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由我大秦控制,它就是最好的屏障,如果被别国控制了,它就是我大秦的枷锁,能牢牢把我们锁住;
而且琉球群岛靠近日本,是我大秦控制日本的最好的前哨基地,日本这个国家,表面恭顺,实则上是豺狼之邦,不得不防;要防备日本,琉球就必不可少。”
李香君突然明白过来,为何这大半年来秦牧多次接见尚质,在南京赐予宅第,还从交趾、洞吾国的嫔妃中,各选了两个长得美艳的赐给尚质,恩遇之隆,几与朝鲜无异。
“嘻嘻,陛下早就看上琉球了吧?”
“谁说的?香君你可别乱说朕的坏话,尚质自己不主动上表内附,朕是不会强夺他的王位的,朕岂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
“陛下当然不是那样的人。”董小宛微笑着奉承了一句。
“还是小宛知道体贴朕。”秦牧为之大乐。
李香君见他一手探进董小宛那散乱的衣领内,一抹雪光泄出,一团莹玉变幻,看得她体儿不禁有点酥酥的,凑到秦牧耳边吐气如兰地呓语道:“陛下就是贪得无厌,海娜和卡捷琳娜睡到现在,还没起床呢,陛下又。。。啊。。。。。。”
“哈哈哈,看你还敢说朕的坏话。”
“陛下,奴奴不敢了,奴奴再也不敢了。。。。。。。。”
蒹葭殿外一晌午后轻阴经过,让殿内的光线微微一暗,窗下的兰草墨绿动人,随风轻拂。
秦牧与两个美人温存了一会儿,然后斜卧在窗下的玉簟上,让董小宛把余下的奏章念来听。
两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花颜微酡,如贵妃醉酒,整理了一下散乱的罗衫后,李香君拾起轻罗小扇为他扇凉,董小宛从余下的十来份奏章中,拿起一份来,用她那如水般柔软的声音念给秦牧听:
“臣海如风启奏陛下,托陛下之洪福,泗水土著之叛乱,已由副提督柯宸枢顺利平定,贼首巴沙成擒,共歼敌七万余众,俘虏十六万余人,虽仍有少量残余隐入山林之中,但已不足为患,靖海省基本恢复平静;陆军两千人马已渡海到达白起城,靖海省未了之事宜,臣已经与陆军参将吴森交割。
另奏陛下,淡马锡港已建成,只是港口所需三十门防御火炮,至今未曾运抵。淡马锡港地处马六甲咽喉之地,臣恳请朝廷早日运来火炮,以巩固防御。
臣率远洋舰队于昨日到达淡马锡港,马来半岛上的葡萄牙人派来使者求和,臣未得陛下旨意,不敢擅自作主。是将葡萄牙人全部赶离马来半岛,还租借些许土地供其通商,也请陛下明示。
臣接到消息,荷兰人有二十多艘战舰到达印度,然不知何帮,在印度北部与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发生激战,奥斯曼海军战败。此事臣亦是道听途说,尚未能证实。
但臣从前往印度的商船得知,西方各国的战舰似乎都有增加的迹象,臣稍加准备,十日之后将率远洋舰队主力,前往印度。。。。。。。。。”
海如风这份奏章颇长,由董小宛细细念来,秦牧听后不禁思绪万千。
根据消息,奥斯曼帝国早控制了红海两岸的大片领土,以及整个波斯湾,疆域恐怕不比大秦小。
据说当初就是由于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西班牙国王才派哥伦布远舰,寻找通往东方的航道,进而才有了地理大发现的。
奥斯曼帝国还处在全盛时期,与西方各国素有冲突,他们的海军与荷兰人在印度北部发生激战不足为奇。
这次海如风率领远洋舰队主力前往印度,恐怕与西方各国又免不了会有一战,甚至与奥斯曼帝国也可能有一战。
秦牧在考虑,是不是要同时与西方各国及奥斯曼帝国为敌,说实话,大秦的海军现在还嫩了些,同时与这两大势力为敌,必然会增加大秦海军扩张的难度。
秦牧又想到了英国人,是否保留他们在印度的现有利益呢?毕竟印度不是个小国,大秦也没打算把印度划入自己的版图。
英国人目前在印度的利益远远不及荷兰人,也就是说印度这块大蛋糕英国人现在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如果留下他们这部分利益不抢,秦牧相信英国人是乐意与大秦交好的,这对保持东西方贸易畅通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ps:还有两三天,二月就要结束了,关键的时刻到了,今天却是一票也还没有,心急啊,兄弟姐妹们,再三叩首,急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927章 文明的冲突
欧洲各国已经隐隐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文化科技方面与大秦也相差无几,武器也很先进。
随着大秦海军的实力不断提升,或许倾尽全力能打败他们一时,但要长期统治欧洲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与西方全面的军事冲突,并不利于大秦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作为大秦皇帝的秦牧,必须考虑怎么做对大秦才是最有利的。
远洋舰队的主力就要挺进印度了,目前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在印度都有自己的利益,不过占主导的是荷兰人,而且占领好望角的也是荷兰人。
秦牧想了想,决定采取分而化之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针对荷兰人,而尽量避免与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发生进一步的冲突。
把荷兰人的地盘占了,并进一步扩大大秦利益范围,同时让英国人、葡萄牙人小小的分一杯羹,避免西方各国全部扭成一团与大秦对抗,这或许比与全世界为敌好得多。
有关各个文明冲突之事,秦牧再次将内阁大臣和兵部、外交部、六军都督府的军方大员招到蒹葭殿来商议。
海军大都督狄中行首先发言道:“陛下不必担心,这次远洋舰队挺进印度,主要针对只是荷兰人,只要其他各国不主动发起攻击,远洋舰队也不会主动攻击他们。”
秦牧摇头道:“没这么简单,毕竟之前咱们与之有过交战,远洋舰队进入印度洋后,难免会让各国产生误会。”
外交部右侍郎甘南说道:“陛下,在这方面,外交部正通过商人的渠道,力求先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取得联系,并达成谅解。除了西班牙外,臣相信英国和葡萄牙是愿意与大秦握手言和的。”
秦牧沉吟不语,在决定让陆军代替海军进驻南洋诸岛,然后让海军抽身挺进印度洋时,这些策略已经策划好,对这一点,秦牧心中有底,他今天招集大臣来议事,是另有原因。
首辅司马安问道:“陛下所担心者,可是奥斯曼帝国?”
秦牧说道:“淡不上担心。不过由于之前大秦与奥斯曼没有交集,咱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反而没有对欧洲各国那么了解,不了解自己的敌人,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今天秦牧招集众臣来,就是要捋一捋大秦与奥斯曼及以欧洲各国的关系,他让小太监抬上来一个地球仪,然后说道:“从地球仪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目前世界上共分为三大文明板块。以西欧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以奥斯曼帝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以大秦为代表的华夏文明;
这三个文明之中,西欧各国以海洋为生命线,因此又代表了海洋文明。而奥斯曼帝国虽然有海中海、红海、波斯湾等广阔的海岸线,但其重心在内陆。是典型的陆地文明。
以前陆地文明是超越海洋文明的,但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文明必将会超越陆地文明,因为通过船只。人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多的东西,发展出更大的贸易。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而且诸位注意到没有,象我大秦,整个经济重心都在东南沿海,象西北那些省份,地域虽广,但产出远无不及东南沿海,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并会越来越明显。
再看朝鲜的汉城、日本的江户,也无不如此。而海洋将全世界所有最富裕、最发达的地方连接了起来,因此海洋文明的优越性在不断扩大,海洋文明在今后数百年,甚至千年之内,必定会领先于陆地文明。
这也是朕为什么选择定都南京的原因所在。朕努力推动大秦走向海洋,但就目前而言,大秦还是一个半海洋,半陆地的文明国度。”
蒹葭殿里的大臣屏息听着,在整个大秦,或许只有皇帝本人才有这种世界性的眼光,也只有他能分析出各种文明优势和劣势。
这种见识和格局,让所有大臣为之叹服。
大家都不说话,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下文。
秦牧端起茶来润了润口,才接着说道:“以伊斯兰为代表的陆上文明,一定会慢慢衰落,这是大势所趋,没有人能逆传;
陆地文明通常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相对封闭,这也正是陆上文明逐渐落后的原因。朕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你们一个事实,谁放弃了海洋,谁就是放弃了未来。”
起居舍郎金磊运笔如飞,一字一句地记录着秦牧的话。
“朕今天把目前世界上三大文明板块作了一个划分,首先是想让大家有一个整体认识,现在朕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三大文明;
伊斯兰文明目前基本上还处在政教不分的阶段,而且他们也没有政教分离的迹象;
而基督教文明正在摆脱政教不分的局面,象荷兰、英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政教分离。这也是这两个国家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伊斯兰文明政教不分,这是朕最为忌讳的一点,现在随着我朝进军西亚以及印度、波斯湾,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冲突在所在免。
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我大秦更容易与西欧已经实现政教分离的各国达成共识,在贸易往来方面也更加紧密,而且会越来越紧密。”
众臣听到这,不禁频频点头,左军大都督马永贞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先联合西方各国,夹击奥斯曼?”
甘南说道:“据臣所了解,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由来已久,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以前有过基督教十字军东征;
而伊斯兰文明一但强大起来,也从未放弃过对基督教文明的侵略有杀戮。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各国在东欧就有激烈的冲突,如果我大秦要联合欧洲各国一起对付奥斯曼帝国,还是有可能达成协议的。”
“你们想得太多了,朕并没有联合基督教打压伊斯兰教的意思,也这不太现实,不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却是可以利用一下,让奥斯曼与欧洲各要打得更热闹一点。”
“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了?”
秦牧淡淡地说道:“朕的打算已经说得很清楚,尽量让奥斯曼与欧洲各国的冲突更激烈一些,具体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正是朕招集诸位大臣前来的原因。朕提出了一个构想,怎么去实现,就是诸位大臣的事情了。”
司马安等人不禁面面相觑,好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没错。可这样的战略构想太宏大,大伙对奥斯曼帝国又不是太了解,这样的构想如何去落实?
甘南尝试地说道:“陛下,臣建议派出使者前往欧洲,首先是前往梵蒂冈会见教皇,臣相信教皇是一定会乐意听到陛下的提议的。有教皇整合欧洲各国的力量,然后与大秦一起夹击奥斯曼,未必不可能。”
秦牧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提议,虽然大秦未必需要联合欧洲打击奥斯曼,但让其双方打得更激烈些,肯定是好事。
而且大秦挺进印度,主要的敌人是荷兰人,而荷兰人恰恰是教皇眼中的“叛教者”,这其中也可有作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