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漠西,哈萨克汗国的势力正在全面向东扩张;
在北面,他们越过了巴尔喀什湖,正在蚕食金山以西的草原,在南面,他们频频进入伊犁河谷劫掠。伊塞克湖南北大片地区,已经落入哈萨克汗国手中。
哈萨克汗国现任大汗叫杨吉儿,其领地非常广阔,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包括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雅克河流域,与更大庞大的奥斯曼帝国接壤,都城在锡尔河中游的突厥斯坦城。
哈萨克汗国大概有人口70万,军队有15万左右,但各个领主各怀心思,对杨吉儿的命令常常是阳奉阴违,战斗力不强;
以前在与准噶尔的交战中,多次落败,不得不联合南面位于河中地区接近咸海的布哈拉汗国及东南面的布鲁特人一同对抗准噶尔部。
布哈拉汗国与布鲁特汗国,是目前实力仅此于哈萨克汗国的两个小国,过去与西域的叶而羌汗国交好,因为他们都是信奉天方教的,而准噶尔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所以双方冲突不断。
以前是准噶尔独自对抗哈萨克、布哈拉、布鲁特、叶尔羌四股势力,现在我大秦接管了漠西,势必也要面对剩下的三股势力。
按照陛下划定的疆域,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咸海,再顺着阿姆河到葱岭,这一大片地区都要纳入大秦疆域之内,只要我们灭掉哈萨克、布哈拉、布鲁特三个汗国,也就完全占领了陛下划定的西部疆域。”
众将听了,觉得心情轻松了不少,以前四个汗国一同对抗准噶尔,还被准噶尔占尽上风,现在连准噶尔都成了大秦的手下败将,那对付还不如准噶尔的几个汗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苏谨警告众将道:“万不可大意,当初准噶尔之所以能称占上风,那是他们世代生活在草原上,总兵力也多达十万,而咱们现在总兵力加起来才三万,要控制如此广阔的地域,未免有点捉襟见肘,因此大家且不可大意。”
“大将军教训得是。”众将纷纷收起笑容,恢复严肃的状态。
在苏谨的示意下,参谋钱达接着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帝国,这是一个领土与我们大秦差不多的庞然大物,奥斯曼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后,领土已经扩张至东欧大草原、维也纳,高加索、地中海沿岸、埃及以西,红海两岸,波斯湾两岸,疆域之大,跨越数万里之遥。
我们一但拿下哈萨克、布拉哈这几个汗国,就要直接面对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哈里发治世,政教合一,这是我们陛下最为忌讳的;
而这个信奉天方教的庞大帝国,对我大秦进入中亚,肯定不会毫无反应,到时两大帝国恐怕难免会有激烈的碰撞。”
ps:想看大秦与奥斯曼帝国的大决战吗?请投月票支持吧,求月票喽!(未完待续。。)
第924章 李白的故乡
哈萨克汗国分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又称大帐、中帐、小帐。中帐在哈萨克中部高地,小帐在乌拉尔河至里海一带,大帐在巴尔喀什湖以西至突厥斯坦一带。
汗国主要由哈萨克人组成,也吸收了诺盖、乌兹别克等众多别的部族人。
其都城叫突厥斯坦,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的平原上,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哈萨克汗国占有的钦察大草原,与漠西大草原有漫长的交接线,之所以叫交接线,不叫边境边,是因为双方根本没有实际上的边境划分;
当初准噶尔强大时,不断向西侵蚀,势力一度扩展到达巴尔喀什湖以西,进入了钦察大草原。
但准噶尔被大秦击败,退往南疆之后,哈萨克汗国的势力趁机东侵,占领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大片草原,至今很难说得清哪里是边境线。
双方的势力范围交接线如此漫长,苏谨只有三万兵力,要防守的话,肯定是防得了这边防不了那边。
有鉴于此,苏谨决定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来阻止哈萨克汗国的东侵。
但哈萨克汗国面积非常大,相当于所有西欧国家面积的总和。
对面这样一个地大人稀的国家,苏谨采取了几乎与李定一样的战略方案,抛开细枝末节,直击其心脏。
他集结了两万兵力(其中装备六九式步枪的秦军两千人),每人三骑,自伊犁河谷向西,准备经伊塞克湖,走碎叶川,杀奔位于锡尔河下游的哈萨克都城突厥斯坦。
两万大军,六万匹战马,浩浩荡荡驰骋过草原。铁蹄如雷,掀起肃肃杀气直漫天际。
刚出伊犁河谷,就歼敌八百,在伊塞克湖以东的白于山又歼敌两千,到伊塞克湖北面,用半天时间攻破苏斯尔城,斩敌三千两百人。
攻破苏斯尔城后,苏谨两万大军绕行伊塞克湖,杀奔碎叶川,浩荡的秦风席卷向中亚。
这里。曾是大唐安西四镇的领土,自唐朝之后,汉人的金戈铁马已经太久没到来到这片疆域了。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所有秦军将领激动莫名,伊塞克湖畔回响着大秦的战歌,雄风浩烈:
秦有锐士,剑有锋芒。
黑衣玄甲,横扫八荒。
。。。。。。
这不再只是理想,两万大秦铁骑。正在用行动演绎黑衣玄甲,横扫八荒的传奇。
“报,大将军,前方三十里。就是碎叶城,已探明,城中有守军两千人,有居民近两万人。。。。。。。”
伊塞克湖西面。有一条河流向西,这条河就叫碎叶川。
碎叶川河谷呈东西走向,长约四百里。最宽处一百六十里;两边雪峰林立,高耸入云,山中多温泉,河谷中气候宜人,是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又个条“河西走廊”。
碎叶城就位于碎叶川河谷的东端,扼守着这条重要的丝绸之路通道入口。
唐代的碎叶城是效仿当时的都城长安而建,规模宏大,只是几经战火摧残,现在的碎叶城已几经重建;
中亚的游牧部族难有大唐那样的财力的魄力,重建起来的碎叶城小了很多倍,长宽不过一里,城墙主要是以石条、土坯结构,城内也不再是原来长安城的格局。
只是城外还能看到唐代碎叶城的一些遗址,当年的城墙和城内建筑多是巨石为基,现在都还残存着。
苏谨带兵来到此处,望着规模宏大的旧址,断壁残垣在天空下绵延,野草丛生,禽兽出没,一派凄凉。
这就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是多少华夏儿女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能想象,诗仙李白坐在床前,望着满地如霜似雪的月光,想念的竟是这迢迢万里之外的一座城吗?
这座诗人切切思念的城池,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了。对游牧人建起的那窄小的,丑陋的新碎叶城,苏谨莫名有种厌恶感。
那丑陋的新碎叶城看上去就象在巨大的伤疤上长出一堆鸡屎。苏谨几乎忍不住下令立即踏平这座丑陋的城池。
“霍东胜听令。”
“末将在。”
“本帅给你五千人马,一个时辰之内拿不下碎叶城,提头来见。”
“喏!”
霍东胜接令之下,立即带着五千大军向低矮的碎叶城扑去,杀声如浪,金戈如林,城头的两千守军,身着奇装异服,手拿弓箭紧张地等待着;
主将麻苏尔克见秦军一路西来势如破竹,心知不好对付,他紧急派人走碎叶川,往都城突厥斯坦求援。同时把城中的青壮也组织上城参与守城。
然而这场战争的模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但见浪潮般扑来的秦军阵前,啾啾啾几声,三道耀眼的火焰腾空而起,如同彗星一向射向碎叶城墙。
轰!轰轰!
三声巨响,惊天动地,猛烈的爆炸瞬间让东门焰入一片火海之中,木制城门在爆炸中不翼而飞,洞开在硝烟里,城门楼更是整个被轰塌,哗啦阵阵。
正在城门楼瞭望的麻苏尔克,被塌下来的城门楼压在下面,生死不知,城头的哈萨克士兵惊叫连连,吓得抱头鼠窜,乱成一团。
秦军随即汹涌而入,呐喊如潮,肆意地追砍着城内的溃兵,整个碎叶城陷入一片大乱,市民到处逃窜躲避,一个个房门被踹开,一声声哭喊传出。。。。。。。战争,没有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它从来都是残酷的,你能想象得到的事情都会发生。
城北的清真寺很快在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这是秦军所到之处,必定要摧毁的建筑,还有一切与天方教有关的东西,都不能留下。。。。。。。。
秦军以惊人的速度打到了碎叶城,远在突厥斯坦的哈萨克大汗撒勒哈穆。杨吉儿还没接到消息。
此时的他,正在给自己的女儿阿古丽公主筹备婚礼;
阿古丽公主年方十五,被喻哈萨克之花,长得象雪莲一样纯洁美丽。
杨吉儿准备把她嫁到奥斯曼帝国去,做奥斯曼帝国第十九任哈里发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本。艾哈迈德的王后。
这是一桩政治婚姻,艾哈迈德只是个九岁的孩子,阿古丽不愿接受这样的婚姻,杨吉儿正在耐心地劝导她:“乖女儿,奥斯曼是最强大的国家,你去做他们的王后,这是何等荣耀,别人想都想不来哈。。。。。。。。”
“我不嫁,我不嫁,父汗,我不要嫁一个小孩子。”美得如同一朵雪莲的花的阿古丽,头上披着轻纱,婀娜动人。
“乖女儿,现在北边的沙皇在不断扩张,侵占咱们的领土,东面的秦国据说更加强大,他们轻易就打败了准噶尔人,已经进入漠西草原,正对我们虎视眈眈,恐怕不久就会入侵我们的领土。。。。。。。。”
“父汗,是你趁准噶尔被秦国打败,先派兵入侵漠西草原吧,父汗,咱们的领土已经够大了,你何必再去侵占漠西招若秦国呢,你就不能联合秦国,一起抵抗沙皇吗?
我听说秦国有美丽的丝绸,有精致的瓷器,还有清香的茶叶,父汗要是和秦国交好,一来可以有一个强大的盟友,二来可以开通秦国的商路,为哈萨克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样父汗不是就不用送女儿去巴结奥斯曼了吗?父汗为什么非要派兵去侵占漠西惹怒秦国呢?”
阿古丽的话,让杨吉儿愣了愣,说实话,当初见漠西草原空虚,他便忍不住派兵去侵占,根本没想过交好秦国的事,毕竟那很遥远;
但现在形势有些不同了,入夏之后,秦国就派了三万大军进入漠西草原游牧,他们能迅速打败强大的准噶尔人,那肯定比准噶尔更强大。
如果能象阿古丽说的,联合秦国抵抗沙皇的侵犯,并开通东方的商路,这未尝不是绝佳的选择。
只是现在进入漠西草原的兵力,已经与秦国发生了多次摩擦,双方已经见了血,还能修好吗?
ps:月底到了,向兄弟姐妹们求月票喽!
。(未完待续。。)
第925章 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大汗杨吉儿正在劝导自己的女儿阿古丽,希望她不要再使小性子,嫁到奥斯曼帝国去,如果这桩政治联姻成了,哈萨克将受益匪浅。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宫人匆匆来报:“大汗,不好了,秦军打过来了。。。。。。。。。”
这一声大喊,就象是晴天霹雳,让杨吉儿大惊失色。
有关秦国的种种传说,哈萨克等国已经不算陌生。
听说秦国不但打败了清国,还打败了漠北的蒙古人,一向咄咄逼人的准噶尔部,也被秦国打得奄奄一息,强悍如巴图尔汗也只能向秦国俯首称臣。
杨吉儿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