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 高卧隆中人不知 第十一章 下马威
度日如年的时光总算结束了,诸葛亮在跟刘备推心置腹之后,就没必再扭扭捏捏的,当场就答应了出山。
刘备当时那个高兴啊,因为他看到了希望,那个被司马徽、徐庶等人称之为管仲在世,可以辅佐他成为齐桓公的人物,终于答应出山了,他能不快活么。
当然,快活的不止他一人,第二个就要数方绍了。在这鸟不屙屎的乡野里泡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回总算可以走出去了,这对于方绍这么一个不安份的人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经过三天的准备时间,是日清晨,刘备从樊城派来迎接的车队,早早就出现在了草堂外,尽管诸葛亮随身带的那点家当,还不足以装满一辆马车,但至少这样隆重的迎接阵势,足以填满是个人就应该有的一点虚荣心。
诸葛亮除了自己的老婆之外,毫无悬念的决定把方绍也带上,不过,他却决定把弟弟诸葛均留在草堂。
“三弟,为兄这一次出门可能去的久一些,你且好好照顾咱家的田地和草堂,等功成身退之后,我和你嫂嫂还会回来退隐躬耕的。”诸葛亮站在柴门的这一边,拍着诸葛均的肩嘱咐道。
诸葛均憨态一如既往,但这一次却多了几分困惑,似乎兄长的这一决定太过仓促,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怎么,三弟,有什么话要问我吗?”诸葛亮看出了弟弟的心思。
诸葛均沉默了半晌,道:“二哥,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微笑道:“你我兄弟同胞,有话直说。”
诸葛均遂道:“前年你从江东回来,曾言孙权不失为一明主,而大哥也曾几次相邀你共往江东效力,二哥你却为何不去呢,兄弟间有个照应不是更好吗,莫非那刘皇叔真的是不可替代的明主吗?”
诸葛亮呵呵而笑,扶着弟弟转过了身去,想来是要讲些不与外人听到的私话。好在方绍离得较近,隐约还是听到诸葛亮道:“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这般乱世,今日之诸侯,难保明日不会成为别人阶下之囚,咱们诸葛一族岂能将兴旺的筹码,全部押在一姓诸侯之上,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这个道理,你日后自会明白的。”
方绍听之暗暗佩服:“原来他还有这一层意思,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叫分散投资,高明啊。”
出发了,离开隆中,直奔樊城。
襄阳乃荆州治所,位于汉水南岸,而樊城则位于汉水南岸,与襄阳隔江相望,樊城之重要性对于襄阳,乃至整个荆州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不久之前,刘表才令刘备驻军于樊城,成为拱卫襄阳的一道屏障,而在此之前,刘备在荆州北部的新野呆了有数年之久,直至他在博望坡击败了夏侯惇所率曹军的一击进攻,却才获得了刘表的信任,得以从新野迁往樊城。
渡过汉水,樊城就在眼前,远望城门,却见数十人正守候在城外,向着大道这边眺望,原来,刘备已率领他的部下和幕僚在城外等候多时。
这和找工作是一样的道理,老板之前赏识你,跟你客气,那是因为你还没签订合同,双方属于平等关系。
但眼下雇佣关系敲定,也就意味着主臣关系的确定,老板排出这样大的阵势迎接,诸葛亮这个做下属的岂敢再耍大牌,相距尚有十几步时,诸葛亮当即跳下车来,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
刘备更积极,几步抢先上去握住诸葛亮的手,关切的问道:“先生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我与诸将在此等恭候先生多时了。”
诸葛亮脸上一副受宠若惊之状,忙道:“让主公亲临等候,亮愧不敢当啊。”
刘备坦然大笑,回头令属下将一匹高大壮实的黄鬃马牵了来,亲手将缰绳递到诸葛亮手里,道:“先生出山,将来难免要与我同行奔波,这一匹好马是我昨日亲自为先生所挑,不知先生中意与否。”
左右自关张以下部属们皆面露羡慕之色,刘备礼贤下士虽说是出了名的,但能对眼前这个不出三十的年轻书生这般厚待,众人自然不能不感到惊讶。
当下刘备翻身上马,与诸葛亮并肩入城,而关羽张飞也只能跟随在后面,他二人不悦之色尽显于面。
诸葛亮被刘备邀入府中赴接风宴,方绍这样的小角色当然没有权力去参加的,故而只好先行陪着黄月英回府。
这宅第据说是刘备亲自为诸葛亮挑选的,虽然算不上什么豪门府院,但比之隆中草堂不知要好多少倍。而刘备也真是细心,不但为诸葛亮挑选了府第,还准备了七八个男女仆人,还有一个叫许汉的老管家。
方绍一走进这大门就神清气爽,草堂那个小地方,早把他憋坏了,这样宽敞的地方才叫人住的地方嘛。
“恭迎夫人回府。”许管家领着一群仆人们列队迎接新主人入内。
“免礼吧,都干自己的活计去吧,有事自会招唤你们。”黄月英到底是出自大族之家,从草堂进入大院,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从容的行使起女主人的权力来。
众人正准备入内时,忽然有一车停于府前,从车上跳下来的,正是诸葛蓉。
“蓉儿,你怎么来了。”黄月英好生欢喜,还未待下阶之下,手已被蹦跳上前的诸葛蓉携到。
“你忘了,我跟徐夫人是好姐妹呢,这次我本来是想看她的,却听说亮哥哥也来樊城了,所以巴巴的就来瞧你们来啦。”诸葛蓉声音伶俐的像在唱歌,忽又把头转向方绍,笑眯眯道:“还有你啊,方绍,今天一定要再把那个什么什么……”
“小姐是想说东坡肉吧。”方绍笑的替她说了出来。
诸葛蓉拍手道:“对,就是东坡肉,我今天就在亮哥哥家住了,你一定要给我再做那个东坡肉哦。”
方绍道:“小姐爱吃,绍荣幸之致。”
诸葛蓉婉然一笑,便不理他了,揽起黄月英的胳膊:“嫂嫂,快,我都迫不及待的想瞧一瞧你的新家了。”
这时,那管家许汉插嘴道:“老奴差点给忘了,关少将军带了礼等在前堂见夫人呢。”
方绍尚未反应过来时,那黄月亮便已眼眸一转,道:“莫非是关将军的儿子关平不成?”
“正是,正是。”许汉拍着脑门回答。
“那先去见少将军要紧。”
于是许汉便引着他几人前往前堂,刚迈入堂院大门之时,几人都吃了一惊,一口大鼎赫然翻倒在门前,挡住了去路。而在堂院的尽头前堂中,一位少年正跪坐于几前,旁若无人的闲品着香茗。
“这是怎么回事?”黄月英皱问低声问道。
“这……这老奴也不知啊,那鼎……那鼎方才明明还在院中的,怎么就……”头一遭见新主人就出了这样的乱子,许管家慌得不知该如何解释,但从他茫然无措的表情中看来,这件事确实与他无关。
方绍抬头望向堂中那满身肌肉的少年,心道:“关羽的儿子呀,看那一身肌肉,这里除了他谁还能挪得动这么重的鼎呢,原来是上门给诸葛亮下马威来了。”
第一卷 高卧隆中人不知 第十二章 四两拨千斤
这时,关平缓缓的站了起来,信步往外挪了几步,隔着三四丈的院子高声道:“关平奉主公之命,前来为卧龙先生送上五十金,以为家用,请夫人笑纳。”
黄月英被那倒了的鼎挡住了去路,若是想过去待客,便必须得弯着腰从边上的缝隙钻进去,如是那般,岂非大失体统,传将出去,诸葛家的面子将往哪里搁。
而那关平只当什么都没发生,就那样微笑着瞧着热闹。
黄月英无奈,只得回道:“让小将军见笑了,小将军且稍等一会,待我令下人将这鼎挪开再来招待小将军。”
关平这时却又走了过来,面带得意之色,道:“我看这鼎少说也有一二百斤重,我知道卧龙先生乃是读书之人,府上想必也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能做得了这般大丈夫才能做的力气活呢,不如让我来搭把手吧。”
关平说着挽起衣袖,露出了粗壮的臂膀,像是在卖弄肌肉,又像是在吓唬在场的老弱。
方绍虽然不老,但跟关平比起来,他这小胳膊小腿确实够逊的。不过关平那话,分明是在嘲讽诸葛府上无人,方绍作为诸葛亮的忠实投资者,这个时候当然有义务站出来维护诸葛家的面子。
“你少臭美了,我家亮哥哥以智取胜,才不靠什么蛮力呢。”诸葛蓉也听明白了关平挑衅的意思,第一个站出来反击。
“嘿,以智取胜,那好啊,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用‘智’来挪动这口大鼎了。”关平把手拢在胸前,一副坐看笑话的样子。
他话音未落,方绍已有了主意,此时不出场,更待何时。
于是他客气的拱了拱手,笑道:“我家先生早先曾教过我一个方法,也许倒可以不用费力就挪动这口鼎,小将军且稍候片刻了。”
众人皆是好奇心起,而诸葛蓉则是悄悄的拉住了他,低声道:“这鼎少说有两百多斤重呢,你能有什么好办法,可别让人笑话呀。”
方绍成竹在胸,信然道:“我做事,小姐放宽心就是。”
说罢他便把许汉叫到一边,低声吩咐了几句,那许汉便匆匆而去,过不得一会功夫,便带着三五个家丁,扛着一根三四丈长的梁木,还有几根长绳,从缝隙处挤进了院中。
关平不屑的笑道:“小子,这就是你们诸葛家所谓的‘智’么?哈哈。”
方绍淡淡笑道:“小将家稍安勿躁,这点小事,只我一人一臂即可,何劳他人。”
方绍说出大话,众人一时好奇心更盛,个个睁大了眼睛。
却见方绍不慌不忙,指挥着家丁门将那根梁木架在了靠近大门一侧的棵小树的树叉中间,又用绳子将大鼎跟梁木的一头绑结实了,将一根绳与另一头绑住,一直垂于地面。
于是,一个最简单的扛杆系统便就构成。
其实方绍也不想这么无聊,他感觉这就像是在跟一帮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恐怕这样的场面,只有在雷人的穿越剧中才能看到。
不过,显然现在只有这个雷人的方法,才能帮助初来窄到的诸葛家,免遭关平这个小地头蛇的欺负。
所以,方绍在众目睽睽之下,气定神闲的,很潇洒的一手叉腰,一手挽住绳子,用力向下拉去。
四比一的扛杆比例,足以抵消掉两百斤的大鼎重量,于是乎,方绍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用提水桶的力量,轻轻松松的将翻倒在地的大鼎,一点一点的拖到了一边。
“好厉害!”诸葛蓉捂着嘴巴惊呼。
关平也站不住了,抱在胸前的手不禁摊开,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个瘦削的男人把如此重鼎轻轻松松拎起,这简直是对他那一身肌肉赤裸裸的鄙视。
砰!大鼎归位。
方绍拍了拍手,道:“夫人请进吧,这个大鼎过一会我再叫人搬回原位。”
黄月英满意的向他点了点头,接着从容的迈入自家院门,走到关平跟前轻施一礼,道:“让小将军久等了。”
关平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有点尴尬的咳了几下,指着几上的堆满黄金的盘子,道:“这是左将军命我奉上的五十金,请夫人验点。”
黄月英道:“没那个必要了,我家郎君在赴左将军之宴,妾身代他谢过左将军和小将军了。天色将晚,小将军若不嫌弃,不如就在府上用晚饭吧。”
关平被搏了面子,自然不愿再多讨没趣,忙道:“这就不必了,我还有要事在身,先告辞了。”
关平匆匆而去,临近大门时,方绍也微躬身在旁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