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着临时挖掘修筑的交通壕,于学忠一直来到了出击阵地前沿的一处壕沟内。
趴在壕沟内举着望远镜朝前方如火如荼的战场望去。
此时,守城方的一些机枪子弹不时从他们头顶飞过。
上校军官等一众部下们胆战心惊,不时低头躲避,哭丧着脸向于学忠劝道:“司令,这里太危险太靠前了,安全起见,您还是跟卑职回指挥部吧。”
于学忠充耳不闻,依然举着他的高倍数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正在激烈交火的战场。
城下,大批的己方士兵正悍不畏死的向前冲锋,城头上无数火舌自垛墙后面喷射而出,大量的子弹倾泻如雨下。
一些躲避不及的己方士兵纷纷中弹倒地,死伤惨重。
于学忠观察了好一会,才放下望远镜扭头对那上校军官道:“刘团长,敌人火力太强,这仗不能这么打,马上命令部队停止进攻,把炮兵给我调上来,集中炮火转打北门城墙的一段。
在调几个营运动到其他三门,进行佯攻策应。”
上校团长不敢懈怠,连忙吩咐副官去安排,又恭敬的向于学忠道:“司令,您还是先回指挥部吧。”
于学忠回头望了望如潮水般争先恐后退回来的己方进攻人群,心中暗叹一声,转身返回司令部。
自己的部队无论素质还是战斗经验,都与张兴汉的东北军相差甚远啊。
此战虽然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但他于学忠心里却没有必胜的把握。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北门城头上,张廷枢将一冲锋枪弹匣拔了出来,看了看余弹数量,又随手一拍将之咔咔装了回去。
朝城外吐了吐口水,道:“青岛军不过如此,比起韩复渠的山东军也强不到那里去,一群乌合之众。”
通过,刚才的交锋,张廷枢算是对城外的敌军的战斗力和素质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现在他心神大定,如果攻城部队就这两把刷子,那这一战,也就无需太过担心了。
城外的进攻停止没有多久,突然,响起了一通刺耳的炮击声。
靠在城墙上休息的张廷枢,闻声变色,连忙站起,厉声大喝:“所有人立即到城下躲避,快!”
说时迟那时快,没等守军将士下城,十几发炮弹便狠狠的攒落而下。
“轰轰轰……”发生了一连串的剧烈爆炸。
不过由于是第一轮试射,加上青岛军的炮兵实战经验不足,试了准头,大部分炮弹都轰击在了城墙上或者城内的民房上。
看似火光耀眼,声势惊人,实际上却没能给守军造成多大杀伤。
张廷枢带着部下们在火光中迅速下了城墙。
第四百九十章:华东之战(六)
躲到城内墙根下,张廷枢将怀中的冲锋枪往边上一放,整个人就靠在了城墙上开始继续休息。
在他们前方还砌垒有一道高约一米多的壁垒。
在这样的角度下,城外的炮击就是再怎么猛,再怎么准确,也不可能在这样的角度下对躲在城墙根下的张廷枢他们造成伤害了。
除非城外敌军的炮弹不是炮弹,而是带自动导航的飞弹。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全部都下到了城墙根下,有几名士兵冒死留在了城头上,以作警示。
张廷枢他们刚刚躲到墙根没多久,又是一波炮弹呼啸着飞落在了城墙上。
这次的准头要比上次强上太过了,落在城头炮弹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令躲在城根下的守军士兵们都能隐约感觉到背后的城墙在不住晃动。
不时有碎石土屑从上面飞落下来,落在官兵们的钢盔上砰砰作响。
不过,炮击并未能持续多长时间,仅仅是十轮炮击后,便开始了延伸。
由此可见,于学忠手里的炮弹也并不多,毕竟偏安青岛一隅的张少帅比不得如今家大业大的张兴汉。
有限的军费也不能全拿来置办炮弹。
炮火刚刚开始延伸,张廷枢就腾地站起,把冲锋枪一挥:“弟兄们,青岛军的三板斧抡完了,该咱们上去,给他们送些子弹大餐了,跟我走!”
言讫,便带头冲出壁垒,朝城墙上冲去。
两百多官兵纷纷跟随。
城外,于学忠在炮兵部队的炮击结束后,当即下令部队进攻。
大批整装待命的青岛军顿时如决堤的洪水一般,蜂拥而出,向城墙发起了冲锋。
刚才己方的炮火轰击,实在大大涨了他们的士气。
于是,于学忠一声令下,立即以排山倒海之势喊杀声震天发起了进攻,一扫刚才进攻受挫的萎靡。
张廷枢带着官兵们回到城墙上,此时城头上硝烟还未完全散去,他们猫着腰迅速进入了各自位置,将一支支钢枪举起伸出垛口,黑漆漆的枪口对准了城外。
短短几分钟,进攻一方就进入到了守军的机枪射程内,十几挺MG34通用机枪率先发出怒吼。
紧接着是大批的半自动步枪与一些MP38冲锋枪,构筑成了一道密集如雨的火力网。
高喊着冲锋的青岛军顿时成片成片的倒下。
后方督战的于学忠见此,双眸不禁骤然一紧,暗道:守军果然难以对付,刚才自己几乎耗费一半弹药储备的炮击,似乎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冲锋的距离在接近,城墙上开始不断飞出大片的手榴弹。
城外爆炸声,枪声交织,数不清的青岛军惨嚎着倒了下去。
………………
四个多小时后,于学忠仍然未能攻入只有千余人防守的胶州县城。
加上东北空军的十几架飞机在后来赶到,对着青岛军阵地就是一通猛烈轰炸、扫射。
鉴于部下死伤惨重,于学忠便下令部队暂停进攻。
不多时,张廷枢的后续八千大军陆续赶到,轻而易举击溃于学忠所部在城西的进攻部队,进入了胶州县城。
于学忠迫于压力,一边向张雪亮发电告急,一边率部就地转攻为守。
与此同时,张兴汉也率六千大军自潍坊进抵高密,在空军的掩护下随即向刘多荃部发动了进攻。
高密县城战火冲天,激战正酣。
青岛,少帅府内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大批的下人正忙着收拾细软,准备出逃。
而作为主人的张少帅早已经带着卫队护送着赵四小姐登上了一艘军舰。
只等城内一些重要机构和兵工厂器械全部上船后,便准备从海上跑路。
作为海军司令的沈鸿烈自然是不会留在城内。
正陪着张少帅站在军舰甲板上眺望忙碌中的青岛码头。
二人正闲谈着到上海后的出路问题,副官陈大章拿着一张电文登上了甲板,来到他们跟前。
敬礼道:“少帅,于学忠,刘多荃纷纷发来急电。
前者猛攻胶州不下,如今临沂方向开来了大批叛军援军,夺回胶州的作战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
高密方向,从潍坊开来的叛军也已经抵达,并且对高密县城展开了猛烈进攻。
二部情势危急,急需少帅您派兵增援。”
张雪亮听完后,眉宇间的阴沉又重了一分,没有先回答,而是转而问沈鸿烈道:“成章,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出发?”
沈鸿烈答道:“最少得到傍晚才能全部装船完毕。”
张少帅点了下头,即对陈大章吩咐道:“马上给于学忠、刘多荃发电,青岛市区的一万多部队全部调拨给他们,命令他们务必给我坚守到晚上六点,六点后,他们可自行向南突围,到徐州一带落脚,然后就地等候命令。”
陈大章应了一声,便领命去了。
张少帅心情不好,也返回船舱去找赵四小姐了。
虽然于学忠与刘多荃不一定能够击败这两路东北叛军,但以他们三万多人的兵力,坚守到傍晚时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一切都安排的刚刚好,但是张少帅还是因为即将要被迫放弃经营数年的唯一立足之地,而心中有些郁闷,到了船舱就将正在整理衣物的赵四小姐扑倒在了床上。
将她的旗袍掀起,手顺着光滑白皙浑圆的大腿撩转而上,覆上那丰满的酥胸,隔着内衣肆意捏揉起来。
没多会,喘息已经有些急促的小六子迫不及待的将身下佳人的两条修长美腿掰开,下身向前一挺,进入了去。
赵四小姐微微潮红的脸上涌现一个不知道是痛苦还是舒服的表情,秀眉先是一皱,随即舒展开来,樱桃小嘴忍不住发出有些压抑的娇喘娇嗔声:
“嗯…嘤…啊啊…呜…汉卿你轻点……”
纵情享受的的张少帅似乎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张兴汉的空军如此强大,屡屡参加各地战事,为何却独独没有对青岛的海军基地进行轰炸。
要说,他在青岛进行大搬迁,准备乘坐军舰撤离,再怎么保密,如果有东北军空军侦察机飞过来侦察一番的话。
也会泄露的。
但,偏偏这些肆虐华东上空的东北空军,连一架侦察机都没有进入过青岛上空。
………………
高密县城,刘多荃的指挥部。
手里拿着张少帅发来的回电命令,刘多荃像是石化了一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良久后,才缓缓暗道:少帅这是要我们当挡箭牌,做替死鬼啊。
也罢,刘芳波深受张氏厚恩,无以为报,今曰就率部死战,为少帅您争取最后的时间。
倏忽之间,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名通讯兵神色匆匆的自外而入,向刘多荃敬礼道:“长官,于学忠将军来了。”
“哦?”刘多荃还在诧异中,于学忠已经自外面走了进来。
刘多荃诧异的问道:“孝侯兄,你不在胶州前线们,怎么回来了?”
于学忠没有回答,而是对刘多荃道:“芳波兄,少帅和沈鸿烈已经登船,最迟天黑就会乘船撤往上海,这事你都知道了吧?”
刘多荃扬了扬手中的电文道:“少帅的电令,你不会没收到吧?”
于学忠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电文道:“收到了,我之所以急忙返回高密,是为了我们三多万弟兄们的生死安危来找你相商对策。”
刘多荃不冷不热的道:“不知道孝侯兄有什么打算?”
于学忠道:“少帅让我们坚守到傍晚六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六点之后我们该怎么突围,芳波兄你想过没有。”
刘多荃见于学忠言语中并没有立即突围逃跑,不遵从张少帅军令的意思,心中稍安,轻轻摇了下头。
于学忠见状接着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得提前制定好突围计划,否则一旦临近仓促撤退突围,很可能会导致部队全面溃败,到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刘多荃赞同的点了点头道:“不知道孝侯兄,你有什么好的计划吗?”
“加上少帅从青岛调来的部队,我们手中现在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万人,这么多部队,决不能同一时间,朝同一个方向撤退。
否则,很容易被东北军追上,击溃。
我认为,我们必须分散突围。”说着,于学忠径直朝悬挂于墙壁上的地图走去。
………………
高密城外,东北军指挥部。
张兴汉站在地图前正有一口每一口的抽着烟。
指挥部外面枪声、喊杀声、爆炸声交织一片,沸反盈天。
指挥部里却显得寂静异常,郭忠守在一旁,刘建国去前面督战,只留下张兴汉在地图前凝思着。
不多时,刘建国风尘仆仆的自外面走了进来。
张兴汉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建国,进攻怎么样?”
刘建国有些惭愧的道:“第一波进攻失利了,目前正在组织第二次进攻。”
张兴汉不置可否的轻轻点头,目光继续放在了面前的地图上。
刘建国见状上前问道:“总座,您在琢磨什么呢?”
张兴汉并未抬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