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至于死的太难看。可是这些人似乎只看眼前利益,孰不知,主动配合我就是人情,被我强行征服,那就是罪了!蒯越不会为了其他人而伤害到自己的家族,他在议事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表示欢迎我军占领荆州。
接到蒯越的书信,我已经回到洛阳了。说实话,我对蒯越的映象还是不错的。虽然他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浓厚的墨迹,但是就这个人的智慧来说,他绝对是一个人才。要知道,历史上很多投降的人并不受主公见待,特别是世家子弟,更不受诸侯的见待。就好像曹操害怕、防范、限制世家子弟,生怕他们夺权。很多有能力、聪明的世家子弟都被曹操以各种借口杀掉了,而蒯越虽然没有太过浓重的墨迹,但他也没有被曹操逮到任何把柄。谋士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保,俗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于蒯越这些世家子弟来说,在曹操麾下,能独善其身也是很不容易的。孰不见跟随曹操几十年的留香荀令,就因为曹操的一丝猜疑,为了保护家族就自杀了!
我笑着把蒯家的效忠书丢给郭嘉,让他派人去联系蒯越和蔡瑁,毕竟我军现在还不能攻打荆州,可我却让甘宁带人去接管荆州水军,想看看蔡瑁的诚意。而且,想对付东吴,必须有强有力的水军,我也让赵云在渤海口和北海处修建港口,至于负责人便是甘宁带来的丁奉、徐盛,若非陆逊太小,我就让他负责水军了!
我的条件开过去,对于兴建港口和大船,蔡瑁和蒯越都没什么意见,可是我要剥夺蔡瑁的水军军权,就让蔡瑁有些不乐意了。再加上甘宁本来就是荆州水贼,蔡瑁更不想承认他比甘宁差劲。可若是他不同意我的条件,我便不发兵荆襄,他很可能被刘备给吞了。刘琦和蔡瑁有大仇,蔡瑁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落到刘备手中的下场。一个要放弃权利,一个要放弃生命,蔡瑁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
甘宁得到我的命令,带着亲卫就赶往荆州。为了防止蔡瑁暗害他,我让他潜行入境,先在长江边找到一个落脚点,再接触蔡瑁,这样能安全点。可是和蔡瑁交战数次的甘宁一点也看不起蔡瑁,他认为荆州根本就没有人能拿下他,于是直接冲到荆州去和蔡瑁接洽。我对甘宁这头倔牛,实在有些无语,为了不让他发生危险,只好狠狠的警告了一下蔡瑁。若是蔡瑁敢地甘宁不利,我定要他蔡家陪葬。蔡瑁已经因为刘表的事,被刘备记恨,若是再被我记恨,他可就真的毫无立足之地了,他总不能放弃下荆州的蔡家不管吧!不过,为了安抚蔡瑁,我虽然让他把军权交给甘宁,却也没剥夺他的权利,对于这点,蔡瑁还是挺感激我。可惜他不知道,以他的性格,在军队中更麻烦,我军的军纪军法,几乎就是为他这种人而设的。
不得不说,荆州的部队真不少,蔡瑁手下居然有二十七万水军。甘宁可不是蔡瑁,他按照我军的规定,将荆州水军分为三个等级,只从中抽调出八万精锐,其他老弱病残仍旧由蔡瑁、张允掌管。蔡瑁见甘宁如此识时务,竟对他赞赏不已,可惜他不知道,甘宁是真的看不上他麾下的那些杂兵!自甘宁挑好士兵,我立刻让他带兵sāo扰荆北,以为练兵。虽然诸葛亮多智,但是他手上却没有能在水面上和甘宁一较长短的大将。有了甘宁的支持,蔡瑁放心多了。怎么说蔡瑁也曾经和甘宁交战数年,他知道甘宁的实力。
甘宁到了,刘备可就倒霉了。别看诸葛亮神算,他也曾经被张郃折腾的很惨。如今甘宁可比张郃厉害多了。只要他不上岸,诸葛亮就拿他没辙。诸葛亮再牛,总不能把长江都给截断吧!甘宁带着水兵往长江里一扎,刘备和诸葛亮只能望江心叹!当然,甘宁不能带太多兵,若是八万人往长江里一跳,那是给诸葛亮杀着玩呢!对于甘宁的sāo扰,诸葛亮虽然有些烦,但是他还不怎么在意。毕竟甘宁再厉害也只是sāo扰,他并不能真的攻城,至于荆襄的蔡瑁,诸葛亮根本就没打算动他。若是诸葛亮真的攻下荆襄,刘琦势必会拿蔡家开刀以报杀父之仇。到时候,刘备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杀蔡瑁则荆襄氏族寒心,不杀蔡瑁,则刘琦寒心,最后都将导致刘备不能在荆州站稳脚跟,诸葛亮还没傻到将自己放入这种境地,他最希望用计谋让我杀掉蔡瑁,或者在战场上把蔡瑁杀掉。可惜,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坚持就是胜利,鲜花就是动力!)
第六百九十四章 封公
就在刘备和甘宁、蔡瑁纠缠不休的时候,我的洛阳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天早晨,我刚起床。虽然我做惯了甩手掌柜,但是由于常年练武,我倒是很少睡懒觉。一旦了到时辰,就会自动醒来。醒来后,我便习惯性的到校场练武。来到校场却发现已经有人在等我了,仔细一看却是郭嘉,若说他是来练武的,打死我也不信。郭嘉看出了我的疑惑便笑道:“今日有些大事要商量,我是来请主公去早朝的!”看着郭嘉的表情,我有些奇怪。不过,他很少主动喊我去上早朝。如今清晨来访,必定有要事,于是我就和他一起上朝了。
郭嘉一路带领,居然将我带到了未央宫,平时我们早朝都是在宣室,毕竟宣室一直是汉代皇帝召见臣子的地方。进入未央宫,只见宫里的摆设与宣室相差并不大,只是在皇帝的龙案下,我和吕布的座位旁,加了一个小几,几上还放着茶水。刘辨见我到了,立刻笑着让我坐下。我看着满朝文武都到齐了,觉得应该是有大事,对刘辨行了一礼后,便坐在了左手的椅子上,刘辨对旁边的内侍点点头道:“丞相到了,宣旨吧!”
刘辨的话让我一头雾水,这什么都还没商议,宣什么旨?我看向郭嘉,可是郭嘉却在一旁jiān笑,让我十分郁闷。我刚想阻止,吕布对我笑道:“大哥别急,这是陛下的一番好意,还请大哥先听听再说。”既然吕布都说是好意,看来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相信他不会害我,就点点头坐下了!
内侍见我没有异议,便拿出一卷黄绢读道:“大汉皇帝诏曰:兹有丞相吕峰,兢兢业业,为我大汉平叛臣、征外族、建立不朽功勋,为酬其功,特封其为秦公!其弟吕布,武艺非凡,与丞相一起冲锋陷阵,功不可没,今特封其为凉公,其余诸将、文臣皆有升赏,盖由丞相分封。钦此!”
“封公!”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可是知道,历史上,曹操为了封公,损失了自己麾下的一个重谋,而我竟然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皇帝和大臣强行封公,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我却不能接受封公,就算要接受,也得推辞三次方能接受,这是惯例,也是要做的面子工程。我站起来对着刘辨一礼到底说:“多谢陛下厚爱,可是微臣只是做了自己的本份,维护我大汉威严而已。我想这是每一个汉人都想做的事,只是臣第一个做了。至于臣弟吕布,他以匹夫之身为大将军,已经诚惶诚恐,不能胜任,或以小功而为凉公,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我吕氏有不臣之心?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哥!”吕布顿时着急了,他拉着我刚想说什么,我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吕布见我的眼神,知道我生气了,赶紧把脖子一缩,又坐回去了。只是他还有些不懂,对我的行为还有些生气。
郭嘉早就知道我不会同意,他对刘辨一点头,刘辨再次一挥手,内侍又从身后拿出一卷圣旨读道:“大汉皇帝诏曰:丞相吕峰,大将军吕布,自董卓造逆,为大汉建立不朽功勋,救圣驾于危难,扶朝廷于即倒,今为酬其功,特封丞相吕峰为秦公,大将军吕布为凉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钦此!”
这下我头疼了,看架势,刘辨和郭嘉很明显是想赶鸭子上架。一般册封诏书都是隔几天发一次,他们居然连发两份。不用说,只要我一推辞,必有第三份在等着,而且这第三份诏书,必定比前两份的封赏更加厚重,若是我再不接,那真有居心叵测之嫌了。可过场还是要走,若是连最起码的三辞都做不到,死掉的袁绍都会笑我太心急!无奈之下,我只能再辞,果然不出我所料,内侍手中还有第三份圣旨等着我,除了前两次的秦公、凉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外,又加了九锡!看着得意的郭嘉、吕布、刘辩,我叹了一口气。别人想做公爵,想加九锡都要*迫皇帝,而我居然被赶鸭子上架,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对我来说,能做丞相处理内政、军事就足够了,我并不在乎官爵,特别是那种世袭网替的官爵。后人自有后人福,若是我留下的东西太多,后人却不够贤明,那反而是害了自己的后人!可惜,在这种封建时代却没人这么想,刘辨等人见我接下了官爵,都十分高兴。不过,既然郭嘉等人算计了我,我也不能让他们好过,这百官的封赏,我就交给他们了!郭嘉被*无奈,辛苦了几天才将我军文武百官的封赏整理好,我看完以后十分满意!
我被封为秦公,吕布被封为凉公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汉。蔡瑁知道这个消息后,对我更加向往,而刘备接到这个消息,觉得一定是我强迫刘辨封赏我,刘辨为此一定吃了不少苦,便抱着诸葛亮大哭一场,还信誓旦旦的要铲除我,再重新树立大汉的威信,然后在刘备阵营中,我就多了一个吕贼的称呼。历史上,曹操的那些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说法,全部落在了我的头上。可惜,刘备想战胜我,那是痴人说梦!
曹操和刘备不同,他知道我称公,也不甘落后。要知道,曹操一直要和我比高低,他自然不会让官爵落后于我。就好像当年曹操一直在做司空,可是我刚被封为丞相,他也*着刘协封他为丞相。如今我称公了,曹操便想着让刘协也封他为魏公加九锡,于是他召集了麾下所有心腹。在曹操心目中,他不指望满朝文武都赞成他做魏公,可他希望他的心腹们都支持他。可惜曹操忘记了,他的心腹中,还有一个完美理想主义者,一直希望他能做周公保住汉室江山,将来还政于刘协,怎么可能都同意他做称公加九锡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吕峰郁闷的说:“升官加俸禄本来是好事,可惜朝廷的鲜花,还是我发!”)
第六百九十五章 小白鼠
曹操召集心腹,把称公的想法一说,他麾下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曹操想干什么。***自高祖起,封侯拜相已经是位极人臣,一般只有想篡位或者功劳极大的人才会被皇帝封为公爵。程昱这只老狐狸却明白曹操是眼红了,他站出来笑道:“主公除jiān臣、吊民伐罪,扶天下于危难,救社稷于即倒,更有救驾之功,如今还与各路叛臣征战不休,若说主公的功劳,别说封公,封王又能如何?”程昱的马屁拍的非常好,曹操十分高兴。其他人见程昱赞成,基本都拥护曹操称公,而且曹操称公,对他们都有好处,最少他们能水涨船高。再说了,曹操在兖州的地位,不下于我在司隶的地位,别说称公,就算是称帝,他的心腹们都能答应。
荀彧可不这样想,他看着满厅的人纷纷赞同曹操称公,觉得他们是在害曹操。荀彧一拍桌子道:“尔等yù陷主公于不义么?昔日成王年幼,周公废之,却未取而代之,成为千年佳话。后有伊尹放太甲于桐宫,继而有霍光辅昭帝!此三人之功皆莫大于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