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争鼎-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阳,国相府。

白衣秀士向着萧何深深一揖,道:“多谢老丈仗义相助,晚辈感激不尽。”

“老丈?”萧何闻言先是一愣,遂即哑然失笑,旁边的门下小吏却是勃然大怒,当下厉声训斥白衣秀士道,“小子好生无礼,什么老丈,这是萧国相!”

白衣秀士闻言愕然,遂即拱手再揖,道:“原来竟是萧国相,晚辈失礼了。”

萧何摆了摆手,道:“小哥不必客气,方才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顿了顿,萧何又道,“听小哥口音,应该不是关中人氏吧?”

白衣秀士忙道:“有劳萧国相动问,在下白墨,乃是关东游学士子。”

“哦,原来竟是游学士子。”萧何欣然点头道,“本相素来喜欢结交天下士子,白小哥若是不嫌弃,则不妨在寒舍略做盘桓,如何?”

萧何身为汉室国相,除了处理政务,还负责为汉室发掘人才,眼下寄居在国相府里的士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过见到别的士子,萧何还是会本能地加以延揽,焉知这些士子中间就不会出现另一个张良,或者又一个韩信?

白衣秀士却摇了摇头,婉言拒绝道:“多谢萧国相美意,不过晚辈还想在关中到处走走看看,藉以增长见识阅历,所以,只能有负萧国相的盛情了。”

门下小吏闻言大怒,正欲发作时却被萧何以眼色给制止了。

萧何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本相也就不再多留小哥了。”

“晚辈告辞。”白衣秀士向着萧何拱手再揖,然后转身飘然而去。

目送白衣秀士的背影逐渐远去,门下小吏余怒未消道:“这小子好生不识抬举,国相如此盛情挽留,他竟然也敢拒绝,简直岂有此理!”

萧何却摆了摆手,吩咐道:“这样,你派人跟住此人,且看他在哪家驿馆落脚,待今儿下午,本相再去会他。”

“啊?”门下小吏闻言愕然。

萧何却也不多做解释,当下转身上了马车。

萧何就是萧何,识人的眼力可谓当世无人能及,虽然只是一面之缘,而且只有廖廖几句话的交谈,可萧何已经可以基本断定,这个白墨绝对师出名门,至于是否真有才学,又是否值得招揽,还有待进一步的接触。

不过现在,萧何却还要赶去东宫给太子授课。

一想到太子刘盈,萧何便禁不住的摇头叹息,太子刘盈虽说是汉王嫡子,可性子的确是暗弱了些,若是群雄俱灭,汉室已经一统,刘盈倒也不失是个守成之君,可现在的天下仍是群雄并立、列国争雄之局,汉室若是没个雄主,的确前途堪忧。

也难怪大王几次提及,要废黜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

相比太子刘盈,刘如意的确要聪慧许多,不过,萧何并不认为刘如意就有雄主之姿,真要论雄主之姿,则不管是刘盈、刘如意,还是刘肥,都远远不及大王之侄刘濞,刘濞英武果毅、鹰视狼顾,倒是颇有枭雄气度,可惜并非大王嫡子。

再说那白衣秀士白墨,在咸阳城内闲诳了半日,临近中午时才近了一家酒肆,早有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扭着肥臀迎出门来,媚笑道:“公子,里边请。”

白墨微微一笑,在酒娘的引领下进了酒肆,坐在了靠窗的酒案前。

白墨刚刚坐下,酒肆门外忽然又来了个人,白墨闻声抬头,却是早上帮他解了围的那个萧国相,当下起身相迎,拱手作揖道:“晚辈见过萧国相。”

“白小哥不必多礼。”萧何摆了摆手,笑道,“本相正想派人去找白小哥呢,不想竟在这里偶然相遇了,呵呵呵,这可真是相请不如偶遇,古人诚不我欺耶。”

那酒娘见两人认识,便将萧何领到了跟白墨相对的酒桌,两人相对落座。

不一会,酒娘便着人端来了两大罐水酒以及数碟荤素熟食,白墨往酒觞里倒满了水酒,先遥敬萧何,然而掩起衣袖一饮而尽,喝完了酒,白墨又放下酒觞叹道:“这关中的水酒相比楚地烧酒,劲道可是差了不少了呢。”

旁边那半老徐娘一听这话立时便撅起了小嘴。

萧何闻言也有些纳罕,道:“白小哥,丽娘的酒可是关中最上等的好酒了,便是我家大王也是赞不绝口呢,竟还比不得楚地米酒?”

白墨道:“国相莫非不知道,新近江东出了两样奇物?”

“两样奇物?”萧何还真不知道,当下问道,“什么?”

白墨道:“一曰公输纸,二曰烧酒,此二物可谓天下奇珍,晚辈在梁国游历时,曾有幸亲眼目睹公输纸,并且又亲口品尝烧酒,那江东的烧酒的确是名不虚传,口感醇厚,劲道却是奇大,寻常酒客只半觞便已烂醉如泥了。”

“公输纸,烧酒?!”萧何闻言心头凛然。

自从汉军回师关中之后,大王便一直在陇西苦练骑兵,周勃、郦商等几位将军也在各郡屯兵苦练,他萧何更是苦心孤诣、每日忙于处理纷繁政务,对关东各国就有些疏忽了,尤其是那楚国,由于山高水远更是消息完全闭塞,看来,很有必要建立一支谍报队深入关东各国尤其是楚国去刺探消息。

萧何却不知道,项庄早已先行一步建立谍报组织了。

白墨又从衣袖里取出一册《尉缭子》递给萧何,道:“国相请看,这册尉缭子,便是由公输纸印刷、装订而成,相比以前的竹简、木简不知道轻便了多少倍,同时价格也远比丝帛要便宜,此,诚乃我辈读书人之恩物哪。”

从白墨手中接过书册,萧何的心情却变得越发沉重起来。

白墨却再次举起了酒觞,遥敬萧何道:“萧国相,请了。”

萧何却恍若未闻,似有意似无意地道:“楚地奇人奇物迭出,竟有风生水起之势,我王也需励精图治了,励精图治了呀……”

白墨道:“萧国相多虑了,公输纸、烧酒虽乃天下奇珍,可对天下大势的影响却也着实有限,倒是楚王最近推行的国考,实乃盘皇开天以来头一回,其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汉王若等闲视之,则恐天下英才尽归楚王矣。”

“国考么?”萧何闻言凛然,这个他倒是知道的。

三川郡守吕泽每隔十日便会向咸阳发送一道公文,简单介绍关东各国的动向,不过吕泽的消息来源同样极为有限,因而并不知道楚地已出现了公输纸、烧酒这两样奇物,不过楚国正在举进国考,这事吕泽却是提起过的。

当下萧何又道:“白小哥以为我王应该效法楚王,推行国考?”

“若能聚集天下英才,汉王又何必以效法楚王为耻?”白墨顿了顿,又道,“不过,以晚辈看来,无论是楚国还是汉国,当务之急其实并非推行国考、吸聚天下英才,而应该推行变革、积攒财力、物力、国力以备战。”

萧何心头暗喜,今天特意来这丽娘酒肆,目的就是为了探探这个白墨的底细,看看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究竟值不值得大王招揽,现在他自己打开了话匣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当下肃手说道:“愿闻高见。”

白墨又道:“方今天下,汉王虽德高望重,威压各路诸侯,然而由于楚国未灭,且成僵持之势,因而重回‘数雄并存、列国争雄,时代已然成为定局,不过这样的格局应该不会持续太久,短则二十年、长则五十年,天下仍将一统!”

萧何轻轻颔首,白墨的这番见解倒是与他不谋而合。

顿了顿,白墨又道:“晚辈从关东一路游历而来,发现赵国、齐国、梁国、楚国都在锐意变革图强,甚至连北疆的燕国也在推行变法,关东各国其志不小,汉王若是固步自封,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早晚为关东各国所灭。”

白墨这话就说得极为不客气了,若是换了周勃、郦商这样的武将在场,只怕当场就要拔剑而起了,萧何听了却是暗暗心折,这个白墨不仅胆识过人,其见解更有独到之处,单以胆识、见解而论,此人就堪称是个人才了。

而且,这个白墨的见识应该远不止此,他既然敢大言不惭提及汉室也需要变革,那就说明,他心中应该已经有了完整的变革腹案,却不知道又是个什么样的变革之法?是单纯的仿效秦法呢,还是另有高见?

第276章 均瑶役、平算赋

当下萧何问道:“白小哥以为,大汉该怎么推行变革呢?”

白墨并没有立即回答萧何的问题,而是反问萧何道:“萧国相以为,大汉国现在最匮乏的又是什么呢?”

萧何沉吟片刻后道:“白小哥是个明白人,本相也就不必虚言相欺了,大汉国目前缺钱缺粮更缺壮丁,不过归根结底,缺的还是人。!只要人口充足,钱粮税赋自然就会充足,可供征募入伍的壮丁也就不缺了。

白墨轻轻击节道:“萧国相一语中的!”顿了顿,白墨又道:“所以,要想国富民强,诸如推行编户齐民律、田赋法那都是治标之举,只有奖励生育、积蓄人口那才是治本之道,大汉国若欲推行变革,当以此为突破。!”

萧何沉吟着道:“奖励生育,积蓄人。?”

“对,奖励生育,积蓄人口。”白墨说罢举起酒觞掩袖饮尽,又道“不过,以今时之局势,大汉国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萧何轻轻颔首,说道:“愿闻其详。”

白墨放下酒觞,又道:“今时之关中,土地田产大多掌握在世家、士族手中,数量庞大的黎庶百姓很多都是世家、士族的佃农,真正拥有自家耕地的自耕农其实并不多,而且所拥有的耕地也极为有限,可这些佃农、自耕农却承担着全部的瑶役、算赋以及田赋。”

萧何默默点头,白墨说的都是事实,关中沃野千里,良田上百万顷,至少有一半多掌握在各大世家以及大大小小的士族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耕地属于自耕农,而这些只拥有不到一半耕地的自耕农却承担了大汉国全部的田赋!

还有那些租种世家、士族耕地的佃户和雇农,除了承担高额田租外,还要承担国家摊派的瑶役、更卒以及算赋(人头税),负担不可谓不重。

白墨扳着手指着细数道:“萧国相你看。自耕农以面积很小的耕地,除了要养活妻儿老小。还要缴纳田赋。算赋,还要服瑶役。还有更卒之累。这样的情形下,既便国相你奖励生育,可他们敢生么,需知多生一口,就要多缴一份算赋哪!”

萧何闻言默然,这种情形之下,黎庶百姓的确不敢多生,因为他们根本养不起。

白墨舒了口气,又道:“世人只知道战争是造成人口损失的一大诱因。孰不知繁重的瑶役、算赋以及田赋才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顿了顿,白墨又道“所以,大汉国要想获取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税源、兵源,就必须均瑶役、平算赋!”

“均瑶役、平算赋?!”萧何霍然色变,沉声道“愿闻其详。”

白墨说道:“所谓均瑶役,就是将壮丁每年的瑶役折算成定额的银钱,这样一来,汉国壮丁就可以只缴纳定额的银钱,再不必有瑶役之苦了,国家如果需要大量壮丁用工时,则可以支付银钱从民间招募劳动力。”

“均瑶役如此,那么平算赋呢?”

“所谓平算赋,则就是废除算赋(人头税)。”

“算赋乃是国库最大的税源,如果骤尔废除,岂不令国库拮据?”

“诚然如此。”白墨点了点头,又道“敢问国相,如今关中计有多少。?”

萧何不假思索地道:“如今关中四郡外加巴、蜀二郡,计有三百余万丁口。”

墨伸出右手又竖起五根手指,道“那就以五百万口做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