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能够牵制住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对英国肯定是大有裨益。
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修建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绵延上万公里的铁路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对此,冯承乾看得十分透彻。
只要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对皇家海军构成致命威胁,英国就会把野心勃勃的俄国当成最为强大的潜在对手。
有俄国在前面挡着,英德两国至少得在表面上维持友好关系。
这样一来,冯承乾就得把握好分寸,只要不分刺激英国,控制好造舰规模与速度,就不会引火烧身。
每年造一艘主力舰,而且仅是五年规划,算不上过分。
即便再等五年,帝国海军也只有七艘主力舰,而且服役的不会超过五艘,连英国皇家海军的零头都不到。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还不是冯承乾最关注的事情。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与冯承乾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冯承乾一手引发的大事,即日本向英国订购战舰。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英国与日本达成协议,由英国提供贷款,为日本建造四艘铁甲舰。
日本,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
只是,日本不像俄国,有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与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日本的野心与实力极不相称。
促成此事的,正是沙皇一意孤行。
最初的时候,英国不想做亏本买卖,毕竟给日本发放贷款,等于是在赌博,不见得能够收回来。精明的英国人早就看了出来,日本积极扩充海军,绝对不是为了本土防卫,而是要在远东地区大干一番。头脑再简单的人都想得到,日本与大清迟早会干上一场,但是没人知道谁会是最后的胜者。如果日本战败,那么英国提供的贷款将全部泡汤,别说连本带利全部收回来,恐怕连本金都得赔进去。
英国的资本家很精明,自然不想做赔本买卖。
直到传出沙皇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消息,英国当局才改变初衷,认识到扶持日本的重要性。
在远东地区,英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大清积弱积贫,还以天朝自居,定然不会跟英国联手遏制俄国。
那么,正在快速发展壮大的日本,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结盟的唯一对象。
只是,此时的日本还不够强大。
在与英国签署了贷款购舰协议之后,日本的外交官专程来到柏林,提出从帝国采购几艘战舰,而且希望帝国同样能够提供贷款。
之前,日本也从德国采购过战舰,比如建造“定远”舰的伏尔铿造船厂就为日本建造过一艘小型军舰。问题是,帝国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而且帝国海军也在扩充规模,不可能为日本提供贷款。
冯承乾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也早就料到日本会向帝国求援。
为此,冯承乾提前做好了准备,即在日本外交官来到柏林之前就向腓特烈三世递交了海军五年发展规划。
此举,等于吸收了帝国的多余资本,让帝国银行家无法为日本提供贷款。
冯承乾没有直接反对为日本提供贷款、帮助日本建造战舰,毕竟这么做会让腓特烈三世怀疑他的忠诚度。
在冯承乾的暗中干预下,日本外交官非常失望的离开了柏林。
在欧洲列强海军军备竞赛的号角吹响之前,远东地区的海军军备竞赛就开始了,而且更加激烈。
军备竞赛的直接结果,就是一场大规模战争。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本质上的东西并不会改变,比如由日本的扩张野心所引发的日清战争。
按照冯承乾的估计,日清战争,也就是他熟知的中日甲午战争肯定会爆发。
如果以双方海军舰队的扩充速度为准,那么这场战争将在一八九五年前后爆发,因为到这个时候,日本与大清的海军实力都将达到巅峰,而且日本的国力已经不足以继续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了。
在经济被军备竞赛拖垮之前,日本肯定会发动战争。
这将是蒸汽时代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也将是一场划时代的海战。这场海战,不但会改变两个国家的命运,还将改变海军的发展方向。
当时,冯承乾也十分矛盾。
在内心里,他并不希望日本取胜,因为这会给他热爱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可是他非常清楚,正是这场战争为腐朽的大清王朝挖掘了坟墓,最终葬送了这个极端落后、极端腐败的帝国。
如果大清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战败,也许还能残喘几十年。
让腐朽的大清王朝再统治几十年,对中华民族有好处可言吗?
除了阻止帝国为日本建造战舰,冯承乾没有做其他干预历史的事情,因为他既不想帮助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大清王朝,更不想为敌人做嫁衣裳,成为敌国的帮凶。至于大清与日本的战争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冯承乾也无法预测,他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当一个冷眼旁观者。
这一年,欧亚大陆与远东地区风起云涌,冯承乾却过得比较轻松。
为了避免与陆军发生冲突,德皇已经把战争部拆为两部分,冯承乾保留战争部长的名誉头衔,实为海军战争部长。让冯承乾稍感意外的是,出任陆军战争部长的不是瓦德西,而是施利芬。
放下虚名,冯承乾反而轻松了许多。
再说了,与施利芬打交道,要比跟瓦德西相互算计轻松得多。
只是,身在要职,麻烦事肯定少不了。
到了年底,一件事情就让冯承乾头痛不已。
第二十八章 皇储给力
听德皇说完,冯承乾就锁紧了眉头。
“威廉也是一番好心,他能为帝国着想,我深感欣慰。”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皇室有参军的传统,男性成员在成年之后就得为帝国效力。皇储愿意加入海军,伯爵应该感到高兴。”
“陛下,我确实很高兴,只是……”
“在你手下,威廉只是一名军人,而不是帝国皇储。”
冯承乾勉强笑了笑,他可不这么认为。
“此事,我已答应威廉。”腓特烈三世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随便给他安排个位置就行了,不用因为他是皇储而格外照顾。这是皇室的传统,也是帝国的军规。在军队里,没有皇储与庶民之分。”
“我明白陛下的意思,”冯承乾暗自叹了口气,说道,“既然陛下已经答应,而且皇储殿下热心海军,我也不能拒绝。”
“这就行了,记住我的话,不用特别照顾威廉。”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德皇的意思。
“好了,这事你尽快办好,免得威廉天天都来找我的麻烦。”
“我尽快安排,如果没有别的事,微臣就告退了。”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让古斯塔夫送冯承乾出去。
离开御书房,冯承乾才叹了口气。
威廉皇储热心海军建设不假,但是在此之前,他是帝国骑兵部队的军官,现在转投帝国海军,摆明了在给冯承乾添麻烦。别的不说,消息传出去之后,瓦德西等帝国陆军将领又有话说了。
回到海军部,冯承乾都没想好该把皇储安排在哪个位置上。
太高的话,肯定会让别人说闲话,而且皇储不见得有那个能力。太低的话,又让德皇很没面子,也会让皇储不满。
想来想去,冯承乾也没什么头绪。
见到提尔皮茨,冯承乾把烦恼讲了出来。
“殿下加入海军是好事,伯爵应该看开一点。”
“好事?”
提尔皮茨笑了笑,说道:“殿下是皇储,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可以做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你是说……”
“虽然殿下没有实权,但是大家都得给他面子。”
冯承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到是事实。
“我觉得,让殿下负责经费问题最为合适。”
“这……”
“跟着伯爵一年多,我也算明白了一点,建设海军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提尔皮茨笑着叹了口气,说道,“一直以来,都是伯爵在为海军争取经费,如果让殿下出面,必然事半功倍。”
“你说得没错,看来我确实顾此失彼,没有考虑周全。”
“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向殿下道贺。”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行,晚上过去吧。先让施密特去带个话,就说我们晚上去拜访殿下。”
傍晚,冯承乾与提尔皮茨去了皇储行宫。
从德皇那里得知,冯承乾答应让他加入帝国海军之后,威廉也非常激动,正想亲自去拜访冯承乾呢。
加入帝国海军,不是皇储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不瞒伯爵,这两年目睹伯爵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帝国海军费心操劳,我早就希望与伯爵并肩奋战,替伯爵分忧解难。”威廉显得非常诚恳,“去年,我就向父皇提出过,只是父皇觉得我阅历不够,让我用心学习。就我所见,建设海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经费。哪怕只能尽到绵薄之力,也能替伯爵分忧。”
“殿下,这也正是我与提尔皮茨将军的想法。”
“是吗?”威廉看了提尔皮茨一眼。
“这几年来,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短缺。虽然陛下已经批准了五年计划,宰相也没提出异议,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遇到新的问题。”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所以我跟将军都认为,如果能由殿下出面帮海军争取经费,就算其他大臣有意见,也不会过于反对。”
“伯爵的安排是……”
“海军部缺少一位懂得争取预算与管理预算的官员,而我跟将军都不大在行,所以希望由殿下来担任这个职务。”
“仅仅是管理预算?”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不管是发展海军、还是建造战舰,首先就得做好预算,有多少预算就办多大的事。”
“伯爵说得没错,建造战舰时,首先就得根据预算来确定战舰的基本性能。”
显然,提尔皮茨更了解威廉皇储的心思。
这位好高骛远的皇储关心的不是海军的用途,仅仅是海军本身。说得准确一点,就是海军的战舰有多么强大。也许在皇储眼里,战舰的本质不是在海洋上击败敌人,而是拿来跟英伦三岛的亲戚炫耀。
威廉皇储沉思了一阵,说道:“这样也好,只要能为海军建设出力就行。”
“能得殿下帮助,帝国海军定能发展壮大。”
威廉皇储接受了这个安排,冯承乾总算松了口气。在对待皇储加入海军的事情上,冯承乾的看法与提尔皮茨并不相同。也许,提尔皮茨希望皇储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解决海军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冯承乾却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在他看来,更应该小心提防皇储对海军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既是帝国海军的缔造者、也是帝国海军的葬送者。
帝国海军要想发展壮大,就得尽量利用威廉皇储有利的一面,还得避免不利的一面。
很快,威廉皇储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
虽然德皇批准了五年造舰计划,俾斯麦也表示认同,但是没有具体的建造计划,如何实施就成了问题。
在一八九一年的财政规划中,用于海军造舰的预算只有一百四十万帝国马克。
这点钱能干什么?
“威廉大帝”号在建成的时候,算上设计费用,总共花掉了一百七十万帝国马克,超出最初预算一大截。
一百四十万帝国马克,连建造一艘“威廉大帝”号那样的战舰都办不到。
虽然已经过了审核预算的月份,但是威廉皇储亲自出面,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