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日'梦野久作
译者:林敏生
【由文,】
导 读 日本变格派推理大师——梦野久作 一、奇书之首:日本文学史的坐标定位
对于初入门的推理爱好者来说,可能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那就是某部推理作品优先于其作家为读者所知,比如说这本《脑髓地狱》。早在2004年,当时我甫从大学毕业,对日本推理的了解可谓仅限于横沟正史和他的金田一探案系列。这时恰巧大型推理丛书《谋杀专门店》登陆内地,出版社也适时开通了同名留言板。虽然是以讨论欧美古典推理小说为主的留言板,却很快出现了希望出版“日本推理四大奇书”的建议帖,建议者还列举了四大奇书的内容,其中就有《脑髓地狱》,这可以说是我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可能是因为书名极其怪异,当时就记下心来。同样的,这一书名也吸引了很多日本推理初学者的眼球,“好奇怪的书名哦,很冷僻的生词呢……注:《脑髓地狱》的日文书名是ドグラマグラ,原文来自九州地方的冷僻方言,其含义原著中作者有专门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吸引他们的还不止这个,还有不一般的作者名和略带“色情倾向”的文库版封面,另外该书封底也有如下“劲爆”的介绍——“有人读完后,竟然精神异常了”)。经过一番辛苦考察(当时我对日语完全无知),终于对这一并称及其相关作品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下面就由我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吧。
所谓“日本推理四大奇书”,是指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的四部巨著。这一称法最早由文学评论家斋藤慎尔与埴谷雄高提出,被归结为日本文学中“黑色水脉”的四座高峰,之后仿效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明代四大奇书”的提法发展为“日本推理四大奇书”的专论。“四大奇书”依发表顺序分别为:
1。《黑死馆杀人事件》:作者小栗虫太郎,1934年4月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连载,1935年5月由新潮社出版,全书35万字。本作是记述在一座绚烂豪华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样式之“黑死馆”连续发生的遗言杀人事件为经,作者之炫才文章描写该馆精细构造和侦探法水麟太郎为首的各个人物角色,以及超然、异常的杀人方法和推理解谜为纬,因为拥有的本格推理元素和炫学内容太过丰富,被誉为“大推理小说”和“炫学推理的始祖”。
2。《脑髓地狱》:作者梦野久作,1927年开始创作,1935年1月由松柏馆书店出版,全书48万字。(后文将有专门介绍,此处略过)
3。《献给虚无的供物》:作者中井英夫(署名塔晶夫),1964年2月由讲谈社出版,全书46万字。曾以前两章的未完成内容参选1962年的第8届江户川乱步奖,仍获得第二名,此奇处无书能及!本作是以一个家族之传说与悲剧——四件密室杀人事件为经,一群关系者围绕密室杀人做“推理游戏”为纬,作者随处插入奇幻、耽美、传奇的小故事迷惑读者,对于一件密室杀人同时提出几种合理的解谜方法,被誉为“反推理小说”,也是“四大奇书”中最容易读懂和最耐读的作品。
4。《匣中的失乐》:作者竹本健治,1977年4月至1978年2月在《幻影城》杂志上连载,1978年7月由该杂志推出单行本,初版48万字,三度改稿后50万字。本作是作者自称向师傅中井英夫的《献给虚无的供物》致敬的作品,比起前三部作品独立性不够。且据不少评论家分析,该书在四大奇书中思想性最为稀薄、娱乐性过强,可当早期“轻小说”【注:轻小说Light Novel,是源自日本、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小说分类,以年轻读者为主要读者群取向,通常使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因为写作手法的随意,阅读起来多数较为轻松的缘故,因此得名。】欣赏,不足以与前三部作品相提并论,只承认“日本推理三大奇书”【注:在日本文学中,尚有“日本三大奇书”的并称,即将“日本推理三大奇书”中的《黑死馆杀人事件》换成《家畜人鸦俘》(是被誉为“战后最大奇书”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其经典地位丝毫不逊于同为SM文学代表作的《索多玛120天》和《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全书共5卷,作者沼正三)。《脑髓地狱》能够进入非推理小说领域的评价系统,也正说明了其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这一提法。而本作在出版时,是社会派推理全盛时期,虽只受到少部分推理迷支持,却对后来崛起的“新本格派”影响深远,这是其他三书无法企及的。【注:《匣中的失乐》也有致敬作问世,即干胡桃(乾くるみ)的《匣之中》。另外,继“四大奇书”之后,日本推理文坛于近年内又推出了“新五大奇书”的并称,即麻耶雄嵩的《夏与冬的奏鸣曲》(1993年)、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1994年)、二阶堂黎人的《恐怖的人狼城》(1996年~1998年)、山口雅也的《奇偶》(2002年)和绫辻行人的《黑暗馆不死传说》(2004年)。】
这四大奇书的共同特征是,以正宗推理小说的标准难以进行衡量的作品,且作品除了在深具推理本味之外,还富含强烈的思想性。这一点在《脑髓地狱》一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倾作者一生精力所创作出来的奇书《脑髓地狱》(ドグラマグラ)以充满异趣和幻想色彩,同时又兼具恐怖性的文字,将读者的脑髓带入了“有如地狱般的世界”。与其他三大奇书之专以密室杀人事件为主题不同,《脑髓地狱》则是唯一的以心理悬疑见长的变格作品。故事是写一个失去记忆的精神病患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寻找自我的心理变化之历程,作者梦野久作通过这一煌煌巨制,以“作中作”【注:即“叙述中的叙述”,是一种在主体文本内再嵌入其他文学体裁的副本的“套匣类”小说。“作中作”模式在推理小说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制造谜面的多层次性”。这一模式对后世日本的“新本格”颇有影响,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绫辻行人的“馆系列”和清凉院流水的“JDC系列”。】的模式,驱使各种各样的表达手段(如侦探小说、狂人和歌、新闻报导、学术论文、遗书、心理遗传学专论等),还大量使用处女作以来常用之拟声、拟音、拟形、拟态之叠语,终于将作品的异色气息推向极致。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使一般读者无法适应,所以出版之后就留下了很多奇怪的传说,如“能够读完本书的人不多,读完本书头脑朦胧、想要自杀”(横构正史自述),甚至有确实引人自杀的报道出现(但没有得到警方证实)。的确,本书就是这样一部故事无统一性、难懂,又要求读者去思维的小说。买回本书的读者,请不要以难读难懂而中途放弃,读完后一定会使你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
根据作者之子、有着“印度绿化之父”之称的杉山龙丸整理出版的《梦野久作日记》,我们大致可以窥见一部被后世奉为“奇书”的作品创作之艰辛。1926年1月开始动笔,最初的构想是以疯子(狂人)为主题的长篇,书名定为《疯子的解放治疗》。同年的8月21日,将《疯子的解放治疗》原稿寄给森下雨村(《新青年》杂志首任主编),后者觉得这部作品比较无聊。1927年1月1日至1929年9月20日完成首次改稿,之后用油纸包装保存。1930年1月6日开始正式校稿,六天后(11日)完成,并正式更名为《脑髓地狱》,全书40万字,后将稿件寄送给了《新青年》主编水谷准。不知何故,1931年至1934年间的日记未再提及作品第二次之后的改稿情形,但1935年出版单行本(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读到的版本)时的字数是48万字,增加了20%的内容。据说,完稿后至出版的过程也不顺利,出版后又不如同年5月出版的《黑死馆杀人事件》(在《新青年》连载时即轰动推理文坛,并成为战时不少日本兵的手头必备读物)获得肯定、支持。可能是故事内容太过异色和吊诡,不容易让读者植入感情,当时的评价是毁誉褒贬参半。如果梦野久作不是《新青年》出身的作家,在推理文坛已经确立推理作家地位的话,也许不会被推理文坛认同是推理小说。
《脑髓地狱》获得绝对肯定,位列“四大奇书之首”,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其时,战前作品之重估风气盛行文坛,深埋已久的《脑髓地狱》终于被挖了出来。1962年,年轻气锐的文化评论家鹤见俊辅,在《思想之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脑髓地狱之世界》,从作品检讨梦野久作之世界观,将《脑髓地狱》定位为日本战后文学之埴谷雄高《死灵》、堀田善卫《审判》、武田泰淳《森林与湖畔》等“世界系”【注:是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文艺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故事类型,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主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世界系是指“主人公(我)与女主角(你)为中心的小小的关系性问题(我和你),中间没有夹杂具体设定,与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等抽象的大问题直接联系的作品群”,代表作有动画《星之声》、漫画《最终兵器彼女》等。广义的世界系是指以“打算去控制世界的意思”和“对成长这个观念的拒绝意识”为两大基础的作品群,代表作有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清凉院流水的“JDC系列”等。】小说的先驱作品,评价很高。之后,很多非推理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论文,如森秀人从作品的乡土性、地方性,水泽同从梦野久作与父亲的关系(认为梦野作品是一种怨念小说),平冈正明从其作品架构与文体,冢本邦雄从梦野久作与作品的异端性等等,参与讨论的评论家不胜枚举,论文数量超过50篇,但其中纯粹的推理评论很少。也因此,《脑髓地狱》成了推理小说中罕见的超越推理小说范畴并得以跨入纯文学殿堂的异端文学作品,“足以比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夏目漱石的《心》等经典名作”,遂有“超推理小说”之誉。正因为如此,本作已被译介成法、汉、英等多种语言,一位法国读者在读完法译本后这样描述道:“我迷失在那如电影画面般的文字之间无法自拔,真是不同寻常的体验啊。”《脑髓地狱》还曾于上世纪80年代被导演松本俊夫拍成同名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关于这部奇书容我后面再予以深度分析,先谈谈该书作者梦野久作吧。
二、传奇一生:伟大奇作的现实来源
梦野久作,日本著名幻想文学作家、变格派推理大师。他的一生有三部分内容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分别是名字、住址和职业。本名杉山直树,后改名杉山泰道。曾用笔名尚有海若蓝平、香俱土三鸟、土原耕作、萌圆、杉山萠圆、沙门萌圆、萌圆山人、萌圆生、萌圆泰道、朴平、白木朴平、三鸟山人、香椎村人、青杉居士、外人某氏、钝骨生、TS生、T生等。现在也有人称他作“梦久”、“梦Q”。1926年,梦野久作在成名作《妖鼓》投稿前,曾拿给他的父亲过目,他的父亲看过后即说:“就像梦野久作所写的小说。”所谓的“梦野久作”是博多地区的方言,意指精神恍惚、成天做白日梦的人。曾经有过数十个笔名的他,自此固定使用这四个字为其笔名。
梦野久作1889年1月4日生于福冈县福冈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