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轻咳了几声,苍白的脸上却带着笑容,淡淡道:“无事,只是稍染了一点风寒而已。你们不要说出去,以免让将士们知道,动摇了军心。”
方绍轻叹了一声,“这个我们自有分寸,不过大王身系天下安危,还当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刘备亦是叹道:“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不过要知孤也是身于北方,这点原本风雪又算得了什么,没想到居久南方,如今竟然有点不适应北方的冬天了,看来孤真的是老了啊。”
‘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了,你现在才发现自己老了啊,看来这心态还真是保持的不错。’方绍心里暗忖,他看着刘备那张脸,比在荆州之时,确实凭添了不少皱纹,看来岁月不饶人,英雄的黄昏终究还是逃不掉的。
刘备感慨过后,便问道:“你二人这时来见孤,必是有什么要事吧?”
这时,那二人方才反应过来,脸上便是露出了笑意,法正忙将一封奏报呈于刘备,笑道:“大王若是看了这份情报,身子因喜而愈也说不定。”
刘备接过来细细一看,整个人腾的便从被窝里跳了出来,兴奋的叫道:“曹操退兵了”
没错,曹军是退了,在听闻中原叛乱四起的消息之后,曹操不得不艰难的放弃了夺回陇西与凉州的计划,留夏侯渊、张郃、徐晃、郭淮等率六万兵万镇守关中,自己亲率大军回往关东平叛。
其实曹操早在五天前就撤了兵,只是因为大雪封山,细作通行不便,所以耽搁了这么久才将情报送到。
一听到曹操撤军的消息,刘备乐得连一身的病也忘了,兴奋道:“既有中原的叛乱拖住曹操,孤何不趁势挥军东进,一举夺下关中呢。”
刘备是一兴奋起来,又犯了贪心的念头,方绍便劝道:“大王,依我军现在的情况,自保尚且不足,只怕难以再支撑起一场进攻。况且曹操主力虽去,但留镇关中的夏侯渊也不是吃素的,只要他守住陇山以东的通道口,我们亦如曹操先前那般,同样是无可奈何呀。”
法正也劝道:“中正言之有理,如今为争陇西,益州可谓是竭尽全力,多年的积蓄为之一空。为今之计,当是休养士整,巩固已有的战果,待到陇西和凉州之粮,可以就地供养大军之时,方才可以举兵东进关中。”
方绍跟着道:“是呀,如今大王身体有恙,也当趁此时机,将病养好再说。”
经过两位谋士的一番劝导,刘备方才收敛了贪婪之心,于是又过了半月,百分之百的确定了曹操退兵的消息之后,刘备方才敢下令退兵。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刘备统筹全局,做了一番新的人事部署。
以庞统为雍州刺史,督陇西诸郡政事,并署大司马府事,以张飞都雍州军事,率军两万留镇陇西。以法正为凉州刺史,督凉州政事,参署大司马府事,以马岱率军一万都督凉州军事。迁大司府入汉中,以马超为汉中太守,调诸葛亮入汉中,署理大司马府事。以董和为益州治中从事,留署益州政事。调刘封为巴郡太守,坐镇江州。以陈到为梓橦太守,坐镇梓橦。其余方绍、黄忠等出征有功之臣,诸葛亮、蒋琬等治政之臣,李严这等平叛之臣,亦皆封侯。
刘备这一次的人事任命,可是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陇西与凉州乃是法正此等关陇士人的老家,故而在新得诸郡中,关陇士人任太守者占据了大半,而法正更是兼任了凉州刺史一职,这既是对关陇士人的一种奖赏,亦是一种拉拢与鼓舞。
不过,刘备又以庞统领雍州刺史,以张飞督雍州军事,而新得之地,如天水这等要害之地的太守,又以荆州士人,或是自己的信任之臣担任,这同样又是对关陇士人的一种钳制。
对于马超,刘备当然不放心让在陇西与凉州获得实权,但又怕冷了其心,故任其为汉中太守,既是一种信任,又把他放在了身边,容易控制,而且又以其弟马岱督凉州军事,反又显示了对马氏一族的信任。
又因为随着陇西等地的攻克,如果仍以地处偏僻的成都为核心,则显然不利于掌握全局,因此刘备便将大司马府迁往了汉中这个荆益雍凉的中心地带,以便更方便的控制四益州。
而正是因此,刘备不得不将诸葛亮一并调往汉中,主持大司马府事。虽然以董和署理益州政事,但刘备又不放心,故而任亲兵将领出身的陈到为梓橦太守,将汉中通往成都的条条要隘,牢牢的处于掌握之中。同时,又命刘封为巴郡太守,都督巴东、涪陵及巴西三郡军事,此三郡乃荆益二州相接之地,刘备以养子坐镇此三郡,其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
当然,刘备那用人的手段的确也是一流,似黄忠这等悍将,虽然作战勇猛,但刘备亦知其无坐镇一方的能力,如方绍这样的顶级谋士,虽然屡出奇谋,但理政之才却是其短肋,因此,刘备所给予这两类的有功之臣就是封侯加赏。
又因法正与庞统坐镇在外,诸葛亮又忙于政务,则方绍一跃成为了刘备身边头一号的谋士。
在一系列的人事部署之后,刘备自率九万兵马回了汉中,其余近七万的兵马留镇与陇西凉州等诸处要害。
当刘备从陇西从容的回往汉中之时,曹操已带着一腔的怒火早先赶回了许都。
曹操先是令曹仁扑灭了南阳屯田民的暴*,又令曹洪剿灭了洛阳附近几个县的叛乱,并对叛乱地区的官民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凡参与叛乱官吏,一律诛以九族,城破之后,亦以十三岁以上者全部屠之。
而当曹操抵达许都之后,一场大规模的清洗立刻也随之展开。
先前曹操未到之前,许都的一些官吏,曾经发动兵变,企图夺取许都控制权,却因势单力薄而为夏侯憞扑灭。曹操回到许都后,一不做二不休,顺腾摸瓜,把与反叛有关联的许者两百多名汉官统统搜捕下狱,杀得杀,发配的发配。顺势将朝廷的汉官,统统的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并将皇宫内外守卫一并更换,同时令曹休兼任皇宫警卫,彻底的将汉帝置于自己的眼目监视之下。
在严刑拷问之下,有人供出国丈伏完也参与了之前的叛乱,于是曹操当即下令将伏完一族尽皆下狱,又命尚书令华歆带兵入宫去抓捕伏皇后。
汉宫之中,一片森然。
刘协呆呆的望着殿外的天空,白云悠悠,天色蔚蓝,但他的脸上却皆是委靡之色。
这时,一只鸟雀从檐下掠过,欢叫着飞上青天,好不逍遥自在。
刘协长声长叹,喃喃低语道:“我这皇帝做得,还不如一只飞禽自在,唉,活得还有什么意思。”
刘协正在感慨之时,却见伏皇后哭泣着奔入殿内,跪伏在刘协跟前便哭诉道:“陛下,魏公将臣妾一家老幼尽皆下狱,求陛下想方设法搭救啊。”
面对伏皇后的哭诉,刘协并未太过吃惊,只是将她轻轻扶了起来,叹道:“朕听闻许昌发生叛乱之事时,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了。皇后,朕不是不想救国丈一家,只是朕也无能为力呀。”
“陛下,陛下……”伏皇后也知道他这皇帝夫君有名无实,听其这番话语,也只好无奈投入他的怀里哭了又哭。
正悲悲切切之时,忽然沉重的脚步声传来,片刻之间,便见尚书令华歆带着数百甲兵汹汹入殿。
华歆一瞧见伏皇后,立时目露凶光,喝道:“奉魏公之命,逮捕叛党伏氏下狱,尔等还不速速动手。”
甲士兵扑上前来,将惊恐的伏皇后从刘协怀中拖了出来。那伏皇后又哭又嚎,死拉着刘协不放。甲士们到底是对皇帝有稍许敬畏之意,故见那伏皇后死拉着皇帝,便不敢太过用力。
华歆见状,几步上前,一把抓住了伏皇后的头发便狠狠拖拽,伏皇后只觉头皮欲裂,剧痛之下只得松手,甲士们趁机便将其从皇帝身边拖走。
刘协眼见皇后被带走,必是有死无生,悲怯万般之下,亦顾不得皇帝的身份,伏在华歆面前便苦求道:“华尚书,请你看在朕的薄面上,放过皇后吧,求你了……”
尊严扫地,别说是皇帝,便连普通人都不如。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七十章 双倍大礼
面对着皇帝跪伏在脚下哭求,华歆面如冰铁,毫无半点心软之相,他只是俯身前刘协强行扶了起来,冷冷道:“陛下,伏完意图谋反,故而魏公才下令搜捕其九族。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后理应被问罪。陛下乃一国之君,正当为万民做一个守法的楷模才是。”
华歆倒是“义正严词”,竟然跟皇帝讲起了法,刘协知道这是曹操的意思,华歆也不过是其鹰犬罢了,再怎么恳求也不会有用。只得晃晃悠悠的奔到殿外,眼瞅着伏皇后被甲士们架走。
“皇后啊皇后,朕对不起你,朕对不起你啊……”
华歆也赖得与刘协多言,只道了一声:“陛下好自为之,臣告退”,便是带着一帮着甲兵扬长而去。
华歆将伏皇后押入天牢之中,吩咐狱吏好生拷问,然后才匆匆赶回了魏公府复命。
见着曹操之后,华歆将抓捕伏皇后的经过说了一遍,曹操听着连连点头,面露赞许之色。
“子鱼,依你之见,伏氏一党,该当如何处置?”曹操轻抚着短须,询问华歆的意见。
华歆暗观曹操之面,见其目光之间杀意毕露,遂道:“伏完意图谋反,实在大逆不道的死罪,按照国法,当夷其三族。”
曹操嘴角微微一扬,却又似有犹豫,“伏完虽然犯了死罪,但其女到底贵为皇后,孤若将之正法,世人岂非会认为孤不敬皇帝。”
华歆慨然道:“国公威加海内,四方之内,谁敢对国公妄加指责。况且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国公若不斩那伏皇后,不但会为世人视之为徇情枉法,更会助长那些心怀不轨之辈的野心。所以,歆以为,于情于理,那伏皇后都非杀不可。”
曹操又沉吟了片刻,方才沉声道:“子鱼言之有理,逆贼不杀,何以震慑人心。传孤之命,令宫中速以皇帝的名义拟一道诏书,依律尽诛伏氏三族。”
下完了这道命令,曹操也算解了一口气,面上便显出几分轻松之色。
这时,华歆却凑上近前,低声道:“国公,如今虽然逆臣尽诛,但所杀的皆是露出行迹之辈,而暗中怀有不臣,心向刘备者尚大有人在。若然将来国公发兵清剿刘备,而刘备又趁机派人在中原煽动,这些人必然又会死灰复燃,长此以往,总归不是办法。”
曹操会意三分,却又故作不知,问道:“那以子鱼之见,当如何清除这些野心之辈。”
华歆面露狞笑,“这些跳梁小丑所以时不时能跳出来兴风作浪,无非是打着拥护汉帝的名义,倘若汉室覆灭,则便断了这些人赖以蛊惑人心的旗号。所以,歆以为,如今之势,唯有国公代汉而立,身登九五,方才是万全之计。”
华歆这是在借机劝进呢。
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劝进过,不过,曹操还是极力的表现出吃惊的表情,“孤当年起义兵,乃是以兴复汉室,重整朝纲为己任,而今若是代汉而立,岂非被世人视为乱臣贼子,子鱼啊子鱼,你这是要陷孤于不义呀。”
华歆慨然道:“秦无道,项氏代之,楚无道,而刘氏兴,此乃天理循环也。而今汉室四百年,至桓灵之时,朝纳腐败,民不聊生,可谓气数已尽。国公应天之命,扫清六合,平定四海,以功德而取代刘氏江山,正是上应天命,下合人心呀。”
曹操的目光中涌动着不易觉察的兴奋之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