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样的狮子带领出什么样的团队。

徐溪亭即使是个保守谨慎的人,这一刻也有着做一番事业的热血往外涌。

沈淮与徐溪亭、赵东、胡志刚去的电炉钢车间,是梅溪钢铁厂眼下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生产线。

很可惜,这条线的运行非常差。

由于技术力量缺乏跟管理上的严重滞后跟僵化,这条线几乎七成的产能潜力都没能发挥出来。

以两座四十五吨级电弧炉为核心,加上前置处理、精炼炉、板坯连铸机等工序设备设置在内,加上前中后三段的炉料、钢坯以及钢材仓储场地,整条生产线铺陈开来有一里多地。

站在生产区的二道门前,看着连接生产钢铁长廊以及高高耸起的炼炉,现代钢铁工业的魄力尽情的展现在眼前。

可惜的是,这只徒有其表,内中尽是败絮。

当年梅溪钢铁厂引进电弧炉连铸生产线时,正是国内乡镇企业发生的高潮期。受种种刺激,县镇,包括东华市,也不管能不能消化,就拍脑袋决定上马国外八十年代初才成熟起来的先进技术。

市县在贷款上都给了有力的支持,一次就从多家银行贷出近五千万元的资金来。在九零年之前,东华市对乡镇级的企业,就没有这么大的支持力度,在全省来说,也极为罕见。

沈淮当初就作为技术骨干,给梅溪钢铁厂借调过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设备安装调试,对这条线的情况很清楚。

即使过去三年了,这条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在国内还是一流的。

只可惜,神兵利器再锋利,没有会使刀的人,也白瞎。

这条生产线,需要一百二十到两百名培训合格的专业工人,就能运行起来,达到人均年产三百吨钢的高生产率水平。

而如今,梅溪钢铁厂在这条线投入的一线工人接近三百人,但真正懂技术的专业工程师,就徐溪亭寥寥几人,生产安全的管理也相当的滞后。

在严峻的生产安全压力面前,以徐溪亭谨慎的性子,也根本就不敢把产能开足。

沈淮在厂办跟徐溪亭、赵东谈了许久,这会儿到生产区,离上班时间也很近,一线工人也陆陆续续的到岗。

经历昨天的事,一线工人情绪很高,但情绪高未必就能把事情做正确。

沈淮走进板坯连铸工段,现在生产线还没有运转,二三十名工人,能照规章穿戴好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的工人不足半数。有人甚至穿着棉拖鞋站在扎机前,还有烟头堂而皇之的躺在地面上;板材及器械堆放混乱,地面上到处都是油污。

徐溪亭能感觉到沈淮精于生产管理,因为他锁着眉,虽然不吭声,但目光每扫一处,都是生产管理上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徐溪亭虽然不负责生产方面的管理工作,但作为副总工程师,也将要给沈淮提拔为全厂技术的总负责人,无形之间还有一股压力叫他难以喘气。

几个副厂长也是赶到厂办后,知道沈淮早上进厂有一段时间了,不敢马虎,还彼此检查有无漏洞,赶到电炉钢车间跟沈淮汇合。

看着几个副厂长进工段,沈淮站在那轧机前,看着他们走过来,对着当中一人说道:“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一丝不苟的遵循生产规章制度,你,去把辞职报告交到我办公室来。”

经历昨天的事情之后,谁敢在沈淮面前再马虎?

他们进厂区之前,还彼此检查过,确保没有毛病可以给沈淮挑刺才过来,哪里想到刚见沈淮,就给指责不遵生产规章制,给强令辞职?

给沈淮当众拎出来强迫辞职的副厂长,当即傻在那里,脸涨得通红,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里犯错了。

过了半饷,才有人看出来,扯着他的衣袖,指他的鞋:他进厂区之前,没有把皮鞋换成劳保鞋。

第五十六章 整顿(三)任重而道远

整整一天,沈淮在徐溪亭、赵东以及几位副厂长的陪同,一个工段一个工段的摸过去。

别人是杀鸡给猴看,沈淮是杀猴给鸡看——当郭姓副厂长因为进生产区没换劳保鞋给当众责令辞职的消息传出去,走到下面的工段,至少就看不到上班穿拖鞋、不加掩饰在车间抽烟或躲在仓库赌博、车间看不到工人的现象。

高压虽然能叫生产状况有所改观,但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善钢厂的局面,根子差太多了。

钢厂的职工,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梅溪镇各个村,高中、中考以上学历的职工比例不高,大多数是初中左右学历,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职工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沈淮可以把管理层都清理出去,但没有办法把学历低的一线工人都清理掉。

“培训,不管投入多大的资源,也要对一线工人进行充分的培训。”

沈淮趁着在食堂吃晚饭的当儿,将徐溪亭、赵东、胡志刚以及几个副厂长、科室及车间负责人,召集起来谈事情,“生产不能停,就利用夜间进行培训。徐工跟赵东明天就要把一些培训材料准备好,也可以暂时就直接使用市钢厂的培训材料。我们先从劳动纪律、生产安全开始,岗位技能培训压后些。以两个月为期,考核合格的正式上岗。所有夜间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职工,培训时间,一律以双倍工时计算加班工资,并且上调两级工资。考核不通过的,都撤下来。厂区、镇上,都需要清洁工,我想打扫工作,总是能胜任的。”

对普通职工,要用大棒加糖果来调动积极性。

到下班时间,普通职工以及基层班组长,差不多都照常上下班。

那些打算离开钢厂、有门路调回县职能部门的,以及自以为是杜建的铁杆心腹、必然会给清洗掉的管理人员,打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主意,不敢跟沈淮起冲突,但也不会特别畏惧沈淮,下班时间一到,也正常走人。

那些不甘心给清理出去,或者即使给踢出钢厂,也只能回到镇政府看沈淮脸色的人,就只能硬着头皮留下来。也指望这时候服个软,即使能力不行,还能寄希望沈淮手软,在清理他们的时候不至于一点情面都不留。

包括还能坚持咬牙留下来的原管理层,加上胡志刚等陆续从班组及各科室推荐上来的特别助理,以及经赵东、徐溪亭推荐,下午就正式给召来就岗的徐闻刀跟潘成两个工程师,整个临时组织起来的管理团队,有二十六人。

吃过晚饭,沈淮把大家都召集到厂办会议室,坐会议桌一端,看着围坐成两圈的众人,说道:“昨天跟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我不想的,但大家也都知道,我的心不狠、下手不锋利,谈什么整顿,谈什么拯救?”

徐溪亭、赵东坐在会议桌,都看着眼前的记录本,他们对梅溪钢铁厂盘根错节的问题很了解,对这种情况越了解,就越知道铁腕治厂的重要性。

没有快刀斩乱麻的狠劲,梅溪钢铁厂很难有逆转的机会。

也恰恰是知道这点,也恰恰知道沈淮身上这种铁腕治厂的狠劲,是他们所不具备的,故而也是越发的钦佩沈淮。

“我昨天跟今天,说了很多严厉的话,大家都会担心:我的能力有欠缺啊,怎么办?”沈淮接着说道,“在座的人,有个别只有初中学历,大概心里都很担心会不会给沈淮这家伙踢出去。其实,大家都不需要这么担心,我现在对大家的要求只有两个:一是认真做事,二是愿意学习。只要做到这两点,即使不能胜任目前的职位,我想钢厂与镇上,能叫你们做的事情,也不会没有。俗话说得好,再不行,就去当官嘛。”

很多人绷紧的神经,这时候也稍稍松弛一些,听到沈淮竟然也会说玩笑话,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面对管理混乱的企业,强硬的铁腕政策往往有直接的效果,但一味的铁腕高压,没有一定的弹性,显然又不合适。

要是一家纯粹的私营企业,不需要承担这那么多的社会责任,按章纳税即可。不过,梅溪钢铁厂是集体性质的镇属企业,在发展之初,就直接近乎无偿的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所以不能把一些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推卸掉。

能力上有些欠缺的管理人员,以及学历、技能有些低的一线工人,都是钢厂必须要消化的问题,而不能将这些问题都推给镇上。

“昨天,我说我很年轻,没有什么经验。”沈淮接着说道,“当然,这个谦虚地说法。我以为大家都欣赏比较谦虚的人,不过今天到各个工段,实际走了一走,我觉得不能太谦虚。太谦虚的结果,只会让大家误以为我的要求跟标准很低。”

大家又跟着笑了起来,昨天大家都坐在办公室里,沈淮只是表现出他强硬的姿态。到底有多少管理上的经验跟水平,绝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的。

今天大家跟着沈淮在各个工段上,跑得小腿酸胀,他们即使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沈淮有没有管理钢厂的能力,从他与一线职工干部交流的细节处,是完全能看出来的。

徐溪亭也不得不承认,沈淮对炼钢过程及工业管理的精通,甚至还在赵东之上。只用两天的工夫,徐溪亭便能确认,以沈淮的铁腕手段以及对钢厂管理的精通,想要让梅溪钢铁厂走出泥淖,走上腾飞的轨道,是完全有可能的。

叫徐溪亭心里疑惑不解的是:这世人真有所谓的天才吗?

其他人知道沈淮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后,心里倒坦然些:海归人才真是不一样啊!

会议室,没有投影仪之类的先进设备,只在墙壁上有块挂板。

沈淮站起来,拿起粉笔在挂板上写“58”这个数:

“这个数字,相信在位的各位大家都很熟悉。这就是我们厂的人均年产吨钢数。也就是说,梅溪钢铁厂,平均到每个干部职工头上,每年每人只生产58吨钢,这个是最直接衡量钢厂生产效率的指标。”沈淮转过身,看向会议室里的众人,又问道,“这个数字高不高呢?”

沈淮转回身,继续在黑板上错落有致的写下几个数。

“第二个数字,149,是市钢厂去年的人均年产吨钢数。”

“第三个数字,238,是市钢厂历史上的最佳数据;这个数字,恰好也是去年国内效益排前十的钢铁企业平均值。”

“第四个数字,262,是全球钢铁产业的人均年产吨钢数;至于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人均年产吨钢数,还是不写出吧,那个目标太遥远了些。”

写这几个数之后,沈淮又飞快地用彩色粉笔将四个数字串起来,在黑板上画出一副标准的吨钢数曲线图来。

“挂板就这么大,吨钢能耗指标、钢坯成材率等指标图也不够画,但差距有多大,大家心里都应该有数。”沈淮说道,“即使有些人心里没有数,也不打紧;我的要求,是大家从今天之后,要认真工作,认真学习。”

徐溪亭等人的脸滚烫滚烫的。

梅溪钢铁厂所引进的生产线,可以说是国外八十年代初才成熟起来的技术,至少在技术水平上一点都不落后,但发挥出来的生产效率,甚至还不到国内一流钢企及国际钢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造成这个局面的情况是多方面:

人浮于事,脱产职工人数几乎与一线工人相等,这个就直接将人均吨钢产量拉低了近一半;

—》文》—采购环节出面严重问题,炉料质量差;

—》人》—工业配套环境差,电力、运力供应不足;

—》书》—技术力量极端薄弱,全厂八百余职工,即使初级职称包括在内,合格的专业人员不到三十人;

—》屋》—生产管理严重滞后,职工职业素养差,劳动纪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