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才不管方术这玩样有多害人了,他只知道夏侯渊给他解释完火药为什么和方术有关系后,对他燃起发明炸弹的兴致,无疑是浇了一盆凉水。
原来火药有见于秦朝,秦朝盛行炼丹术。所谓炼丹术就是指人们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的一种方术。炼丹师在一次研制长生不老药,炼丹时偶尔做出的失败作品,引起了爆炸,但却没有纪录制作方法,只是代代相传警告千万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 不然就会引起爆炸。
夏侯渊他们用的也是一些土火药,一般都是北方军队用来传达军令。比如传令开始进攻什么的,还未有大规模生产制作火药的,也没人把它用于战争。因为三国时代的火药配制,几乎还没什么杀伤力,只是弄出个响声。
两人正边看边讨论时,夏侯惇急急忙忙的跑来了,他比夏侯渊晚出来一会儿。一进帐就道:“你们快看看,这是今早县衙和城门上刚张贴出来的。”说着就把一张像布告似的东西,放到曹智面前。曹智低头在看,夏侯渊也伸过头来看。还没等曹智看完,就听夏侯渊哈哈笑道:“原来是通缉阿瞒和智弟的榜文,倒是总算到了。”
“这有什么好笑的,听说那谯县令今天要登门。”夏侯惇急道。
“有什么好怕的,他一个县令能有多大能耐,他们连最近又闹起来的黄巾贼都收拾不了,他还敢上我们这拿人,再说这县令我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那老小子是个老油条,不会干这蠢事。”夏侯渊老神在在的一通说。
“那你说他来干嘛?”夏侯惇依然不放心的说。夏侯渊刚想接茬,就听曹智先接话了“先别管他来做什么,有一点我们应该感到高兴。”看着夏侯渊和夏侯惇都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指着桌上的榜文接着道:“榜文里说通缉的是我和我大哥,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大哥到现在还没事,只是有什么事耽搁了,不然这榜文上也不会是我们哥俩了。”
“对啊,我们只顾着想县令的事了,怎么没想到这个。”夏侯渊高兴的说道。夏侯惇听了也一扫刚才的愁态,转悲为喜的呵呵傻笑不已。
“这县令我们也不能不管,待会来了由夏侯大哥你接待,我毕竟是通缉犯。”曹智说着指指夏侯渊,接着道:“准备五百人马,看看他的来意。”转头对对夏侯惇说:“二哥你带余下五百人马,带上乐进、李典沿各条回谯县的路上,打探一下大哥的行踪,走远点,顺便把我们募兵的事仪到各处宣传一番。”
夏侯兄弟各自领命走了。早饭过后,县令就来了,不过他不是来抓什么通缉犯的,而是以学生身份拜访太尉曹嵩。曹嵩太尉的身份早已在董卓进京后不久,就由曹操为他以年事已高为由请辞了。董卓巴不得少一个“三公”,不久就代表朝廷应允了。按说这位县令不可能不知道,但这位县令还是规规矩矩的拜见完曹嵩后,小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连提得没提曹嵩两个儿子被通缉的事。
正如夏侯渊所料,这位县令早已是老陈事故,他怎会自不量力的来掳曹家的胡须。不说曹家在当地是第一豪族,就看扎营在曹家庄园附近的一千多人马,那可都是京城的禁军,就是借几个胆给这位县令,也不敢来拿人。所以他只有装聋作哑,明知辑文上的曹智已回到曹家庄园,也不敢来拿人,还礼节性的来拜访曹嵩。还好曹智让夏侯渊出面接待这位县令,不然直接由曹智出面接待,倒是弄得这位县令很尴尬。
曹嵩倒不是那种拎不清得人,随即命人备了一份厚礼,送往这位县令的府上。当晚这位县令搂着小老婆,高兴地笑到嘴抽风。
照夏侯渊的意思,大可不必理会这个县令。当时各州、郡、县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董卓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早已引起公愤。当时的情况是各州、郡的州牧、太守、刺史,甚至是县令,自黄巾起义,灵帝下诏各地方可以组建地方军队以来,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朝廷早经指挥不动他们。
有人马的草头王,更是可以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像这种县衙连扫地得一起算上,也没曹智现在的三分之一人马多。曹智听夏侯渊把他比作草头王,心里还满不是滋味的。心想“我好好的组建义军,怎么成草头王了。”其实,当时这个概念分不大清楚。特别是在大头兵眼里,更是没多大区别,他们只要有饭吃,有军饷拿,管你是占山为王,还是组建义军,对他们来说只是名称上的区别。越是社会动荡,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多。
第二十四章 娘心
曹智正和夏侯渊说着呢,二娘派曹安来请,说是有事找。曹智向来尊重长辈,放下手上的事,随曹安去了。
曹智来到内堂时,只见二娘一人在,坐下聊了几句家常,二娘就迫不及待的问:“智儿,昨晚怎样,那姑娘顺不顺你意,曹安那狗奴才是不是坏了你的兴致啊?我呆会儿好好罚他。”
“等等等,二娘,你什么意思?你没事干嘛派曹安蹲我门口?”曹智没等二娘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有点生气的说。曹智明白二娘想进好她做母亲的责任,特别是她继母的责任。
“让曹安给你站门,是不合适,但不是为娘怕你有闪失吗?第一次难免有闪失。”二娘呐呐自语道,说完还像个老前辈似的冲曹智会心一笑,曹智一看二娘这奇怪的笑意,当即弄明白那“闪失”的含意,心道“什么,你还真以为我和任红昌发生关系了,还是未上马就败下阵来的那种,我冤呢,曹安那小子不知怎么说的,我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曹智腾地从席上窜起,刚要争辩,就听二娘抢说:“行,行怪为娘的不是,我不说了,不说了,嘻嘻,还害羞啊?”
“我没和那小妞上床,我再说一遍,我”曹智急了。
“好,好,没上,没上,将来再上,行了吧,呵呵。”二娘想逗小孩似的乐呵呵地说。曹智真是对他无话可说了,二娘是认定他和任红昌发生男女关系了。可能连老爹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于更多人。也难怪他们这么想,第一曹智到了适婚的年龄,在别人眼里喜欢貌美的姑娘实属正常。第二在任何人看来,你要不是中意这任红昌,干嘛大老远把人抢回来。第三肯定是曹安这个笨蛋,太如实的汇报了他的所见所闻,任谁都会想像出一幅情景,女的抱着被子在哭,男的站床边在劝,都会认为这女的被那男的**了。二娘还要好,想像成曹智没控制好自己,属**未遂的那种。还有任红昌那闹得的动静,那大半夜的,半里地都听见了,谁还不会往哪方面想?
在古代社会,对这方面道德基本是丧失。真发生这种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特别是在曹智这种地方豪强家庭,强抢民女为妻,为妾的事司空见惯,甚至于还有强抢别人老婆。通常被抢来的这些女子,在被蹂躏后,不是被遗弃,就是被买卖或转赠,能给你安个民份的,那是烧高香了。越在乱世,这种事越被认为正常,毕竟是枪杆子说了算的时代。而被欺凌的那些女性,通常也只是接受现实,认命的份,很少听说有反抗的。毕竟是在道德不健全的时代。
曹智欲哭无泪的还没想明白这些道理,二娘又开口了。
“你也不小了,该是成家了,你大嫂到现在也没为我们曹家开支散叶,我和你爹都等着抱孙子呢,我看这小妮子长得不错,比你以前那个小翠好不知道多少。”二娘道。
曹智一听二娘提起小翠,立时想起回曹府后就没见过她。
这是二娘自说自话给了曹智答案,只听二娘说:“哼,那个什么小翠,在我们回来前就跟大黑那畜生私奔跑了,等抓回来,非把他们进猪笼不可。”
二娘说完看曹智罗有所思的样子,还以为他心疼失了个美婢,赶紧安慰道:“这样也好,女人多了,必不可免争风吃醋,弄得你不生,那小翠面相不好,是属狐狸精的命,不像现在这小妮子,娘看过了,面相好,屁股翘,将来一定有福气,也能生。”
曹智真是啼笑皆非,不接茬,也不理二娘,心想“随你怎么说吧,反正你们都这么认为了。”
二娘一看,曹智不言语了,还以为被他说动了,接茬说:“你放心,这种事娘见多了,开始时不都要死要活的,那叫矫情,女人在这方面比男人更重视些,过两三天就好了,哦,怎么开口事,为娘帮你去,她能嫁进我们曹家是她的福分,能有几个像她这么好命的。”说着,站起身来,走到曹智身边,慈爱的拉起曹智的手拍了拍。
在古代有嫡出、庶出之分,也有长幼有序之分。嫡出是指正妻所生。庶出是指小老婆所生,甚至是通房丫头(婢女)所生。长幼是指哥哥弟弟,是不是一个老婆生的不重要,通常以嫡亲、以长为立,就是指大老婆生的大儿子继承帝位或家业。这一观念在古代,无论帝王之家,还是贩夫走卒,历来是被认同的。曹嵩也是这么认为的,按照他的想法,将来曹操继承他的家业、名誉、地位(当然现在已没什么地位了),小儿子曹智,分给他一笔家产,自立门户。这是他以前的想法,直到曹智派人把他绑回谯县,又带回来大笔钱财和人马。以他的专业眼光,早就明白小儿子曹智这小子,干的是要造反的事。以他老牌“保皇党”的觉悟,是坚决反对曹智这么做的,但纵观现在的天下形势,小儿子这么做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说别的,今天要没有小儿子的这支兵马在,一个小小的谯县县令就能把他绑了,随便安个罪名,送董卓zf邀功请赏。所以曹嵩也想通了,随你小子去乱搞吧!他也懒得管。
话说回来,曹嵩是由着曹智乱来,但长幼有序的观念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二娘就不同,一个老妇女就没有这么多观念束缚她了。她想得是谁跟她亲,将来养老就跟着谁。她升格为正妻是在曹智的亲娘死后,那是曹操已经长得蛮大了,而曹智还很小。大一点,懂点事的孩子总是不可能和后母感情很好,曹操就这样,虽说二娘也对她很好,但他通常看到二娘都比较冷漠。而曹智不一样,从很小就是她带大的,虽说都不是她亲生的,但在感情上自然偏向于曹智。曹智能够顺利的“胡来”,多半也有二娘“枕边风”的功劳。像这种为曹智张罗老婆的事,二娘更是义不容辞,直接横刀出击。
曹智张大了嘴,呆若木鸡的看着二娘嘻仔仔的颠着屁股走了。不由感叹一声,这什么时代啊,儿子强抢民女,父母还帮着拉皮条。曹智呜呜地摇了摇头,去找夏侯渊接着谈他的“武器”去了,那才是他的正事。
第二十五章 练兵
这几日募兵工作进展的颇为顺利。这年头,兵慌马乱加官府的压榨、剥削,无业游民遍地都是。一听说曹家募兵,聚义军,纷纷都来投靠。曹家在当地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家族,再说曹操、曹智刺杀董卓的事已传遍全国各地。董卓的倒行逆施,当时是引起全国公愤的,大家都佩服曹家二兄弟有这份胆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组织义军反对董卓,游手好闲的热血青年早已跃跃欲试,都想跟着义军创一番事业。这年头有个能吃饱饭的地方已是不错,这曹家的义军还给饷钱,都怕来晚了。
没几天工夫就募到了一千多人。由于人越来越多,曹智把军营搬到了离家不远的山谷里。这样一不扰民,二方便训练。这训练不光是新兵要训练,那些个老兵也要训练。那些个老兵虽说都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