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职医生-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数天后,他们马上就转怨为喜,自家的店铺生意突然前所未有的兴旺,羽林卫买东西从不欠账,而且也不会持强杀价,虽然用的不是真金白银,却是精美无比的金银币,他们早就听说这些金银币在南方和金子,银子无异,各人马上被明晃晃的金银币晃花了眼。

除了羽林卫的消费让他们生意大好外,那些得到粮食的穷人也有了一点底气,虽然每人只有一斗粮食,可哪户人家没有三五人七八人,有些人家多的甚至有十几人,得到的粮食有一石多。

穷人吃不起细粮,米和麦除了少部分留下外,大部分都换成粗粮,还可以挤出一点粮食换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等必须品,那些开有店铺的富户人家发现,自己的损失只是过了几天就回来大半,眼看着各种存货迅速见底,他们心中又患得患失起来,这么好的机会若是不抓住可惜了,他们连忙派出伙计,拼命出城从四面八方运送货物过来,听到临朐县的生意好做,许多外地生意人也闻风而动,朝临朐县赶来,甚至包括一些青州府的商人。

商人的增多,势必要雇用到许多本地人装御运送货物,许多穷人有了余粮,又能在这个开春前的季节找到一份短工机会,原本麻木的百姓对于羽林卫,大明朝廷的拥护一下子变得热烈无比。

临朐县用眼看得见的速度繁华起来,仿佛一下子就重新恢复了以前身处山东腹地,交通要到的繁华,各种人穿行在街道上,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

孙克咸和杜大山迈步在街上,尽管没有人知道他们是羽林卫的大官,只是每个经过的百姓都向他们露出尊敬的眼神,他们知道临朐县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情景是怎么得来的,看到这些,孙克咸先前还有一些惶恐的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朝廷在临朐县所得,远胜于付出的三千五百石粮食,他就是为止受罚,也可以心安理得。

第三卷 神乎其技 第371章 暗算(中)

“赵总,你气色很不好看啊,我们这里新进了一些上好的龙井,我让人给你冲泡一些,醒醒神,待会也好打起精神和卫少谈!”看赵化海冷淡的样子,齐宁顿时没有了好脸色,和卫少比起来,你赵化海算什么东西。

“不必了!”

这三个字几乎是从赵化海嘴里蹦出来的,连卫清的姘头都敢讥讽自己,这让赵化海心中愤怒到了极点,只是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赵化海也只能吃下这个闷亏了。

听了赵化海的话,齐宁顿时把目光投向了叶飞,又恢复了刚才笑吟吟的样子,媚笑道:“赵总,这位是?”

“叶少的身份,不是谁都能知道的!”

赵化海不阴不阳地反驳了一句,心说,你一个靠卖逼的骚货,你算什么东西,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和叶少这么说话。

因为齐宁心里根本就不把赵化海看在眼中,连带着看向叶飞的时候也充满了不屑,她的这句话说完,就被赵化海讥讽地驳斥了回去。

齐宁接人待物,也有些年头了,不是对赵化海知根知底,知道他和卫清的恩怨,她今天也不会这么鲁莽轻佻地对待对方。

看赵化海对对面的年轻人这么敬畏,齐宁面对赵化海的讥讽,也就没有予以回击,这次赵化海过来,为了什么,齐宁很清楚,这个年轻的男人说不定就是赵化海搬出来的某栋菩萨,在没有摸清这人的底细之前,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赵总,叶少,卫少在九号包间!”

齐宁虽然谨慎了很多,但心里却并不认为叶飞能和卫清这种大少相比,人家老爹虽然只是一卫生厅的厅长,但他的大伯可是江南省的副省长,宛城的公子哥,齐宁多数都认识,叶飞她显然没见过,齐宁倒很好奇,赵化海从哪里找来的这么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叶飞对这里不熟悉,齐宁告诉赵化海卫少所在的房间后,就引领着叶飞和赵化海去了九号包间。

九号包间显然是个雅间,同样是用屏风珠帘封起来的,但空间大了很多,几乎媲美一个小型的茶室了。

“卫少,赵总来了。”齐心掀开珠帘,进了包间,径直朝卫清走了过去,媚笑着说道。

这时,赵化海跟了进来,叶飞不动声色地也走了进来,只是站在赵化海身后,叶飞进来后,发现这间包间就只有三个年轻的男子,一个个穿的都很新潮,发型梳理的一尘不染,每个人手上都带着一块名表,手指上带着翡翠戒指,看到叶飞和赵化海走进来后,三个年轻的男子淡淡地扫了叶飞和赵化海一眼。

齐宁旁边的年轻男人最后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对赵化海道:“赵总,我们卫家和赵家多少也算有些交情,我们不是外人,坐下谈。”

叶飞知道这说话的人恐怕就是卫清了,模样倒是很俊俏,只是眼圈有些浮肿,脸色隐隐透着苍白,叶飞心中不由笑了起来,这货显然是个好色之徒,卫家派这么个东西出来,还真不是一般的自信啊!

站在卫清对面的赵化海心中冷笑,心说你马勒戈壁的,赵家和你们卫家有毛的交情,若是有交情,你们用得着这么步步紧逼吗?

说完这句话,卫清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冷笑了两声,道:“卫哥,人家好像不太买你的帐啊!”

说这话的男子年龄和卫清相仿,是宛城市长的公子,金陵不比宛城,宛城是省会,作为宛城市长的公子,身份自然不是夏良能比的。

“哼。”

卫清冷哼了一声,他也瞧出不对劲了,以前的赵化海见到自己哪次不是笑脸相迎,这次的赵化海见到自己,和以往明显有了不同。

叶飞淡淡地打量了卫清一眼,又看了一眼嘴角泛起冷笑的卫清同伴,最后才把目光放在了自从自己进来,扫了自己一眼后,一直品茶的年轻人身上。

“卫少,你的条件我不能答应你!”赵化海心中既然有了决断,他就不会再有退缩的打算。

“是吗?”

卫清先是怔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不过却笑得很冷,仔细打量了赵化海一番,指了指赵化海旁边的叶飞,道:“就凭他?他是什么东西,你以为他能帮的了你们赵家?我说了,飞翔制药的产品由我们来做,你们三成,我们七成,现在改口还来得及,不然别怪我卫清不讲情面!”

“卫少,你不用说了,我考虑清楚了,我们赵家不会接受你的条件!”赵化海想也没想,声音变得也有些冰冷。

“咯咯。”

齐宁突然咯咯笑了起来,看着赵化海道:“赵总,生意不都是谈来的吗?大不了卫少让一步,他六你四,你看怎么样?”

叶飞心里冷笑了起来,这个女人还真是嚣张,在叶飞看来,这个女人和李玉莲比起来差远了,同样都是混这个圈子的,但水准可不是差的一星半点。

叶飞心中冷夏的时候,赵化海眼角闪过一丝冷光,端起茶座上的茶杯,态度陡然变得谦卑了起来。对卫清道:“卫少,我给你赔个不是。”

卫清等人愣了一下,但很快,卫清眼角就露出了笑意,以为齐宁提出的分层比例,赵化海同意了,不然赵化海不会多此一举。

“哈哈,没什么,你想通了就好了,你要知道这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你要是硬抗,对你们赵家没好处。”

卫清脸色好看了不少,刚才失去的面子,总算是找回来了,就在卫清缓缓端起茶杯之时,叶飞右手朝前轻轻弹了一下,片刻卫清已经喝掉了杯子中的茶水。

“卫少,我们先行告辞了。”赵化海放下茶杯,脸色陡然一变。冷声道。

“你……”卫清懵了,等他回过味来,才知道刚才被赵化海捅了一记软刀子,这货是耍自己玩呢,根本就没有同意自己的条件。

一旁的齐宁脸色变得无比难堪,伸手一指赵化海,讥讽地道:“姓赵的,别给脸不要脸,卫少选择和你们赵家合作,那是给你面子,别不知轻重!”

女人就是女人,女人一旦对一个男人死心塌地,有时候就很容易失去冷静,看赵化海这么戏弄卫清,齐宁顿时忍不住了,大声讥讽戏谑了起来。

“你算什么东西!”赵化海冷笑连连,端起没有喝掉的茶水,照着齐宁的脸蛋就狠狠地砸了出去……

一声惊叫传来,头破血流的齐宁,胸前的旗袍顿时湿了一大片,被茶水弄湿旗袍的齐宁,顿时急了,一把抓住了卫清的胳膊,一手指着赵化海,道:“卫少,姓赵的这么给脸不要脸,又这么欺负人家,你一定要给人家做主啊……”

第三卷 大明再起 第222章 两全

“啪。”的一声,王福合上军报,脸上显得有一点阴睛不定。

这份军报正是阎应元为孙克咸请罪的书信,王福的御驾已经到达新泰县,新泰地处泰沂腹地,北依五岳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这里已经是济南府外围,刚好处于黄得功、阎应元两支队伍的中间,如此一来,皇帝的军队成了中路大军。

新泰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新泰成为齐、鲁两国频繁争夺的地区,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以相礼的身份随同鲁君出席盟会,迫使齐人归鲁龟阴等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时间如白驹过隙,千年时间悠悠而过,新泰早已失去了原先的重要位置,如今不过是一个周围四里,只有东、南、西三门的小县城,虽然新泰的城池还算高大,坚固,女墙高三丈五尺,在听到大明皇帝御驾来到,新泰县令还是不敢抵抗,直接将十几名监军的满人杀了投降。

中军虽然是皇帝行辕所在,只是人数最少,无论是东路阎应元还是西路黄得功,人马都是中军的两倍,显得有点不协调,这当然是王福故意为之,这次御驾亲征,王福已经不需要自己去拼命了,东西两路大军形成两个铁拳向两边砸去,中路大军则跟在后面捡果子,兵马的分配自然是两头重,中间轻。

合则力强,分则力弱,若是三路大军合并在一起,清军恐怕要望风而逃,那就失去了王福要在山东歼灭满人主力的算盘,若是清军打起游击战来,明军难免有疲于奔命,三路大一分,满人就是想打游击也不成,这样一来,又会让满人看到希望,尤其是大明皇帝一路只有区区三万人,正是最佳诱饵,如果清军敢集中兵力攻击王福的中军,王福正求之不得。

如今皇帝的御驾留在小小新泰已经两天,大有驻扎下来不走之意,对于东西两路的进展王福还算满意,这个速度不快也不慢,即给了满清足够大的压力,又给了他们调兵的时间,使之不会以为毫无希望,干脆从山东撤军,这种情况下,王福自然不会先于东西两路赶到济南。

前几天羽林卫以一万人击败清军二万多人,取得了歼敌五千余人的好消息,让中路大军上下都是一片喜气洋洋,虽然大家都有信心将满人彻底击败,只是这些日子收复了不少地方,真正与清军交手的次数却不多,大战更是一个都没有,这次以一万羽林卫在行军途中与两万多清军相碰得予完胜,真正检验出了羽林卫的战力。

如今嘉奖孙克咸的旨意刚发出不久,没想到孙克咸马上就捅出了漏子,从孙克咸描绘的效果来看,无疑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姓先是对大明军队麻木不仁,转而就热烈支持。

想来也是如此,要是没有效果才怪,历史上,那些流寇,农民起义军不就凭着这一手迅速壮大吗,远的就去说,单是李自成就是一个好例子,跟随贼人尚且如此,何况大明可是正统,分的粮食不多,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