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陨淼氖盗σ渤杀对稣恰�
在这前后,林旭东和马致远也在安毅的指示下进入美国,在西海岸的唐人街秘密组建华青社,开始在地下急速扩张。有着安家军提供的高素质退伍官兵的支持,还有明处的欧耀庭和张熹的照顾,华青社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清除了盘踞美国西部的爱尔兰、意大利等黑帮,独霸了获利丰厚的走私贩毒等渠道,逐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进军地产、金融、矿业、传媒和制造业,庞大的华人财团应运而生。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资产超过一千万美元的华人财团虽然已经发展到四十多个,控制的工厂和企业多达九千多家,但这些财团大多受张熹、欧耀庭、华青社、安良堂、致公堂和协胜堂的控制,依靠商业头脑发展起来的财团仅仅只有十多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都很小,在华人财团中所起的是帮忙摇旗呐喊的作用。
有鉴于在这支由华人完全控制的军队中拥有话语权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战后各财团的利益分配和在美国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这次会议几大势力争夺都很激烈,不过由于专业的军事人才只有华青社才有,同时华青社的元老和董事林氏姐妹还是南华国家主席安毅的夫人,因此最后的赢家还是华青社。
会议决定,将在未来半年内编成五个师的部队,其中两个装甲师,三个步兵师,部队的基层士官和军官,由南华方面秘密派遣,因为只有专业的军人,才能训练出合格的士兵,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有意见。
部队正式编成后,中高级军事主官由旅美华人子弟担任,但他们必须在临时军校接受安家军派遣教员进行的为期半年的专业军事技能培训,并在各部配备专业的参谋团队,在作战时还将设置富有南华特色的政委一职,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华人财团还将在长岛地区组建五个师的预备役部队,平时以保安队的名义接受严格训练,一旦前线出现伤亡,即从预备役部队抽调补充。
此外,为了保持与南华的密切联系,华人财团将斥巨资在长岛修建能够停泊万吨级战舰和货轮的多个港口、潜艇基地,同时在东汉普顿、卡尔佛顿、雪莉、霍尔布鲁克等地修建多座能够起降大型运输机的高标准机场,方便空运,以及在危急关头由南华空运部队进行直接的支援。
会议结束的时候,马致远代表安毅讲话:“诸位,在会议进行的时候,我收到了我的老长官安毅主席的电报。他告诉我们,现在安家军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他非常有信心击败德军,尽快解决西线战事,然后拿下锡兰岛和马达加斯加岛,彻底保证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线的安全。
“南华现在拥有的战舰质量和数量,绝对超过了大家的想象,一旦我们的海军编队正式出征,必将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我们在座的人,都经历过祖国屈辱的历史,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此次大战带来的改变我们民族命运的契机!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美利坚民族曾经最有可能问鼎世界之巅,但是,现在它病了,我们必须趁着它的病,在它的躯体上牢牢扎根和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在美国的发展,来反哺国内,促进我们国家民族的工业和科技进步,只有我们的母国、母族强大了,我们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才能获得有效保证,这是相辅相成的!
“安主席还告诉我们,别看现在德国、日本在各条战线都表现得很疯狂,但实际上它们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德国和日本的问题一样,那就是人口少但战线拉得太开,那些在两国强盛时依附的伪军,在德军、日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刺激下自然可以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只要两国稍微露出败象,他们就得考虑自己的退路,甚至可能会落井下石!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这是毋庸置疑的!
“安主席要求我们,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发展我们的实力,战后的美国,各方政治势力必将重新洗牌,我们华人也要在美国政坛上发出我们的声音,说不一定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总统,就会出现在我们中间。大家一起努力吧!”
与会的人都知道,马致远曾经是安毅的警卫员,和林旭东一样同列南华国家民主党中央候补委员,是安毅的绝对心腹,他的话几乎就代表了南华政府和安家军的意思,一时间会议室里掌声雷动,所有人都依稀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第二〇〇三章 反攻还是防守?
里海左岸的阿斯塔拉,位于阿塞拜疆草原的连科兰低地上,侧倚塔雷申山脉,处在苏联高加索铁路的终点,是波斯北部极其重要的边境城市。
战争爆发后,因为阿斯塔拉扼守狭长的里海沿岸低地瓶颈部位,恰好堵住塔雷申山脉中段的阿尔斯河山口,蔽翼了阿尔达比勒一线的侧翼安全,是安家军北段防线的重要支撑点。
根据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德军高加索集群左翼在突破阿斯塔拉后,将顺着里海西岸低地高速南下,主要战略意图是攻陷里海南岸重镇安扎利港和拉什特后,再顺着克孜勒乌赞河谷穿过厄尔布尔士山,一举攻占德黑兰,截断边境线附近的安家军退路。
如果打不开厄尔布尔士山防线的缺口,则主力干脆顺着平顺的里海沿岸低地,出击中亚,实现战略大迂回。
当然,这个拍脑门儿想出的作战计划,实现的难度不小,姑且不说里海沿岸低地最狭窄处海滩距离高山丘陵间仅有一公里,只要安家军在厄尔布尔士山部署一定的兵力,德军的后路随时可能被断,另外就是安家军海军里海舰队服役的十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神出鬼没,随时可以给德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希特勒向来喜欢对着地图尽情展现他天马行空的作战构想,他呕心沥血把战略制定出来了,具体执行是国防军的事情,他只需要看结果就行了,从来不管是否行得通,总之办不到就是将领的能力问题。
二十二日夜爆发的战斗,到现在已经持续近一周时间。
期间德军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却连阿斯塔拉城的外围防线也无法攻破,在安家军构筑在塔雷申山上的炮兵阵地以及来自里海上的南华海军战舰的协防下,德军硬是没办法前进一步。
二十九日晨,恼羞成怒的德军。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天刚亮不久,巨大的飞机发动机轰鸣声响彻天际,由两百多架轰炸机和同等数量的战斗机组成的庞大飞行编队,出现在北方的天空中。
早已通过雷达侦测到敌人机群动向的安家军空军,迅速将驻扎在里海周边军用机场、装备a32喷气式战斗机的五个飞行中队全部派了出去,双方在阿斯塔拉北方十多公里的连科兰镇南方天空接战,德军飞行编队中分出战斗机应战。
早在出征前,德军飞行员便接到死命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摧毁安家军的防线,为地面总攻创造条件。因此,德军轰炸机群不管不顾地降低飞行高度,密密麻麻成群结队地向安家军构筑的防线俯冲过来。
这时,设在战线左侧塔雷申山上的多个堡垒已经撤除了伪装。堡垒顶部的一门门75毫米高射炮,对准了东方的天空。
位于阿尔斯河谷地山口的其中一个堡垒,站在指挥部潜望镜前的防空营营长宋滨少校看到敌机进入射程,对着话筒大叫一声“打”,所在堡垒配属的二十多门75毫米高射炮,几乎同时发出怒吼,相邻的堡垒也喷吐出密集的弹幕,连续而又猛烈的射击,在德军战机行进路线前方形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
冲在最前面的七八架轰炸机躲避不及。一头撞了上去,半数战机凌空变成一个个灿烂的火球,另外那一半飞机被击伤后在空中翻着跟斗,一架架尾部冒着浓烟朝地面跌落下去,迅即传来剧烈的爆炸声。
后面的轰炸机急忙拐弯,避开防空火力,然后调转机头,不再攻击预定目标,而是直接向左翼的山岭飞了过去。
“注意。敌机冲着我们来了。给我狠狠地打!”
宋滨大声招呼,提醒着麾下官兵。一个个炮手迅速转动炮口,对着逼近的轰炸机连续开火,又是四五架敌机躲闪不及被密集的弹雨击中,炸成碎片。
与此同时,德军轰炸机上的机炮和航空机枪,也开始疯狂扫射,一串串子弹打在炮垒外垣,溅起密集的火星。
这些依托山势构筑的堡垒,顶层是半敞式的防空阵地,中层是指向东方的榴弹炮炮位,下层则是机枪阵位,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了遏制德军的攻势,堵住西进的河谷通道,安家军在南北向的塔雷申山脉东麓构筑了十多个堡垒,并在山腹中开掘出坑道,将各个堡垒连接起来,进可攻退可守,在前两天的战斗中,兵力无法展开的德军曾试图攻占塔雷申山高地,把大炮加上山梁对准安家军的防线轰,并绕击阿斯塔拉侧后方,不想撞到铁板上,损失惨重。
远近所有堡垒齐齐开火,夹杂在防空炮位中间数量庞大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及20毫米机炮,交织成恐怖的弹幕,德军轰炸机不断地中弹凌空爆炸,但是德军飞行员依旧悍不畏死地驾驶轰炸机,向这些堡垒发起死亡冲锋。
随着一架架轰炸机的弹仓打开,数以百计的重磅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把一个个堡垒包围在爆炸的火光、气浪和溅射的弹片中,
“轰——”
航弹太密集了,一个半掩式防空炮位被落下的航弹命中,炮手和装填手被炸得血肉横飞。紧接着,宋滨所在的指挥所右边二十多米处的那个炮位的弹药仓库,刚好被一枚500公斤级的穿甲航弹击穿,迅即掀起连环爆炸,把炮位上的75毫米高炮炸得支离破碎,长长的炮管飞出几十米远,坚守在炮位上的几名官兵英勇牺牲。
整个山麓,到处是浓烟和烈火。
德军孤注一掷的轰炸,给安家军防空部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残肢断臂随处可见,一门门高炮被炸成一堆堆废铁,将士们除了身负重伤不能行动的以外,全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对空射击。
在这其中,一个年轻的士兵,右臂被弹片齐根削去,左臂依然夹着一箱炮弹。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在一门20毫米机炮炮位前停住,此时炮位上的炮手的一条腿已经被航弹炸断,不过他完全不顾喷涌而出的鲜血,死死地抓住把手,不断向敌机喷射出复仇的火焰,直到倒在血泊之中。
供弹手用力搬开炮手的尸体,坐上去后用肘部瞄准再次俯冲过来的敌机。狂吼着用仅存的左手扣动扳机,喷射而出的炮弹连成一条直线,正中迎面而来的一架轰炸机。德军飞行员看到发动机冒出浓烟,急忙打开舱门跳了出来。独臂炮手掉转炮口,不依不饶地对背着伞包的德军飞行员连续射击,直到把敌人打得凌空开花才住手。
德军轰炸机在弹雨中不断地盘旋、俯冲、扫射、投弹。妄图把这些阻拦德军进攻的堡垒夷为平地,而担负防空任务的安家军官兵,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密集的弹雨迎击敌人。短短的十多分钟,高炮炮位折损了三分之一,但是德军也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一波地空大战中折损了八十多架宝贵的轰炸机。
德军轰炸机扔完所有炸弹,看到整个山峦都被大火包围,这才悻悻而回。此时空中双方战斗机的大战还在持续,德军战斗机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死死地纠缠安家军的喷气式战机,掩护轰炸机撤退,不断地有德国战斗机从空中栽落地面。
随着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