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子自从有男朋友以后,就很少跟她们一起吃饭了,谈恋爱是当务之急嘛。虽然女人总说她“重色轻友”,说归说,但心里还是替文子高兴。
时间真的就像流水,转眼春节就到了。
趁这个新春佳节,文子带男朋友见了父母,唐朝也带文子见了未来公婆,双方都很满意。一般见了双方家长,说明这事儿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两个人的婚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经过双方家长的协商,两人准备在“五一”劳动节举行婚礼。
最后都定好了,办完仪式之后,两人就出国旅行,多长时间随他们乐意,费用由唐朝的老爸给出。
女人她们觉得有些失落,不知是因为文子要结婚了,要脱离她们这个单身团体了,还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男朋友感到孤独,说不清楚,总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
文子的婚礼在一家五星级大饭店举行,因为唐朝家很富有,所以婚礼办得盛大而体面。
文子在婚礼当天太漂亮了。
文子所有的好友都到齐了,女人她们自然不能缺席,大家既高兴,也伤感,举杯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情绪,女人愉愉地落泪了。
婚礼的第二天,文子向学校正式提出了辞职。
这让女人她们吃了一惊,本以为请两个月假就回来了,怎么会辞职了呢?
文子说她在这个地方呆得没意思,现在有其他机会,所以打算渡完蜜月回来就换工作了。
第三天,飞机起飞了。
文子离开了,带走了大家的很多欢乐。
第三十三章 空城
文子的离开很突然,在她离开之后,学校里似乎少了很多欢笑。
而生活仍旧以缓慢的节奏摇摆着,前进着。
春去春又回。
就在这年的春天,韩国城忽然一夜之间人去城空,变得异常的静,死一般的静。
所有人都在议论一个词,那就是“非典”。
没有人知道“非典”是什么?只觉莫名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来,死神仿佛随时都会带走每一个人。
大家已经从新闻里听说了,疾病正在京城迅速地漫延。
女人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因为眼皮一直在跳,跳得女人心里不安。
早上打开手机,女人就收到了一条学生的短信,内容是这样的:“老师,对不起,听说韩国城里有人感染了‘SARS’,所以我们坐今天早上的飞机回国,再见。”
看完短信,女人告诉了吴影学生走了,两个人心里都沉沉的。
当我们还没有强烈的意识到“SARS”的可怕时,还没有弄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其实灾难已经降临了,而外国人也早已坐上飞机“逃之夭夭”了。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意识比我们中国人更强,更懂得惜命吧,而也许也是我们真的无处可逃。
清早的友谊桥学校不再人声鼎沸,变得一片沉寂。
居然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教室的门开着,灯黑着,里面空空的。
老师们今天都到齐了,无奈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默默地,每个人看起来也是空空的,和那空空的教室一样。
女人觉得自己再也闹腾不起来了,虽然还是在怀疑,难道自己一夜之间真的长大了?
她沿着走廊慢慢地踱着,看看教室,所有的教室都是空的,椅子上没有任何学生的影子,学校里没有了欢声笑语,恐怕不会再有学生了,没有人知道这场可怕的疾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坐了些时候,大家收到了通知:请所有老师先回家,等疾病过去之后再通知大家回来上课。
老师们就这么散了,情绪低落地走出学校。
望着这座白色的小楼,它竟然和这个春天是一样的颜色。
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女人跟几个好友提议,到咖啡厅再坐坐,没有人反对。
谁知咖啡厅的门紧锁着。上面只留了老板白洁的电话。
咖啡厅都关门了,还是回家吧。
女人和吴影回到家,高兴不起来。
女人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抱着靠垫,呆呆地坐在那儿。
吴影也坐下来。
女人:“唉……怎么会这样呢?”
吴影:“唉,不知道啊。天灾人祸,我们也没办法呀。”
女人:“现在才三月,不知道这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啊?听新闻里说天气越暖和传得越厉害。”
吴影:“要不咱们先回家吧,等过了这阵再说吧。”
女人:“我们可是刚交了房租啊。”
吴影:“那怎么了?交了就交了呗,先空着,回家住段时间,等安全了再回来,老家没北京这么厉害。”
女人:“嗯,倒也是,也不知道怎么传上的,听说吸口气说不定就传上了,说不定就没命了。”
吴影:“是啊,安全第一,什么也没命重要。晚上我跟我妹商量一下儿,先回家躲躲。”
女人:“嗯。”
女人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离开北京,还没想好。
晚上吴影姐妹一商量,决定每二天就去买票,马上离开北京。
吴影劝女人也赶快走吧,女人说:“你们先走吧,我再过几天走。”
吴影姐妹走了。
房子里只留下女人一个人了。
女人一个人呆在家里,家里也从未这么安静过。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看外面,马路静静地躺在那儿,大家现在尽量不出门,街上真静啊,在阳台上呆了十分钟,居然没看见一个人经过,女人怀疑这还是以前那条热闹的大马路吗?偶尔有个人路过,也是戴着口罩,急匆匆的,好像要去赶车一样。
天空真蓝,树也很绿,忽然间一群鸟从枝头掠过,然后又冲向天际,时而又俯冲下来,像一条优美的弧线,在空中划过来划过去,这种感觉真好。
女人从来没有欣赏过这样的风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安闲。
白天看看书,看看电视,上上网,晚上还是看看书,看看电视,上上网。
时间一下子慢了下来,如果没有这场疾病该多好,可如果没有这场病,也绝没有这样的闲暇,生活真是矛盾。
一个人呆在家里,女人觉得很好,她决定留下,不回老家,虽然老妈多次打来电话催她回去。不过女人还是想留在这儿,一个人呆着。
在家好说,麻烦的是出去买东西。
没办法,每天都得吃饭啊,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家里。
出去买菜真是一场危险的行程。
四月,外面是艳阳高照,可大家必须戴上大口罩,而且必须是十六层的超厚口罩才行。
来到菜市场,卖菜的也都是全副武装。
女人到一个菜摊儿,听两个卖菜的大姐议论。
戴白色口罩的说:“听说了吗?昨天朝阳区又感染了十个。”
另一个戴白口罩的说:“听说了,唉,太可怕了,不知道今天还要感染几个呢。”
女人看了看她们,又看了看菜。
实在太热了,女人摘下口罩,说:“麻烦你,给我来一个茄子,一个白菜,一个……”
话还没说完呢,白口罩摊主就说话了:“小姐,你还是戴上口罩吧。”
女人没办法,又戴上继续说:“再来两个西红柿,一个菜花。”
每次出来,女人都要买一个星期的菜,新闻里说尽量减少出行的次数。
菜都称好了。
白口罩摊主说:“一共十六块钱。”
女人拿出钱给她,摊主远远地伸过手来接,那动作不像接钱,倒像点炮竹。
不知为什么,女人没那么害怕。
怕有什么用?人的命天注定。
买了菜,女人想起来家里的扫帚坏了,干脆就一块儿买回去得了。
到杂货摊上看了看,也没人,只有女人一个顾客。
摊主倒是没戴口罩,他问女人:“买点儿什么?都便宜卖了。”
女人:“给我拿一把扫帚。”
摊主递给她:“十五块。”
听口音,摊主应该是南方人。
听了报价,女人顺嘴就说:“便宜点儿吧。”
摊主突现一副可怜的神情,说:“哎呀,小姐,别砍价了,我们这已经都甩货啦,想再卖点儿钱赶快回老家,活过今天,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明天呢。”
女人一句话也没说,递给他十五块钱。
势态看来真的很严重。
从三月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女人确定自己没有发高烧,没有咳嗽,看来还没得“非典”。
一个多月来,女人每天在家坐仰卧起坐,腰居然瘦了一寸。
一个多月来,女人看了好几本书。
一个多月来,女人给很多朋友发了短信,包括那些很久没有联系的。
一个多月来,女人喜欢上了这种安静的生活。
第三十四章 空城生活
跟大多数人的紧张生活不一样,女人在“非典”时期过得倒轻松自在。外面人也少,在家也是一个人,小区里面也整天安安静静的。
一个人在家呆久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女人就出去随便闲逛闲逛
以前挤得要命的公交车,现在基本上没人坐,虽然北京很多单位都休息了,可外出逛街的人太少了,大家一般都躲在家里避病,哪还有人敢上街呀。
女人是个例外,她觉得这种时候逛街很好啊,人很少,公共汽车里差不多也就是三五个人,就跟自己的专车一样。
女人是走到哪儿都不戴口罩,公共汽车里的售票员已经提醒过她好多次了,叫她“爱护生命”,为了大家的健康戴上口罩。这让女人烦死了,大热天的,戴个大口罩真麻烦。
进了商场,也没人,以前大家前拥后簇的场景不见了,空荡荡的。
那天女人去华联的时候,商场里一共就只有两个顾客。
售货员都闲着呢,大部分都戴着大口罩,离得很远聊着天儿。看见女人过来,就跟看见怪物一样,心想真有不怕死的,这种时期也敢瞎逛。
女人一直在女装部转来转去,随手拿起一件衣服问服务员:“这衣服打完折多少钱呀?”
售货员离得老远回答:“251”。
女人想:哼,还不如就卖250得了,为了避250这个嫌,所有东西不是标价249,就是251。
女人看了看那个售货员问:“还有别的颜色吗?”
售货员大老远喊过来两个字:“没有。”
那架势好像是在告诫女人:你别过来啊。
女人也挺生气,怎么大家看见我这个不戴口罩的人,都跟看见鬼一样。其实没病的人戴什么口罩啊。
女人冲那个售货员大声说:“我不是非典。”
售货员白了她一眼,心里肯定在骂两个字:神经。
女人逛街也不是为了买什么,闲逛呗,碰到有喜欢的就买了,可也不能随便花钱哪,现在是非常时期,学校都关门了,也没人给钱,就以前攒的那点儿钱,省着点儿花吧,这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呢,所以嘛,只是闲逛闲逛,尽量不买东西。
女人不想看衣服了,其实不如说不想看见卖衣服的那些服务员了,看她们跟看见了鬼似的看自己就烦,她决定到华联超市逛逛。
超市里人还是有不少的,大家都在成堆成堆地运东西,全是吃的,好多人估计都想,干脆一次性买齐了就得了,尽量不出门,这样才能尽可能不得病。
逛着逛着,女人想起家里的水壶坏了,想再买点儿厨房用具。
推着车转转吧。
原来卖方便面的地方,现在早已空空如也,所有方便面都被搬空了,超市里的吃的,零食,还有面、米,都差不多空了。
女人想:天哪,怎么会这样?难道还有大灾难吗?人们怎么怕成这样?大家居然这样疯狂抢购?太可怕了。
买了不少用的东西,女人来到款台排队。
前面排了不少人,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