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武微笑着接过礼单,只掠了一眼便是眼皮猛然一跳,道:“上大夫,你这是,这真是太客气了,你说来就来吧,怎么还带这么重的礼?!”在楚国垄断造纸术及酿制高度白酒技术的现在,一千刀公输纸、一大车书藉以及五十坛白酒,可真是份沉甸甸的大礼!
武涉道:“上将军乃是当世名将,尤其是十多年前的邾邑之战,打得尤为漂亮,相比齐王韩信也是毫不逊色,我王每每说起,对上将军那是钦佩不已哪,这次,我王还专门拜托在下向上将军代为问好。”说罢,武涉又向东方遥遥拱手作揖。
说这话时,武涉自己心里都在作呕,拿公孙武跟韩信比?我呸!
不过没办法,武涉现在就是个使臣,也就是俗谓的家,家最大的本事就是信口雌黄,有时候纵然摆在面前的是一索屎,你为了达成目的那也得捏着鼻子说,嗯,这索屎真是香,简直芳香扑鼻、芳香扑鼻呀。
公孙武当然知道武涉是在恭维他,不过听了这话他还是感到无比受用,当下笑得两眼都眯了起来,连连摆手道:“上大夫可真会说话,本将军虽然略有武勇,这么些年,也总算是不负我王恩宠,替临江国拓土千里,不过跟齐王比,那是差远了,呵。”
武涉微笑,当下接着公孙武的话茬问道:“上将军,眼下可有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再替临江王拓土千里?”
“哦?”公孙武怦然心动道,“愿闻其详。”
武涉道:“去岁梁王侮辱我王的事情,上将军应该知道吧?”
公孙武连连点头道:“知道知道,梁王彭越贪得无厌,曾向楚王索要造纸术、印刷术以及白酒的酿造术,对吧?”
“对。”武涉点点头,又道,“我王自继大位以来,何曾受人如此侮辱?由是,我王决意要对梁国用兵,以武力讨还公道,前来江陵之前,在下还曾去了一趟彭城,淮南王英布已经决定起兵十万,助我大楚共击梁国。”
说此一顿,武涉又道:“上将军,贵国与我大楚素来交好,说是唇齿相依也不过分,如今我大楚跟梁国大战在即,贵国是不是也可以从侧翼发兵夹击梁国呢?若贵国愿意出兵,则击灭梁国之后,我王愿以南阳郡酬谢临江大军。”
南阳郡原属大汉治下,十年前九江兵变,周殷复归大楚,靳歙、李左车及所部两万多关中老兵遭到了彭越的羁压,经陈平出面斡旋,刘邦才得以用大半个南阳郡换回了靳、李二将以及两万多关中老兵,只保留南阳北部数县,并入了三川郡。
“南阳郡?!”公孙武闻言大为心动,不过同时也有些犹豫。
能替临江国谋取南阳郡,公孙武当然很乐意,但他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极高,现在的梁国可不是十年前的衡山国,梁王彭越更不是衡山王吴芮能比的,二十万梁军更是一支虎狼之师,跟梁国开战,一个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公孙武的犹豫早在武涉的意料之中,当下又抛出了另外一颗诱饵,接着说道:“上将军是不是担心兵力不足?在下临行之前,我王曾专门叮嘱,如果上将军有需要,我王可以派谴一员上将领一支偏师,假道江陵,配合临江大军共击南阳。”
“哦?”公孙武怦然心动道,“上大夫,楚王真是这么说的?”
临江国的壮丁足有二十多万,不过经常集训的更卒却只有七八万,短时间内能够召集的更是只有不到五万人,这点兵力用来偷袭衡山国那是足够了,可若是用来攻打梁国那就远远不够了,但若再加五万楚军,那又是大不相同了。
“当然。”武涉点头道,“这支偏师的兵力多寡由上将军来定,只要不超过五万,一切都好说,至于这支偏师的粮草供应……”
五万也是项庄用来远征巴蜀的实际兵力数量。
项庄之所以决定带五万精兵远征巴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原因有二:首先,巴蜀平原现在已经超过关中平原成了大汉国最大的粮仓,如此重要的战略基地,刘邦肯定会留下重兵驻守,楚军的兵力如果少了,就很难得手;其次,江东跟巴蜀并不接壤,中间还隔着个临江国呢,楚军兵力如果过多,则难免引起临江国的恐惧,临江王就很有可能拒绝楚军过境。
权衡再三,项庄决定带五万精兵远征巴蜀。
至于为什么要违背远交近攻的铁则,放着梁国不打却要舍近就远跑去远征巴蜀,这也是项庄跟项他、毕书、百里贤等大臣反复讨论、反复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巴蜀是大汉国最大的粮仓,而楚国正面临着粮食不足的困局,在楚国的成人数量没有大量增加之前,开垦再多的荒地也是改变不了粮食短缺的困窘局面,可如果能够一举拿下巴蜀平原,则粮食不足的难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因为巴蜀平原不仅有千里良田,更有足够的壮丁和妇女。
其次,巴蜀难攻却易守,如果楚军远征巴蜀得手,则只需少量兵力守住葭萌关,就能挡住汉军的反扑,假如楚军在夺得巴蜀之后,还能一举拿下汉中,巴蜀就将稳如磐石,而关中汉军却需时时提防楚军的奇袭了。
这一来,楚汉之间的战略态势就将完全逆转!
再次,梁国是块硬骨头,而且夹在汉、齐两大强国之间!
先不说以楚国现在的国力,能不能够灭得了梁国,既便楚国纠集了淮南军、临江军最后灭亡了梁国,最后只怕也是守不住,因为从三川郡攻击梁地,无遮无挡,而从梁地进击三川郡,中间却隔着虎牢天险,战略态势上严重不平等。
当年项羽、刘邦相争,项羽在兵力、国力、人力、物力、财力都远胜刘邦的情形下却始终无法攻入三川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更何况,在梁地东边还蹲着个齐国!
韩信虽然有了称帝的野心,可齐国至今没有解除跟汉国的盟约,韩信对刘邦的敬重也是丝毫不见变质,一旦刘邦邀约,韩信就有很大可能从东面夹击梁地,真要是这样,项庄纵有通天彻地之能,楚军再是骁勇善战,也绝对抵挡不住。
所以说,攻击梁国看似符合远交近攻的铁则,其实却是下下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项庄之所以决定假道临江、远征巴蜀,其实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阴险目标!
“五万,那就五万!”武涉话音方落,公孙武便赶紧抢着说道,“至于这五万楚军所需的粮草,皆由我国供应!”公孙武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在梁军主力被牵制在九江附近的前提下,临江大军再加五万楚军,拿下一个南阳郡却是绰绰有余了。
“好。”武涉欣然道,“上将军,那就这么说定了。”
#########
次日早朝,武涉在朝堂上向临江王正式递交国书,并道明了来意。
听说楚国、淮南国要跟梁国开战,并且邀约临江国助战,朝堂上的文官武将顿时间便炸开了锅,国相杜洪出班奏道:“大王,我国国小兵少,不宜介入此战。”
公孙武皱皱眉,反驳道:“国相,我国兵少是事实,可楚王不是已经答应发兵五万襄助了吗?有了五万楚军为助力,再加上梁军主力势必会被楚军、淮南军牵制在九江、泗水两个方向,我临江大军趁虚而入,难道还拿不下区区一个南阳郡?”
杜洪冷冷一哂,说道:“上将军,你莫非没听说过‘假道伐虢,的典故?”
……
第299章 风起云涌
“假道伐虢?”公孙武闻言茫然,他还真没听说过。
朝堂上顿时响起了轻轻的哄笑声,公孙武在进宫当侍从之前原本就是个屠户,只是进了宫之后才骤然得到了当年还是太子的共尉的赏识,在共尉继位之后,公孙武便如火箭般窜了起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便当上了上将军。
不过,公孙武的学识却是丝毫没有长进。
国相杜洪面露鄙夷之色,耐着性子说道:“假道伐虢是四百多年前的典故,虢跟虞是晋国附近的两个小国,晋军借道虢国灭了虞国,却又在回国的途中顺势灭了虢国,这么著名的历史典故,上将军竟然没听说过?”
公孙武神情尴尬,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应对。
旁边的武涉也替公孙武的孤陋寡闻感到脸红,却还要硬着头皮替他辩解:“杜国相此言差矣,上将军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此在下素知,只是最近军务繁忙,上将军一时之间才想不起来这个典故,这却也是人之常情。”
“对对对对,上大夫所言极是,极是。”公孙武还没说呢,坐在首席的临江王共尉已经连声附和道,“上将军定是军务繁忙给忘了,忘了,呵呵。”
杜洪转身,向共尉揖了一揖,道:“大王,项庄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哪。”
亚相步鄙跟着出班,大声附和道:“是啊大王,国相所言甚是在理,楚军假道伐梁恐怕只是假象,趁机图谋我临江国才是真哪!”
武涉皱了皱眉,极为不悦道:“两位这话,却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罢,既然临江国不愿出兵,就当在下没来过江陵,也没说过这话!”说此一顿,武涉又向临江王共尉斜斜作揖,说道,“临江王,在下告辞了。《 ”
“上大夫留步!”公孙武大急,待唤住了武涉又转身向共尉道,“大王,我临江国跟楚国乃是友邦,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又岂有互相攻伐之理?国相、亚相适才所言,未免令友邦寒心,如此做派,天下还有谁肯做我们的朋友?”
共尉目露柔和之色,问公孙武道:“上将军,那你的意思呢?”
“臣以为,楚王绝无欺我之心!”公孙武道,“而我临江国也绝不可错失良机。”
“嗯,上将军言之在理。”共尉点点头,道,“这样吧,此事就由上将军全权负责,克日召集大军,调拨粮草,协同楚军、淮南国共击梁国!”
“喏!”公孙武闻言大喜,当下轰然应喏。
武涉嘴角也绽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当梁王彭越得到消息时,楚国的十多万府兵已经在寿湖附近完成了集结,至少二十万石军粮也已经解到了寿湖大营,在楚国率先完成集结之后,淮南军也开始行动,大约五万左右的淮南军,正向城父方向秘密集结。
不得不说,在情报搜集方面,楚国已经远远走在了各国的前面!
早在十几年前刚入主江东时,项庄就秘密组建了黑木崖,黑木崖借助商业掩护,对中原各国不断地实施渗透,到了现在,黑木崖已经组建了覆盖整个华夏的庞大情报网织,中原各国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项庄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梁国彭越也有自己的耳目,但他的耳目根本无法跟黑木崖相比。
所以,当彭越得到消息时,楚军差不多已经完成集结,淮南军也已经开始集结了,彭越得讯大惊,赶紧召集国相张说、上将军刘寇、军师赵炎前往王宫议事。《
“项庄小儿这是在找死!”彭越刚通报完军情,刘寇便勃然大怒道,“大王,臣只需五万精兵,就能将寿湖附近的十几万楚军杀个片甲不留,项庄小儿不来便罢,他若敢来,臣定叫他来得回不得,哼!”
赵炎说道:“上将军骁勇,世人皆知,不过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军师,你这话什么意思?”刘寇愣了愣,问道,当初赵炎刚入梁营时,刘寇很是瞧他不起,不过自从九江兵变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大为改善,到了现在,两人之间的交情已经只能用交称莫逆来形容了。
赵炎分析道:“我大梁跟楚国早有积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