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这时已彻底冷静了下来,那自信的神色,重新出现在了脸上。
鲁肃的话让孙权认清了现状,尽管准备准备的颜良,顽强的扛住了自己大军的进攻,但对自己所造成的损失,也不过是损了一艘斗舰而已,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损失。
五万精锐的水军依然完好无损,孙权深信,颜良顶住得他一次的进攻,又岂能顶得住他次次的进攻。
念及于此,孙权冷哼了一声,摆手道:“传令全军,暂且收兵,待稍适休整,他日再全力进攻。”
鲁肃暗松了口气,忙将孙权的命令传了下去。
旗舰的令旗开始摇动,千余艘吴军战舰,都接到了退兵的命令,包括黄盖率领的先锋军。
此时的黄盖,眼见火船的威胁已经解决,心下松了一口气后,正打算重整阵形,对颜军水营展开第三次的进攻。
而黄盖一腔的战意,还有那满心的怒火,却为摇动的令旗却扑灭。
“如今正当一股作气,不惜一切代价攻破敌营,主公怎会选择退兵了?”黄忠恨恨道。
身边的潘璋叹了一声,劝说道:“方才火攻失利,反伤我们自己的战舰,军心已然稍有受挫,主公下令退兵也自有其理,老将军,我们也撤吧。”
“撤兵”这两个字,如刀子一般切割着黄盖愤怒的心。
就在几个时辰前,黄盖还信誓旦旦的要为韩当报仇雪恨,谁知几番施展手段无果,却今却落得个无功而撤。
报仇的誓言无法兑现,此时的黄盖,就好似被颜良那天衣无缝的防守,狠狠的扇了几个大嘴巴子一般,又是气又是恼。
只可惜,军令如山,黄盖再有冲天怨气也无用,只能咬牙暗叹一声,无奈的下令诸舰退兵。
成百上千来势汹汹的吴军,就此黯然退去。
岸上水上,数万颜军将士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松开,每一张年轻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兴奋的笑容。
逼退了敌人的颜军将士,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欢呼雀跃着,用肆意的嘲笑声,“欢送”着不得不知难而退的敌人。
樊口方圆十数里的江面上,回荡着颜军将士震天的欢呼声,只令撤退的吴人听闻,本就失落的神情,愈加的黯然。
首次的交锋,颜良成功的击退了吴人,他的心情自然也是甚佳。
当晚,颜良便杀鸡宰羊,尽情的犒赏三军将士。
而挡下了吴军火船的甘宁,更是今日一役的首功之将,颜良便亲自设下酒宴,好生的为甘宁庆了一场功劳。
颜良这边意气风发,情绪高涨的庆祝之时,孙权却只能舔食首战失利的苦果。
退兵二十里的孙权,在南岸择了一处开阔滩头,设下了水陆大营,与上游二十里处,位于北岸的颜军,形成了斜向的南北对峙之势。
尽管一场失利,让孙权颇为不爽,但他的自信心并未因此受到太大的打击。
安营已毕的孙权,一面从下游调运粮草,一面抓紧时间恢复士气,紧锣密鼓的准备再次发动大举进攻。
当孙权蓄养着士气,打算再度发起进攻时,却不知陆口小道上,一支七千人的步骑,正匆匆疾行着。
夏末初秋的天气,依然炎热,七千大汗淋漓的战士,依旧在不算平坦的河谷地带疾行。
日当正午时分,七千步骑来到了一个“路口”。
陆水河在此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而去,直到延伸消失在群山万壑中,而东北方向,那一条山谷,则直通往幕阜山北面的羊头山,穿越那座山,便是通往柴桑南面腹地。
魏延手下的这些士卒,有不少人都曾参加了两度偷袭柴桑的战役,他们对此间的地形并不熟悉。
在这些老兵们看来,他们这回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将而已,目标,却依然是去奔袭柴桑,踢吴人的屁股。
他们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离开陆水河谷,折往北去。
魏延并没有急于赶路,而是下令全军在河边就地休整。
七千将士终于得以喘口气,有的扑到河边去饮水,有的则躲在岸边的树荫下乘凉。
魏延将一名长沙籍的老兵叫了过来,指着北面问道:“那条路通往哪里?”
那老兵抹着汗,笑道:“回将军,那条道通往柴桑南面。”
魏延目光却又指向东面,“翻过那道山梁,是通往哪里的?”
老兵愣了一下,答道:“翻过那道山梁就是吴人豫章郡地界了,下山不几里就是修水,顺着修水向东走,就是豫郡最西面的艾县。”
“艾县,嗯,果然和主公说得一样……”
魏延微微点头,目光之中,渐渐流露出几分冷笑。
深吸过一口气,他远望东面,高声道:“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全军起程东进,直取艾县。”
直取艾县!
听得这道命令,那老兵神色大变,整个人立时就惊呆在了那里。
第394章 踢孙权屁股
老兵没有听错,他们的这位年轻的主将,说的就是要攻打艾县。
艾县一地,位于豫章郡的最西端,也是修水这条水系的起始之第一县。
而这豫章郡,恰恰荆州所属的长沙郡相邻,当年刘表尚在统治荆州之时,其侄刘磐就曾屡犯艾县,侵略豫章郡,结果为太史慈所败。
这个豫章郡人口稀少,算不得什么富裕之地,对于东吴来说本算不上什么极其重要的大郡。
但豫章郡的特殊之处,却在于柴桑城本也隶属于此郡。
修水河自西向东,经西安、永修、海昏数县后,最终汇入了鄱阳湖。
而沿鄱阳湖北上,数日之间就可以进入长江,直抵柴桑以东。
这也就是说,魏延这支兵马,若是能成功的攻入豫章郡,便有断绝柴桑之后,切断了东吴五万大军与江东联系的威胁。
这正是当日贾诩为颜良出的计谋。
贾诩很清楚,吴人两番被颜良从路口小道,从南面六路攻入柴桑腹地,故是此番孙权举兵西进,事先必会在柴桑南部诸处山口严加布军防范。
而贾诩则巧妙的变换思路,建议颜良派兵改攻豫章,从豫章郡威胁柴桑以东。
只要魏延的这支奇兵,能够攻入豫章郡,则孙权害怕与江东的江路被断,即使不即刻撤归大军,也必会抽调兵马南援豫章郡。
而那个时候,魏延也不需要继续进攻,只消据兵固守,就可以轻松的拖住相当数量的吴军。
如此一来,孙权在兵力被削弱的情况下,对樊口的进攻自然也就会被拖延。
颜良在权衡过贾诩的献计后,便是果断的做出决断,由魏延来完成此次奇袭的任务。
此条计策,除了颜良和魏延这些高级谋士将领外,普通的军官和士卒根本无从知道。而魏延手底下这七千将士,从出那一刻起,都一直以为要走路口小道去攻柴桑之南。
直到此时,魏延才向他们揭晓了迷底。
恍然大悟的士卒们,来不及品味那份惊喜,休息未久。魏延便下令全军再度出。
魏延很清楚。吴人为了防备第三次上当,必然会在幕阜山一带安插了不少细作,以随时侦察己军的动向。
也许,此时此刻,吴人的细作已经现了他们的踪迹,正将情报飞马送往孙权手里。
魏延所要做的,就是即刻改道,抢在孙权得知他此行真正的攻击目标之前,翻山越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掩杀入豫章郡。
七千颜家军将士没有时间过多的思考,身为铁血的军人,他们也无需用脑,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服从。
全军疾行,花了整整三个时辰的时间。方才翻越东面的山梁。
不久之后,修水河就进入了视野,魏延率军顺着河谷继续东进,越是往东,地势就越显平坦开阔,行军的度也得以加快。
当残阳只余下最后一道斜晖时,魏延的视野中。终于出现了那一座目标城池。
艾县,那一座豫章郡西陲的小县,如今正安静的躺在修水河畔,沐浴着西沉的阳光。正待投入夜的怀抱,却浑然不知,数里之外,正有一群饥饿的野兽,用闪烁着凶光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她。
“走了这么多天的山路,他奶奶的终于到了!”
此刻,魏延心头何等的痛快,猎猎的杀意正有眼眸中急狂燃。
他的身后,那七千汗流浃背,衣衫褴褛,一个个累到跟狗似的颜军将士,他们眼眸里也闪着亢奋的凶光。
“弟兄们,前面就是艾县,城里有的是好酒好肉,有的是白花花的婆娘,随老子杀进城去——”
魏延怒吼一声,纵马舞刀如风而出。
好酒好肉,白花花的婆娘……
还有什么能比这些东西,更能激起这样一支疲惫之军的斗志,七千战士血脉贲张,如饥饿难耐的野兽一般,轰然而出,追随着魏延杀奔向艾城而去。
※※※
数里外,艾县。
城头上,那名年轻的小将,正无精打采的例行巡视着城头。
小将的名字,叫作太史享,正中东吴大将太史慈之子。
当年刘磐屡侵豫章,无人能制,孙权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令其管辖艾、西安、建昌和海昏诸县,以应付刘磐的入侵。
江东兵为私有,太史慈奉命被调往寿春后,带走了大部分的部曲,余下不到八百部曲,则由太史享统领,坐镇艾县,为东吴拱卫豫章郡的西陲。
当年刘磐被太史慈所败,本就不敢再犯豫章,而随着刘磐为颜良所杀,荆州易主,以及颜良将重心转向北方,长沙郡对豫章的威胁从此骤减。
多年以来,豫章郡就再未遭受过来自于荆州的入侵。
故是镇守艾县,对于太史享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名符其实的闲差。
扶剑立于城头,望着西沉的落日,太史享轻叹了一声,喃喃道:“终日闲于此地,不知何时才能率军上阵杀敌,像父亲那样建功立业,为主公开疆拓土啊……”
太史享惆怅的叹息着,很显然,身为名将之后的他,并不喜欢这份闲差。
日将西沉,又是无聊的一天将过。
太史享感慨了一会,安顿好守值之事后,便准备转身下得城去。
而就在他刚刚转身,一只脚还未踏上斜梯时,忽然之间,他的耳朵里似乎听到了什么异动。
太史享本能的竖起了耳朵,缓缓的转过身来,重新的回到了城垛前。
那异声来自于西面,他寻着声音抬起头,举目向西,面带狐疑的望去。
那大道的尽头,隐隐约约,似乎有一股尘雾正卷积而来。
太史享身形微微一震,心头间,骤然涌起了一种不祥的感觉。
那尘雾越来越近,片刻之间便袭近,原本细微的声响,也变成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尘雾之中,数不清的人影,如幽灵一般从中杀出,那迎风飘扬的旗帜,赫然的大书着一个“魏”字。
“是颜……颜军!”
太史享的脑壳嗡的一声轰响,无限的惊骇,如潮水般瞬间袭遍全身。
颜良的军队不是全部集结在樊口,正在应对主公亲率的六万大军进攻么,如何会突然之间出现在艾县?
而且,看那密密麻麻的敌影,足有六七千之众。
这样一支军队,又是如何瞒过了细作的侦察,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艾县?柴桑方面又为何没有任何的提醒?
太史享的脑海里,瞬息间涌上数不清的疑问,但他却来不及去细索,因为那汹汹的敌潮,已然如狂风一般扑卷而至。
七千颜家军将士,转眼间杀到城前。
盼望着杀敌立功的太史享,这个时候面对真正杀到的敌人,只能惊慌失措的喝斥着他同样惊慌的部下,去抵挡那虎狼般杀到的敌人。
城外处,魏延却在狰狞的冷笑。
“一切都和主公料想的一样,艾县的吴人果然毫无防备,今日,终于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