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首歌的歌词唱得好,‘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这笔护卫舰的交易尘埃落定了,陆少华心想事成了,可是明天呢,会有好消息传来吗?
在第二天,陆少华还没有起床就被李尚奎叫醒了,当陆少华模模糊糊的睁开眼睛问李尚奎是什么事时,李尚奎只说了一句话,香港那边来电话了,让陆少华去听。
“香港来电?”在苏联的电话号码除了刘铭章和李云清两人知道之外,就再没人知道了,而李云清基本是不会打电话给陆少华的,唯一有可能打电话过来的就只有刘铭章了。
迅速的起床穿好衣服,也顾不得洗漱了,忽忽的跑下来一楼,拿起电话对着听筒说道。“喂!是我,有什么事说。”
“噢!我是铭章,打电话过来是想跟你说,销售公司的领导班子已经搭建好了,只是注册还没有完成,等注册成功之后就可以正式运转了。”电话那头的刘铭章说道。
“好,领导班子搭起来就好,注册成不成功还不着急,先做准备工作,我要的是,到时候货物一到,就要迅速的占领市场,所以你接下来的工作是让‘他们’做好打开市场的准备工作。”陆少华想了想的道。
“嗯,我知道了。”刘铭章应了一声,隔了片刻再次开口说道。“那个货物是那一方面的产品,我也好让他们做工作。”
“电子产品占多吧。”陆少华简简单单的说道。
“嗯!我现在就去吩咐一下,挂了。”说完,刘铭章就把挂了,留下嘟嘟的声间回荡在陆少华的耳中——
放下电话,陆少华喃喃自语的说道:“还真是好事连连来阿!”香港那边的准备工作做好,这边也正在紧张的进行着,唯一要等的就是把想要的军事技术拿到手,他就可以回国跟国家高层谈条件了,有了筹码,不管是限制还是从苏联运送货物回国都能够顺利的解决的。
时间,可谓是过得很快,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就流逝了,陆少华从踏上苏联的境内开始算起已经一个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陆少华几乎是呆在大楼里,除了有几次实在是太无聊了,叫上几个人出去外面逛逛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呆在住处里,或是发呆,或是跟几个特种兵聊聊天。
在半个月以前,陈国邦从苏联军方成功的买到第一批武器装备,不久又成功的谈成了护卫舰的购买,紧接着,先进的战斗机、巡航舰、和一套远程导弹全都在陈国邦的手里一一买到了,进展可以用大胜来形容。
军方得行动是成功了,政方也是同样,在得到消息说已经架空了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之后,好消息更好绵绵不断的传来,有了第一家架空就有第二家,在半个月的时间,连续架空了三家相对大型的企业之后,陆少华下达了停止架空命令,转向买通。
不是陆少华不想多架空几家,而是他怕出事,难道他能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架空吗?想想都不可能,凡事都要有一个节制,足够他实行虚拟币计划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多架空下去了。
政方有好消息,凤凰银行苏联分行同样有好消息。表面看上去,陆少华在苏联什么都不管,但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银行的消息。内部的经营情况自然是从李云清那里得知的,而表面的情况则是不用,毕竟苏联这边布满了陆少华的关系网,要知道银行的那点事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做为一家跨国的银行-凤凰银行,刚开始开业时业绩很惨淡,但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高效的办事能力赢得了苏联人的认可,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凤凰银行是好事,但并不影响他在苏联人心目中的好印象,只要一件事传开了,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得多了。
更何况,凤凰银行给出的存款利息达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利息高了,存款的人自然就多了,资金的累积速度也像坐火箭一样的快速攀升,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就累积到了一个可观的数字,这让陆少华很是欣喜。
不过,当凤凰银行在苏联崛起,很多业内的人士都纷纷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凤凰会因为承受不住高利息的巨额数字而倒闭,对此,陆少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去管,他要做的积累资金,把这些资金搬出来钱生钱,且还是小钱生大大滴钱——
当新的一天来临时,陆少华站在三楼那间书房式房间的窗边,脸带微笑,双手撑着窗框,遥望着天空,蓝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远处靓丽的苏联风格建筑盘地盖起,从陆少华所站的视野望去,一些比较高层的建筑物似乎与天相接。
房间的布局摆设并没有换掉,还是老样子,陆少华静静的站在窗边遥望着天空,而坐在椅子上的陈国邦却有点坐不住了,几次动了动嘴巴想要把陆少华叫醒过来,但最后却没有开口——
(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临行前的交底
PS:《一九八五》的第二百章新鲜出炉了,借此机会,‘小梦’厚着脸皮来求下月票、订阅、推荐票、打赏。‘小梦’感激不尽!!!!
以上免费!!!
――――――――――――――――――现在计划一步步的实行成功,他的目的也达到了,政方势力已经逐渐成形,军方的势力也在陈国邦悄然安排下开始发展了,银行就更不用说了,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积累了大笔的资金,为陆少华的后续计划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银行方面的基础,就是陆少华这场战役的“粮草”。
早在还没到苏联之前,陆少华是打算用银行来积累资金做点别的生意,比如一些制造汽车的机床、机器和一些研究用的精密机器,但后期想到了虚拟币之后他就把重心转移到这一块来了。用银行里的资金来买虚拟币,然后换取成品的产口,这变相的用苏联人的钱来赚钱的,他自己一分钱也没有投入,唯一有投入的就是买军事技术的钱了。
以目前凤凰银行在苏联的发展趋势,不久之后会积累到一个恐怖的数字是一定的,既然把重心转移到购买虚拟币上来,那些精密的机器和一些他发展电子领域实业的机器也是必不可少,会同步购买的,为此,陆少华还特意打电话给刘铭章多调集了50亿美元过来放在账户里,方便以后出现资金缺口时填补上去。
看着窗外的景色良久,陆少华长呼了一口气,转身踱步到椅子边把自己埋在了纯皮的椅垫里,带着笑意的看了陈国邦一眼,道:“大哥,我来苏联也有一个多月了,现在一切都稳步的发展起来了。军事技术也已经买到手了,我也是时候回去了。”
未了,顿了顿,陆少华又接着说道:“我要回去了,但并不意味着苏联这边就结束了,还有很多事情要让你处理阿!”
是阿!军事技术到手了,陆少华也要回国准备去了,是没有时间再呆在苏联了,毕竟还有一场谈判要进行阿,噢!是跟国内高层的谈判要进行。
陈国邦深知,陆少华还有很多事没有跟他交底呢,此时听到陆少华说要回去,他就知道,陆少华接下来的话题应该就是把还没有吩咐他的事一次性安排下来,制定好一切计划等着他去执行。
“你说吧,还有什么事?”陈国邦问道。他猜不透陆少华的心思,也懒得去猜,做为一个忠诚的执行者都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自从三年前来到苏联,他所走的每一环都是由陆少华制定好的,他也只是努力的把每一件事做好罢了。
陆少华并没有急着开口,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转到陈国邦的旁边坐下,拍了拍陈国邦的肩膀,语心重长的道。“苏联计划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想大哥你也明白。此次计划就像盖一幢高楼的地基一样,这个地基要是打好了,那么这幢高楼想要盖多少层就盖多少层,且还坚固,如果地基打不好,肯定是会影响到未来我们的发展的。”
陆少华把苏联之行比喻成打地基一点都不足为过,不说能赚钱,单单买到那些军事技术就能起到无法想象的效果。还有一个,那就是人才了,如果没有技术领域的人才,试想陆少华的汽车、电脑、电子该怎么发展呢?
所以说,技术领域的人才就好比打地基时的钢筋一样,找到好的钢筋,就能让整个地基更加牢固一些,不过在招收人才方面陆少华是放了一百万个心的,不出重大意外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钢筋’是有了,可还得国家答应才行阿,国家无疑掌着陆少华实业能否在深圳扎根的权力,这个权力好比掌着陆少华要打地基的‘那块地’如果地不卖给你,陆少华只能另选别处来打这个地基了。虽然认为手里的筹码足够了,但凡事总有个意外的嘛!只是这个意外会降临到陆少华的头上吗?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下下一步的计划吧。”陈国邦把已知的事情汇总在一起,还是能猜到陆少华的目的。
“嗯!接下来有两个大方向,第一,要尽量扩大,我们不能只培养一个,要让势力范围慢慢扩大。第二则是政方,军方的势力要架建起来,以后大有用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陆少华停了下来换了口气才接着说道:“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跟你说过为什么要扶植政方的势力,眼看我就要离开苏联了,也应该跟你说一下了。”
是的,陆少华就要离开了,也应该跟陈国邦交一个底了,不然他还蒙在鼓里呢,也不知道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那里为好。
“扶植政方的势力我是奔着苏联的能源来的,石油,天然气,还有一些矿产。”没错,陆少华在此时道出了他的目的,这个目的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噢,现在多加了一个陈国邦。
根据记忆,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不管是天然气还是石油,国际上的价格一涨再涨,陆少华做为带记忆回来的重生人士不可能放过这次捞取一大笔钱的机会,再者,他将来也需要这些能源。
陆少华的话说得不太明显,但陈国邦知道,这又是一次官商勾结,等扶植出来的政方势力站住了脚,什么能源还不是陆少华一句话的事就能占为己有了。“嗯,我会让‘他’加速往上爬的。”
陆少华点了点头,话题一转,道。“至于军方的势力,我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守护能源准备的,这二就是现在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能够长久保持跟现在一样良好的关系,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就翻脸了呢。”
官字两个口,陈国邦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也不保证将来的某一天不会发生关系破裂的可能,毕竟现在两方都是因为利益才坐到一起的。“这方面我心里有数,现在已经开始秘密的扶植了,只是军方不比政方那么容易,要爬上高位并不容易阿。”
在军队里面要想升上高位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如果说是在战乱时期那倒是容易,可是现在是和平时代,并无战乱,所以必须一步一步来。
“嗯!这点我知道,但——”停了一下,陆少华又接着道。“钱虽然不是万能,但在重要时刻,它发挥出来的能量会让人无法想象的。”
不用陆少华把话说得那么明白陈国邦也知道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用钱打通那个所扶植的人的上级,用贿赂来造就一个人。还是那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早在中国的古代就有买官卖官这么一说,现在虽然是90年代,但古老的一套搬到现在来用还是能发挥作用的,更何况现在是在混乱的苏联——
两个重要的目的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