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袁绍的决断,到底是预谋已久?又或是,仓促之间的决定?
不管天下群雄如何看待这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却也有无数人弹冠相庆,最为喜悦地。反而却是远在徐州的曹操了。
闻得袁绍那激烈的举动,夹在卫宁和袁绍之间相邻的兖州,似乎才是最能松上一口气的人。没有人知道曹操最担忧的局势,莫过于河北,河东在互相角力之下不果,而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如今两强相争,不正是他曹某人抓紧时间积蓄实力发展的大好良机,而就算两家分出了胜负,到时候也必然元气大伤。恐怕也没多少力量来觊觎他的根基了吧?
不得不说,曹操对自己孤注一掷,示弱于敌地决定,异常的满意,异常的开心。
相比较之下,无论是豫州,淮南,荆北的三家大战,甚至连新入宛城的张济都受波及的大区域四家诸侯的争端。还是徐州曹操压制陶谦,即将入主彭城的争斗,在河东。河北两大巨头可能的碰撞面前,都已经成了小打小闹……
就在所有人还在揣度,还在猜测地时候,冀州袁绍长子袁谭,三子袁尚分别从魏郡和濮阳,各自起兵两万和三万临近了邺城的边境,已响应泰安城外的袁绍七万雄军。
如此激烈地动作,终于是解答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似乎,大战已经必不可免了……
而唯一的值得所有人期待的便是。河东卫宁,对于袁绍这样嚣张的挑衅,到底又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呢?
论起军力和经济实力,河东也决然是不会比袁绍差的……
当是时,还没见河东的态度传出,首先发难的,终于还是吕布。
在被张三憋了一肚子火地吕布,如今终于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不管是有袁绍在后面的支持。还是对邺城的垂涎已久,吕布都没有理由拒绝袁绍的橄榄枝。
更因为泰安那尴尬的局面,似乎让吕布也只有那么一个选择了,既然已经得到了承诺,承诺邺城,甚至包括泰安都将会是他的疆土,吕布还有什么理由再坚持下去呢?比起袁绍那兵临城下的七万大军来说,再攻击起刘备,吕布可是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的。
就在吕布传出动态地第三日。泰安的兵马便已经整顿完毕。既然袁绍已经如此堂而皇之的昭告,吕布也没担心袁绍会在背后背叛他。反正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与其相信那个和他已经渐进水火不容的刘备,反而不如拼上一切赌上一赌。
除了留下三千兵马防守泰安以外,吕布亲自领兵一万五千兵马,以高顺为先锋,当即向历城逼近。
而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突然到连刘备这个当事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高顺兵临城下,方才觉悟。而在此前,他还在惊慌无比的催促河东给他提供足够强大的支援呢。
可如今袁绍的矛头显然已经是直指向了河东,他和吕布那区区的小打小闹不过只是一场滔天大战的导火索而已……说道难听点,不管这场大战如何,终究都是他们各自背后地主人争霸天下地棋局,而他们只是一枚悲哀的棋子而已。
刘备或许还能有所明悟,但吕布,却在刘备和张飞以及袁绍许下地甜美利益而投身在报复的快感之中。
关羽如今还是伤重难起,太史慈更早早的便被河东要走,刘备身边真正可用的大将,只唯有区区张飞而已,偏偏张飞那一概给人暴躁莽撞的秉性,没有人会放心。
吕布的反叛,已经将两人脆弱的关系撕开,支离破碎。刘备深深后悔,也不知道是后悔当初收留吕布,还是后悔自己不该让张飞如此鲁莽。
反而是高顺的兵临城下,让刘备骄躁不安的脑袋冷静了下来,事情已经糜烂到了如此田地,就算干着急也是没有任何作用。
等待,是他唯一可做的事情了,倒是脑袋冷静下来,才会发觉,河东和河北的大战,其实早已经是必不可免。刘备丝毫不会怀疑,用不了多久,河东的指示都将下来,届时,无论如何,他总该也还算有个去处吧……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三十一章 徐晃,我能信任你吗?
终于,冀州潜藏在阴暗处的力量,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了。袁绍的意图,仿佛也昭然天下,吕布开道,假若没有河东这样一个和河北等级的重量型实力在背后支持,刘备能撑上多久,几乎没有多少人会看好,这样一个本身便是被河东扶持起来的弱小势力。
收到了来自青,冀之间的消息,河东上下,有些***了。不管是高层,还是潜流,似乎对这样一场大战,丝毫不逊色于其余诸侯的重视。
袁绍挑选的时间,确实恰到好处,正是卫宁开展新政的初期,又正是让治下士族世家心有怨念的时候,还没有一系列足够的力量和利益去抹平这些潜藏的危险,可战端已经放在了眼前。
袁绍,可不是区区李郭之流,不是韩马之辈这样一片散沙的乌合之众。
门第的高贵,注定了袁绍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性人物,注定了他的拥护者数不胜数。无论是在潜藏的士族影响力上,还是麾下的智谋团体上,作为卫宁的对手,显然袁绍已经成了最大的威胁和障碍。
而单单看袁绍的态度,便可以预见,他对邺城的势在必得,也可以看到,他不在隐瞒自己对河东的第一,一场波及天下最强大的两大诸侯的争锋,必然便是北方最大霸主成形的契机。
事实上,卫宁从没想到过,袁绍竟然会在还未消纳掉青州的时候,竟然便不顾一切的来攻打河东,甚至还将吕布策反成了先行的鹰犬。
不提邺城的重要性,吕布这样一个疯狂的家伙,一直都是天下诸侯所不待见的。就是那股狠劲,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张开利牙,狠咬对方一口。
事到如今,就算河东想要放弃邺城,也已经不是他卫宁所能做主的了,换言之。就算要让邺城给袁绍重新夺回去,也决然不可能放到吕布这样一个疯子的手中……
同时,陈登的到来,以及陶谦臣服地意愿,也让卫宁看到了现在这个情势的关键。一个新兴的朝廷,毕竟是在董卓。李郭百般凌辱后的皇室,不管是第一个臣服的州牧,还是第一个敢直面挑衅这个新皇室权威的敌人。为了维护,甚至扩大朝廷地影响力以及权威,这一战,对于河东来说,没有任何的退路,实在必行。
一个连自己尊严都不能维护的新朝廷,岂不是还如同那董卓。李郭之流一般,又如何能号令天下!
“……召部大人。各军主将。即刻前来见我卫宁狠狠地将手中地战报。扔开。咬牙切齿道。
似乎很久没见过卫宁有这样地火气了。从新婚过后又再次担负在卫宁身边地典韦。也隐隐有些担忧。
点了点头。典韦却也没有丝毫敢怠慢地意思。当即抱拳沉声下去吩咐起左右近卫四下去召集所有心腹谋臣前来商议计较。
等典韦出去吩咐妥当。转回书房地时候。却只能见卫宁忧心忡忡。一副疲惫不堪地模样。
典韦心中微微一紧。当即嗡声道。“公子何须如此烦恼。那袁绍不过徒具虚名而已。我河东大军自成军以来。败黄巾百万。逐鲜卑十万。退曹操精兵。破李郭韩马。何尝有过一败?!他若赶来。我必以一双铁戟。生擒袁绍。献于公子麾下!”
听到典韦那铿锵有力地劝解。卫宁心头微微一暖。抬起头来。算是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紧皱地眉头。显然并没有多少开怀。摇了摇头。半晌才言不由衷道。“呵呵……我只是担心战事一起。河东必又将陷入烽火。生灵涂炭了……”
如何只会是担心百姓而已……
如今河东,卫宁再如何,也知道潜藏在地下地暗潮的危险,北方的世家大族虽不至于如同南方士族那般权柄滔天,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君主的权柄和威信,但固有的利益下,反对的声音,又何时会弱过。
事实上,他的手伸得太快,太长,甚至连自己提拔的部曲,牵涉在其中的利益也微微有所触犯。虽然河东现在看上去声势骇人,一时无二,但终究,知情者,都能知道,现在地河东,其实才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卫宁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关头,是否真的就能信得过这些人物。而面对袁绍的号召力,卫宁可不认为,自己的魅力真的足够强大。
不过,事情或许还没有到达卫宁所想的那般田地,但若是不战,却反而更容易让四郡军民对他失去信心。
信心,在现在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而如何稳定治下所有人的信念,甚至是震慑,恐怕,还是需要用战争来激励,胜利,再胜利,一道道摧毁袁绍地力量,让所有不敢动侥幸的心思,也不敢对卫宁再有所怀疑……
或许,卫宁现在最能相信的,却还是军部的人了。
事情突发,显然,并没有瞒过多少人,就在卫宁传召前,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等候卫宁召唤的准备,当卫府近卫上门请召的时候,所有人当下没有一分拖沓,便直向河东而来。
大堂上,卫宁已经没了适才的忧心模样,一副淡薄冷静,仿佛袁绍的动静,在他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自去灭亡一般。
徐荣,典韦,黄忠,徐晃,太史慈,马超,庞德等等猛将,智将一一案列入席,文如郭嘉,陈宫,司马朗,裴潜等人也依依到来。
冷眼扫过,卫宁能从每个人的眼中看到百般不同地模样,或紧张,或焦急,或不以为然,或沉稳冷静,让卫宁值得欣慰地,便还是没有人他人的眼中看到,幸灾乐祸又或是摇摆不定。
不管他们能有多深地城府来隐瞒心中的主意,但在这个时候,至少算是给了卫宁一个安慰的理由。
事实上。这一场商议并不算重要,稍迟的,势必还会有一场更为尖锐的探讨,比起这些武将来说,显然还是需要将一部分人剔除在外了……
“如今袁绍策反吕布来攻刘备,刘备已数告急与我。而此刻历城又已被吕布夺取,刘备退兵邺城……袁绍长子袁谭,次子袁尚,各自又领兵两万,三万屯扎魏郡和濮阳,随时都有南下的动作……如此局势,诸位有何看法,不妨畅述己见!”等诸人皆到,卫宁这才缓缓张开嘴巴。淡然问道。
卫宁地平静,何尝不让在座所有人也颇为惊讶,仿佛袁绍的威胁根本就不放在他眼中一般。
上位者能有如此冷静从容。无疑便是给了下属一道稳妥的定心符。
事实上,在这个节骨眼上,并没有多少人往深一处去想,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并不是一直给人鲁莽表现的典韦率先出头,却是新来乍到的太史慈抢先出列,求声道,“如今玄德公兵困邺城,时日不待所计。末将不才。愿为卫侯亲提大军前去救援,纵然袁绍前军万马而来,末将必然保住邺城不失
卫宁看了太史慈一眼,心中始终有些酸意。却不想,刘备地影响力在这些时日里,还未从他的身上所抹去,显然,如此急切求战,便是想要为刘备做点补偿吧。
对于太史慈来说。卫宁却并不担心他会再投身刘备的麾下,就算他太史慈敢,刘备恐怕也不敢接受。在不久前,太史慈便已经宣告了正式的效忠,以他的品行,自然也不会出尔反尔。
“邺城要救,则是必然……但若我河东轻易出兵,便正中了袁绍下怀。以探马细作所报,显然袁绍是早做了准备。我军仓促之间还未集结力量。若就这般出兵去邺城,恐怕正让袁绍有了借口。全面而来。届时,我军军力还未稳,军备不齐,以积蓄多时候来对仓促防御,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