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鉴定师-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对方露着笑脸,那自己怎么也不能板着个脸了,赵卓便微微一笑,打了声招呼。

杜金枝却在一边咯咯笑起来:“哎哟,我还以为大哥你请了个多么了不得的人来鉴定,原来是个年轻人啊,年轻人,你可得看仔细点,别把真的说成假了呀。”

卢兆辉也笑道:“大哥,我说你要请就请好点的呗,没有钱就告诉我,几百块鉴定费我还是出得起的。不要鉴定完了,事后又来找我麻烦。”

卢兆锋眉头一蹙道:“二弟,赵先生也是鉴定师,你若是对他的鉴定结果不满,到时候也可以提出来。”

卢兆辉哈哈大笑道:“我能有什么不满啊?我当然相信大哥看人的眼光了,好了,咱们也就别废话了,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吧,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

卢兆锋暗哼了一声,朝着楼下的地下室走去,众人便都跟在后面,来到地下室,厚实的铁门外上了两把锁,卢兆辉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

卢兆锋颇有些不满的道:“二弟,这上了两道锁,一把钥匙在你手了,莫非我还能把这锁给换了吗?”

卢兆辉一边继续检查,一边嘿嘿笑道:“大哥,这年头都是高科技了,这锁不能破坏,把这铁链切了,不一样能打开门吗?我得看看这锁链有没有被重新焊过。”

杜金枝也在一边说道:“是啊,大哥,不是咱们不信你,我们是怕小偷惦记着,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你不就要负责任了吗?”

卢兆锋见到亲弟弟如此不信自己,气得头上冒火。

赵卓也不由得摇头,天底下多是分家的兄弟,甚至有的为了钱财连兄弟都做不成,不知道父辈泉下有知又有什么感想,是不是后悔将这些古玩给留下来了呢?

检查无误之后,卢兆辉这才这才拿出钥匙打开了其中一把,接着卢兆锋又将另一把锁打开。

推开铁门,打开电灯,地下室里摆放着很多杂物,在屋尽头有着一个铁皮箱子,卢兆锋将其打开之后,里面便整齐的放着一堆的古玩。

卢兆锋小心翼翼的将这些东西搬到桌子上,足有十几件之多。

其中有三卷字画,三件陶壶,两件玉器,一罐铜钱,两个杯子,还有几件漆器,除此之外,还有朝珠之类的小物件,这些东西全都保存着出土时的样子,上面沾着干土。

卢兆辉仔细数了下数量,点点头道:“数量是对的,加上我们各自取了一件走,一共是18件。”

说着,他就拿出一枚玉质方印放在了桌子上,卢兆锋也将那鹤顶红带扣拿出来。

童冬阳微微笑道:“赵兄,那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来吧,你看是谁做二次鉴定比较好?”

赵卓含笑道:“还是童兄先来吧。”

童冬阳便点点头,拿起一幅字画道:“那我们就从字画开始吧。”

他慢慢摊开字画,只见是一幅花鸟图,图长约有一米,观此画画工精美,用色自然,线条流畅,飞鸟着色自然,神态生动,跃跃欲飞,尤其是羽毛颇见功底。

由于年代久远,画纸已有些泛黄,在画面的空白处有着二十几枚收藏印章,包括“三希堂精鉴”、“项子京家珍藏”、“子京珍秘”、“天子古希”、“天籁阁”等等。

对一副画而言,收藏者约显赫,对于画本身也是一种增值,而且也能成为其是真品的证据。

而这天子古希四字,更是乾隆最为得意的一方御宝。

除此之外,在画面一侧题的诗旁,还写有“乾隆戊寅春御题”的字样。

一见到“乾隆”两个字,卢兆锋和卢兆辉都忍不住眼前一亮,卢兆辉更是忍不住问道:“这……这是乾隆皇帝做的画?”

童冬阳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将这幅画递到了赵卓手里,笑道:“赵兄看看吧。”

赵卓其实就站在桌子旁,看着心里已有了数,但是为了确认还是得摸一摸实物才行,鉴定这东西,有九成把握都有可能走眼,要想心里有底,那就得百分之百的确认才行。

赵卓接过画一摸,鼻子微微耸了耸,这才真正确定下来。

童冬阳见到他这么快就有了看法,微微眯起眼道:“赵兄觉得怎么样?”

赵卓微微一笑道:“真品,大概20来万的价格吧。”

卢兆辉听得一瞪眼,指着赵卓骂道:“你个臭小子,你没看见这上面写着乾隆帝的名字啊,就值20来万?大哥,你请的人可真有水平啊。”

卢兆锋也一头雾水的道:“赵先生,真的只值20来万的价格啊?”

赵卓平静的点点头道:“不错,因为这幅画不是乾隆帝的作品,而是其臣子的作品。这御题二字,指的是乾隆帝选的题目,然后由众大臣文士们汇聚一堂,以题为画,如此而已。”

这么一说,卢兆锋才有点恍然大悟,卢兆辉则朝着童冬阳望去,后者便笑了起来:“看来赵兄对价格的把握还挺准的,据我估计,这副画的价格也就这个价位了。”

卢兆辉听得扁扁嘴道:“这好歹也写了乾隆两个字,就这么不值钱了?”

赵卓微微一笑,书画市场之中,凡是帝王的作品确实是越炒越热,“深宫精品,藏之不易”,也正是因为其创作者的特殊身份,被无形地冠以“品味”“荣耀”等精神层次色彩。

在历代帝王作品中,宋徽宗与“清三代”作品长久以来一直占据着领头羊的地位,其中乾隆帝的作品一直充当主体地位,传世数量颇多,早在几十年前,其一幅书法手卷便创下了5000多万的天价,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是乾隆帝的作品就值钱,其小幅泛泛之作也只能卖到几万的价格,不过顶着帝王的光环,能卖上数百上千万的作品是比比皆是了。

第六卷 白城风云 第十七章 卢家传世古

这幅画作虽然画风传神,又被名家收藏过,但是并非乾隆帝所做,从整体价值上而言并不算稀罕,所以只能卖到20来万的价格。

第二幅卷轴一打开,却是两张纸,摊开后一看,乃是一幅行书七言对联。一联写着“德行人间金管记”,一联写着“姓名天上碧纱龙”的字样。

卢兆辉瞥了一眼,便忍不住眉头皱得老高,鄙夷道:“这都是写的什么啊,简直就象刷的漆一样,字歪歪斜斜的,还不如刚才那副花鸟图呢。”

杜金枝也在一边扁着嘴道:“就是,你们家那祖宗真不知道是怎么当官的,埋了这么多随葬品,好歹也弄几件稀世珍宝嘛,这字画也不值前。”

卢兆锋听得不悦道:“弟妹,在祖宗的东西前说这种话怕是不合适吧,无论值多少钱,这都是祖先的遗物。”

赵卓却是在这时说道;“若这漆书是真迹,应该比那画还值钱呢。”

“漆书?”卢兆锋一脸迷惑的问道。

赵卓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落到那对联的空白处,只见那里写着一行小字“杭人金农书於江都”,旁边还印有几方钤印。

赵卓眯起眼仔细分辨了一阵,童冬阳将对联递了过来,笑道:“赵兄,那你就来看看这不是真迹。”

赵卓接了过来,摸摸纸张,微微思忖一下,很快就说道:“这的确是金农的真迹,至于价格,应该在60万左右。”

童冬阳一听这里,不由得多看了赵卓一眼,他连续让其鉴定两幅画,一直未说结论,为的便是试试他的功底。没想到这青年果然有些实力,两幅画没有耗费多少时间便判断出来,而且在价格上拿捏得十分准确,更重要的是,他举手投足间所展现出的那种自信,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发言而有所动摇。

童费宇也微微蹙起眉头来,从童冬阳的表情上,他已经知道了赵卓的判断是正确的,这让他心头也不由得暗暗惊讶,只因为他都还没有判断出这幅对联是真品。

那晚的比赛,童费宇依然记忆犹新,至少在今天见到赵卓之前,他仍然认为,他的胜利是有运气的成分在内,好得让人难以想象的运气。然而,事实似乎在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个想法,这个叫赵卓的青年有着远在自己想象之上的实力。

童费宇脸色保持着镇定,但是拳头却握得紧紧的,他怎么能够容忍一个比自己还天才的人出现?

卢兆辉听得一怔,然后捧腹大笑起来道:“刚才那一幅画,密密麻麻的快画满了才值个20来万。这就十几个字,就能值上60万?”

赵卓没因为他的粗鲁作态而动气,只是淡淡解释道:“金农乃是清朝画坛上扬州八怪之一,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誉为八怪之首,只是由于他天性散淡,相对于其他七怪而言,书法作品传世数量非常少,价格自然要昂贵一些。这一幅对联用的乃是由他首创的‘漆书’,这种漆书乃是一种特殊用笔用墨的方法,其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这一幅对联也算是难得的佳品了。”

“这小子说的是真的,这几个字真值60万?”卢兆辉对这些知识听得是一头雾水,但是见他不象说假话,连忙朝着童冬阳问道。

童冬阳微微颔首道:“正如赵兄所说的,60万应该还是保守数字,如果拿到拍卖行去拍的话,七十来万应该也没问题。”

卢兆辉不由大笑起来,将第三幅画递过去,催促道:“快快,这第三幅画一定更值钱。”

杜金枝也欢喜道:“第一幅二十几万,第二幅七十几万,那第三幅岂不就是百来万了吗?”

童冬阳将第三幅画打开,眉头微微一皱,赵卓走过去一看,发现这幅画并非是名家之作,乃是一个女子的画像,梳着清朝时代的发式,穿着清朝闺秀的衣装,显出几分清秀来。

和那画卷在一起的还有着一张纸笺,上面写着一行楷书,读了上面的文字才知道,这幅画竟就是卢家祖先亲笔所画的妻子画像。

照字里的意思,因为妻子早亡,思念之余便有了此画作,将其挂于房中日思夜想,心渐憔悴,只是后来朝廷动乱,不得已离开故土,也来不及开棺收取妻子的遗骨,最后只得命后人将这幅画作在自己死后随葬。

卢兆锋看得长叹一声,眼圈都有点红红的,显然是为祖先的真挚感情所动,然而卢兆辉夫妻二人则在一边喋喋不休着,原本以为第三幅画能上百万,结果却是不值钱的东西。

赵卓看得不由得一皱眉头,若非他是为卢兆辉而来,真想就此离开,这二人一副钻进钱眼里的样子,让人大叹不值。

接下来,便是三件陶壶,将陶壶洗干净之后,发现居然是三件紫砂壶。

紫砂壶,又名宜兴紫砂壶,其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之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近年来在拍卖市场的行情日渐看涨,尤其是名家大师之作更是一壶难求。

据说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真正兴起则在明朝,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便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这三件紫砂壶在造型上可谓各有千秋,第一件其钮、盖、柄均以松枝随形制成,壶身分别装饰龙首、龙身,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拿在手上,其壶面包浆浑厚,整体古穆质朴。

第二件,壶盖以瑞兽为钮,壶身堆塑松枝、壁虎,梅枝屈曲为圈把。整体古穆端庄,包浆莹润。

最后一件其器表泥绘吹笙人物,泥色和胎体古雅质朴,无论从造型、刀功、形态上来看都是颇有水准,而且古韵悠长。

赵卓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