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王石,最需要的就是宁静,彻底的宁静。
时间还早,王石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偏僻的小道,一个人独自前行着。一路上虽然不至于遇山就停,遇水就住,但是碰到极为秀丽的景色,王石也会悠然的停下来,好好的游玩一番。
王石在用这种方式,一丝一毫的散发着身上的煞气和血味。。。。。。
当然,另外一方面,王石也在利用这段时间竭力摸索着自己的力量。
与冯万山一战,王石的收获可谓极为巨大。虽然想要再次进入那种状态并不容易,但是他一路上还是不停的尝试着,尝试去点燃全身的灵气,甚或点燃某一部位的灵气。
点燃灵气与否,对王石实力的影响颇大,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王石也正是要趁着这段时间去练习一番,为即将到来的华天帝都一行做做准备。
认真说起来,从发现灵气到现在,已经足足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对于如何准确的应用灵气,王石却还是一个门外汉。早先是灵气对身体的改造,让王石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强悍的力量,然而到了后来,与强敌对决时的庞大压力之下,灵气的自主点燃则让王石的实力瞬间有了一个飞跃!
也就是说,依据王石的推断,灵气可以自主的和身体内细胞组织部分相结合,通过改造细胞,让王石身体本身就拥有了极为强悍的实力。但是同样的,还有许多灵气会以一种不明的方式存在,或者是游离在细胞之外,或者是与细胞的另外一部分相结合。这部分灵气,只能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被驱动,就像数次修炼或战斗中那样自行点燃。
如果灵气是可以由王石自己点燃的话呢?
随时随地,只要王石愿意就可以点燃灵气的话,他的实力瞬间就可以暴涨!
这个想法,以前的王石并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是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与冯万山一战之后,让他终于看到了这个希望。
尽力回忆着当时的情形,王石在这一路上开始了试验。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精神力高度的集中,然后去碰撞灵气浓郁的地方。就像一些高爆炸药可以被撞击引爆一样,那些积蓄的灵气在精神力的撞击之下,会瞬间变得活跃起来,散发出巨大的能量!而一个点的活跃,会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一般的作用,把相连的灵气全部激活!
当然,有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集中精神力,按理说对王石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毕竟从刚刚出生的时候开始,这就已经成为他每日的必修课了。无论是吸收灵气还是运转灵气,甚至到后来利用丹田旋转灵气,都需要精神力的集中。
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王石还是觉得十分辛苦。因为与以前相比,激活隐藏灵气所要求的精神力集中程度要远远高得多!
其实这也算是惯性使然。吸收灵气也好,运转灵气也好,对王石来讲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事情,现在的他只要心念一动,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了。可以说,呼吸之间就可以搞定,完全没有必要太过耗神,而骤然之间让他把精神力的集中度提高数个层次,确实不太容易。
这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有天赋的选手可以很快把成绩练到十秒,但是如果想把成绩提到破世界纪录的水平,甚至提到九秒九,都绝对是艰难无比!
一直以来,王石都遵循着一定的惯常模式,常年的成绩都维持在十秒左右,随着熟练度的提高,甚至维持在十一秒的程度就足够用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偶然的跑进了九秒九,发现风景更为精彩,而且这个成绩不是纯粹靠碰运气,是可以自主努力得到的,那一切就不同了。
王石尽量找寻一些偏僻的路径,也就是存了这么一份心思,在安静的环境下,竭力的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度,从而能够做到主动点燃灵气,快速增强自己的实力。虽说每次与强敌对阵,灵气在强大的压力下总是能自主点燃,但是王石心里却不是很踏实,这种方法,还是真正掌握才是最安心的。
这一点儿,有点类似武侠小说里面的内家高手,王石修炼了绝顶功法,虽然修炼出来的内劲让他铜头铁骨,力大无穷,但是那些内劲在战斗中却不能随意使用,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空有满山的宝藏,王石却不会用,这是何等的遗憾?
正是在这个念头的支撑下,王石几乎放弃了常规的修炼,全部精力都投在了学习如何点燃灵气上面。
既然有了研究的方向,剩下的就只有努力而已了。
努力的内容也只有一个,竭尽全力的提高精神力的集中度。这一点既简单又麻烦。简单的是,王石知道如何去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有将近三十年的经验支撑;麻烦的是,三十年的惯性,绝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了的。
到目前为止,王石自己主动成功的,也就这么一次而已。
好在这么多年,王石最不缺的就是这水磨石的功夫。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就算花个千儿八百次,又有什么关系?
一路上赶赶路,看看风景,练练功,王石就这么悠闲的晃荡着。
没有了那些烦人的苍蝇,王石的绝对速度并不算慢,修炼的事情还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但是他一人一马,却在十四天后到了华天帝国的边境。。。。。。
。。。。。。。。。。。。。。。。。。。。。。。。
呃,感觉不是很好。
这段情节早在我的设定当中,呵呵,怕有bug,我还专门回头看了看,确实最开始就曾经说过,灵气无需主角主动去用,而是通过改造身体起作用。
但是写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却有些怪异。本来应该是顺利承当的情节,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觉得放在这里不太合适,很别扭。
不过既然是大纲中写好的,还是决定码出来,只是不再设计计划中的大段篇幅,短短一章,几乎是简单的论述一下而已。
这章其实就是讲主角如何学会用“内力”,我自己感觉怪异,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写的就不是很用心了,大家凑活看。
另外,有些奇怪,书评这两天热闹了一些,好几个书友出来说更新慢。
呵呵,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因为宝宝刚四个月,码字时间极少,尤其是周末,通常是不动笔的。
本书不入V,不求收藏和各种点击、票票,所以如果大家喜欢本书,可以过上个把月的再来看,到时候应该可以看上几分钟的。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谢谢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哗。。。。。。”
骑在马上,王石昂着头,远远的看着那宏伟无比的巨城,眼神茫然,嘴里无意识的发出了一声长音。
这便是华天的帝都么?
这。。。。。。
是一个城市?
当年初到王都,在冯依依和罗薇薇面前王石也是这么一副表情,但是不同的是,那次王石只是故意为之,而这次则是确确实实的震撼了。
在高大的城墙和巨大的城门映衬下,再高大的健马似乎也小如蝼蚁,王石坐于雀行之上,愣愣的在直道旁边发了半天呆,这才回过神来。
震撼过后,王石不由得心中感激异界这充足的灵气:只有在灵气的滋养下,才能让人们的体格强壮无比,也才能建造起如此庞大的雄城!
或许是高级武者晋升大会就在今日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帝都本就繁华异常,可容十马并行的直道上,熙熙攘攘,马队、车队、人流络绎不绝,如一个个浪头一般,涌入了巨大的城门之内。
翻身下马,牵着雀行,王石心情有些复杂的随人流走进了华天帝都。
城门处并没有军士站岗,来往的人流也没有人来盘查,华天帝都就这样城门大敞,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们。
一路前行,走得越远,王石的内心的震动就越大。
并不是说王石的见识太小,前世待惯超级大城市的他,见过的雄伟建筑不计其数,帝都虽然繁华,但是还未达到机械社会那样的程度。但是重生三十年,经历了那么许许多多,王石早已彻底的融入了这个世界,也正因为此,内心才愈发的震撼。
入眼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节次鳞比的商铺,还有那行色匆匆,但却彬彬有礼的行人。
这,才是一个盛世的景象!
无论你的武者有多少,也无论你的尊者有多少,在这一切面前,那些数字都是何等的苍白。
一路上且行且看,王石心中赞叹着,四周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奇,直觉自己双眼根本就不够用一般。
从早上一直走到中午,王石才晃晃悠悠的到了帝都内的迎宾驿馆区。说起来,这煌煌帝国果然非同一般,专门在帝都内划出一片区域给众多的王国和公国,类似前世的使馆区一样,用作各国常驻使节的安身之所,另外三年一度的晋升大会时,也可以作为本国武者的临时驻地。
当然,出于帝国脸面的需要,虽然帝都内治安良好,帝都的治安官还是为这片区域安排了许多的军士保卫,王石就被数名军士堵在了驿馆区的入口处。
“请您出示证件!”
一名高大的军士上前一步,行礼后沉声说道。虽然主动行礼,但是军士的表情不卑不亢,完全没有一般人见到武者时的敬畏和惶恐。
微微一笑,王石从怀中掏出了自己的身份文书,递了过去。
低头细细的查看着,军士看到夏兰王国四个字时,眼中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随即抬起头来时又恢复如常,点头道:“欢迎您,尊贵的客人!贵国的驿馆在第四区三号,需要我们派人带路吗?”
心中有些诧异军士的表现,王石略一沉吟,点头道:“也好,看样子这地方不太容易寻找,有人带路最好了。”
军士一招手,另外一名矮个军士走上前,接过王石手中的马缰,带着王石向里面行去。
驿馆区的环境,比之外面又要好上许多。道路既宽且直,都是用上好的白玉石铺就,路旁郁郁葱葱,种的全是华天帝国特产的香樟树,正值夏日,那股淡淡的清香随处可在,闻之让人心旷神怡。
华天帝国属国众多,这驿馆区自然也是庞大无比。而且由于这迎宾驿代表的是国家的脸面,各国往往是不惜血本,修建的豪华无比。至少王石一路行来,无论是王国还是公国的驿馆,都要比他的新居要气派多了。
这些驿馆大多隐藏在浓密的树木之后,遮遮掩掩,若隐若现,但是也有一些大气张扬的国家,开出一条无遮无挡的直道,从驿馆大门通向大路。
夏兰王国的驿馆在第四区,至少要经过三十多个国家的驿馆,王石心中倒也不急,一路上细细观赏着各国反差强烈的建筑风格,当真是见识了不少异域风情。
似乎明白王石心中所想一般,矮个军士牵着雀行,漫步而行,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才把王石带到了夏兰王国的驿馆附近。
一看到那极为熟悉的建筑形象,王石心中顿时为之一暖。虽说各国的建筑都极为华丽,让他有大开眼界之感,但是看到夏兰的建筑之后,还是本能的让他心中亲切无比。
见到了地头,那名矮个军士地头一礼,把缰绳递过来后就要告辞。王石却突然眉头一皱,抬手叫住了矮个军士:“那些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矮个军士扭头一看,在夏兰王国驿馆的周围,正有十几个人影在忙碌着,几个人似乎是在测量驿馆的占地大小及周围的地形,另外还有几人则在一个画板面前写写画画,小声的讨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