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在晋也放下了茶杯,苦笑道:“永贞,春天的时候,银元运行的挺好,怎么入夏就乱了,老夫实在是不解。”
    “部堂,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春天的时候持有银元的都是普通百姓和商人,他们拿到了银元,立刻消费了。而世家大族,还有内地的豪商,他们看出了银元的价值,就疯狂囤积,僧多粥少,就成了眼前的局面!”
    “可恶!”王化贞气得狠狠一拍桌子,痛骂道:“这帮东西,当初提议废两改元的时候,全都反对。结果辽东暂行起来,他们又来挖墙脚,实在是可杀不可留!”
    王化贞对王在晋说道:“部堂大人,依我看该行霹雳手段,谁再敢囤积居奇,立刻法办,严重者就地砍了。反正我们有王命旗牌,杀几个奸商,如同杀鸡!”
    “恐怕不妥吧,人命关天,还是听听永贞有什么好办法吧。”王在晋笑着看向了张恪。
    张恪此时满脸含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春耕的时候,我就向魏公公讨了一批铸造铜钱的工匠,他们如今都会铸银元了。”
    “那还等着什么?为什么不铸?”王化贞吃惊问道。
    “世伯,自然是等着白银了。”
    “如今等到了?”
    “差不多吧,如今银行钱库里差不多有三百多万两白银,随时一声令下,马上大批的银元就能铸造出来。”
    此话一出,就连老成持重的王在晋都差点喷了一口老血。
    “永贞,你别开玩笑,老夫还琢磨着把军饷给你铸造银元呢,你到底从哪弄来的三百多万两银子?”
    张恪笑着向西指了指,说道:“自然是蒙古人乖乖送来的了!”
    自从察觉到银元危机之后,张恪马上推行了一套新的玩法,他立刻知会蒙古各部,在银行预存白银,秋后兑换银元,能返还百分之三的利息。而且再和大明交易时,还能得到优惠。
    虽然不知道玩得什么把戏,可是草原诸部还是沸腾了,他们还犹豫着要不要拿着白银兑换银元呢,现在一听居然有优惠,百分之三,一百万就是三万,也不算少了。
    立刻大量蒙古台吉把银子双手奉上,美滋滋换了一张存单。就连林丹汗都大老远换了五十万两,等着秋天享受利息和优惠。
    “永贞,你小子也太狠了!市面上二分利息都借不到银子,你竟然用百分之三的利息,从蒙古人手里弄来三百万两!老夫,实在是无话可说!”王在晋笑道:“我看,怕是鞑子的钱库都被你掏空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 银弹攻势
    王在晋在地方干过,又当过户部、兵部、工部侍郎,同时兼任三部,在明朝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户部管理财政,兵部管理军队,工部负责工程,他一人领三部,主管辽东军需,可见是个全才人物。正因为经验丰富,能力过人,能被王在晋看在眼里的人不多。
    可是一个废两改元,彻底让王在晋见识了张恪打仗之外的本事。尤其是老头子多少日夜,百思不得其解。以往蒙古人频频入寇,勒索无度。明朝答应互市,安抚赏赐之后,又反复无常,狠咬明朝几口。
    而张恪所作所为,侵占草原土地,大肆屯田,更是逼着蒙古人送银子,偏偏蒙古人就对他百依百顺,连个屁都不敢放。
    要说是义州兵战力强大,可是满打满算,张恪手上的人马不过一两万人,蒙古人要是存心死拼,张恪还真没有办法。
    酒席前,王在晋喝了几杯酒,老脸发红,就笑着问道:“永贞,老夫是一肚子的疑问,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解惑?”
    “请部堂直言,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恪笑道。
    王在晋想了想,笑道:“永贞,咱们先从银元说起,这银元明明只有七成银子,可是为何还有无数人趋之若鹜,难道他们都不清楚吗?”
    不光是王在晋,王化贞同样瞪圆了眼睛,好奇地盯着张恪,他们实在是不明白,银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呵呵,部堂大人,您以为银子究竟有什么用呢?”
    “这个,银子用处太多了,往大了说,朝廷的军需粮饷,百官俸禄。赈济灾害,往小了说,家里头的柴米油盐,笔墨纸砚,样样都离不开银子!”
    “部堂说的没错,不知我这样说可以不,银子本身没什么用处,只有在购买东西,支付工钱的时候才有了价值。”
    王在晋眉头紧皱,半晌点点头:“也可以如此说。”
    “这就对了。银元和银子本质一样,都是在交换的时候才用得到。而银元制作精美,交易方便,携带容易,不存在成色问题。有了这么多好处,虽然价值不足,百姓们也可以接受。”
    “原来如此!”
    王在晋笑道:“看起来百姓是一失一得,没有什么损害!对了,永贞。鞑子把银子送来,同样的也要给他们银元,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当然不会,部堂大人。其实鞑子送银子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小命送到了我们手上。”
    “当真!”王化贞瞪大了眼睛,惊奇地问道:“永贞,你可别说大话啊?三百万两银子。你最多赚**十万两而已,还要扣除工钱和料钱,哪里有那么大的作用。难道你敢把鞑子所有的银子都吞下来?”
    “哈哈哈,世伯,还别说,我真把银子都吞了下来!”
    哗啦,酒杯落地!
    王在晋惊得站了起来,厉声说道:“永贞,你可别胡来!几百万两是不少,可是一旦鞑子恼羞成怒,和咱们不死不休,辽东可就危险了。”
    张恪一点都不着急,笑道:“部堂大人,你放心吧,只有我把银子吞下来,咱们和鞑子才能和平相处呢!”
    王在晋一脸的不信,王化贞也是满腹狐疑。张恪笑着一摆手,让人把邓文通请了过来,当即给王在晋他们上了一堂忽悠课。
    原来鞑子来兑换银元的时候,银行先告诉他们,马上兑换银元只有百分之三的优惠,要是等到秋后,就能涨到百分之五。
    如果不急着用,就暂时等等吧!
    这么一说,顿时就有人炸锅了,老子辛辛苦苦把银子送来,你们竟然要等等,别忘了,当初可是你们说要兑换银元才能贸易的!
    说出来的话不算数,拿人当傻小子啊,别看你们义州兵打赢了,老子也不是吃素的,顿时就有几个人亮出了弯刀,一言不合,就要动手。
    这时候邓文通急忙走了出来,好言安抚,告诉大家,银元铸造也要时间,都不要着急。再有大家带来这么多银子,拿回去也不容易,路上说不定还有劫匪。
    不如这样吧,把银子都留下来,存在银行,再给你百分之五的利息。一共加起来,就是一成利息,一百两换一百一十元,何乐而不为。
    蒙古人对数字本来就不敏感,被邓文通左一个右一个,彻底忽悠迷糊。
    “大人,你就说一句,是不是银子留在这儿,就能钱生钱?”
    “没错!”邓文通笑道:“就是这个意思。”
    在场的蒙古人互相看了看,全都翻着白眼,根本不敢相信。开玩笑,汉人和蒙古人斗了几百年,双方什么时候讲过信用!
    汉人狡诈,看起来是占便宜的事情,保证就是个坑,他们吃亏太多了。
    “你们不占便宜就不错了,还能让我们占便宜,当谁是小孩子吗?”
    邓文通不以为意,大笑道:“你们难道不知道,人世上的事情是可以双赢的,你们把银子存进银行。银行可以用这些钱投资作坊,借贷给缺钱的商人,赚取利钱,有了赚头,自然可以分给你们。”
    “那要是赔了呢?”
    “赔了张少保会亲自承担责任,赔偿你们的损失。”
    张少保!
    听到了张恪的名字,在场的众人都缩了头,营州一战的威名,张家兄弟在鞑子之中宛如神明,有张少保作保,应该没有问题!
    “那有什么凭证吗?”
    “你们来看!”
    邓文通拿出了几张银行存单,放在了他们的面前。
    “你们只要在上面写好了字据,约定取钱的方式,除了你们,就没有人能取走!”邓文通笑道:“我听说草原征杀抢掠不断,很多人辛苦积攒的财富都会被敌人缴获。你们放在银行里则不一样,无论贵为台吉,还是战败的乞丐,只要你们是银行的客户,钱就是你们的,谁也拿不走!”
    邓文通这番话,彻底打动了鞑子的心,如果真要是在银行有一笔钱,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最差还能做个富家翁。
    值了!
    这些台吉纷纷同意,把带来的银子都留下来了,还纷纷回家清理家底,看看还能送来多少银子。
    鞑子们算得明明白白,把银子存在银行,还能生利息,而且和明朝贸易的时候,也不用费力带着一堆银子了,简直两全其美。
    他们高兴,可是浑然忘却了一件事,他们拿着银子来,回去的时候,怀里只有一张纸!
    “哈哈哈,部堂大人,鞑子敢背叛大明,他们的存款顷刻就被没收,所以说鞑子的命脉都掐在我们手上。而且鞑子存了这么多钱,我们可以贷出来,修建城池道路,支付军需粮饷,采购商品物资。以后就是用鞑子的钱去打鞑子,您以为如何?”
    王在晋和王化贞相视一眼,眼中全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显然这两位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被惊得三魂七魄都飞出去了,飘了半晌,又回到了身体里,王在晋浑身一震。
    突然老头豁然而起,厉声说道:“永贞,银行可给老夫管好了,这可是国之重器,随便不许用!”
    ……
    有了王在晋和王化贞的鼎力支持,加上鞑子送来的白银,义州的铸币作坊昼夜忙碌不停,成千上万的银元带着余温就出炉了。
    张恪特别安排了一千辆马车,专门运输银元,满载着银元的马车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当老百姓看到这一幕,狂热抢购囤积银元的浪潮就渐渐平息了,仿佛春雪,转眼化了一干二净!
    市面银元供应充足,那些世家大族也把囤积的银元拿了出来。
    辽东市场重新稳定下来,而就在此时,张恪找来了几位商人,在一间密室之中,张恪吩咐道:“你们听着,立刻运送三万枚银元去辽沈,全都换成银子。”
    “那,那不是鞑子的地盘吗?”一个年老的商人直接出溜到凳子下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格入瓮
    前后三个月的时间,张恪先后向市场上投放了一百万银元,伴随着银元的大规模流通,银行也快速发展起来。
    如今在辽东有两家主要的银行,一个是原本办理金银套利的大明皇家银行,一个是光复银行,两家银行同时享有铸币特权。
    相比于传统的钱庄票号,银行采取存款有息的原则,要知道票号保管银子可是要收费的,一来一回之间,差距就体现出来。
    当然银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存进去银子,取出来只能是银元。好在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银元已经建立起来足够的信用。尤其是寻常百姓就喜欢银元的便利,因此大量的白银汇集到了银行。
    银行放手铸币,与此同时,银行也悄悄开始发行一种银行券。银元虽然便利,可是成千上万的交易之时,携带计算都不方便。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票据,薄薄的一张纸,到银行就能见票即兑,和银票的作用差不多。
    越来越多的商人喜欢方便的银行券,张恪从一手规划废两改元开始,发行银行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