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首者带着几人疾奔而出,将来上茶的店小二撞得原地旋了几个圈,好容易才保住托盘中杯壶,然茶水却早已洒了一大半。
后来者五六人皆神色紧张,照着远路拼命似地向回奔去,竟无一人去看那三辆满载的镖车。
先来者却是悠然而坐,半晌,气盛者最先耐不住了,道:“大哥,吾等也过去吧!”
领头者笑,曰:“走吧。”
话音才落,其余几人迫不及待地起身往外走。
“客官,茶钱……”小二在其后追道。
气盛者已经奔出老远,领头者回身眼一横,吓得店小二瑟缩。刘掌柜心中大呼不妙,如今此几人已不怕有人坏事,万一动了灭口的念头可如何是好。
然大约领头者因已得手心里高兴,竟甩手抛出几个铜子转身与其他人一同走了。
小二一直看着众赶着所有镖车走后,才挪了挪僵硬的脚,拾起了地上散落的铜钱去交给掌柜。刘掌柜也是终于松了口气,以笔击之,曰:“你不要命了!差点连我也一并被你害死!”
小二捂头,惶恐。
“罢了罢了,”刘掌柜叹了口气,又递给他两三个铜钱道:“这几个铜钱你收着吧,买点酒压压惊。”
小二顿时欢喜而去。
且说,那气盛者带头追去,已闻远有砍杀声,欲穿林而出,却见林中一人背对当前,定睛一看,正是之前那臭女梦香。
“臭东西,竟然又撞上爷爷我!果是想来祭刀吗?”气盛者亮出大刀狂妄道。
梦香回身竟笑,极美而艳却叫人不寒而栗,诡异得紧。
☆、第17章 女丑掩面梦香隐〔二〕
天色已亮,竹林有了清风晨露相伴越发秀美了。
四下无人,狐狸宸宇从高墙一跃而下,落地时已然是翩翩公子。其穿林而过,特地绕出稍远假意从小道向着阅茗居而来。
然,未及小道,宸宇忽觉一阵诡异之气犹如未风细流一般淡然而闪过,心中大奇。此气必是那人,可其已数百年不曾降世,近些年也不曾听闻有什么变故,怎会突然出现在这俗世之中?
宸宇心中一紧皱了眉,莫不是事将有变?
宸宇即刻疾步追而去,然其息仅一闪而逝,宸宇寻其踪甚远却未得其果,颓而返。
渐闻林中有人嚎哭之音,宸宇循声而去,远见一人跪地痛哭,另有几人在其左右。宸宇隐其身形,悄然靠近,几人皆是大悲之态,对其浑然不觉。
及至近处,宸宇才见令几人悲哭原因。有七八人卧于地,虽各散四处,却皆蜷其身、掩其面而亡。其姿势甚为怪异,且兵器皆散乱置于各人身侧,不似被打落更像其几人自己丢下。再细观之,全无任何伤口更无血迹,却见其众皮肤鲜红且有泡,如被沸水灼伤之貌。然轻易可见其尸四周土壤干而见粒,其众身上衣物也不见潮湿。宸宇奇,而又进几步。
跪地之人扑于其中一尸上,呼其名而泪不止。宸宇略过其而走向稍远一人,触其肤。常人便是刚死,温也降而偏凉,而此人肌肤竟比活人还暖。宸宇心中一沉,这几人怕是被其自身体内之血烫死的,加之刚刚那诡异之气,如此一来,恐怕真是那人……?
此时,那哀哭之人终于起了身,与其他几人合力将尸搬上马背,几匹马匹虽是不愿,以蹄蹬地,终还是承了下来。
经此一遭,差不多已经是城门开启之时了。宸宇虽是心中忧虑,看了看日头,知己已耽误多时,早误了去阅茗居的时辰,其又瞥了一眼地上掩面之尸便匆匆往那方疾步而去。
如今天下太平,无灾无害亦无妖兽乱世,那人怎会降世?既是降世为何不曾听闻,为何来此大宋京城?
宸宇忧思冲冲,直到了阅茗居外,听见汐娘声音才忽觉自己尚未消去隐身。伙计在院中正是纷忙,立消其隐而现身必是不妥。
此时,汐娘在前厅正与刘掌柜不痛快,声略高而微恼:“你怎可让她离去!”
“吾从未见过梦香姑娘,真是不知她是三姑娘你密友。”刘掌柜擦着汗努力向汐娘解释着。
汐娘仍是不快:“你也知其是女子,其既为女子,怎可让你见来见去?”
“这……”刘掌柜心中委屈,还想再言,汐娘却不想再听,先道:“罢了,我这就去找她。”
刘掌柜忙讨好道:“我愿与你同去,也好向梦香姑娘好好赔礼道歉。”
汐娘却摆手道:“不必,我会代为转告。”
言罢,不再听刘掌柜言语,也不叫伙计跟随左右边匆匆而行。从适才对话中,宸宇得知那樗树精曾来过,先才在那树林中残有些许其味,想来其必是曾经过那处吧。然,梦香曾过那人现身过的地方,此又让宸宇有种不善之感。
宸宇略一思量,暗暗跟了上去,心中庆幸先前忘了消去隐身之事。如今时辰尚早,妖未退而鬼未尽汐娘一人易有险,然与其同去其不一定愿意,隐了身形正好。
行至梦香本体所在附近,因汐娘极敏,宸宇怕被汐娘发现所以仅是在远处看着。
汐娘唤了梦香半天,却不见梦香回应。其稍急,回身道:“你说她会去哪里?是不是因为我怠慢了她,所以生我气了?”
宸宇眉一挑,莫不是有谁与汐娘同来了?
然其左右看过,并不见有人,又看汐娘左右,亦不见小槐,那么汐娘在与谁说话……
“你怎么不说话?”这时汐娘已走了过来,立于宸宇面前,“你有没有什么法术能帮我找到她?”
“你……你在与我说话?”宸宇讶然道。
汐娘听闻也是讶然道:“不是与你说话,难不成还是与我自己说?”
“不是……”宸宇低头看了看己身,法术确未消,越发觉得奇怪。其法术对汐娘偶有失效,这也不是第一回了,他心中疑惑,却知就算问她她也必是不知,干脆挥手消了法术。
汐娘只道宸宇又是在说莫名之话,也不觉奇异。
在她看来,宸宇偶尔会犯傻,比如大咧咧地坐在前厅喝茶偷懒,被她路过一眼揪了出来,他还说自己明明是变成了别人的样子;又比如他令罗碾自己碾茶、倒出,而己于一旁看书,汐娘只得连忙放下帘子提醒他万一被他人看了去就不好了,他却反问汐娘怎么会知道他在看书。
(罗碾及碾茶见注释)
汐娘已是见怪不怪,也懒得再多言,又问:“你可知晓什么法术咒语可帮我寻到梦香?”
“寻她应是不难,顺着气味找去便是。”宸宇随口说道。
汐娘略有不悦,“梦香因其位常遭人斥责、嘲讽,他人如此,你也要嫌其不幸吗?”
“我无此意,”宸宇道,“况其何来不幸?其为短命樗树,本不能成精,必是天降大幸使其承了灵气才成妖成怪。”
宸宇虽是如是说,然话语间却是有些看不起‘短命的’樗树,其言语高傲令汐娘心生不满。
宸宇见其不言语,又开口道:“如今梦香之气由城内传出,怕是寻你不得暂且进京去了吧。”
“进京去了?”汐娘略是失望,城门尚未开。汐娘斜眼暗自看了宸宇一眼,不似夜间受限,其白日里定有法子送她进城,可她心中有梗,又是不想拜托他,只有作罢。
宸宇心中亦是有想法,其先才暗地施法一观,从阅茗居出来,那人出现过的那树林与京城刚好是两个方向,梦香既是要入城中,为何又特地从那边绕过?观其本体,虽并无不妥,然宸宇仍是有些放心不下。若那人降世,而梦香又着其道,且不说梦香怕是在劫难逃,甚至连京城一带众妖鬼皆有危矣。而对汐娘,不知是否会有影响……
宸宇忧,对汐娘道:“梦香进城必是有事,你不如先回阅茗居去,待其事毕定会再来。”
汐娘一听,觉其言有理,便与之一同回了阅茗居。刚到阅茗居,宸宇却向刘掌柜告了假,说是听闻有旧友来京,要去一见。
临行时,宸宇又特来见汐娘,嘱咐曰:“我有事去去便回,最迟傍晚便即归。若是梦香来了,便留之阅茗居。既是你之友将离,于情于理我亦应送其一程。”
言罢,宸宇又从怀中掏出一圆润珠子递给汐娘,珠子不大却是通体透亮、莹莹流辉,其质看似坚硬,然摸上去却是软而细腻,微温。
“你何时又这么好心。”汐娘想此珠必是什么宝贝,见其诚,气消而笑道。
宸宇却道:“此非赠予梦香,而是给你,梦香我自有他物相赠。你务必将此珠配于身上,若是遇上危难即刻将其捏破则可保一命,然若非大难则千万勿要让他人看了去。”
见宸宇面色凝重,汐娘也觉有异,问道:“你怎地突然赠与我如此宝贝?可是出了什么事?”
宸宇稍顿,又道:“无他,仅是我有些怀疑罢了,也不过是以防万一。日落前我必归来,到时再与你细细道来。”
“我知道了。”汐娘应道。
宸宇一点头,转身便匆匆疾步而走。
宸宇才走几步,汐娘一咬下唇又追了上去,伸手匆匆捉住他的衣袖,道:“……你自己多小心。”
“吾晓得。”宸宇浅笑,其笑温润使人心安,“不是什么危险之事,不必担心。”
“嗯。”汐娘点点头,这才放开了宸宇。然心中仍是惴惴不安,自早上从梦中惊醒她就有种不祥的感觉,可若要细说,却又不知有何缘由。
汐娘回屋找出亲手绣的一个锦袋,将那珠子装好仔细挂于颈上,才稍安心。宸宇言其日落之前便会回来,不知梦香又会什么时候再来。
汐娘至前厅而待,然而直到夜深不仅梦香不曾再来,甚至宸宇也是一直未归。汐娘心急如焚,翌日出而寻不得,便直奔护国寺而去。那城中麻狗子便是住在护国寺的,然而汐娘却闻一扫地僧说那条漆黑的大狗从一月前就不见踪影了。麻狗子非谁所养,自由来去也。有时其住在寺中,寺中僧侣便予其些饭食,有时他亦是几月不曾露面,也不足为奇。
汐娘寻不到宸宇和梦香,也不见城中其他小妖,只得又回了阅茗居去。
几日下来,不见宸宇归来,汐娘越发忧心忡忡,每日都等在前厅,夜里也常常仿佛听到动静就以为是宸宇回来了,即刻起身胡乱抓了衣服披上就往外奔,然后最终总是屡屡失望而归。
然而也是这几日,城中除却汐娘,亦有其他人终日惶惶、坐卧不安。
【注释】茶碾及碾茶
1、北宋蔡襄在《茶录》中有一节名为《论茶器》,其中分述了宋朝的主要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盏、茶匙、茶匙、汤瓶。
2、宋代皇帝赵佶《大观茶论》中有提及罗碾。
茶碾,又称罗碾。多见银质、熟铁及瓷质的为多,因为黄晶太软,而生铜铁又容易生锈。茶碾是一个槽与一个轮盘构成,将茶撒入槽中,以轮盘碾碎。槽要深邃、侧壁陡而底部平直,这样茶才会聚在底部,碾出的茶末大小均匀。而轮盘要锐且薄,这样才不会刮到槽壁。轮盘和槽壁有些许空隙但又不可缝隙太大,这样碾出的茶不至于太碎也不会太粗。
碾茶时必须用大力且要快速,不可太久,否则会使茶色泽受损。轮盘必须轻且平,多次碾压,直到茶末细而不坏即可。此时茶末入汤则轻浮其上,表面凝,尽显茶之色,是为好。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8章 女丑掩面梦香隐〔三〕
自从新帝登基,提拔了包括当今宰相大人在内的不少人,推行了新政。然新政虽以百姓疾苦为考,好坏却依人而言,因而有旧以抗。本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