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大哥,谢谢你的信任,不过还希望你能给我点时间考虑一下!”
“那好吧!”蒋威眼中闪过道黯然,这种事确实不是能草率做出决定的,蒋威也没有办法。
晚上,吴庸拿出老爷子给他的机密电话第一次按下了电话号码,吴庸也没想到这个刚拿到不久的电话这么快就会派上用场。
电话中,吴庸把情况详细对老爷子汇报了一遍,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买,一定要买下来,这个码头对吴庸和以后国外的事业发展太重要了。
“庸庸,你的想法很好,所考虑的也很全面,我问你,那个蒋威人怎么样?”
“人还是可以的,我也调查过他,原本是黑道,不过现在洗白了,苦于没有靠山的那种!”
“既然如此,有时间让他去见见你的父亲,也算安下他的心!”
让蒋威见吴庸的父亲,等于是整个吴家对蒋威的认可,而不单单是吴庸一个人,蒋威这次想和吴庸合作,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好的,等拿下码头之后我立即办这件事!”
“那好吧,一切你看着办,资金不够可以找你小姑,有其他困难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在给我打电话,爷爷相信你!”
“恩,我知道了,爷爷再见!”
挂上电话,吴庸又陷入了沉思,老爷子支持他这是肯定的,吴庸打这个电话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汇报这件事,没有老爷子的点头就算不得家里支持。
还有,如果拿下这个码头,和蒋威的合作那是必然的,先不说吴庸的身份,就是购买码头第一个条件吴庸都不具备,作为香港码头的主人,其中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需要有一个香港船东会成员的身份,这个身份蒋威有。
既然一定要找人合作,那就没有在比蒋威更适合的了,和李嘉诚或者其他重量级人物合作吴庸也不是没想过,那样虽然更稳妥一些但是以后的合作主导地位吴庸注定不会太强,和蒋威合作则不一样,至少吴庸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下了决定之后,吴庸立即通知了蒋威,既然已经有了决定,那就好好来做这件事,有了码头,吴庸也就不用租用码头了。
根据蒋威的预算,码头的总体价值大概在三百亿港币左右,如果争抢的人太多甚至可以涨到四百亿,乔氏家族这次不是面临破产危机,资金缺口太大,也根本不会拍卖这个码头。
蒋威在吴庸来之前就有了准备,变卖了一些资产和股票,如果确定要购买的话,蒋威还可以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从银行贷款,一共可以拿出一百二十亿港币,这可是蒋威的全部身价,比吴庸刚认识他的时候又提高了不少。
如果没有吴庸合作的话,蒋威有有可能会拿出六十亿到八十亿的资金,然后和别的一样对这个码头眼红的人一起合作,不过现在有了吴庸,就不需要那些人了。
“资金方面你出一百亿,无论最后花费多少,你都会有25%的股份,你看这样行不行!”
考虑了一下,吴庸才开口说道,按照估算的最多四百亿来算,蒋威已经能够得到25%的股份了,不过有时候股份不是纯粹按照资金来分配的,就是李嘉诚在四号码头也不过只有35%的股份而已。
考虑了一下,蒋威点了点头:“这个没问题!”
“那好,回头你将一百亿资金准备好,剩下的我来准备,还有,找个机会把乔氏家族的人介绍我认识一下,另外我会让王海帮你,你们一起把所有的竞争者资料全部拿到!”
“好,三天之后我回把这些资料全部凑齐!”蒋威再次点头,不自觉的吴庸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这点蒋威没有任何的意见。
⒈⒈第九十四章 股权问题
三天之后,蒋威带来了两个不好的消息。
乔氏家族现任掌舵人乔正南拒绝了吴庸的见面请求,不过倒是对蒋威和吴庸都提出了邀请,七天之后乔氏家族会举行一次答谢酒会,届时前去的都是对二号码头有兴趣的人。
第二个坏消息就是整理出的这次竞争对手资料,李嘉诚赫然排在第一位。上次得到四号码头,李嘉诚用的是和记黄埔公司的名义来投资的,而这一次,李嘉诚准备用自己白手起家的长江实业独资买下二号码头,几乎所有的想要得到二号码头的人都把李嘉诚当成了最大竞争对手。
“没想到还有和李超人竞争的一天!”吴庸自嘲的笑了一下,蒋威只以为吴庸也感觉到压力,却不知道吴庸是在感叹。上辈子的他别说和李嘉诚竞争了,就是想见李嘉诚一面都是不可能的事。
“吴少,其实您也不用担心,李超人目前顶的压力也不小,其他竞争对手都盯着他呢!”
吴庸微微摇摇头:“我没有担心,这个码头我志在必得,不过该准备的工作还是一定要准备好,还有七天之后的那个酒会,那是乔家在考察买家的一个酒会,我们一定要重视!”
吴庸说的没错,乔家这次开的酒会确实是在考察买家,乔家是香港几代的大家富豪,一百多年来再香港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只不过乔家也和其他的大家族一样,有着争权夺利的家族内耗,这次的危机就是因为家族内耗引起的。
痛恨不已的乔正南借着97来临的机会决定全家离开香港到英国生活,家族没有危机感只会一步步走向落寞,从这点也能看出乔正南是个聪明人。
虽然乔家要离开了,又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才卖掉码头,但是百年形成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乔家还有着自己的尊严,并不是谁有钱就能买走他们的东西,所以他们才会举行一个酒会来告诉别人,想买我的东西,也是要经过我同意的。
在等待酒会的时间里吴庸也没闲着,几百亿的资金准备那可不是轻松的,无论如何都要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好在乔家的码头也不是现在就卖,他们也清楚资金调动的困难,所以给所有有准备的人都留有时间。
吴庸以让李志成以中原通信公司的股权作抵押,一共贷到了两百五十亿港币的贷款,这笔贷款也成为了建设银行95年最大的一笔贷款。
康师傅集团目前还有几十亿的利润,换算成港币也有五十亿,加上蒋威的一百亿,吴庸算是准备了四百亿的资金,已经超过了码头的实际价值很多,也达到了蒋威预算的最高点。
在想到对手是李嘉诚之后吴庸还是不放心,暗中又让李志成把珍珍电子科技公司抵押出去贷款,这笔贷款是吴庸最后的准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来使用的。
在准备完这些之后,吴庸和蒋威一起开始计划怎么才能够抢下二号码头,同时吴勉也派来了几个人帮助吴庸,带头的正是才离开不久的郭海涛。
于此同时,归德市康师傅集团的总部,也有着一场谈话。
“我说老李啊,到底什么重要的事非要让我回来,电话里也说不清楚!”
张志国从郑州回到归德就直接进了李志成的办公室,上午李志成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到归德来一趟,而且还特意声明是很重要的事。
“志国,来坐下先休息一下!”李志成从座位上站起来,给张志国泡了一杯茶。这几年吴庸很少回来,李志成和张志国合作的越来越愉快,两人的私下关系也变的非常好。
“我不累,老李你快说什么事,现在饮料厂刚步入正轨,我的时间不多啊!”
“是这样的,庸庸准备在香港买个码头!”
“吴少?买码头?”张志国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的问道,随即眼睛猛的一紧,略带着一点紧张问道:“你是说,吴少要买香港的码头?”
“没错,庸庸要买的葵青货柜码头的二号码头,香港乔家多持有的那个!”
“这是好事啊,怪不得你说重要的事,我的天哪,不愧是吴少,居然要在香港买码头!”张志国兴奋的叫道,张志国比李志成更明白香港码头的价值。
“你先听我说完,这次买码头因为资金不足,我已经把中原通信和珍珍两个公司抵押出去贷款,不过庸庸说了,通信公司的贷款就应该够了,剩下的贷款是以备不需!”
“恩,这是对的,这是买码头,不是买其他的小东西,多准备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多付些利息罢了!”张志国点点头,他对吴庸多做准备的事情很理解。
“这次是和香港蒋华集团合作的,蒋华集团的蒋威出资一百亿港币,庸庸许诺给了他25%的股份!”
“这个蒋华集团我听过,蒋威我也知道这个人,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做我们的合作伙伴没有问题!”张志国再次点头,蒋威的事他有所耳闻,跟这样的人合作确实很合适,毕竟他们在香港是没有任何业务的。
“还有一点,我们这次无论出资多少,集团公司只能占有45%的股份!”李志成终于说出了要张志国来的最终原因。
“45%?”张志国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关于股份的问题,吴庸想了很多,这个码头目前对他来说非常的重要,吴庸必须保证完全的控制权,能够完全控制好这个码头,日后他非洲的矿石就可以稳稳当当的通过这条中转线运往内陆。
保证控制权的最好办法就是股权,吴庸把全部股份分成了三份,蒋威是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所以他那25%的股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两份吴庸分成了30%和45%,30%为吴庸自己持有,45%是康师傅集团的,算是吴庸,李志成和张志国三人共有,这样形成了三家股东的形式,同时也让吴庸有绝对的控股权。
只不过这样一来,李志成和张志国的利益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但是这事已经不是吴庸的个人的事,还牵扯到家族和国家的利益,吴庸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先委屈自己人。
⒈⒈第九十五章 船王继承人
“是的,45%,不过庸庸也说了,他那份单独的股权分红还是放在集团里面,他只是要股权!”
李志成微微叹气道,他自己怎么都好说,即使这些钱庸庸全拿走他也不会反对,李志成心里非常的清除,他能有今天的财富和地位,全是吴庸给他带来的。
可张志国不行,张志国没有他们那种亲属关系,关系在好也是一个合作者,更何况,公司能够发展在今天的规模张志国付出的也非常多,把他撇出去的话很难保证不会有别的想法。
“我明白,吴少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李董你放心,我绝对会全力支持吴少!”
结果出乎了李志成的意料,张志国只是开始想了一下,不仅没有任何的意见还支持吴庸这么做。
李志成愣了一下才说道:“志国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我想庸庸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他不是一个撇下大家去吃独食的人!”
张志国哈哈一笑:“老李,看你这话说的,吴少什么人我们都很清楚,没有他哪有几天的你我,所以回头我会打电话给他,让他安心的去工作,我们两个在背后永远都是支持他的!”
其实张志国是个聪明人,李志成一提出来股份要求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不对,可以说张志国对吴庸也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吴庸绝对不会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提出独占股份,更何况吴庸并没有把分红拿走,只是要了股权。
能让吴庸这么做还不对他们解释的原因只有一点,吴庸有自己的难处,或者是不能对他们说的事。这几年,张志国对吴庸的身份已经多多少少有了一部分了解,也知道他们公司一直发展的顺顺利利和吴庸的背景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中原通信公司那件事,让张志国看的更清楚。
有着这样一个背景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