有继续保持那份真性情,如何会殚精竭虑地将自己的智慧传播于人间?那口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地藏王菩萨,他的那种执著,不也是一种真性情?

或许佛教所传达的正是一份真,正是这份真,在引领世人去看清世间的真相;正是这份真,使世人学会去保持真我。也正是这份真,让仓央嘉措的感情,淳朴而圣洁。

仓央嘉措在爱的海洋里,沉醉了。他尽情地享受着,情爱的欢愉。通常,他会乘着夜色溜出布达拉宫,去到恋人的家里,直到天亮才回来。他不舍得怀抱里的那一团软香,那是他魂牵梦绕的伴侣:

白昼看美貌无比,

夜晚里肌香诱人;

我的终身伴侣啊,

比鲁顶的花更为艳丽。(高平译)

他的身心都沉醉在那花一般的美艳中,不能自拔。他多想多逗留一会儿,可他知道,他仍然应该给第巴以起码的尊重。

第巴虽然管束着他,但是对他尚还有情。第巴是把他当了傀儡,可待他还不错。他亦知道自己的恣意妄为让第巴非常为难,可他已经管不住自己,他的身心都留恋这个温软的处所。所以至少,还是给第巴留一点面子吧。

每夜,他都秘密地去偷欢。知道的,只有守在那通向尘世的小门旁的老狗。那老狗许是吃了仓央嘉措给的食物,每每见到他,只会摇尾示好,而不会汪汪大叫。仓央嘉措总是欣喜地摸它的头,对它说:

胡须满腮的老狗,

比人还要乖;

别说我夜里出去,

天明时才回来。(高平译)

在这令人心醉的每一天,唯一让他感觉遗憾的,就是无法给他心爱的人一个名分。对于普通人来说,给心爱的姑娘一个名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对于六世达赖来讲,却是他一生的难事。每每想到此处,他心中便生出千丝万缕的怅惘,和剪不断、理还乱的迷茫。

在誓言面前,他如赤子般忠诚;在波谲浪诡的现实面前,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张皇。现实并没有因为仓央嘉措对爱情的坚决而有所改变。流言蜚语像是春雨后的野草,疯狂地生长蔓延。滚烫的誓言,完全褪去它的热度。现实的洪流,正在不远的山间盘踞。

他应该可以预感到一些不祥,可是善良单纯的他,却宁愿忽视掉这个世间的邪恶。可这善良,给他带来的,却将是无尽的伤痛。

第23章 流年

不管哪个时代,权力始终是让人疯狂的东西。凡是被权力左右的人,结果不是喜便是悲,中间几乎没有转圜的余地。

权力和金钱一样,它并不是一切祸端的根源。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正是有千千万万倾心于权力的人,所以才有了朝代的更替、时代的进步。有人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晒在阳光下,视权力为民众的赐予,权力只不过是他造福万民的工具。而有的人却把权力当做自己的囊中物,权力既是他最终所需,也是他满足贪婪欲望的工具。然而,无休止的欲望,注定结局是悲剧的。

在古代社会,权力最普遍、最简单的继承方式,就是“世袭制”,也就是父亲把地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活佛转世制度,几乎是这种传承方式的翻版。不过佛教中没有父子,便利用了转世轮回的概念,来延续这种血脉的相承。如此的相承方式,听上去比父子承袭更为直接,它是本我和本我的灵性交接。仿佛古代帝王,意欲千秋万载永存于世的神话。

1283年,噶玛噶举派高僧拔希却吉圆寂。为了延续本派既得的利益,他便以“意识不灭、生死轮回、化身再现”为根据,临终前让弟子寻找一小孩,来继承蒙古大汗蒙哥赐予他的黑帽,弟子们找来的小孩便是转世的灵童。这样,活佛转世的制度便建立并发展起来。转世后的活佛,还可以继承前任活佛的功德伟绩。

佛教迅速普及,也衍生了权力和地位的膨胀。六根清净的佛教与权力地位紧紧地缠在了一起。活佛转世系列里,达赖和班禅是最大的两个活佛转世系统,他们也拥有最大的权势。

于是,当五世达赖统一了整个藏区之后,活佛转世的制度,亦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争权夺势的工具。为了避免这种政治斗争的继续扩大,1793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金瓶掣签”制度。清朝皇帝特别设立了两个金瓶,一个留于清朝皇帝,另一个放置在拉萨的大昭寺。在寻找灵童时,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然后放入金瓶中,由德高望重的活佛祈祷诵经七日,最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正式认定。这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权益的纷争,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稳定。

但仓央嘉措的时代还没有“金瓶掣签”这样的制度,来约束各种野心的滋生。如果仓央嘉措醉心于权力,凭他的聪明,只要稍微动点心思,恐怕他的人生也不是这般匆匆流逝。但仓央嘉措毕竟不是被权力左右的人,可与权力打交道的人,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权力,就必然会成为被权力踩在脚下的小草。

仓央嘉措不是权力的奴隶,他是爱情的羔羊。此时的他,十七八岁。虽然不是初涉苦难,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孩子气,和年少轻狂。在他眼里,世界如同高原的格桑梅朵一样圣洁美丽。可毕竟这夹缝中的春天,实在太短。而且这春天,总有一天会被夏天替代。这现实的夹缝,会使梦想也变得拥挤。

把爱置于现实中,总是一件残忍得迷离的事。总想有一份轰轰烈烈、潇潇洒洒的爱情,它有顶天的张力,也有似水的柔情。可当爱在手中时,我们却发现,当初的期待竟像一抹浮云,美丽得高高在上,却很容易随风而逝。

爱情的经营看似浪漫,却交织着一针一线、一砖一瓦的隐忍。现实的功利主义和自我主义,像一把刺中爱的利剑,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神经。

可是将爱情从现实中剥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想那仓央嘉措,是转世的灵童,六世达赖,是雪域之王,是无比尊贵的太阳,可他与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永远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泰戈尔的诗,妙语点破了玄机。世情薄,人情恶。仓央嘉措的爱情,注定要在这政治的旋涡中,演绎一场乱世情缘。

爱情挣扎出的凄美,并没有打动那些醉心权力的人。好在仓央嘉措不是别人,他是扎西丹增和次旺拉姆的儿子,阿爸阿妈为爱情与世抗争的执著,在他们心爱的儿子身上,得到了延续。

外面政局纷扰,在街头的酒馆里,却是另一番场景:盈盈笑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美丽的姑娘,轻轻地吟唱着,情郎赠予她的情诗。浓浓的爱意,在她的眼波里荡漾。掺杂着滚烫爱情的美酒,让宕桑旺波有点微微醉意,世界恍惚间,从分明的黑白,变成了多姿的五颜六色。心爱的姑娘,就是在其中那翩跹的花仙。

可这样的美景,只是酝酿着暴风的海面上,一艘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船中的,一夕浪漫时光。即将的风暴,将为这小船,这浪漫,带来致命的一击。

流年的秘密,是在岁月中记录下,生命中的每一笔。仓央嘉措希望的,是在流年的轮转中,记下他的爱语。可他却忘记了,这恰恰是某些人不希望看到的。但他却不管不顾地,尽情享受着情爱,恣意地抒写着自己的流年。

夜夜去那情人的住处,已成了他的习惯。但他总会在天明前回到布达拉宫,如同泸沽湖畔走婚的摩梭人。这条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踩着那泥土,忘记了四季的变幻。于是,在一个纷飞着雪花的日子,他踏雪而行。他的心中装着的,是满满的爱。这风雪,算得了什么!

河图的《拉萨乱雪》,为他而作,婉转的旋律,悲情地哀唱,仿佛是沉淀了几千岁月的深情,穿透了时光岁月:

拉萨雪纷乱了几千年

安静堆积到红尘湮灭

手中的香燃得明明暗暗

雪地上的脚印深深浅浅

好像是没有结局的预言

学他们跪在雪山面前

悄悄地说了很多心愿

跟着人群走过了几条街

捧着酥油茶坐在路边

幻想着玛吉阿米的容颜

放不下吗,期待很浅

传说中的爱向来美得很遥远

故事结束,谁也无言

抬头却看见了不一样的蓝天

她坐在布达拉宫的身边

想了半天

慵懒的街走过多少遍

那风马也看了许多天

身边的人眉目淡淡笑叹倦

阳光雨下忽然出现飘雪

四季轮回之间明白了哪些

晴天的雪,雨夜的月

迷雾中的轨迹开始变得明显

从此心情,不再深浅

说声再见了那些伤感的字眼

前世种下的花会开在

今生的路边

醒来时忘记了夜间风雪

冰凉的是雪,火热的是情。那纷纷扬扬的雪,带着时光轮回的传奇,恣意地狂舞。大雪纷飞的黎明,他告别了心爱的姑娘,独自一人在这圣洁的世界里,一深一浅地,蹑足前行。蓦然回头,是一串深深浅浅的足印。

这是雪地上的独行,是冰雪中的孤独,仿佛整个世界都独对着他寒冷。可他依旧踏雪而行,他坚毅地、执著着自己的方向。一串孤独,诉说着过去的无奈,又预言着不可知的未来,仿佛是他跌跌撞撞的一生。

流年,注定要在这大雪纷飞的季节,记下轰动世人的一道痕迹。

桑结嘉措安排在布达拉宫小侧门的侍从,在这个雪夜最寒冷的黎明,被寒冷冻醒。他迷蒙着眼,走过小侧门,门口的一串脚印让他从迷蒙中惊醒。难道,这布达拉宫也来了贼?侍从使劲揉了揉双眼,他找来根棍子,蹑手蹑脚地跟着那串湿漉漉的痕迹,去寻找贼的踪迹。可他一路跟去,却跟到了达赖的寝宫前。

贼进了达赖的寝宫?侍从的心狂跳,如果贼伤害了达赖该怎么办?侍从找来了管理达赖起居的喇嘛,后者听到他的报告,同样紧张。他们小心打开了达赖的房门,可看到的是,那湿漉漉的脚印,一直延伸到了达赖的床边。床上,达赖正在安睡,除此之外,寝宫不见有外人。

此时,他们明白了一件事,那脚印不是别人的,而是达赖自己的。他背着他们,出了小侧门,到尘世去玩过后,又才回来。管理达赖起居的喇嘛嘱咐侍从,这件事不可声张,便关了寝宫,去找桑结嘉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