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片刻,张飞才悻悻道:“鹏举立誓不篡位了吗?这还不是忠臣?”
“三弟啊,你这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呐。”
刘备跌足叹道:“何为篡逆?一定要称帝才是吗?不,董卓也没有称帝,可谁会认为他是忠臣?他挟持天子,令旨尽出己手,公然夺了天子的权柄!此为大逆也!而鹏举他,唉,陛下让他征讨逆臣,其意殷殷,可他却借题发挥,事事以此为名,行事却是肆无忌惮!”
他长叹一声,用哀伤的眼神看向张飞,问道:“三弟,你好好想想,这样的人,就算不称帝,又岂能算作是忠臣?至少,他行事是有些糊涂的。”
“……”张飞瞠目结舌,傻眼了。
这些道理听得他脑子发胀,听是听不明白的,但总觉得大哥好厉害的样子,嗯,鹏举贤弟也好厉害,净做些别人看不明白的事,说那些高深莫测的话。
“总之,三弟你若一定不愿意,那就留守谯县好了,我与云长、叔至同去徐州,你与……”刘备嘴里打了个磕绊,将原来属意的许攸换成了简雍:“宪和留守谯县,务必不要贪杯误事。我在徐州,即便得胜,也不会穷追猛打,只将青州势力逐出东海便作罢,可好?”
刘备说得口干舌燥,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见张飞仍然没什么精神,他干脆给后者派了个留守大本营的差事。
本来许攸留守是最好的,可张飞和许攸天生犯冲似的,一遇见就吵架,有几次吵得激烈,张飞差点动武,把这俩人放在一起留守,实在太危险了。
“嗯,知道了。”张飞没精打采的应了一声,推门而去,神情仍然悻悻的。简雍见状,向刘备使个眼色,待后者轻轻点头,他一抹身,追在了后面。
“大哥,三弟不是不明白大义,只是他为人义气深重,在青州很是受了王骠骑不少恩惠,所以脸面上有些抹不开,你别往心里去。”觑见刘备脸色不大好看,等张飞走远,关羽出言劝道。
“云长,你与翼德于备如手足一般,就算手脚一时不大便利,又哪有与自己手足生气发怒的道理?”刘备语重心长的说道:“只是自古忠义难两全,国家大义,毕竟是要放在私人情分之上的。”
关羽起身抱拳:“大哥的教诲,某记下了,这就去清点兵马了。”
“好,去吧。”刘备微微颔首,冲着身后的陈到挥挥手,示意后者跟上关羽,看起来颇为欣慰,一场风波化于无形。可等到关羽出了门,他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代之的是略显阴沉的神色。
“主公,二将军和三将军似乎很是受了些蛊惑啊。”许攸捻着山羊胡,不阴不阳的开了口。
对刘备的出兵徐州计划,张飞的抵触是摆在明面上的,而关羽虽然没明说,但他那句‘受了王骠骑不少恩惠’说的也是意味深长,他是在暗示刘备,不要忘了当初的恩义呢。
当然,王羽对刘备的所谓‘恩义’,在不同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和许攸印证过后,刘备终于确认了清渊之战的始与末,他彻彻底底的被王羽给利用了,给耍了!
恩义?不共戴天之仇才是真的!
不过,这其中的缘由他没法向二位义弟解释。毕竟当初的决策都是他自己做的,如果不是他先存了私心,打算利用王羽,也不会被人家反利用了。
因此,除了自己憋屈之外,也只有许攸能体谅他的心情了。
“王羽小儿惯会假仁假义,二位义弟都是直爽脾气,又哪里识破得了他的险恶用心?”咬牙切齿的骂了两声,刘备一摆手:“不过军师也不须担心,虽然受了些影响,但云长、翼德都是义气深重之人,不会背离而去的。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徐州……军师以为,此番出兵,成算若何?”
“此战,关键不在徐州,而在局外。”见刘备不愿深谈这个话题,许攸也不纠缠,他对张飞再怎么看不惯,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自斩臂膀,顶多留点引子,待将来局势稳固了再作打算。
刘备怔了怔:“此言何解?”
许攸不答反问道:“主公可还记得,当初群雄会盟讨董的往事?”
刘备点点头,露出了深思神色。
“虽然在河阴吃了王羽的暗算,牛辅也吃了场败仗,但随后吕布就将其击退,而后徐荣在梁东破孙坚,又在成皋打得曹操落荒而逃,总体形势是占优的,可董卓却早早就定下了迁都之策,主公以为如何?”
刘备凝神思索,不片刻,神色一动,失声道:“莫非……”
“没错。”许攸眯着眼,捻着须,得意的笑道:“他怕的是四面受敌!别说当时有王羽搅局,就算没有,他连战皆胜,最终也是要退的。现在王羽怕的,也是这个,只要东海战事绵延,群雄就会窥视青州,如今青州战线绵长,何止千里?他纵有百万之军,又能守得过来吗?”
刘备面泛喜色,猛然站起身,来回走了几趟,才稍稍宣泄了兴奋之情:“军师以为,这场联盟果然能成么?”
刘备没法不高兴,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他来说,最好的时机,就是中原大战。正如当日群雄讨董,王羽借势崛起一样,若是因为徐州的变故,掀起一场遍及中原的大战,谁敢说他刘玄德就没有机会呢?
当日许攸的论对本身不存在问题,豫州的确不适合当做基业来经营,不过,许攸此策本来就是建立在王羽取得冀州后,趁势攻打兖州的前提之上。只要中原乱战一起,刘备这个位置就变得很重要了,向哪个方向都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可没想到,王羽去了冀州之后,居然那么沉得住气,先搞了个会盟,然后又派人去河东搅风雨,最后干脆专心致志的搞起了内政,把刘备给晾在夹缝里了。
王羽不动,其他诸侯也不敢乱动,要不是袁术那个白痴中了周瑜的驱虎吞狼之计,中原就天下太平了,这叫刘备情何以堪。
终于,机会又出现了,上天没有抛弃自己啊!刘备激动得难以自已。
许攸趁热打铁道:“主公放心,徐州事尽可交由陈汉瑜父子打理,主公只管按照原定计划配合即可。中原事,攸自当为主公分忧,此番,定教王鹏举深陷泥潭,首尾难顾。曹孟德与我有故,我当先往洛阳走上一遭……”
“有劳军师了。”
第583章 天下一盘棋
郯城。
“主公,军师来信……”
中原暗流涌动,在风口浪尖上的王羽和他的臣僚们更是忙得不开开交。相对而言,王羽还算好,他现在只需想办法对付面前的两路敌军,在高唐坐镇的贾诩就辛苦得多了,他要处理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试探或挑战。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类似曹豹、阙宣这样的敌人,其实反倒容易对付,麻烦的是那些身为盟友,态度却暧昧不明的。
“伯圭兄与刘虞发生了冲突?”贾诩列在开头最醒目位置的,就是这么一个消息。
公孙瓒和刘虞开战其实是迟早的事儿,让王羽、贾诩不约而同感到忧虑的是,公孙瓒并未就此事知会青州方面。不管公孙瓒是有意为之,亦或只是考虑不周全,这都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王羽之所以放心将冀州北部的领土分别交给公孙瓒和张燕,主要还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以河北大战之后的情况,青州并不具备立刻吞并两家盟友的条件和实力,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
同时,这两家盟友将作为屏障,应对来自北方的挑战。
公孙瓒不是不能和刘虞动手,但动手的时机应该由王羽来把握。可现在,青州方面一直被蒙在鼓励,还是通过自己的情报网才得知详情,而且还赶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让人没法不担忧。
王羽当然信得过公孙瓒的为人,可经历过陶谦让徐州这件事后,他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势力归属,军队的让渡,只要主君发句话就可以了,其中通常涉及了极其复杂的暗中运作。
相较于公孙瓒,张燕就安稳得多了。
一年多以来,这位黑山大帅一直专注于内政建设。开始的时候,他施行的是农民义军传统的那套理念,即: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之类的。
对这套过于理想化的理念,张燕原本也不太确信,可通过对青州的观察,他得出了结论,青州施行的就是这样的政策,于是就有了信心。
结果当然不太理想。
越理想化的口号,就越是不靠谱,别说古代的农民义军,就算是后世那些有纲领,有系统的政党,提出的口号不也是忽悠人的吗?越是强调公正、科学的,到最后就越是会造就不平等的社会。
黑山军第一年的建设可谓一团糟,张燕倒是没气馁,倒是对青州新政的兴趣越发的浓厚了。根据将军府的评估,如果情况可以一直保持下去,黑山军会比幽州军更快,更顺利的融入青州体系。
一个坏消息后面跟了个好消息,从中可见贾诩对王羽情绪的照顾,紧接着,他又送上了一个很难评价是好是坏的消息——鲁肃回来了。
鲁肃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不但试探出了吕布的态度,而且与并州众将也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带回了第一手的情报。用鲁肃的原话说,王羽的计划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并州众将中,高顺沉默寡言,鲁肃也没搞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能确定的只有他对吕布的忠心,和他一样的还有成廉和曹性。
张辽比较有想法,在和鲁肃的谈话中,他流露出了对并州军前景的担忧。虽说乱世夺天下,靠的是手中的刀剑,但吕布军这种纯粹的军队结构,注定了他们没有发展的潜力。
现在虽说多了陈宫、张邈,以及兖州名士的支持,但这些人要么只有虚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擅长的也是说客那一套,让他们周旋于诸侯之间,合纵连横倒还靠谱,让他们治政就抓瞎了。
张辽是个明白人,他对此深表忧虑。而王羽一直以来的示好他都看在了眼里,所以,当着鲁肃的面,他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对两军的和亲及更深入的配合,他都会尽力维护。
其实张邈对青州也没多少恶意,选择吕布,他是从兖州反曹派十人整体利益上考虑的,对他和王家的交情没太大影响。
况且,老张也不笨,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攀附上了吕布,就可以不拿正眼看王羽,对青州的强势不屑一顾了。他是个老资格的政治人物,把某人往死里得罪这种事不是他的风格,留下余地,方便日后相见才是他的作风。
鲁肃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王羽的计划可以一试,当然,风险也还是有的。
侯成三人的敌意是摆在台面上,大概是想着反正也得罪了王羽,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所以侯成三将一直是反青州的急先锋。
侯成、宋宪还好,魏续是最麻烦的。他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很受吕布的信重,是陷阵营名义上的主将!高顺只能算是他的副将,只负责日常练兵,行军打仗,军中的人事提拔,钱粮的管理、分配,甲仗的领取,都是他关着的。
看到这里,王羽也是暗自摇头,官僚主义真是无处不在,在并州军这样的团体里,居然也有靠裙带关系上位,把真正能做事的人压在下面的情况发生。
叹息吕布不能免俗的同时,王羽对高顺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前世的他,不也是这样的吗?
但威胁最大的不是这三人,而是陈宫。
侯成三人看不惯王羽,是因为私怨,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所以每次抢先出头的都是侯成,而不是地位更高的魏续。
魏续担心,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