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胜道:“三年是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足够让一切物是人非的时间,你能记得这个时间,张娟还记得吗?你能确定她也会去吗?你不是说她已经去了法国巴黎吗?一时半会之间她能赶回来?她要不去,你岂非是白白浪费时间后精力?”
黎杰淡然道:“她去不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去了。”
刘胜知道黎杰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绝不会更改,所以他也就不再劝阻,他看了看表,反过来催促黎杰道:“你要在一天之内赶到那个偏远的地方还真不容易,你真要去,那可要抓紧时间了。”
黎杰起身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对那个地方很熟,刚才我已经估算过了,除去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我应该可以比约定时间早一个小时到那。”
刘胜当然知道黎杰判断的准确性,所以他只好无奈地说:“算你牛!我辩论辩不过你,算数也没有你内行,但是作为好朋友,我不会妒忌你,我只会祝你一路顺风。”
黎杰回头笑道:“有你这样的好朋友,我倒是有点妒忌我自己了,我会一路顺利的,谢谢你的祝福。”说完,他就直奔机场而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赴约
黎杰的估算一点也没有错,在经过一番坐飞机乘火车转汽车加步行的长途跋涉之后,他提前将近两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也就是他在新兵连训练时的那个教导大队的营地旁。在营地附近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小山包,那里是当年他和张娟见面后散步时约好了三年后在见面的地方。
三年了,这里的景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以前那个老样子,山上依然荒芜,田地仍旧贫瘠,小河还是干涸,就连上次黎杰和张娟一起参观过的那对贫困着并幸福着的老彝胞的土夯房子也还是那副模样。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停滞定格,定格成一副一成不变的永恒画面,定格得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里的物是人非。
站在小山包上极目四望,黎杰首先看到了基地教导大队那略显破旧的营房,营房也还是新兵连的老样子,黎杰看在眼里,只觉得一切都那么熟悉,他尘封了三年的记忆之门也突然被打开,他的脑海不禁中闪过一个个战友鲜明的形象:高连长,谢排长,尚至高班长,刘放班长,还有汪丰等等等等,这些战友们有的牺牲了,有的不知道去了哪,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黎杰的脑海里,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恍惚中,黎杰只觉得这些兄弟们依然还在自己的左右,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执勤、一起出操。
一小队战士经过黎杰的身边,看样子是些刚刚出完公差正在归队途中的新兵,他们看到黎杰独自一人站在那里沉思,就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黎杰从沉思中醒来,他看着眼前这些陌生而熟悉的身影,看着他们稚气未脱却饱经风霜的脸,心中突然莫名涌起一股冲动,他真想跑过去和他们每个人拥抱,就像拥抱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亲友甚至自己的情人,但是超常的理智促使他克制住了这种想法,他很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喜欢冲动的小兵了,所以到了最后,他只是冲那些带着疑惑且年轻的脸笑了笑,并轻声而简短地解释了一句:“我是以前这里出去的兵,现在回来看看。”
站在队列左侧的带队的班长原本没有太注意黎杰,已经走过去了,但黎杰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还是给他听到了,他扭头看了黎杰一眼,突然下达了“立定”的口令。
“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向老兵敬礼!”班长的口令响亮而清晰。
“唰”地一声,战士们面向黎杰举起了右手,敬礼的动作整齐而充满朝气。
黎杰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回礼。
“礼毕!向右转!齐步走!”班长再次下令,战士们依照口令放下右手,然后向右转身,然后迈着整齐的步子走了,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不远处的土堆后。
就这么简单而平常的一个军礼,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老兵”称呼,没有多余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交流,没有虚假的客套,时间也只是一瞬间,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但是,正是这种内心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对黎杰心灵的触动却不是一点半点的,此时,他的心里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很显然,那个班长看他穿着便服,就把他当作以往从这里退伍的老兵看待了。退伍老兵因为对部队的无限眷恋而找个机会回老部队看看是常有的事,而这些老兵也往往最能赢得老部队新兵们的极度尊重,这种尊重虽然有时候从外表上看不出来,而且新兵们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它却实实在在扎根在大家的心底。
现在,黎杰也有幸体验退伍老兵们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虚荣,却能让他心里觉得非常的爽。同时,这也让他深深地感觉到,对于部队这个大家庭,每个只要在里面呆过的人,都永远把自己的灵魂留在了那里,不管以后身在何方,不管以后做何工作,他都会对那里梦绕魂牵。
黎杰这样思考着感叹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了,可是来路上还没看到张娟的影子。
黎杰心里并不着急,因为他早已作好了张娟不会赴约的思想准备。他想,不管张娟来不来,自己都会在这里等过这一天,在黎杰心中,这一天的概念里当然也包括了整个晚上,他把终止时间定格在了明天早上八点,如此算来,如果张娟没来,黎杰将在这里呆上十几个小时,对习惯了潜伏训练的黎杰来说,这十几个小时根本算不了什么,况且,潜伏训练时要求一个人躲在那里一动不动,现在至少还可以四处走走,相比而言,这已经是天堂里的生活了,这样的心态使他有足够的耐心在这里等下去。
于是他找了块体积较大表面稍显平整光滑的石头坐了下来。因为二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而且一路上需要赶时间,所以他一直找不着合适的机会进食,此刻清闲下来,他终于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幸好他身上还带着些干粮,那是他今天下汽车时从路边小摊上顺便买的,此刻刚好拿出来就着山包上小路边的溪水吃。
时间像个顽皮的孩子那样不听话,你让它快时,它偏偏很慢,你让它慢时,它又过得非常的快,黎杰此时对时间的感觉就是这样时快时慢。因为经度的原因,这里的黑夜来的格外早些,所以黎杰在盼望中早早迎来了黄昏,可是直到此时,张娟还没有出现。
这一带是高原地带,而且现在正时值初春,所以这里的夜晚更显春寒料峭。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高原的月光因为少了大气层的遮掩,显得分外的皎洁,也平添了一丝丝凉意。黎杰虽然穿着棉衣,也还是觉得有点冷,但因为他体质健壮,而且觉得身上冷时就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所以也尽能坚持得住。
月色中,黎杰突然发现小山包下的小路上出现了两个身影,他们正迎着夜晚的凉风往自己所在的方向走来,黎杰心里一喜,以为是张娟来了,但他随即反应过来,来的人中肯定没有张娟,因为无论是身材的轮廓还是行走的步态,两人中都没有一个跟张娟像。
走近后黎杰才发现,来的人是一对彝胞夫妇,而且黎杰一眼认出来了,这对夫妇就是黎杰和张娟曾经见过的那一对,他们就住在小山包上可以见到的那座土夯的房子里,黎杰和张娟曾经去他们的家参观过。
这对夫妇显然对黎杰也还有印象,他们一走到黎杰身旁,就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并说起了三年前见过他的事,他们说的虽是彝语,但是黎杰都能听懂,因为黎杰以前专门学过彝语,而且还能用彝语跟他们进行对话。
黎杰对这对彝胞夫妇隔了这么久还能记得自己感到非常的吃惊,他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记忆力,同时黎杰的心里也有些激动,因为他来这里大半天了,现在总算遇上熟人了。
那对彝族夫妇首先是盛情邀请黎杰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说外面的天气太冷,呆在这里会受凉感冒的,他们家里还备有热饭菜,欢迎黎杰前去进餐。
黎杰婉言拒绝了夫妇俩的好意,并对他们的盛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他将一直呆在这里直到明天早晨。
那对夫妇中的丈夫突然问黎杰道:“你是不是在这里等人?等以前那个跟你一起到过我们家的女人?”
黎杰非常惊诧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丈夫道:“她半年前也来过这里,现在再不会来了。”
黎杰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内心里又隐隐觉得这是真的,他不禁追问道:“半年前你们见过她?你怎么知道今天她不会来了?”
丈夫回答道:“半年前的一天,我们看到一个姑娘独自一人在这里转悠,而且一转悠就是大半天,我们就过来问她是不是有事,需不需要我们帮忙,那个姑娘认出了我俩,说曾经和你去过我家,她现在是来这里找你的,可你一直没有来见她,她说的话我们不蛮听得懂,有点文绉绉的,我们都弄不大明白,我们的话大概她也听不懂多少,所以我们之间话讲得不是太多,后来,她掏出纸和笔来写了一封信留在我们手里,说是今年的三月十二日这天如果有个男人来这里等人,等到夜深了还没走,就把信交给他,若是那人没有来或者来一下就走了,那么就让我们把那封信烧掉,当时她还跟我们详细地描述了你的模样。”
那个妻子抢过话题道:“今天一早我们就在留意你来没来,你一来,我们就认出了你,但是我们没有马上来见你,因为我们必须按照那个姑娘的吩咐做,这点还得请你原谅。”
黎杰满怀钦佩地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们真是好人,请问,那封信还在你们手上吗?”
妻子说:“是的,信还放在我们家里,你现在就跟我们去取吧。”
于是黎杰就跟着夫妻俩来到他们家里,丈夫招呼黎杰坐在火盆边取暖,妻子则想先去给黎杰准备饭菜,结果被黎杰坚决拒绝了,现在,他只想尽快见到张娟留给他的那封信。
妻子只好先去拿信,信很快取来了,虽然没有信封,就单独的一张纸,而且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是那封信依然保存得很好,由此可见这对夫妇的良苦用心。
展开信纸,出现在黎杰眼前的是一行行娟秀的字,黎杰一看字迹,就知道那正是张娟的,只见信上写道:
阿杰:
很想见到你,但每次都见不到你,这么长时间来,我得不到你的一点音信,也不知道你现在在哪。我曾经给你所在的部队写过信,却从来没有受到过你的回信,所以现在我连信也不敢写了,因为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写。
这次我有机会回了趟国,终于忍不住提前来到了我们之前约定见面的地方,我不指望现在能在这里见到你,但是,我知道这里曾经留下过你的气息,我别无奢望,能来这里闻闻你的气息也就心满意足了。
三年之约,当年说出来虽然很浪漫很好玩,但是现在我才感觉到,这样一个时间对一个处于相思中的女人是多么的漫长,我想我是很难撑下去的了,阿杰,女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和自己喜欢的男人经常厮守在一起,这点,你能理解么?
我真傻,当年你去部队前前来征询我的意见时,我没有劝阻你,当时我认为,你去部队只是为了散散心,部队生活不适合你,过不了多久,你会主动离开那里的,但是上次我来看你时,我才知道我当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