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28日下午,统帅部在宫内召开了一个情报交流会。东乡外相没有出席会议。会上
军界一大批高级将领,纷纷向铃木施加压力。他们将首相团团围住,大喊大叫:“政府必须
发表声明,表示不予理睬。”
    “所谓漠然置之,对军队士气影响甚大,军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必须加以改正。”
    本来一直在动摇不定的铃木首相,面对军方的压力,只好作出了让步。
    下午4点钟,会议刚刚结束,一大群记者涌了进来,他们将铃木首相团团围住,连珠炮
似的发问:
    “请问政府的态度有无改变?”
    “朝日新闻的消息,是否可靠,政府有无结束战争之企图?”
    “如不接受三国宣言,日本有什么对策吗?”
    铃木首相对记者说:“这个宣言只是开罗宣言的翻版,又没什么新东西,政府不予重
视,我们将置之不理。”
    女记者下山秀子问:“日本对结束战争,有何计划?”
    铃木回答说:“我们大日本帝国将坚决完成战争。”
    7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在头版头条登载首相的讲话,并加了带有强烈煽动性的
解说:“竭尽全力进行作战,互相信赖则必胜”
    7月30日下午,东乡外相独自一个赶到了铃木首相的官邸。他行色匆匆,脸色苍白,
一进门,不等门卫通报,便直闯内室。口中不停地叫着:“铃木君,你要三思而后行啊!这
可是事关日本命运的大事啊!你怎么能如此的草率?”
    铃木知道,一定是御前会议的发言,引起了东乡的不满,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说道:
“东乡君,不必动怒,坐下慢慢说吧。”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该说的我已经说了,当初你叫我出任外相,我已经明确表态,
我当这个官,就是要结束战争,为皇上分忧,可现在”
    东乡说不下去了,他全身颤抖,几乎是呜咽起来。
    “当前,日本国力尚在,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待到危亡之时,我自会力主结束战争。
绝不会置国家的命运于不顾的。”
    “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东乡双唇发抖,加
上心急如焚,哆哩哆嗦地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我也是左右为难啊,战,前途渺茫;和,军方掣肘。我也只有随其自然,走一步看一
步了。”
    “日本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了,三国宣言中所指的,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
灭。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所指的。美国近来试验的原子炸弹,其毁灭力之大,乃前所未
闻。〃东乡的情绪这时多少有一点平静了。〃首相不是不知,前日以来,美国轰炸我本土的飞
机,已达三千架,仅如此下去,日本的国力亦将殆尽,还要使千百万生灵遭涂炭。到那时,
再作无条件之投降,于国、于民又有何益呢!”
    铃木坐在哪儿,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很显然,他认为东乡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面对
眼前的这个局面,生性孱弱、优柔寡断的铃木首相,哪里还有什么回天之力呢?
    虽然日本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是盟军要想取胜也绝非易事,美军在太平洋的岛屿作战
中,对于日本人的那种顽强表现是深有体会的。仅美军在日本冲绳岛的登陆作战,整个战争
就持续了九十二天,伤亡七万五千人,损失飞机七百六十三架,驱逐舰以下舰艇四百余艘沉
没,大多数是被神风自杀飞机击毁的。美国统帅部认为,美军要在日本本土登陆,共需动用
一百五十万军队,并付出五十万的人员伤亡,这是个相当大的代价。如何使用较小的代价迫
使日本法西斯投降呢?
    就在美国人考虑如何减少其伤亡时,从美国本土传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在波茨坦
会议的前一天,也就是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阿拉默果
尔多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
    当天下午,杜鲁门就在波茨坦收到了关于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电报。这位上任不久的美国
总统感到十分快活,他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原子弹能在美国首先试验成功,杜鲁门在其
内心深处感谢他的前任罗斯福总统以及在美国勤奋工作的数十万科学家和工程师。
    人们对原子弹的最初认识,还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三十年代初,物理学家们已经
发现了存在一种能使原子裂变的中子。科学家们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目标——揭开原子裂
变的秘密。这个秘密一旦揭晓,既能服务于战争,也能服务于和平。
    不幸的是这一秘密被发现在疯狂的三十年代。
    1938年12月,德国柏林威廉大学研究所的著名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史特莱斯曼,
花费了六年的时间,终于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这项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就马上引
来了德国军方的注意,希特勒要抢先研制一种大规模毁灭人类的原子武器!可以想象,已经
拥有几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党卫军德国,若再加上威力无比的原子弹,那么整个欧洲
乃至世界的前景,就不会美妙了。
    而不幸中之万幸的是,纳粹德国的种族法把犹太人看作德国社会的污秽,是要处理掉的
废物,就连能揭开那个原子分裂的秘密的犹太科学家也毫不例外。两千多位欧洲科学界精英
人物,一个个离开了纳粹德国、意大利以及匈牙利,他们流落到了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
和美国。
    因为是犹太人,在德国大学里遭到纳粹学生冷嘲热讽的“相对论之父〃、科学泰斗爱因
斯坦也被迫离开了欧洲;刚刚成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斯齐拉德,从匈牙利侨居国外,紧步
其后尘的还有在校物理方面有辉煌成就的意大利学者费米,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弗兰克·贝
蒂、史特莱斯曼、迈特纳、赖纳、弗里斯等等。这批顶尖的科学巨人殊途同归,都聚到了美
国。
    这些被悲惨命运抛向美国的欧洲新移民清醒地意识到,一旦德国拥有了原子弹将会意味
着什么。其他的国家唯一能够抵御这种威胁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原子弹同法西斯的原子弹
相抗衡。
    1939年8月3日,由斯齐拉德起草、爱因斯坦签名,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长信,
建议美国应刻不容缓地研制原子弹。10月11日,当总统的财政顾问国际金融家萨克斯带
着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和斯齐拉德准备的一份备忘录来见罗斯福时,这位美国总统对这个神秘
的领域还一无所知。
    萨克斯说,这些科学家对希特勒德国可能制造出原子武器表示严重关切。但罗斯福在听
萨克斯谈话时的那种不很在意、不很相信的神情,使萨克斯担心,如果总统把这些信扔在一
边,不加仔细研究怎么办?
    聪明的萨克斯,不愧是总统的科学顾问,他用当年拿破仑没有采纳富尔敦提出的用蒸汽
船的建议,因而未能横渡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的例子,来劝说总统:
    “愈知道富尔敦吗?〃萨克斯问。
    “那是我们美国的光荣。〃罗斯福回答说:“一个讲究实效的发明家,而不是空谈家〃。
    萨克斯笑笑,接着讲了富尔敦拜见拿破仑,建议成立一支用蒸汽机械艇在英国登陆的故
事。〃军舰不用帆?〃拿破仑迷惑不解,于是便命令卫士:“将这个想入非非的发明家轰出
去!”
    后来,有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述这件事:“幸亏这一命令,英国才免于亡国之
痛;如果拿破仑稍微动一下脑筋,那么十九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了。”
    罗斯福听后,沉思片刻,而后拿来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1939年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果断拍板,对爱因斯坦等人写的信作了肯定回
答。他按了一下办公桌上的电钮,面对应声而入的军事助手们,指着一大堆各种说明资料,
平静地说道:“这件事必须处理一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
争的爆发,大大推动了研制原子弹的工作。按照罗斯福总统的指令,组成了以〃S——11〃
为代号的特别委员会。主要成员有陆军部长史汀生,科学研究发展局长布什博士,以及哈佛
大学校长科南特博士等。总部设在华盛顿,原子试验室设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海拔七千三百英
尺的山峦起伏的洛斯阿拉莫斯,由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个“呆头呆脑、身体瘦小、不修边幅
〃的人领导。
    为了严格保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称之为〃曼哈顿工程〃。
    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其中许多人都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来到这里。一套简陋的小木屋要住三家人;两对夫妻各居一室,一个单身汉晚上只好睡在
门厅里。在挂着用英文和西班牙文写着〃危险〃标志牌的铁丝网圈围起来的大院内,研制者彼
此以〃洛斯特〃(失踪的阿拉莫斯人)相称,以形容他们那几乎与世隔绝的处境。对于远在外
地的亲属,只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新墨西哥州圣菲1633信箱〃的通信地址。
    美国政府开始只提供经费以进行核试验,因此头两年“S——11〃行动委员会主要注
意力集中在分离浓缩铀和如何产生裂变连锁反应的实验课题上。到1942年12月,这些
忘我工作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在实验室进行裂变连式反应和实验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具有
历史意义的事件,过去人们仅仅只能使原子产生裂变,但从这一试验成功后人们可以随意控
制裂变,可以使其产生,也可以使它中止。从此实验证明的理论原理能立即投入工业生产阶
段了。
    美国政府为〃曼哈顿〃计划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制造出的原子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
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必须加速进行。于是,美国政府相机采取了多管
齐下的方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格罗夫斯坐镇华盛顿〃曼哈顿〃计划总部,而远在洛斯阿拉
莫斯原子实验室的主任罗伯特·奥本海默每天数次与他通话,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到194
4年圣诞节晚上,格罗夫斯向他的同事们宣称:可望于1945年8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
原子弹。
    1944年秋,原子弹研制还在进行中,美军空军就开始对B——29超级重型轰炸机
进行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一千五百名官兵从事投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犹
他州盐湖城的温多弗空军基地,大门口竖着一块令人望而生畏的标语牌:
    “你离开这里时,须把你在这里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留在这里!”
    美国陆军航空队秘密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组建成〃509〃混合大队,在这里接
受特殊训练。大队长兼机长是年仅二十七岁的保尔·蒂尔茨上校。他和他的伙伴们都参加过
欧洲和北非作战,每个人都是千挑万拣的最合适的人选。
    使这些年轻人感到与以前训练不同的是,他们在这里使用的炸弹,不是他们过去常扔的
那种,而是一种既大又笨的模拟炸弹。而且整个大队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干,只是偶尔也会飞
往敌方地盘扔个把炸弹,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