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会的有白崇禧、何应钦、陈诚等十几位高级将领,他们在会议上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以白崇禧为首的保守派认为南京保卫战已经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给日本以极大的打击,所以应该按照既定的战略,把工业企业向大后方撤退,同时开始部署保卫徐州和武汉。如果继续投入重兵在南京战场,日军势必也要增加兵力,保卫战就演变成消耗战。南京距离上海太近,又毗邻长江,利于日本海空优势的发挥,不适合作为决战的地点。
以陈诚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南京保卫战已经证明了,只有和日军的装备相当,指挥得当的话,就有机会击败敌人。十九路军的装备和战斗力与日军不相上下,由他们为主力,中央军和其他部队配合,可以在南京附近集中至少五十万的兵力,争取歼灭日军两到三个师团,以日本目前的状况很难再有新锐部队增援,如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说不定可以迫使其放弃继续侵略中国的企图。
正当中国大本营的两派人马在争论不休,难以决断的时候,日本陆军在南京陷入困境的消息终于惊动了日本天皇,裕仁在1月9日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对战局表示高度的关注,要求大本营立即拿出打破僵局的办法,挽回皇军的声誉,并表示,如果兵力不足的话,可以把拱卫皇宫的几个近卫师团调到中国。
随后,日本大本营紧急召开海军部和陆军部联合会议,商讨如何增援华中方面军。会议最后决定,从朝鲜方面军抽调一个师团,从关东军抽调两个师团,共三个师团的兵力紧急增援南京,同时增派四个轰炸机中队支援陆军作战。
1月12日,日本海军舰艇编队在陆、海军航空兵轰炸机的支援下,对幕府山要塞进行空前猛烈的炮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塞在大口径舰炮和重磅航空炸弹的连续攻击下轰然倒塌,十几门要塞炮也全部被炸毁。日本海军舰艇长驱直入,切断了南京与浦口之间的水路通道,使南京守军无法从江北得到兵力和物资的补充,前线的伤员也不能在运到后方,形势开始恶化。
李从文集团在攻克芜湖以后,开始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从日本本土增调的轰炸机中队不分昼夜地轰炸十九路军的阵地,使其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先前跃跃欲试的地方部队,看到日军加强了攻势,纷纷偃旗息鼓,继续观望。
日本华中方面军在接到大本营继续增兵的消息之后,立即调整战略重点,完全停止了对南京市区的攻击,由第十军在南京的东、南方向构筑环形防御工事,堵住中国军队的退路,上海派遣军则在全力进攻紫金山的同时,计划在海军的配合下,分兵迂回至幕府山登陆作战,从中国军队的侧背发动攻击。与此同时,空军的轰炸机接连不断空袭金陵兵工厂,最大程度地削弱守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这时候,国民政府大本营的两派依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也同样举棋不定,最后只好把皮球踢给了南京卫戍司令部,让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指挥官说说自己的看法。
孙百里接到大本营的电令之后,立即把几支部队的指挥官全部叫到司令部,谈谈对形势的看法。由于日军对紫金山的攻击愈来愈猛烈,单靠第88师无法应付,所以孙百里把第87师和教导总队全部调了过去,市区的防御全部由十九路军的独立师和军部直属部队负责,宋希濂的第36师则负责沿江地区的防御,重点防止日军实施登陆作战。
孙百里刚刚把大本营的电文念完,王敬久就说道:“从淞沪会战到现在,我的部队兵力已经损失了十之六七,训练有素的老兵损失殆尽,而补充的新兵很多连枪都不会放,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现在日军把长江都封锁了,连新兵都没办法补充,还怎么打?”
孙元良说道:“现在,我们第88、87和教导总队的总兵力还不到三万人,却要阻击日军四个师团,确实非常困难,而敌人的空军轰炸又越来越频繁,白天全部是他们的天下。”
孙百里问道:“如果没有增援的话,还能守多少天?”
孙元良和王敬久桂永清交换了下意见,回答道:“最多一个星期!目前紫金山东面的外围阵地已经全部被日军占领,敌人正在全力进攻最高峰头陀峰,这里一旦失守,就只能用士兵的血肉之躯来延缓日军的进攻了!”
孙百里点点头说道:“紫金山是南京的最后屏障,没有了这个制高点,巷战都不好打,在大本营确定最后的方案之前,绝对不能有落入日军的手中!现在南京城里除了金陵兵工厂的工人和志愿者之外已经没什么人了,不需要再维持秩序,就把宪兵团增援给你们,我再从军部调拨一个摩托化步兵营过去,应该会有所帮助。”
孙元良急忙说道:“有总比没有好!”
孙百里看在场的中央军指挥官只有宋希濂还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就直接问道:“宋师长,你是什么意见?”
宋希濂嘿嘿一笑,回答道:“我和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还是安排撤退最好,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和日军决战的实力。现在,日本的舰艇编队昼夜不停地轰击我的岸防工事,造成很大的伤亡,轰炸机又不时过来光顾,再过几天恐怕弟兄们连藏身的地方都没有了,万一日军此时开始登陆,只有硬拼了!”
孙百里最后笑着对钟武问道:“你那里怎么样?”
钟武瓮声瓮气地说道:“还是老样子,日本陆军不敢打巷战,整天用飞机炸,伤亡也不小,不过还顶得住!”
孙百里看大家的态度都非常明确,就说道:“既然这样,我就把诸位的意见如实地向大本营报告!接下来,咱们就商量商量如何撤退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浴血南京(八)
孙百里用手指着地图上代表敌我双方的箭头说道:“目前日军已经封锁了长江,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船只,向浦口转移肯定是行不通了,只剩下三个选择。如果往芜湖方向突围的话,可以得到李从文集团的接应,再加上日军第十军在巷战当中损失较大,还要分兵防守周边的几个城市,兵力比较薄弱,成功的机会比较大。正因为如此,也最容易被敌人料到,一旦其增调兵力重新部署,难度就会相应提高。东南方向的日军兵力也很薄弱,突围的问题也不大,但是却没有多少公路可以利用,部队的行进速度肯定大受影响。现在,留守的军队加上工人和市民还有十几万人,要是被日军紧紧地咬住尾巴,肯定难以脱身,所以也不是很好的选择。这两个选择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决断,我想听听诸位的见解。”
王敬久说道:“我觉得芜湖方向比较好!第一,这里有李从文的部队接应。第二,从南京到芜湖有良好的公路,便于大部队行动。”
孙元良说道:“根据这几天前线作战的情况分析,日军的战斗序列中似乎增加了新的部队番号,也就是说已经有增援部队加入上海派遣军,第十军的兵力在巷战损失较大,更应该得到增援,加强之后的敌人肯定会在芜湖方向布下重兵,防止我军突围,故而我认为还是朝东南方向较为稳妥!虽然部队的行进速度不快,可是日军如果想拦截我们的话也要在这一地区运动,即使他们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也快不了多少,我们毕竟是在本土作战,对地形和路况的熟悉程度是日军无法比拟的!”
宋希濂说道:“我同意王敬久的意见——走芜湖!从淞沪战场撤回来的部队大部分在皖南整补,我军撤到这里,便于集结兵力准备新的战役。”
钟武说道:“我也赞成与李从文汇合。”
这时候桂永清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家可要想清楚,撤退的人数是十万,不是一万!就是日军毫不阻拦,我们以行军的方式离开南京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你们不要忘了,这里面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工人和市民,没有接受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长途行军的话肯定会有许多问题。小鬼子只有要派一两个师团跟着屁股追就可以把我们打个落花流水,因为这么多人在同一方向上运动,根本没有办法瞒过敌人的飞机侦察!”
听了桂永清的话,包括孙百里在内的其他指挥官全部醒悟过来,齐声问道:“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桂永清胸有成竹地说道:“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分几路突围,让日军摸不清主力部队的方向,这样成功的机会才能大些!宋希濂的部队就利用现有的船只,强渡长江,北上浦口,其余的部队兵分两路,同时向芜湖和广德突围。”
宋希濂不满地说道:“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在日本军舰的监视下用汽艇渡江,不是给他们做靶子吗?”
桂永清解释道:“军舰到了晚上就要完全依靠探照灯,只要拉开适当的距离,使敌人看不到汽艇,安全渡江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南京市区还在我们手里,这十几公里的江面处处都可以渡江,又是在晚上行动,日军肯定顾及不到的。”随后他又说道:“我们防守紫金山的部队就从东南方向突围,其他部队往芜湖攻击前进,总有一路能够成功的。”
钟武说道:“我现在倒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悲观,敌人在南京打了这么久都没把我们怎么样,何苦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不如在这里和日军耗着,实在不行了就化整为零,择机突围。日军虽然有二十万的兵力,可是好几十公里长的防线,肯定到处是漏洞,很容易安全通过的。”
孙百里解释道:“在没有接到大本营的命令之前,我们是不可能撤退的,现在只是提前制定方案,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弄出差错。”接着又说道:“桂总队长和钟武的话给了我一些启发,重新分析了目前的形势,感觉还是有更好的办法!”
其他人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孙百里回答道:“日军第十军下辖有第6、第18和第114师团,再加上国崎岖支队,总兵力在十万左右。其中,第114师团的大部分兵力用来守备新占领的城市,保护交通线,被李从文歼灭掉不少,减员严重,现在和国崎支队一起阻击李从文的部队。而第6师团在南京外围的战斗中已经有相当大的损失,再加上在巷战当中损失惨重,部队严重减员,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第十军的主力部队只剩下第18师团,独自支撑局面。如果李从文能够击溃日军的阻击部队,和我们前后夹攻的话,不但突围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再歼灭一个师团也不是不可能!”
孙元良急忙说道:“我刚才提到过,上海派遣军都有新部队加入,第十军既然减员严重,日本大本营没有理由不优先增援的,所以敌人的兵力应该不是原来的三个师团,再贸然进攻的话很危险的!”
孙百里说道:“李从文前几天来电说,第十军把国崎支队都派出去抢粮食了,如果再增加部队后勤如何维持?再者说,真的有援军加入的话,为什么不继续攻城呢?”
钟武附和道:“这几天第十军基本停止了对市区的攻击,只是频繁地出动空军来轰炸,很明显不是兵力不足就是后勤出现了困难。”
孙元良本来也不是十分肯定,见孙百里和钟武说的在理就不再坚持,其他几个人都同意孙百里的看法,于是南京卫戍区制定出一个相当大胆的撤退计划:首先要求李从文不惜一切代价攻克马鞍山,逼近南京市郊区,接着南京卫戍部队集中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