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个机会显然已经到来了,求胜心切的巴基斯坦人已经将自己的战线拉的太长了。仅以巴基斯坦陆军第1装甲师为例。这个师的精锐突击集群—包括装甲侦察团和野战侦察分队在内的两个主力装甲旅已经抵达了帕尼帕特。但是1个摩托化步兵旅却不得不停留在伯蒂亚拉,监视这座被包围的城市。而另1个装甲旅更远在卢迪亚纳,而包括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1个电机工程营在内的大量战斗勤务支援部队更远在进攻发起的贾朗达尔市。如此一个宛如率然长蛇的布阵,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充满着危机和漏洞的。而更为关键的是,经过了一昼夜的激战,巴基斯坦陆军各部队的油料和弹药乃至精力都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了。此刻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对手悉数都已疲态尽呈了,

虽然拥有远胜于巴基斯坦的强大国力,但是自1963年的那场惨败之后,新德里便一直深陷于那来自喜马拉雅山脉以北那无边的恐惧之中。印度陆军长期以来的建设重点都是围绕着适应于北部国境地区的山地部队,在漫长的岁月之中印度人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了11个号称“精锐“的山地步兵师,但擅长于平原决胜的装甲师在印度陆军的编制序列之中却也不过只有2个而已。堪堪与巴基斯坦人打平。而在印度与孟加拉之间那场错误的战争中,印度陆军原先作为总预备队的第1集团军及其所属的第31装甲师均被调往了东部战线。因此在西部战区之上,印度陆军仅有第1装甲师这唯一的装甲突击力量。

帕斯里查中将当然不会将这支自己手中最后的机动力量立即投入到对已经孤立的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的歼灭战中,毕竟困兽往往是最为凶悍。在解除了伯蒂亚拉的包围之后,帕斯里查中将似乎并没有急于进攻。印度陆军除了出动小股机械化纵队扫荡着伯蒂亚拉周遍对手零星的据点,同时构筑防御工事之外。似乎并没有进一步撕开战线缺口,向纵深挺进的意图。

“婆婆妈妈,简直是个小脚女人。印度陆军这样打仗焉能不败。”其实关注着战局进展并非只有印、巴两国,在距离战场1000公里以外的中国西北重镇兰州,一群年轻的中国陆军将领正通过着外太空之中敏锐的光学元件关注着遥远战场之上兵家对弈。虽然巴基斯坦的角色是盟友,但是此刻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目睹如此糟糕的战略部署,时任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第6装甲师师长的许志泓少将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

“就是啊!本来是一击漂亮的左勾拳,偏偏竟然半途而废。看来印度人再作更多的努力这一次也是必败无疑,巴基斯坦人注定将比我们更先进入新德里。”赞同许志泓少将的还有中国陆军第54集团军第127机械化步兵师的师长陈有年少将。作为中国陆军两大担任着战略机动任务的快速反应部队,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这两支主力部队显然早已对南亚的战场磨刀霍霍了。而对于一直以来都在拼死抵抗的印度陆军却多少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

“两位稍安勿燥,我看印度陆军此刻已经距离胜利不远了。”突然开口的这位一直以来都独自一个坐在会议室的一边忙着“吞云吐雾”。在他面前的烟灰缸里早已堆满了掐灭了的烟蒂。但是这位年轻的少将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识。他一边说着,一边再度拿起桌上那个黑色的ZIPPO打火机再度为自己点上了一支。“赵师长,您有什么见解就请一次说完吧!”看着自己的战友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坐在他身边的中国陆军第11装甲师的政委吴酬勤少将终于忍不住说道。

“据说这次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的帕斯里查中将一向以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为偶像。大家都清楚蒙哥马利的战术风格,虽然和隆美尔的狡黠、巴顿的张扬相比,蒙哥马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只会防御的将领。阿拉曼战役后他的过于谨慎一再放过了全歼德国非洲军团的灵机,从而无数次的为人所诟病。但是大家却都忽略了他的一句名言—:‘从古罗马的密集队形起,战术的基本法则始终保持不变。这个法则就是: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准备实施决定性打击之处,占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不打无把握之仗。蒙哥马利清楚自己的军队,英国人虽然发明了坦克,但却不适应装甲战。而一味的猛追狠打,在不断延伸自己补给线的同时,只会给老练的隆美尔反咬一口的机会。虽然我们今天知道这一切并不现实,但是在当时的情报环境下,蒙哥马利并不知道。直到与由加夫萨东进的美军会师之后,英美联军平均每天要捕获1000名左右的战俘。英国人才相信在这种兵员损失状况下,没有任何陆军还能够支持得很久,还能够保持很强的战斗力,最终断定非洲军团的末日已经不远了。”赵琅这位中国陆军第11装甲师的最高军事长官,一边微笑着一边娓娓道来。

“我们大家又不是听你来上战史课的。到底你有什么见解,还不快点说出来。”作为中国陆军中最为精锐的“红军骑兵”第6装甲师的指挥官,许志泓和赵琅打交道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此刻更容不得对方再这样兜圈子下去了。“呵呵!帕斯里查中将竟然以印度的蒙哥马利自诩,当然也是用兵谨慎的主,集中装甲部队纵横千里是每一个陆军指挥官的共同愿望。但是这也要有本钱才行。印度陆军西部战区一共才3个集团军不足20万人,要想合围巴基斯坦陆军近30万的突击集群显然是痴人说梦。那么帕斯里查中将唯一的机会只有……。”随着赵琅的话语,他手中的香烟远远在巨大电子地图的南部画了一个不规则圆圈。

“巴基斯坦陆军南线突击集群的背后还有一支印度陆军的伏兵?这怎么可能?印度陆军的所有一些集团军都已经派往了各个战区了。”陈有年少将显然对赵琅的判断充满了怀疑。“不错!但是‘兵形如水’,没有人说过调走的部队不能再调回来。印度陆军南下平叛的大军拥有4个最为善战的集团军。但是此刻除了在孟买地区登陆的1个师以及沿着铁路线向南突进的2个师之外,我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投入更多部队的迹象。”

“我们今天不是去打球,而是去真的要走向战场了。”在一望无垠的拉贾斯坦沙漠之上,一匹匹装载着华丽鞍具的印度单峰骆驼正静静的蹲坐在沙丘之上。随着他们各自主人的到来,这些乖巧的大畜纷纷打着响鼻,等待着下一场追逐。印度第61骑兵团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非机械化骑兵部队,它的驻地是印度古城斋浦尔。这支骑兵部队能被保留下来也可以算作一种奇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陆军大部分骑兵部队中的马匹被机械化装备代替。但这个过程时断时续,因此到了1947年印度独立时,仍有不少零星的部队保留着马匹和马厩。为了集中统一管理,印度军方决定,把剩余的、分散的非机械化骑兵部队合并成一支骑兵队伍。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印度军方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最终于1953年将合并计划完成,把新组建的骑兵部队称为“第61骑兵团”。

这支部队成立后,虽然并没有在战场上建立过什么功勋,其马球队倒是在印度军界出了名。许多印度著名的马球运动员就都是从这支部队里走出来的。这些运动员中,有四个人甚至获得了印度体育界的最高奖项——阿朱那奖。但是今天诚如它们的主人所说,今天他们将第一次真正的奔赴战场。不过他们并不孤独,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是刚刚从南线调回的第11、第12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第六十六章:星月快车(四)上

作为世界上最为年轻的首都之一,仅仅拥有3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堡无疑是巴基斯坦最为美丽的地方。此刻在一轮新月的照耀之下,海拔600米的波特瓦尔高原闪烁着宛如繁星般的灯火。由沙特阿拉伯援建的费萨尔清真寺更以独特的容颜为这座城市昭显一种超前的绚丽。这座占地19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物,在其四周耸立着四根高达88米的哥特式宣礼塔,这些造型与众不同的尖柱围绕着中间那宛如巨大的沙漠帐篷的穹顶祈祷厅,此刻在每一根宣礼柱靠近顶端的位置,都散发出一圈淡绿色的光芒。从夜间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及其周遍地区都如同笼罩在一层透明的碧玉光泽之中,显得圣洁非常。

但是就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下,绝大多数的市民们却都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在这座象征着巴基斯坦权力中枢的城市之中此刻正孕育着一场空前猛烈的风暴。这并非缘于民众所谓的政治热情和敏感程度。而是因为就在两天之前驻拉瓦尔品第市的有着“伊斯兰近卫军”之称的巴基斯坦陆军第10集团军已经奉命开进伊斯兰堡。虽然在这个夜晚,首都还没有出现刺耳的枪炮声。但是随着大队军警的出现,空气中已经开始弥漫起令人紧张不安的硝烟味了。

根据新闻媒体最后的报道,在陆军第10集团军进入伊斯兰堡的当天,穆沙拉夫总统在总统府主持召开了一个高级别会议,并最终决定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巴基斯坦内阁定于当晚召开会议,商讨相关事宜。随后巴基斯坦内卫部队和警察局同时提高了首都伊斯兰堡的安全警戒级别。面对着突然涌上街头的大队军警,所有人都开始翘首以盼穆沙拉夫总统随时可能对全国发布的电视讲话,向大家解释这次紧急状态的真实原因。但是这本应该到来的解释却却迟迟没有出现。所有的电视频道里出现的不是长篇连牍的爱国电影,便是大片大片的雪花。

就在大多数民众还没有从满腹的狐疑之中找到答案前,巴基斯坦政府突然封锁了多个城市私营性新闻机构,并切断了首都伊斯兰堡的电话线。这个国家许多地区出现了通信中断,大多分的住宅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无法接通。而一度活跃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基斯坦陆军特种勤务大队(SSG)此刻也被秘密调回,对敏感的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实施了严密的监视。虽然政府还没有对这一次反常的戒严予以最终解释。但是街谈巷议之中,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相信这一次戒严依旧和以往一样,是与近期巴基斯坦国内治安局势恶化有关。诚然在对印作战以来,巴基斯坦国内的恐怖袭击事件正不断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军事力量被投入到了东方战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的部队武装开始死灰复燃。

当然也有人猜测这一切不过是穆沙拉夫总统对内镇压异己的又一次风暴而已。对于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巴基斯坦军队而言,无论是巴阿边境地区的部落武装还是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在全世界反恐浪潮的一次又一次围剿之下,他们的威胁都远不如正日益壮大的所谓“民主斗士”的鼓噪。因为这是一个军人们完全不熟悉的战场,而且在这里他们将失去所有固有的优势。在巴基斯坦投身到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之前,便曾一个女人站在穆沙拉夫的对立面上,以她的父兄之名向这位军神发出了挑战。

面对着号称“铁蝴蝶”的贝。布托,穆沙拉夫并不畏惧。因为这个已经习惯了西方化思维的前总理虽然一方面打着民主旗号在街头反对他所实施紧急状态,另一方面私下仍不断与穆沙拉夫会商如何分权以及解除对她的法律控诉。她远非自己所宣传和相信的那样崇高和完美,作为一个政客她治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